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些客家童謠你能用客家話「念春車」的,有幾個?

2021-02-22 梅州信息港


寫在你看不見的地方

港編今日語錄

排排坐

排排坐,唱山歌,

爺打鼓子涯打鑼,新臼灶背炒田螺。

田螺谷,刺到家官腳,

家官呀呀叫,新臼哈哈笑。



小郎讀書

白飯子,白珍珠,打扮小郎去讀書。

正月去,二月歸,挑擔籮夾等嫂歸,

歸來花缸無滴水。鵝挑水,鴨洗菜,

雞公礱穀狗踏碓,狐狸燒火貓炒菜,

猴哥偷食熝疤嘴。



菱角子

菱角子,角彎彎,大姊嫁在菱角山。

老弟騎牛等大姊,大姊割禾做佘唔得閒。

放撇禾鐮拜兩拜,目汁雙雙流落田。



伯勞

伯勞母,嘴大大

有嘴話別人,沒嘴話自家

螢火蟲,螢火蟲,找草叢

翻轉屎窟, 吊燈籠。



月光光 秀才郎

月光光,秀才郎,船來等,轎來扛。

一扛扛到河中心,蝦公毛蟹拜觀音。

觀音腳下一朵花,拿給阿妹轉外家,

轉去外家笑哈哈!



月光光 秀才娘

月光光,秀才娘,騎白馬,過蓮塘,

蓮塘背,種韭菜,韭菜花,結親家,

親家門頭一口塘,種誒鯉麻八尺長,

長誒拿來炒酒食,短誒拿來窖姑娘,

窖餵姑娘矮篤篤,朝朝項起打是不。



先生教我人之初

先生教我人之初,我教先生打山豬。

山豬漂過河,跌得先生背駝駝。



拖拉機

拖拉機,屙尿射飛機,

飛機一轉角,撞倒伢額角,

司機話崖好孩子,崖話司機昂令屎 。

缺牙靶,靶豬屎,靶到半路哦襖屎。



火螢蟲

火螢蟲,唧唧蟲。桃樹下,吊燈籠。

吊呀吊,蛇吊。蛇呀蛇,白蛇。

白呀白,雪白。雪呀雪,落雪。

落呀落,長樂。長呀長,豬腸。

豬呀豬,野豬。野呀野,丈也。

丈呀丈,和尚。和呀和,割禾。

割呀割,番葛。番呀番,臺灣。

臺呀臺,祝英臺。竹呀竹,倒竹。

倒呀倒,神仙張果老,

二萬八千歲,曉食唔曉飽。



羊誒咩咩

羊誒咩咩,四角叉叉。

三更半夜,四更南蛇,五更老虎,

老虎來了麼?「冇來。」

「來了。」



蒸甜粄

「你去哪裡來?」「涯去上山來。」

「上山做乜個?」「上山砍竹子。」

「砍了竹子做乜個?」「做蒸籠。」

「做了蒸籠做乜個」「蒸甜粄。」

「蒸了甜粄做乜個?」

「送畀阿公阿婆食。」


月光光

月光光,好種姜,

姜必目,好種竹,

竹開花,好種瓜,瓜茫大。

孫仔摘來賣,賣得三個錢,

學打棉,棉線斷,學打磚,磚斷截,

學打鐵,鐵生鑥,學遲豬,豬會走,

學遲狗,狗會咬,學打鳥,鳥會飛,

養烏龜,烏龜大,釣老蟹,老蟹腳攮長,

攮過伯公三張塘。


點子人囊

點子人囊,水浸沙堂。

觀音上任,老爺出堂,

排郎排屎忽,排倒滿人灶背勒雞骨。

最後點到誰,誰就要來捉人子。

有能全部「念春車」的

留言告訴小編喲

給你鼓掌


來源:客家梅州、網絡綜合

編輯:包子

商務合作請加微信:mzxxg520或撥打電話2626000

 梅州信息港 · 名片   

梅州信息港

帳號ID:mzxinxigang

梅州信息港-關注你身邊的大小事

【後臺菜單欄點便民APP可獲相關資訊】

相關焦點

  • 客家童謠《月光光》,你還知道有哪些版本?
    如果可以,還是希望更多的客家小孩,在聽到《月光光》的客家童謠時,便能條件反射一樣,念出自己的童謠,念出家鄉的味道。讓客家童謠一代一代傳唱下去,讓客家童謠在時代的變遷中,在大家的口裡流存下去。        月光光,好種姜,姜打花,好種瓜,瓜不黃,摘來嘗,  瓜不大,拿來賣,賣得兩角錢,  毋當學打棉,打棉懶起手,  毋當學煏酒,煏酒酒會酸,  毋當學做官,做官懶理事,  毋當學閹雞,閹雞懶取核,  毋當學打石,打石毋夠力,  毋當學摞食,摞食懶抓兜,  毋當學老鼠打壠洞看完這幾個版本後
  • 【五湖四海聽客家】這些客家諺語,是我們童年的回憶
    作為一個客家人,這些客家人都知道的客家諺語,電臺君小時候也是經常聽爺爺奶奶念叨。最常聽的那一句就是唔讀書,瞎眼珠。相信大家也是從小聽到大!真是充滿了童年的回憶!播音製作:梅州電臺新聞臺主持人 胡影文章: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客家諺語體現出來的客家人的十二個比較突出的思想觀念,昨天的《五湖四海聽客家》,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其中七個,今天再為大家介紹剩下的五個。
  • 「客家祖地」福建龍巖舉辦2020年海峽兩岸青少年客家話演講比賽
    阮雪婷攝&nbsp&nbsp&nbsp&nbsp中新網龍巖10月30日電 (羅萍 張金川)以「說客家話 道桑梓情」為主題的2020年海峽兩岸青少年客家話演講比賽30日在福建省龍巖市漢劇傳習中心藝典劇場舉辦。本次比賽吸引了龍巖市五個客家縣(區)及臺灣地區40多名選手參賽,最小的參賽選手只有3歲。
  • 客家話電影《圍屋喜事》觀影推介會在廣州舉行
    重溫客家印記,守護文化傳承據了解,《圍屋喜事》是近年來客家話臺詞比例最高的喜劇故事片。影片編排巧妙,情節跌宕起伏,人物生動有趣,風格輕鬆詼諧,巧妙地將客家的諺語、山歌、童謠、民居、美食、民俗等客家文化元素融入其中。片中原汁原味的客家「阿姆話」幽默笑點不斷,引起現場觀眾的強烈共鳴。
  • 客家三寶,登上廣東衛視《見多識廣》,六個特色你一定要看
    本期依然有八位頗具實力的選手來到《見多識廣》的舞臺,包括音樂人「客家三寶」、潮汕美食達人、網紅數學老師、最狂語文老師等,他們將角逐本周周冠軍。,他們用自己設計的客家服飾,體現了客家人勤儉節約的美德,展示了客家人的風貌,據了解梁姍姍老師是高級形象設計師,客家三寶成員的服裝均由梁姍姍設計。
  • 【客家文化】論客家人的性格特徵
    從下面這首童謠中我們可見其一斑:"一歲嬌、二歲嬌,三歲撿柴爺娘燒,四歲學織麻,五歲學紡紗,六歲學繡花,七歲繡出牡丹花."這首童謠雖然有點誇張,但我們可從中看出,客家人重視對小孩的培訓和磨鍊。客家男女正因為從小受到鍛鍊,所以民大後一個個"幹活如同風車樣",麻利、潑辣,成為生產勞動的好手。客家人由於大多從小受到艱苦磨鍊,他們對困難常持蔑視態度。
  • 客家年俗:年初二,轉外家!
    臺灣高雄美濃客家人非常重視轉妹家,尤其是墾拓初期,由於清廷的渡海禁令禁止婦女渡臺,導致男女性別嚴重失衡,因此原先在臺的六堆美濃客家男性,為傳宗接代的需要,偶而潛伏至鄰近平埔社、閩莊搶女為妻的情形。到了過年初二,客家人夫家這邊會派總管拿著求和文書到鄰近村莊,示意暫時停火,以使閩女、原住民女能有回娘家探望父母的機會。
  • 謝宇威:客家音樂頑童
    其實很多人說,我是客家音樂的頑童,很多人是固定在民謠、搖滾、或是嘻哈,我這二十年,一下玩流行,然後又把客家音樂與爵士樂結合,客家與童謠結合。之前搞客家藝術節的時候,我把李泰祥老師還有古典的交響樂作曲家,請他們把客家的民謠全部做成交響樂,這是十幾年前做的事情,現在也能看到一些孩子們在大學合唱比賽中唱我的《花樹下》。
  • 【博大客家】客家傳統服飾,你了解多少?
    你了解客家服飾嗎?客家服飾的分類就其本義包括「服」和「飾」兩大類。「服」即通常意義上的衣服。「飾」指配飾,指衣服上搭配的一些裝飾物品。
  • 客家傳統美食,這些「客家粄」,你吃過多少?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來到客家人最多的聚居地——梅州、贛州、汀州、惠州、增城等地,你一定會被風味萬千的客家菜所深深吸引;不少闊別家鄉多年的海外遊子,一回到故土就醉心於品嘗留在童年記憶裡的客家美食。一位九十高齡的海外老華僑曾動情地說,嘗盡山珍海味,喝遍玉液瓊漿,都不如家鄉的農家菜好!
  • 客家話是真正的古漢語嗎?
    北方方言可以分為華北-東北方言、西北方言、西南方言、江淮方言四個次方言,也就是說我們比較熟知的東北話、四川話、陝西話、河南話等等都是屬於是北方方言的一種。所以其實這些地方說話的話,除了地方特色詞彙,我們還是能夠多多少少聽懂一些對方的意思的。
  • 謝宇威:客家音樂頑童 | 著調專訪
    其實很多人說,我是客家音樂的頑童,很多人是固定在民謠、搖滾、或是嘻哈,我這二十年,我一下玩流行,然後又把客家音樂與爵士樂結合,客家與童謠結合。之前搞客家藝術節的時候,我把李泰祥老師還有古典的交響樂作曲家,請他們把客家的民謠全部拿去做交響樂,這是十幾年前做的事情,現在也能看到一些孩子們在大學合唱比賽唱我的《花樹下》。
  • 【客家電影】客家方言電影《純真年代》已上映,你去看了嗎?
    影片講述了上世紀九十年代初期幾個小學生的成長故事,還原了七零後八零後童年記憶中的個沒有電腦、沒有網絡、沒有智慧型手機的時代,每一幀畫面都充滿著懷舊的氣息。 其中,影片有6個看點是不容錯過的!看點1:梅州鬆口古鎮取景拍攝
  • 春來學子歸校園書聲起,阿婆教給我的客家童謠句句經典蘊含智慧
    ,喜歡客家童謠,同時愛上客家文化。(勸孝順)58、家務想順遂,先要弟兄姐嫂能和氣。阿哥惜老弟(音胎),免禍又免災。老弟敬阿哥,年年好事多。大嫂惜小郎,年年有錢長。小郎敬大嫂,年年賺元寶。弟兄和氣家不分,代代都有好子孫。姐嫂和氣家不敗,子子孫孫福氣大。(勸友愛)59、三六九,趕場走,打平秋(AA制),食燒酒。你敬我,我敬你,錢多錢少不稀奇。食一臺,又一臺,今場食了二場來。大食當小賭,屋頭沒米煮。
  • 阿婆教給我的70首客家童謠,句句經典內含客家人的智慧語言
    ,喜歡客家童謠,同時愛上客家文化。(火金姑)46、莫叫莫叫,乖乖上轎,又有鋼板,又有花轎。今日暗哺(上午),新郎上鬥,公婆相好,魚(你)會偷笑。(乖乖上轎)47、爺娘買條大手巾,喊我日日要洗身,身體健康精神好,讀起書來會入心。(沐浴)48、四四方方一張臺,年年讀書崖也來,魚讀三年不識字,崖讀三年進秀才。
  • 在馬來西亞,碰到一個能講國語、福建話、客家話、廣州話的印度人
    在馬來西亞碰到了一個能講國語、福建話、客家話、廣州話的印度人我的遊程計劃是玩至馬來西亞最北部然後入泰國。從新山至怡保可乘火車,也可乘汽車,都要經過吉隆坡。我在新山的火車站了解到火車的時間不太合適,便乘長途汽車。
  • 客家話電影《圍屋喜事》熱映
    有資料顯示,客家語被認為是地球上衰落最快的語言之一,近20年全球會說客家話的人由6000多萬減少到不足3000萬,流失速度驚人。有感於此,2019年年初開始,在導演韓榮聲的帶領下,一群有志於保護客家語言和客家傳統文化的電影工作者,共同投入到了電影《圍屋喜事》的創作當中。
  • 別去,諸暨有一家客家小吃,能饞死你!
    人生最溫暖的事情是什麼,就是能常常與美食相伴。在諸暨有一種小吃,樣樣叫你吃不夠,一旦下嘴就痴狂,排隊也會心情爽歪歪。
  • 客家十大名菜,你知道嗎?
    相傳是早以前長汀司前街有個鄭姓富戶,其家婦女為求多子,常在豬肚內逐層填入小狗和烏雞媛、白鴿、麻雀、野山參等清蒸服用。此後做為一種飲食療法,一直在富戶中流傳。清朝末年汀郡總鎮肖芝美興辦慶壽筵宴時,曾把「麒麟脫胎」列為首菜。九·炒豬大腸炒豬大腸是一道具有廣泛代表性的客家特色美食。
  • 【薦讀】《客家流行歌曲初探》作者:賴廣昌
    我本想用客家話做演講的,可好多專家不贊同,他們認為客家文化研究不僅是客家人參加,客家人應大度包容,要用國語演講。        我說,廣府人和福佬人為什麼就可以那麼自覺自信地用他們的母語演唱他們的歌曲,而讓非廣府和福佬人學唱他們的歌曲,我們客家人為什麼要依附普通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