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高敏
圖|全景視覺
在韓國一個名為「首爾森林」的城市公園附近的一條街上,隱藏著一家只有10個座位的Green Lab茶館。在那裡,你不能說話,不能穿鞋,手機必須處於靜音狀態。
這些規則只為了一個目的——放空。
01由於房價飆升、工作節奏緊張等原因,韓國人的壓力逐漸增加。人們不再熱衷於追求新鮮事物,而是拼命尋求逃離現實壓力的途徑。Green Lab 茶館以「望著森林發呆」而聞名。在茶館裡,人們禁止穿鞋,禁止講話,手機必須調至靜音狀態,即使和熟人一起去,也要分開坐在各自的位子上。人們要做的就是把身體倚在靠墊上向前看,望向窗外的「首爾森林」放空。「放空」套餐包含一杯南瓜紅豆茶或玫瑰茶的飲品、一本詩集或隨筆集的租賃以及迷你鮮花花束、信紙、鞋袋等物品的使用。人們可以將在放空中產生的想法記在信紙上。最近,38歲的鄭在煥帶著一群同事來到這家店。作為一家護膚品公司的負責人,鄭在煥說他一直在尋找方法,努力在競爭激烈的商業世界中尋找平靜。他曾嘗試過普拉提和瑜伽,但他真正想找的是一個什麼事都不需要做的地方,最後他來到了Green Lab茶館。「我希望能按下暫停鍵,讓自己喘息片刻。」 鄭在煥說,「這個空間的規則就是必須什麼都不做,這讓大腦騰出了空間。我享受香薰的氣味,也喜歡看花和讀書。」他的同事安雅琳說,她聽說過放空比賽,但不知道有Green Lab茶館這種地方的存在。因為一直在尋找方法來應對日常的焦慮和壓力,所以她迫不及待想來體驗下。「我已經很累了,甚至沒有時間放空下來。下班回家後,我得做家務,睡覺之前,能抽出30分鐘到1小時給自己就很好了,而我通常把這些時間用來刷手機。」32歲的安雅琳坦言,「有了這樣一個空間,我終於可以專心休息了。」02「放空」的概念早已在韓國出現,作為對快節奏生活的一種回應,韓國藝術家WoopsYang在2014年創辦了放空比賽。此後,它被逐漸推廣,這類放空比賽在中國和荷蘭都舉辦過。在今年5月的放空比賽中,28名參賽者試圖在濟州島南部的「療養森林」中靜坐。贏得比賽的規則很簡單——在90分鐘時間內,心率最低且最穩定者獲勝。一位來自濟州島的髮型師在90分鐘內幾乎一動不動,最終贏得了比賽。40歲的餐廳老闆朱賢國決定關店一天,來參加這場比賽。在疫情期間,他的餐廳改成了外賣店,他每天必須花幾個小時盯著手機,反覆檢查外賣軟體上的顧客評價,往往一個差評就會牽動他的思緒,他必須不斷猜測哪裡出了什麼問題,他將這形容為負面情緒的惡性循環。朱賢國說他擁有了很多自己的時間,但又無法平靜度過這些時間。他想嘗試停止思考餐廳的生意,只想通過比賽,放空一天。今年12月,電影《飛行(Flight)》在韓國首映,影片模擬了人們在雲層上乘坐40分鐘飛機的感受。該片的宣傳語正是「在蓬鬆的雲朵中短暫休息一會兒」。而電影《看火放空(Fire Mung)》的內容則是持續31分鐘的篝火燃燒。整部片子的主角只有篝火,噼啪作響,鏡頭也一動不動,即使觀眾從電影開場後進入,也可以推測出電影前後劇情。在這裡,觀眾可以從日常生活中逃離,坐在影院裡,看著篝火不斷燃燒,丟掉焦慮和煩憂。有觀眾評價說:「篝火燃燒的聲音非常適合發呆,看電影的整個過程就像睡了一覺一樣。」03為了滿足人們放空的需求,除首爾之外,韓國的其他地區也開設了類似Green Lab茶館的空間。在濟州島,有一家名為Goyose的咖啡館,人們可以通過預約,在樓上區域獨處。咖啡館提供文具,人們可以在喝咖啡和吃甜點的同時給自己寫信。在韓國西海岸的江華島,一家名為Mung Hit的咖啡館也提供了放空區域。在這個區域,有一張面對鏡子的單人椅,供任何想坐著放空的人使用。咖啡館內、池塘邊或花園裡也有供人冥想、閱讀、欣賞山景的角落。經理吉浩榮說,咖啡館於2019年4月開業,目的是提供一個「自我治療的空間」,這個空間吸引了許多遊客。本文作者:關心青年人的工作、生活和精神世界。歡迎關注「液態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