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式茶飲行業頭部企業,對待市場上關於融資、IPO等消息的態度,大都心照不宣地以「暫未接到相關信息」回應。
繼喜茶、奈雪的茶之後,10月14日,關於茶飲品牌蜜雪冰城即將完成新一輪融資,融資後估值200億元的消息,蜜雪冰城相關負責人向《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消息不實。
值得注意的是,喜茶、奈雪的茶加速下沉渠道布局,尋找新的增量,深耕下沉市場的蜜雪冰城,如何突圍?
完成跑馬圈地
近日,據36氪援引行業人士報導稱,蜜雪冰城本輪融資額為10-20億元,投資方包括高瓴資本和美團旗下龍珠資本。根據該名行業人士的說法,蜜雪冰城也在同步籌備上市,目前已有券商進場。而本輪融資或許將是蜜雪冰城IPO前最後一輪融資。
對於融資情況,以及是否有IPO打算,《證券日報》記者致電蜜雪冰城方面,對方稱:「暫未接到相關消息。」
上述消息稱,本輪融資完成後,蜜雪冰城的估值約為200億元。
200億元,對於新式茶飲這一細分領域來說,是目前為止估值最高的品牌。若消息屬實,蜜雪冰城估值遠超估值為60億元的奈雪的茶,也超過了估值為160億元左右的另一茶飲巨頭品牌—喜茶。
天眼查App顯示,蜜雪冰城關聯公司鄭州兩岸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公司曾用名「鄭州蜜雪冰城商貿有限公司」)成立於2008年4月,註冊資本約1.02億元,法定代表人為張紅甫。據天眼查App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前兩大股東為張紅超、張紅甫,兩人各持股47.53%。
公開資料顯示,蜜雪冰城成立於1997年,總部位於鄭州,產品包括奶茶、果茶、冰淇淋等品類,其中冰鮮檸檬水、摩天脆脆冰淇淋、搖搖奶昔、滿杯百香果等為暢銷爆品。因其主打下沉市場,目標用戶為以大學生為代表的年輕消費群體,門店主要開設大學周邊、步行街、商場周邊等,所以產品價格多在10元以下。
「不說街頭巷尾,就是各個大學、中學門口,基本都有蜜雪冰城的身影。」一位河北的消費者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上學的時候沒有更多的錢、機會去更貴的飲品店消費,開在學校門口的蜜雪冰城就是首選,也是為數不多的選擇之一。
事實上,隨著喜茶、奈雪的茶甚至網紅奶茶茶顏悅色的崛起,新式茶飲賽道備受關注。而作為新式茶飲行業的「拼多多」,蜜雪冰城以拼多多「農村包圍城市」的策略如出一轍,在下沉市場快速複製粘貼的蜜雪冰城培養了更多的年輕消費群體。
喜茶、奈雪的茶下沉渠道,擠壓三四線市場
公開信息顯示,蜜雪冰城在2019年的營業收入達到了65億元,淨利潤8億元,產品毛利率達到50%,已經實現盈利。業內人士估算,蜜雪冰城的平均單店年收入約為100萬元左右。
一位餐飲業內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蜜雪冰城不僅教育了更年輕的消費群體接受自己,更通過下沉的方式,快速跑馬圈地。與喜茶、奈雪的茶不同,蜜雪冰城採用的是加盟模式。
《證券日報》記者走訪獲悉,蜜雪冰城單店首月費用在30萬元以上,包括6萬元的設備費、5萬元的原料費、5-8萬元的裝修費、1.58萬元的加盟費、1萬元的保證金以及自行繳納的房屋租金、員工工資等其他費用。其中原料費需每月繳納,正常店面原料消耗為4-5萬元/月。「物料成本佔營收的40%,因此一個店的毛利率為60%,一般情況一個店面一年左右就可以收回成本。」蜜雪冰城相關人員對《證券日報》記者如是說。
簡單梳理蜜雪冰城全國門店分布圖不難發現,其門店分布最密集的區域為大本營河南,門店數量為1495家。其次是山東,936家。河北、陝西、安徽等省份的門店數量為500家左右,剩餘距離較遠的省份門店數量最少,平均在200家以內。
跑馬圈地之後,蜜雪冰城試圖提高客單價,推出高端品牌「M+」,價格區間提升至20元左右,但蜜雪冰城似乎忘記了自身的消費群體是不具有掙錢能力的年輕消費群體。因此該高端品牌並未貢獻多少業績。
而此時的喜茶、奈雪的茶已經開始布局下沉渠道。具體來看,喜茶推出「喜小茶」,從價格來看,喜小茶主要產品價格帶在11元至16元間,與喜茶各產品線相差10元左右。通過雙品牌錯位的方式向三四線城市延申。而更注重消費場景的奈雪的茶,通過發力酒精類飲料等品類跨界創新的嘗試,培養「第三空間」消費理念,打造」第三空間」消費場景的方式,開始下沉。彼時,蜜雪冰城的護城河又在哪裡?又該如何突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