安徽:地理落差大 淮河上中遊易發洪澇災害

2021-01-08 看看新聞Knews

今明兩天,淮河流域仍將有強降雨,幹流防洪風險進一步加大,淮河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那麼,淮河中上遊為何易發生洪澇災害呢?事實上,淮河全長1千公裡,總落差200米。上遊長360公裡,落差達到174米,佔總落差的89%。

中遊長490公裡落差16米,下遊長150公裡落差6米。

這樣的地理落差導致淮河上遊至淮河幹流中上遊的暴雨洪水迅速匯集到中遊,而中遊坡度突然平緩,下洩不暢,沿淮的湖泊、窪地成為了洪水滯蓄的場所,極易成澇。所以,中遊一直是治理淮河最關鍵的河段。

再看王家壩的地理位置,王家壩閘恰恰處於淮河中上遊分界處,所以,淮河流域的防汛要特別關注王家壩閘的雨情。

根據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要求,要按照預案,抓緊組織做好蒙窪、南潤段、邱家湖等行蓄洪區人員的轉移工作,充分做好各項準備,確保適時安全運用。那麼行蓄洪區能發揮怎樣的作用?

長江中下遊防洪主要通過堤防、蓄滯洪區、行洪區和水庫群等多個體系來實現,其中,堤防是根本,但是面對大洪水或者超額洪水,需要水庫削峰、蓄滯洪區分洪消化。

洪水被分蓄到規定的湖泊窪地,待水位下降後再陸續排出,此蓄水區為蓄洪區。

而行洪區是指天然河道及其兩側或河道大堤之間,在大洪水時用以洩洪的區域。

截至2018年底,安徽省共有國家級行蓄洪區24處,其中淮河流域19處、長江流域5處。2003年、2007年安徽曾分別啟用了9處行蓄洪區。

相關焦點

  • 2020安徽淮河洪水最新消息:淮河洪災多發的原因
    據介紹,淮河位於我國長江和黃河之間,幹流全長約為1000公裡,但總落差僅約200米,號稱「中國總落差最小的大河」,由此造成的結果就是河流流速很慢。同時淮河支流眾多,一旦全流域發生降水,支流匯水速度極快,加上中遊地區河道彎曲狹窄,排水不暢,很容易積蓄洪水。此外,歷史上的「黃河奪淮入海」也是如今淮河易發洪災的重要原因。
  • 安徽發布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
    8月24日,安徽省衛生健康委、省中醫藥管理局發布了《安徽省洪澇災害常見病證中醫藥防治手冊(2020年版)》,手冊分基層醫療機構版和居民版兩個版本,基層醫療機構版主要供基層醫務人員應用中醫藥防治洪澇災害常見病證時運用,居民版主要供災區普通社區居民應用中醫藥防治常見病證時參考。
  • 淮河治理簡史:從蓄洩兼籌到以洩為主,淮河何日再安瀾?
    為應對2020年淮河第1號洪水壓力,安徽共計啟用了8個行蓄洪區,而據水利部初步評估,今年淮河洪水僅約10年一遇的水平。 「大雨大災,小雨小災」,淮河流域歷來多發洪澇災害,而水患長期延續背後,治淮卻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任務,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工程。
  • 洪澇災害已造成4552.3萬人次受災 黃河海河流域可能出現嚴峻汛情
    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細化群眾轉移安置預案由於長江中下遊和淮河上中遊大部江(河)段水位依然超警,截至7月26日,國家防總連續第15天維持長江、淮河防汛Ⅱ級響應。而隨著雨區北抬,極端強降雨天氣增多,黃河、海河流域可能出現嚴峻汛情。
  • 這就是淮河!
    安徽阜南縣淮河灣。航拍安徽潁上縣潤河鎮500千伏淮河大跨越工程全貌。新華網發(王曉珂 攝) 淮河水旱災害頻繁一度被老百姓稱為「壞河」鳳陽花鼓裡「十年倒有九年荒」的唱詞是淮河災害的真實寫照淮河是中國破壞了淮河原有的排水系統使淮河水旱災害更為頻繁
  • 氣象專家解讀 今年河南淮河流域暴雨咋恁強
    高嵩攝  □河南日報記者 李若凡 河南日報通訊員 周愛春  入汛以來,淮河流域主雨帶南北擺動,降雨過程多、持續時間長、雨區重疊度高、累計雨量大,局地暴雨洪澇災害較為嚴重,出現了多年罕見的淮河流域洪水。今年我省淮河流域暴雨為什麼這麼強?有哪些特徵?7月25日,我們就此採訪了相關氣象專家。
  • 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情況:洪澇災害「南北多、中間少」
    人民網北京1月16日電 (記者孝金波)2019年,我國自然災害以洪澇、颱風、乾旱、地震、地質災害為主,森林草原火災和風雹、低溫冷凍、雪災等災害也有不同程度發生。2019年全國自然災害主要特徵有:洪澇災害「南北多、中間少」,颱風生成多、登陸少,旱情階段性區域性發生,西部地區地震活動較為活躍,風雹災害時空分布相對集中以及森林草原火災態勢總體平穩的特點。 洪澇災害「南北多、中間少」,中南、西南地區地質災害高發 2019年全國大部降水偏多,總體呈現「南北多、中間少」。
  • 北大教授:揭開中國城市洪澇災害的驚人真相
    1931年,中國發生特大水災,16個省受災,其中最嚴重的是:安徽、江西、江蘇、湖北、湖南五省,山東、河北和浙江次之。8省受災面積達14170萬畝, 受災人口達1億人,死亡370萬人,令人觸目驚心。
  • 安徽淮河王家壩開閘洩洪,2000多人連夜轉移
    點藍色字關注「央視新聞」由於連日暴雨影響,20日8時31分,安徽淮河王家壩閘水位已達29.75米
  • 八年級地理上冊期中測試卷及參考答案解析
    有關長江經濟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範圍覆蓋八省二市  B.東西部地形類型差異小  C.均屬亞熱帶季風氣候  D.安徽省屬於長江經濟帶  20.下列有關長江的敘述正確的是( )  A.無結冰期,幹流全程終年可通航  B.水能蘊藏量豐富,集中分布在下遊河段  C.三峽水庫能有效減輕中下遊洪澇災害
  • 淮河流域幹流防洪風險加大
    ,主雨帶北抬,淮河流域將有強降雨過程,幹流防洪風險進一步加大,部分中小河流可能發生較大洪水。    貴州等地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    未來3天,山西東南部、河南中東部、山東南部、安徽北部、江蘇北部等地暴雨洪澇災害風險高,四川東北部、重慶北部和貴州等地山洪地質災害風險高。長江幹支流、洞庭湖、鄱陽湖及太湖仍將維持高水位,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蘇等地內澇風險持續,需進一步加強防範堤防圩垸險情。
  • 毛澤東這幾幅題字,都和安徽有關……
    毛澤東在批閱淮北災情的一些報告時,看到一份電報裡說:「由於水勢兇猛,來不及逃走,或攀登樹上,失足墜水(有在樹上被毒蛇咬死者),或船小浪大,翻船而死者,統計四百八十九人。」毛澤東看到此處,不禁流下了眼淚,並在「被毒蛇咬死者」和「統計四百八十九人」這兩個地方畫了橫線。想到老百姓遭受如此嚴重的災害,毛澤東心急如焚。之後,他又三次批示,督促治淮工程早日勘測,早日做好計劃,早日開工。
  • 安徽,謝謝你!
    網友的說法並不誇張公開資料顯示王家壩閘地處豫皖交界處其以下的淮河中遊有許多重要的城市、工礦企業以及京九、京滬鐵路等交通大動脈今年以來淮河洪災可以說猛於虎梅雨期長、大範圍暴雨長時間持續而淮河中、下遊至洪澤湖出口地面落差只有22米河道坡降平緩,狹窄彎曲宣洩不暢洪水難以迅速流向下遊河道一旦決口
  • 由於西南季風帶來的強降水,使孟加拉國和印度東北部地區洪澇嚴重
    新聞資料:自2020年6月底以來,印度東北部地區阿薩姆邦等地以及孟加拉國持續多輪強降水,造成了印度東北部和孟加拉國嚴重的洪澇災害。洪澇災害已經造成孟加拉國18個地區225萬人受災,大量村莊和農田被洪水淹沒。
  • 安徽汛情告急!肥西縣居民:「洪水淹到單位一樓,穿雨鞋上下班」
    猛獁新聞·東方今報記者 趙丹 受訪者供圖連日來,安徽汛情告急,當地及周邊兄弟省份紛紛伸出援手共抗洪災。安徽本地的一位媒體同行透露,汛情最嚴重的地方主要在合肥、蕪湖、阜陽、六安。住在安徽合肥市區的一位市民介紹,她的單位在肥西縣,前兩天下暴雨,洪水淹到一樓,市區內開車猶如「開船」,平時上班要穿雨鞋。據她了解到的情況是,鄉鎮的洪災要更嚴重。自入汛以來,由於持續強降雨天氣,安徽省多地發生洪澇災害。7月21日,據安徽當地的一位媒體同行透露,安徽全省16市有14市都有汛情。
  • 淮河1號洪水預計7月21日自盱眙進入江蘇!
    淮河1號洪水最新情況淮河1號洪水在安徽境內形成,預計7月21日(下周二)左右從淮安市盱眙縣進入江蘇,來水將進入洪澤湖,洪澤湖將開閘洩洪。但這並不代表淮北地區防汛壓力降低,7月20日前,強降雨帶北抬影響淮河流域,屆時,淮河流域可能迎來「七下八上」(指七月下旬到八月上旬)防汛關鍵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