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昨天發布的網紅美食店攻略受到廣大吃貨粉絲的一致好(che)評(dan),今天小鹿作為一個土生土長的廣東鹿,為大家奉上省會網紅店攻略,這個小攻略同樣適合來 廣州 匆匆而過又喜歡網紅店打卡的旅人們。
天河北一帶網紅店清單【書店】1200 bookstore
地址: 廣州市 天河區體育東路27號
【咖啡廳】漫咖啡
廣州 天河區天 河北 路460號沃凱街1樓(近嘉逸國際酒店)
【沐足咖啡廳】猴滿足創意足療館
廣東 省 廣州市 天河區天 河北 路458號
【網際網路酒店】IU酒店
廣州 天河區天 河北 路市長大廈西側(3號線林和西地鐵口B出口200米即到)
【港式茶餐廳】Old記茶餐廳
廣州 天河區天 河北 路175-181號祥龍花園2樓3鋪(近大都會廣場)
1.「為一座城市點亮一盞燈」
第一站,直奔有文化的地方——書店。
說起1200 bookstore,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24小時書店」,「沙發客」,「活動性」,「話題性」……作為一家有情懷的書店,在這幾年佔盡了話題的風口。它的slogan——「為一座城市點亮一盞深夜的燈」,更是溫暖了多少愛書人的心靈。
前些年,電子書大行其道,紙質書式微。創始人劉二囍卻「逆其道而行之」,在 廣州 開起第一家24小時不打烊書店,當時各大媒體,自媒體爭相報導,紅極一時。
2014年7月12日開業至今,剛好已經3年時間過去了。1200並不是一時譁眾取寵的產物,而是一直踏踏實實做些一些事,不僅在城市裡點亮了一盞深夜的燈,也在漂泊的都市人心裡點亮了一片寧靜和溫暖。
1200的第一家店開在了體育東路,還有一家就開在我們今天要遊玩的天 河北 一帶。從中信廣場離開,沿著天 河北 路向東邊走十幾分鐘,就能到達天 河北 和天河東交界處的沃凱街,這裡是我們網紅店探店的集中區域啦!
1200在1樓大門口正對處,空間不是很大,進門就看到密密麻麻的書,比起用一點點書來裝飾的「書吧」,1200倒有一種踏踏實實的讀書人的感覺。
中間的區域在有活動的時候可以移開,布置成有演講區和圍觀區(ˊ_>ˋ)的地方,我曾經在這裡聽過一場我最愛的美女攝影師Jolie羅曉韻的分享。
這裡的咖啡味道同樣不錯,我最愛這裡的抹茶咖啡,點上一杯,拿一本書在座位上看一下午,確實是繁忙工作之餘一種很美好的消遣。
1200天 河北 店看起來雖小,但其實它有一個「密處」。如果不是之前偶然來參加活動,我都不知道負一層還別有洞天——地下室裡有小舞臺,可以開分享會。周圍還擺放著各種奇特的擺設,連浴缸都有,好玩又適合拍照~
2.提供「特殊服務」的咖啡廳
去完書店這種高雅的地方,我覺得帶小鄧鄧去接地氣一把——按個腳~
說真的,從外觀上看,這家店真的看不出是一家沐足店,木質的裝修,進門就是一整片香水百合,咖啡吧檯的點餐區,歐式的吊頂燈,柔和的暖黃燈光,復古的木樓梯,以及大大的落地玻璃窗……= =這明明就是一家咖啡廳吧?
但是!人家真的很「不務正業」地擺放了很多沐足躺椅啊啊啊!就是下面這個傢伙,去過沐足店的老闆們應該很熟悉了。
我在大眾點評團購了兩個58塊錢的暖宮單人套餐,時間70分鐘。不過我很好奇的是,沐足究竟和暖宮究竟有毛線關係?
我和小鄧鄧選擇了二樓靠窗的位置,面朝落地玻璃窗,居高臨下,雙腳對著天河東的車流,感覺真是可牛掰了!(神經)
技師小姐姐給我抱來一個熱熱的紅豆袋,讓我敷在小腹上,然後她就熟練地開始了沐足程序。
這一堆瓶瓶罐罐就是我沐足時用到的,具體哪個是哪個我分不清了,大概記得有六個程序吧~
技師小姐姐一邊在操作,我一邊在問東問西。
先是泡泡腳,用泡騰片殺菌。
然後是擦乾腳後,用磨砂膏拋光……不,磨皮。
然後敷個暖暖的腳膜。對對對, 和平 時我們自己用的面膜一樣冷冰冰的腳膜不同,它這個加熱了的,暖暖的好舒服~
一隻腳在敷腳膜的時候,另一隻腳就在接受按摩。
兩隻腳都按完之後,又會泡一次腳,做清潔。
最最最後,就是擦上潤膚乳啦!
整個流程下來非常非常舒服。我是特別怕癢的人,每次出去按摩(就是正兒八經那種理療按摩),都會癢到笑。但是這裡按腳底耶!都不會覺得癢~而且舒服到要睡著……
它大概是咖啡店裡最會沐足的,也大概是沐足店裡做咖啡店最好的。
沐足的時候,正值午飯時間,我和小鄧鄧就順便在這裡把午飯解決了。一開始我以為這家店重點在沐足,用餐應該只是個輔助吧。但是沒想到食物還挺好吃的!
我吃了這個意面,做得比較爽口。
小鄧鄧吃的這個pizza我也嘗了幾片,感覺要比市面上的都好吃,沒那麼熱氣,味道相當不錯!
說到吃的,就不得不說這裡的飲料!這裡有兩款鎮店神獸!一款是「將腎透支既補回來,男人都巖使」的五寶茶,以及「女人子宮好,氣色自然好,老公睇落比你老」的古方紅糖薑茶。
我是毫不客氣地對紅糖薑茶喝了一杯又一杯,實在是太愛這個味道了,而且料很足啊啊啊!
我在沐足的時候,聽到一個妹子一邊說著:「我要五寶茶!」一邊大笑著上樓梯。不愧是女中豪傑,佩服得我膝蓋有點軟。
3.工業風的老牌咖啡店
按完腳已經是下午時分,我們撫摸著很撐的肚子,到隔壁的咖啡廳繼續吃吃喝喝……
漫咖啡已經是老牌網紅店了,要問它開了多久,我就真的說不上來了。
從我家搬來這一帶開始,似乎它就已經存在。這些年來,如果有人問我:附近哪裡可以安靜地坐坐喝點東西寫寫文章的,我第一反應就是——漫咖啡。
因為漫咖啡的環境實在是太好了,儘管現在很多咖啡廳的顏值都很高,但能在市中心拿下三層樓做咖啡廳,裝修還這麼有設計感的,真的不多。
這家漫咖啡一共三層,外牆全玻璃,採光相當好。
進門就能看到這裡的裝修風格是比較有金屬感的——不經雕琢的鐵,光滑的木頭,還有頗有工業風格的燈飾,讓這裡盡顯低調的奢華。
左邊的樓梯同樣二樓和三樓,樓上除了兩人小桌,還有適合多人坐的沙發區,稍微用布隔開,若隱若現。有點保護隱私的意思,但又保證了空間的開放性。有點意思有點意思。
在今天提到的網紅店裡,如果你要正兒八經吃個東西,那我一定會說漫咖啡了。這裡的食物種類最多,而且我超級無敵推薦鬆餅!鬆軟清香,還配了3種醬料——蜂蜜、雪糕、果醬,超好吃,無論我吃多少次都不會膩!
4.這個肥皂撿不撿?在線等!急!——IU酒店
在天 河北 一帶吃飽喝足並晃悠了一天,最後一站就是回到酒店美美地睡上一覺了。
天河是 廣州 最繁華的區域,這裡雲集裡各種高端高星酒店,以及一些精美民宿,當中有一家酒店簡直是畫風清奇,可愛中又帶點「汙」,實在是難以描述。但是在我給小鄧鄧挑的天河那麼多的酒店中,她唯獨選中這家……
IU酒店在天 河北 和體育西路的交界處,地段堪稱黃金中的黃金。旁邊就是市長大廈和中石化大廈,吃喝一條龍簡直不要太爽,對面就是 大名 鼎鼎的天河體育中心,你們熱愛的恆大主場就在此處,這裡還經常舉辦各類大型演唱會。當年相當轟動的五月天免費演唱會地點就在這,說起來,我也在這裡看過孫燕姿的演唱會,啦啦啦,相當的精彩,雖然我是山頂的朋友。
雖說IU是七天旗下的,但是畫風真的不要和七天差太多。一進門口就看到滿眼的黃吉吉( 廣東 話,意思就是很黃,顏色的黃,不是別的黃)。
門口有萌萌的等候區,旁邊放著飲水機。
這裡最引人矚目的是牆上的大屏幕。仔細一看,厲害了……你可以通過掃描二維碼,加入IU天 河北 店的群,今天在這裡的住客都可以加入這個群裡,大家能夠約……
約個小龍蝦什麼的,你以為約什麼呢!
前臺小姐姐給小鄧鄧迅速辦理好入住後,我們就直奔房間啦。
房間不大,但是非常整潔,裝修也很精緻,色彩繽紛,小鄧鄧說這種鮮豔的色彩特別適合她這種洋溢著青春活潑的少女心,和我這種老氣橫秋的商務風愛好者區別開來。我覺得她很不要臉,但似乎又很有道理。
整個房間的最大亮點在於——落!地!玻!璃!窗!這可是城景房啊,直面體育中心和遠方的珠江 新城,雖然樓層不高,但看風景也是棒棒的。
正在看風景的時候,我聞到一股清香的水果味——咦?書桌上放著時令的荔枝和葡萄,很新鮮呢~愛吃愛吃~雖然我和小鄧鄧都是荔枝家鄉的孩子,從小吃荔枝長大,但依然很愛吃。
書桌的一角貼了個二維碼,我好奇掃了一下,咦,和大堂那個二維碼一樣的,就是連接到iu的住客群裡……iu為了我們不寂寞,也是操碎了心。而且IU酒店還配備了720° 無極 wifi,刷朋友圈刷王者不要太爽~
不僅書桌上有,就連浴室的地板上都有!這是寂寞到浴室的節奏啊!這個二維碼就在馬桶正前方,我比劃了一下,這大概是蹲馬桶到無聊的時候,微博和朋友圈都刷完了,百無聊賴,打開手機二維碼界面,手往前一伸就能掃到的距離!我對這件事感到震驚,iu的小心肝都操碎了!
可是浴室的亮點還不在於此,而是它的洗漱用品的包裝。咦~好不正經的~
這是「戴套更放心」毛巾……
這是「撿還是不撿起,在線等,急!」肥皂……
這是「沒有想見的人,今晚不洗頭」浴帽……
這是「每天都被自己帥醒」梳子……
雖說心裡是這麼想的,但是這麼冠冕堂皇印刷在包裝上,還是讓人很想捂臉跑開的!(捂臉)
此時我轉頭問小鄧鄧:你意思是,你的少女心就是這些汙萌汙萌的東西嗎?
唔……都說女人心海底針,看來少女心更是不可描述……
Oh,我們這間房還有個炫酷的名字——bigger 大床房。我算是看懂了,這滿滿的網際網路元素,適合小鄧鄧這種網癮少女。
少女心是假,王者農藥是真。我決定給她在IU住客群裡發一句:有哪位小哥哥小姐姐要開黑嗎?專業坑隊友。(微笑臉)
5.「老世,蛋腸一丁面吖唔該!」
小鄧鄧從小有個毛病,就是晚上容易餓,愛吃宵夜。
我們才回到酒店沒多久……她,就,餓,了。
這在我們「啥都吃、啥時候都吃」的大 廣州 ,完全不是問題。IU酒店樓下就有一家很有名的茶餐廳——Old記。
Old記的年紀真的有點Old了,我很多年前來 廣州 的時候,它就已經在了。
裝修風格很有趣,內飾竟然是 香港 的街景,隨處可見 香港 的路牌路標。
牆面風格也是頗具復古感的80年代風格——霓虹燈、 馬賽 克。
若說來茶餐廳吃什麼最正宗,必須是西多士和奶茶了。
但對我來說,一碗蛋腸一丁面,一直是心頭所好。從小在翡翠臺聽的「出前一丁麻牛面,出前一丁麻牛面,啊,出前一丁麻,油,面呀~」,都匯聚在這一碗熱辣辣( 廣東 話,很熱乎的意思,並不辣)的麵條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