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12日,早上5點出門前往鎌倉,到下午7點回到家。那時候身體還年輕,暴走一天打卡鎌倉站周邊18個有繡球花的寺廟或是神社,仍覺意猶未盡;2017年又補了遺漏的幾處。長谷寺前面單獨摘出來寫了一篇,皆已收錄在《鎌倉散步》專輯裡。本文介紹的多是小眾景點,日常少有遊客,適合想深入探索鎌倉的讀者參考。
一日打卡清單:
虛空蔵堂,極樂寺,御靈神社,
長谷寺,光則寺,收玄寺,英勝寺,
淨光明寺,本覺寺,妙本寺,妙隆寺,
寶戒寺,鎌倉宮,荏柄天神社,白旗神社,
八雲神社,安養院,瘡守稻荷(上行寺)
去鎌倉的次數越多,就越來越不關心熱門景點。更喜歡像當地人一樣走街串巷,看看街邊院落裡的花草。對鎌倉的認知隨著一年又一年的散步漸漸改變,如今覺得鎌倉更像是日常生活著的街道,又隨處可見與瑣碎日子並不相容的獨特生活情趣。
📌 虛空蔵堂
虛空藏堂是成就院的境外堂,本身隸屬於成就院,但坐落在成就院境外不遠處,相對獨立。成就院是以前鎌倉三大繡球花觀賞地之一,後來參道休整,262株開往大海的繡球花捐給了宮城南三陸町以結善緣。寺廟也收到了宮城縣贈送的萩(宮城野萩,宮城縣縣花),參道以後以種植萩花為主,不再復現繡球景觀。
至於虛空藏堂的起源,傳說可以追溯到奈良時代。僧人行基突破朝廷的限制,雲遊全國布道,途徑此地,逢無限智慧的虛空藏菩薩顯靈傳法,行基便在此修行。神武天皇聽說此事後,命行基雕刻了菩薩像,修建佛堂供奉,這便是虛空藏堂的前身,明鏡山圓滿院星井寺。
📌 極樂寺
1259年,應當時鎌倉幕府掌權者北條義時的三子重時邀請,忍性開創了真言律宗的極樂寺。
極樂寺在全盛時期擁有金堂、金堂、十三重塔以及49座塔頭,但在戰爭、火災和地震中大多數已經損毀。
極樂寺可以入內參觀。相比寺廟本身,更為人所知的是以寺廟命名的極樂寺車站,曾多次出現在日劇中。
📌 御靈神社
御靈神社創建於平安時代後期,供奉桓武平氏一族的鎌倉景正。
御靈神社鳥居前的踏切周邊開滿繡球花,經常會有很多遊客來拍攝繡球和江之電列車。
📌 光則寺
光則寺是日蓮宗的寺廟。
▲ 門票百日元
時值鎌倉幕府,地震、饑荒、疫病等自然災害接踵而至。僧人日蓮遍訪日本寺廟,詳讀一切佛典,提出《妙法蓮華經(法華經)》才是最高經典,能夠拯救社會萬民於水火。他寫就《立正安國論》,上書當時的掌權者北條時賴,卻招來一系列禍事,後來被流放佐渡島;日蓮的弟子也紛紛被關進牢獄。
北條時賴的家臣宿屋光則被日蓮弟子的佛法漸漸感化,最終將自家住所改建成信奉日蓮宗的寺廟,即光則寺。
光則寺境內種植多種景觀花卉,更像是一個普通居民的小花園,梅雨時節,鳶尾、夏椿、金絲桃皆盛開。繡球也隨處可見,以小巧的山繡球最為常見。
▲ 上:鳶尾、夏椿
中:山繡球
下:金絲桃、金絲梅
📌 收玄寺
從長谷寺回到長谷站,會路過一個不起眼的小寺廟,收玄寺。
收玄寺同樣是日蓮宗的寺廟,19世紀初由妙詣尼在日蓮聖人的堅定追隨者——四條金吾的舊宅上建造。境內栽種了多種時令不同的花卉。喜歡路過時隨訪鎌倉的這種小寺廟,更像是參觀別人家的院子,栽種植物的喜好反應了主人的情趣。
📌 英勝寺
鎌倉站往北步行約六百米,有鎌倉唯一的尼姑庵,英勝寺,繡球花時節是散步的好去處。
▲ 英勝寺外門
▲ 鐘樓
淨土宗東光山英勝寺於1636年創建,位於室町時代的武將太田道灌的舊宅地。英勝寺開基者是德川家康寵愛的側室,也是太田道灌4代孫太田康資的女兒——英勝院尼。江戶時歷代住持基本由水戶德川家的女兒擔任。
▲ 太田道灌宅邸址
英勝寺境內的大部分建築從建造之初就被完好保存了下來,佛殿、山門、鐘樓等都是英勝院周年忌時興建或者改築。至今仍頗有氣勢。
▲ 山門
▲ 書院與竹林
英勝寺與諸多同行一樣獲得了鎌倉「花之寺」的頭銜,白藤、繡球、彼岸花等隨時令盛開,裝飾著境內的古老建築。
▲ 繡球花隨處可見
六月梅雨溼潤,鎌倉繡球遍地。英勝寺的繡球花在規模和觀賞性上雖不及明月院和長谷寺,但相比於前面提到的幾個小寺廟,實在值得一去。園中各色繡球花隨處可見,在雨水豐沛的日子,開得飽滿圓潤。
鎌倉也有竹林。目前打卡過幾十個寺廟,所見竹林者僅報國寺、明月院、瑞泉寺和英勝寺。英勝寺竹林在書院對面,夏日滿眼蔥翠景色。當日書院舉辦茶會,參與者儘是些身著傳統和服的婆婆。作為遊客在他們面前的竹林裡肆意散步,倒也稍有些難為情。
📌 淨光明寺
英勝寺外即是車流頻繁的JR電車線路。穿過踏切沿小路走不過百米,淨光明寺的山門出現在左手邊。
▲ 鎌倉街景
淨光明寺隸屬於真言宗,1251年由鎌倉幕府的執權北條時賴、北條長時開基,初代住持為真阿。之後淨光明寺成為赤流橋北條氏的菩提寺。
據說鎌倉幕府末期,足利尊氏曾在淨光明寺隱居,並在這裡下定決心起兵對抗後醍醐天皇,後來成為室町幕府的第一任將軍。
▲ 萩花
▲ 楊貴妃觀音,祈願戀愛成功
淨光明寺繡球多種多樣,日本常見的繡球種幾乎都能在庭院裡找到。境內不大,也完全沒有訪客,作為花園散步很好。
▲ 繡球花
▲ 境內一隅
📌 小町通
結束上午的行程,走回鎌倉站附近,在熱鬧的小町通吃午飯。小町通與通往鶴岡八幡宮的段葛參道平行,沿街熱鬧如集市。新興的網紅店鋪與傳統老鋪鱗次櫛比,逛上半天都不會膩味。
從2015至2017年,在鎌倉旅行時總愛去吃有しらす的海鮮飯。しらす是湘南的特產,我一直叫它「小銀魚」。但直到2018年秋天訪鎌倉時才知道,這並不是家鄉常見的那種小銀魚,而是十幾種甚至上百種魚類幼苗的統稱。
▲ 湘幕水產外觀
▲ 五種海鮮飯(1250日元)
午飯餐廳依然選擇了之前介紹的那家像食堂一樣的「湘幕水產」,價格實惠,味道尚可,等待時間短。但近些年去鎌倉已經很少吃海鮮飯了,更偏重于洋食或是創作料理。
▲ 鰻魚飯
▲ 可以直接喝的網紅柚子
歡迎加入公眾號讀者群:
後臺回復關鍵詞「讀者群」可加入。
回復關鍵詞,查看日本旅行精華文章
回復「目錄」,查看400文章合集
日本|絕景|東京|京都|伊豆|富士山|日光|鎌倉|湘南海岸|瀨戶內海|箱根|靜岡|北海道|四國|東北|仙臺|巖手|青森|福島|山形|長野|和歌山|小笠原|衝繩|茨城|群馬|千葉|新潟|橫濱|金澤|宇治|白川鄉|輕井澤|神奈川|河津櫻|東京賞櫻|東京紅葉|京都紅葉|東京夏祭|京都夏祭|花火|溫泉|紫陽花|紫藤|向日葵|彼岸花|機場過夜
長按關注公眾號獲取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