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村葬禮前,為何死者的長子要先摔盆子才可以?看完心裡有數了

2020-12-24 小馬話三農

不管是在古代還是在現在,在農村的葬禮上都有摔盆子的習俗。由於我國幅員遼闊,每個地方的風俗習慣都不相同,有些地方是要摔葬禮期間燒掉的香火盆,而有的地方則是要摔瓦片、老盆等等,那麼摔盆子的寓意是什麼呢?

我們這裡在葬禮時要摔瓦片,不知道大家那裡有沒有看葬禮的習慣,在我們這裡有。記得小時候經常跟著大人去看葬禮,當時並不覺得害怕,更多的是看熱鬧。記得在葬禮開始前,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會將幾片青瓦片重重地摔在石頭上,如果摔瓦片的力氣小,瓦片就不會被摔壞,還要拿起來從摔,瓦片摔碎後,葬禮也就開始了。

聽爺爺說,摔瓦片的人並不是誰都可以摔的,而是只有死者的長子或長孫才可以,這一點是受到儒家文化的影響導致,因為在儒家思想中,十分講究長幼有序,所以摔瓦的人必須是按照順序,如果有長子就要長子來摔瓦,如果長子已經去世,那麼就要長孫來摔瓦,如果既沒有長子也沒有長孫,那麼就要其他子嗣來摔。摔瓦時用左手還是右手也有講究,如果是家中的男人過世,那麼就要用左手來摔,如果是女人去世,就要用右手,也就是人們所說的「男左女右」。

在我們這裡有這樣的一個說法,誰摔的瓦誰就要繼承死者的遺產。這樣的說法主要用在無兒無女的孤寡老人身上。農村中的孤寡老人去世後,通常會由孤寡老人的其他人來舉辦葬禮,在葬禮摔盆時,就要找侄子、外甥等人來摔,誰摔瓦就會繼承老人的遺產、宅基地和耕地。因為摔瓦都是自己的後代來摔,所以在葬禮上摔瓦後,就默認是老人的後代,所以便可以繼承死者的財產。

那麼摔瓦的寓意是什麼呢?瓦是以前蓋房子必備的材料,所以瓦又代表著金銀財富。在葬禮前將瓦摔碎,並且摔得越碎越好,意味著死者陽間的飯已經吃完,帶著金銀財富好上路,作為路上的盤纏,瓦片摔得越碎,後人的人丁也越旺盛。所摔的瓦片也必須是全新的,不是從舊房子上拆下來的。

你們那裡有在葬禮時,長子或長孫要摔盆子的風俗習慣嗎?歡迎大家回復討論。

相關焦點

  • 有些地方葬禮時要摔盆子,有什麼講究嗎,為什麼要摔?
    裡面講的是有一個女的特別想生兒子,於是就去撿別人葬禮時摔盆子下邊壓的那個磚,因為據說撿了那個磚的人,家裡面就會生兒子,由此也鬧出來了很多的笑話。從這裡我們也能看出來這個葬禮的時候摔盆子,不論在南北方其實都是一個比較廣泛的習俗,但是在我們家好像沒有見過這種習俗,不知道在各位的家鄉有沒有呢?如果有,你們那裡這個習俗又被稱為什麼?
  • 農村喪禮中,起棺前為什麼要「摔盆」,到底有什麼講究?
    說起農村的喪禮習俗啊,那可是有很多講究。像是衣著要以黑白素雅為主,作為死者的家屬,還需要披麻戴孝、守靈;參加親戚朋友的葬禮還需要送禮金和花圈等等。但這些習俗當中,又一個很特別,那就是「摔盆」。在農村的喪禮中,有一個流程是把逝者的棺材抬出家門的時候需要「摔盆」,而且這個盆摔得越碎越好。這裡有什麼說法呢?
  • 農村出殯前,為什麼要「摔盆」?這裡面的門道有點多
    在中國農村地區不管是紅白喜事都會有隆重的慶祝方式,特別是在農村,更是看重紅白喜事,一般情況下紅事大家都了解的很多了,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說一下關於大家不甚了解的白事風俗,大家都知道在農村人死後需要在家裡停靈一段時間,最好是單數,而且一般情況下都是五天或者是七天。
  • 農村出殯時為什麼要長子摔盆?由誰來摔,跟什麼有關?
    農村出殯時為什麼要長子摔盆?由誰來摔,跟什麼有關?我國從古到今都留下了很多文化,其中就有很多習俗,這都是老輩人流傳下來的經驗所得,雖然是不科學的,但是還是流傳至今,肯定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再說這些習俗也對人沒有什麼壞處,能被後人傳承下來,也是對長輩的一種尊重。
  • 農村辦喪事,出殯前,為什麼要摔瓦盆?為什麼必須要摔碎?
    在農村葬禮中有很多比較講究的習俗,很多年輕人可能對此有充滿疑惑。比如,農村辦喪事出殯前為什麼要摔瓦盆,為什麼必須要把瓦盆摔碎?其實在辦喪事出殯前摔瓦盆是農村葬禮的一種傳統習俗。摔瓦盆是死者起靈出殯入土前在家裡的最後儀式。
  • 亳州農村出殯的時候為什麼要摔盆?鬼故事.
    (廣告合作:18225670373)出殯又叫"出山",出殯要先請陰陽先生選擇吉日吉時,叫做"開殃榜"。出殯前的各項準備妥當後,即可起槓,伴隨起槓,還有兩項禮儀:一項是把死者生前所用的枕頭拆開,把裡邊的蕎麥皮等和枕頭套一起燒掉;另 一項禮儀是"摔瓦",即把靈前祭奠燒紙所用的瓦盆摔碎。這個盆叫"陰陽盆"俗稱"喪盆子",不過也叫"吉祥盆"。
  • 農村出喪時為何要長子摔瓦盆?摔瓦盆什麼意思,為什麼越碎越好
    如果家中有老人去世的話,家中必定會大操大辦一場葬禮,想藉此對已逝世之人做一個最後的告別。嚴格說來,中國的喪葬禮儀其實也經歷了時間的沉澱才流傳到今天。只不過現在年輕人的思想積極,對於這一類消極思想的禮儀沒有太多的了解,而現在喪葬禮儀的大勢也越來越趨於簡單化。其實如果要探尋喪葬禮儀的由來的話,也都是有跡可循的。
  • 農村喪葬習俗,長子長孫為何要摔瓦盆?並非封建迷信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古人送喪的習俗,以及為何要「摔瓦盆」?古人的「送喪」習俗送喪,為逝者送上最後一程。喪葬文化,是中華文明史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包含儒家、道家、佛家三大教派理念。經後人完善,成為一整套完整的儀式。儀式分十個步驟,分別是停屍、報喪、招魂送魂、做「七」、弔唁、入殮、喪服、出生擇日、哭喪、下葬。
  • 農村辦喪禮時為什麼長子要摔盆?還是越碎越好,這些講究你要知道
    說起農村的喪禮習俗啊,那可是有很多講究。像是衣著要以黑白素雅為主,作為死者的家屬,還需要披麻戴孝、守靈;參加親戚朋友的葬禮還需要送禮金和花圈等等。但這些習俗當中,又一個很特別,那就是「摔盆」。在農村的喪禮中,有一個流程是把逝者的棺材抬出家門的時候需要「摔盆」,而且這個盆摔得越碎越好。這裡有什麼說法呢?我們先來說這個盆是什麼?在傳統的喪葬文化當中,「摔盆」中摔的那個盆,又叫做「吉祥盆」「陰陽盆」。
  • 農村葬禮新風俗,請美女大跳「脫衣舞」,只為讓死者走得熱鬧
    許多中國人的葬禮歷來都是講究一個排場的,再從前的時候,人去世了,一定要舉行喪葬遊行,親戚朋友們共同組成的送葬隊伍越長,參加葬禮的客人越多,在人們的眼裡就覺得死者可以在陰間感到更加的驕傲,所以這樣的場面越盛大,越好。
  • 農村老人去世後,親人的淚水不能滴落到老人壽衣上,有啥講究?
    農村有很多的講究,尤其是在婚喪這種大事上,有人把這些老理看成是封建迷信,其實不然,這其實屬於一種農村的民俗文化,除了一部分有迷信成分外,多數都是對生活的細節進行約束和規範,以免造成損失和讓人看笑話。今天就來說一說農村喪禮上的一些講究。
  • 家裡兩套房子,當爹的不留給兩個女兒,非要全部給…
    19樓網友@xia洛克 最近剛復工,同事見同事,憋了一個月的新聞八卦,終於可以一吐為快了!這幾天同事給我說了他們村的「奇聞」。 同事是山東人,家裡有個妹妹,然後這個事情就發生在他妹妹的閨蜜家,女孩常常來找他妹妹傾訴!進入正題,來說說這件事。
  • 農村的土葬風俗,原來這麼多講究,村裡沒待過的根本不知道!
    第一次是你的心臟停止跳動,那麼從生物的角度來說,你死了;第二次是在葬禮上,認識你的人都來祭奠,那麼你在社會上的地位就死了;第三次是在最後一個記得你的人死後,那你就真的死了。當時看完這段話後,就自然而然的把它記在了腦子裡,每當談到生死的問題,腦海裡就會跳出這段話。我覺得這段話總結的太好了,但是看後老覺得心裡很悽涼,不由得想知道,最後記得你的那個人會是誰呢?
  • 出殯前為何要「摔盆」,嫁女時為何要「潑水」?其中有何道理
    本文就給大家介紹兩個習俗,一個是嫁娶要潑水,一個是喪葬要摔盆,這兩個古代開始盛行一直流傳到現在,你知道其中含義嗎?首先是嫁娶習俗,許多地方嫁女兒時還要往門外潑上一盆水,眾所周知有一句不那麼好的俗語叫做: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估計不了解的人會想,這陋習怎麼會流傳到現在?
  • 農村出殯時,家中長子摔瓦盆這個有什麼說法和來歷?
    在很多地方的農村,有一項風俗習慣,那就是在出殯的時候,要長子將瓦盆摔碎之後,出殯才開始進行,這樣的習俗有啥說法呢? 然後喪葬隊伍才開始前行,這樣的操作也被叫做:摔勞盆、摔老盆等叫法。這種習俗在很多地方的農村都有,對於摔勞盆的說法各地也都有一套說辭,但大致上還都是有相同的含義,首先要注意的這個稱之為勞盆的瓦盆,看上去跟普通的瓦盆有明顯的不同,這個瓦盆的底部是有洞眼的,這也是普通瓦盆所不具備的現象,為啥要在瓦盆下面留有洞眼呢?
  • 農村喪葬的講究
    關於「摔喪盆」,主要有兩種說法,一種是拿一個嶄新的瓦盆,然後由這個家族中的長子或長孫,在出殯之前用力摔在地上。 另一種說法,就是死者家屬中的女性,將用來燒紙錢的瓦盆摔碎。無論哪種說法其實都無法繞開「摔喪盆」習俗。 如果這個家族中並沒有後代,那麼就沒有人給這位死者摔喪盆,這在農村地區,是一件非常忌諱的事情。 因為不摔喪盆,死者就不得善終,而且別人絕對不能替代死者家屬摔喪盆,否則就會招上一些倒黴的事情。
  • 找保姆先要自己「心裡有數」
    找保姆從一開始的全憑感覺,到現在 " 心裡有數 ",也經歷了不少的波折。現在,她總結出自己的一些經驗,給大家參考。列出工作內容怎樣找到合適的保姆呢?王女士說,首先在找保姆之前,要明確自己要找什麼類型的保姆。
  • 農村葬禮上,為什麼要「披麻戴孝」?有啥說法嗎?
    在我們上千年的傳統文化傳承中,有很多風俗習慣,婚禮有婚禮的講究,葬禮有葬禮的說法。這些風俗習慣是傳統文化中必不可少的部分,也是老祖宗為我們留下的最珍貴的無形的財富!在農村的喪禮中,我們經常見到孝子摔盆子,答謝親朋等等,其中最重要的一環,就是在喪禮中要「披麻戴孝」!古代講究生有養,死有葬,這是古代孝文化的基石。《中庸》中有「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孝之至也」,這句話的意思是說,侍奉去世的長輩,就要向侍奉生者一樣,這才是孝的最高境界。
  • 農村喪事有講究,這幾件事不能做,這是對死者最起碼的尊重
    農村紅白喜事是很重要的,都是要按照規矩來的,其實農村的喪事很講究,這幾件事不能做,這是對死者最起碼的尊重。來看看你了解嗎?如果說村裡有人去世了,大家鄰裡鄰居的總要去看望一下,去了一定要注意,不能說「死」這個字,很多時候在自己失去親人的時候,往往是很難接受的,這個時候要是說「死」字,那是對逝者的大不敬,所以我們通常會說去世,過世等詞語,這樣家人聽到心裡也會好受一點。
  • 在農村參加葬禮後,為什麼要回贈毛巾?實際上是一種文化傳承
    中華民族的很多傳統文化,是十分博大精深的,值得我們細細品味,方能了解其中真諦,但是在這些傳統文化中,我們又可以看到很多問題。從我記事的一天起,農村就有這樣的一種喪葬習俗,也就是在葬禮過後,主人家需要回贈毛巾給幫助家中做事的人們,以前我不知道這樣做的含義是什麼,後來終於逐漸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