廠甸廟會中國「四大廟會」之首,已有400年歷史

2020-12-24 貝誠南

北京大大小小的廟會有很多,但能夠作為首批唯一一個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的老北京文化廟會卻只有它一個——廠甸廟會。

廟會一直都是男女老幼爭相光顧的場所,有好吃,好玩的,好看的。它總能從「觀」、「賞」、「趣」、「購」四個方面讓市民全方位感受廠甸廟會文化。

早在光緒年間《廠甸記》中就有記載:「平時空曠,人跡罕至;至正月則傾城士女、如荼如雲、車載手挽,絡繹於途。」

廠甸廟會作為中國「四大廟會」之首,也是北京代表性傳統民俗廟會之一。它始於明代嘉靖,興於清代康熙,盛於乾隆。每年正月初一到初五舉行。

有著四百多年的悠久歷史,宏達的規模,以及獨特的京味文化,成為展示老北京明見文化和宣南文化的窗口和平臺。

廟會在「弘揚非遺精髓,傳承京味文化」的基礎上,讓更多人感受北京,觸摸北京文化,品味屬於老北京的年味記憶。

相關焦點

  • 春節廟會排行榜,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廟會呢?一起來看看吧!
    我們知道廟會是中國民間廣為流傳的一種傳統民俗活動,是中華大地上為老百姓點染著斑斕色彩的一隻萬花筒。那麼在中國有哪些著名的廟會呢?一起來看看這十大著名的大型廟會都位於何處吧!3,濬縣廟會濬縣廟會又稱濬縣正月古廟會,是河南省濬縣的一種古老的傳統民俗及民間宗教文化活動。濬縣正月古廟會起源於後趙皇帝石勒開鑿伾山大佛時期,至今已有1600年歷史。隨著濬縣城千餘年的發展變遷,廟會規模也逐漸擴大,到明代形成了濬縣正月古廟會的基本規模。
  • 廠甸廟會上的假面具 曾是老北京男孩的最愛
    春節期間的廠甸廟會,從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足足半個月的時間。廠甸在北京城南,北起和平門,南到梁家園,西到南北柳巷,東至延壽寺街。由於廠甸廟會離市區最近,所以春節逛廠甸的人也特別多,成為北京人過年娛樂、購物的主要去處。這裡鱗次櫛比的席棚布帳中,各種商品堆積如山,遊客摩肩接踵。
  • 北京跨年攻略,帶你尋找最有年味的廟會
    到了清初,將東華門外的燈市與西單城隍廟的廟會移到了前門外的靈佑宮與廣安門內的慈仁寺(今報國寺),現在東華門外只有燈市口的舊名還保留著。明代,都城隍廟的廟會規模相當可觀。清末,都城隍廟被一場大火燒毀,廟雖不復存在了,但被確定為北京廟會的誕生地。北京琉璃廠廠甸廟會北京八大廟會之首,以傳承民族文化為宗旨。
  • 廟會速覽-北京青年報
    廠甸    不設小吃攤位 文創商品走俏    昨日正值大年初四,京城各大廟會也接近尾聲。百年「文市」廠甸廟會昨日迎來客流高峰。紙糊風箏、毛猴兒、兔兒爺、翻花……這些老北京物件,讓遊客回到兒時。不僅如此,廠甸廟會的文創品銷售也十分走俏。
  • 盤點北京6大廟會,個個好吃好玩,可惜今年去不了
    曾幾何時,廟會竟然成為了一種往事。塵世中奔波的你,多少年沒有體會那接地氣兒的幸福了?今天就請大家和我們一起,走進北京的6大廟會,勾起那些親切而溫馨的點點滴滴。NO.1龍潭廟會龍潭廟會歷史悠久,第一次舉辦要追溯到1984年,算是北京廟會裡年味很濃的一個。
  • 老北京文化:憶廠甸兒廟會的文化特色
    在舊時京城舉辦的廟會中,廠甸兒廟會的規模最大,時間也最長,從農曆正月初一至十五。這也是惟一一處不是以廟宇而是以地名命名的廟會,而且它更以卓爾不凡的高雅文化特色聞名遐邇,所以它也備受中國名人的青睞。記得20世紀50年代時的春節廠甸兒廟會,賣古籍善本的幾十個攤兒,全部集中在「海王公園」(今海王邨舊貨市場)東側的一條南北胡同裡(胡同名叫廠甸)。我知道的一些文化名人,像郭沫若、老舍、呂振羽、柴德賡、阿英、馮至及餘遜等均被那經、史、子、集等各類古舊書籍吸引,曾不止一次地光顧廠甸兒廟會的舊書攤兒。
  • 廟會如何才能吸引年輕人?傳統叫賣成亮點,老北京人希望吃地道小吃
    廟會組織者認為,深耕文化IP,將目光投向「95後」和「00後」年輕人,打造沉浸式、交互式、高科技新風格,讓傳統廟會再迎春天。老北京人希望吃地道小吃看傳統曲藝80後的廟會愛好者侯磊是地道的北京人,家住北新橋附近,讓他打小就對地壇廟會和龍潭廟會情有獨鍾。從小學到如今,侯磊一逛就是近20年。最令他印象深刻的,當屬2000年前後。
  • 鼠年春節中國廟會、逛街大都停辦,越南河內市馬行街卻熱鬧非凡
    個2020年鼠年春節之際,越南河內市還劍郡馬行街成為了一個非常熱鬧的地方,這個地方的熱鬧堪比中國的文化廟會。春節期間遊客如潮河內市馬行街不僅體現了越南的繁華、人口眾多,也體現了這裡面的一種「古董文化」。
  • 逛龍虎山天師廟會,體驗最「仙風道骨」的廟會
    在江西龍虎山景區裡,一座具有千年歷史的古鎮正在悄然綻放昔日光芒,它就是有著濃鬱「天師」文化的上清古鎮。為慶祝張道陵天師聖誕,上清古鎮將於6月11日-13日舉行「天師廟會」,屆時各種文化美食體驗項目將輪番上演。
  • 民間「四大廟會」,它們都和哪位神仙有關
    我們在過生日的時候,主要就是「聚會」,而神仙們要過起生日,那可就要舉行「廟會」了。那麼,你知道民間的「四大廟會」嗎?你去逛過幾個,它們又都是祭祀哪位大神的呢?玉皇廟會「玉皇廟會」自然就是祭祀「玉皇」的廟會,所謂「玉皇」,就是「玉皇大帝」。
  • 2015羊年春節各大廟會匯總
    但是2015年廟會據說會比較縮水,尖峰時段還會限制人流,小夥伴兒們儘量別趕著人多的時間,避免人多場所,注意安全!廟會上有好吃的、好玩的值得逛的地方,所以過年千萬別錯過北京的廟會。也許你是一個老北京,那麼可以趁此在廟會上再找一找兒時的影子;也許你是一個「新北京」,那麼就來廟會體驗一下老北京文化傳統特色吧!
  • 從古至今,廟會就一直存在,那你知道廟會的歷史文化淵源嗎?
    在我的記憶當中,小的時候非常喜歡逛廟會,因為廟會有很多好看的,好吃的,好玩的。長大後,我們的回憶裡經常會出現廟會的情景。然而,我們從來沒有去研究過廟會的由來,對於廟會的來歷不甚了解,其實廟會的歷史十分久遠。廟會就是在宗廟祭祀的地方進行聚會、祭神、娛樂、購物等的活動。
  • 家鄉的廟會,黃山廟會
    有一首歌歌詞中寫過最愛說的話是中國話,最愛寫的字中國方塊字。這首歌傳唱至今依然不衰,因為它寫唱出了億萬中國人的心聲和對祖國的愛戀。我愛我的祖國更愛我的家鄉,愛家鄉的美食,大燒餅,大豆腐,阿膠,等等。愛家鄉的人們粗樸憨厚,善良聰慧。愛家鄉所有一切,怎麼說也說不完。
  • 2020年北京春節廟會都在這了!逛廟會、賞花燈、猜燈謎…
    龍潭廟會創辦於1984年,第三十六屆龍潭春節文化廟會於2019年2月5日至2月9日(農曆正月初一至初五)舉行。作為展覽的實景延伸,今年首博第一次嘗試創新的立體文創產品,推出了「天下福」迎春文化廟會,以集市和非遺、國潮、中式美學精彩作品,實景展示繁盛的北京城,讓你在博物館裡過大年,逛個別有趣味的文化廟會。
  • 北京故宮各類文化館廟會取消時間
    地壇龍潭廟會取消  據@北京東城,為了保障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按照全市統一部署,原定於2020年1月25日至1月29日(大年初一至初五),在地壇公園、龍潭公園舉辦的2020年春節地壇廟會、龍潭廟會取消。敬請廣大市民群眾理解配合,請大家相互轉告,感謝大家的理解支持!
  • 蒼巖山廟會首日引來六千遊客
    進入移動版,省流量,體驗好 蒼巖山廟會首日引來六千遊客廟會期間門票降至40元當日,具有千年歷史的蒼巖山傳統廟會開場,其中僅「開廟門」儀式就吸引了6000餘名遊客前來參觀祈福。蒼巖山福慶寺是全國重點文保單位,建於1400年前的隋代初期,隋煬帝女兒南陽公主曾在此出家修行。蒼巖山廟會從隋代開始,如今已發展為盛大的民俗文化節。
  • 各子立夏廟會
    各子立夏廟會各子的立夏廟會每年舉行一次,每次廟會都得唱戲,唱立夏還願戲,簡稱「立夏唱戲。」「立夏唱戲」是鳳凰村的傳統和一大亮點,已有200多年的歷史了,是各子村的歷史文化遺產。「立夏唱戲」起源於1794年春夏間,這個時期的中國主要是以農業為主導,依靠農業的稅收支撐著國家的大廈,而農業的生存依賴於自然條件。
  • 中國有許多傳統廟會,都各有千秋,你了解幾個?
    說到廟會,大多數人想到的都是「逛吃」。事實上,廟會廟會是中國民間宗教及歲時風俗,通常在農曆新年、元宵節、二月二日龍抬頭時舉行,等等。最初的形式與宗教活動有關,在寺廟節日或特定時間舉行。主要活動是拜神、集會、娛樂和購物。
  • 鯨頭廟會
    廟柱上有筆者早年所撰的一酬對聯:「西麓龍蟠千秋威靈耀日月;東山虎踞萬載顯赫並乾坤」。下殿建於清乾隆十六年(1791),鹹豐、同治年間曾多次重修。至民國年間其規模已具五進廟宇。目前廟宇佔地面積4800多平方米.建築面積2880多平方米。
  • 柘林廟會
    原創 朱輝 上海老底子柘廟會林作者:朱輝廟會舊稱香市。清光緒年間柘林城圖八十年代的奉賢,幾乎鎮鎮都有廟會。八月十八的新寺,九月初二的奉城,九月十九的金匯,十月十四的青村……幾乎所有的廟會都在下半年,而唯獨柘林的廟會是在仲春時節的二月十九,時間上領全縣之首。相傳這一天是觀音菩薩的生日。據鎮上的老人講,原本街道盡頭白果樹旁的那座小普陀廟供奉的正是這尊大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