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周震南父母欠債的消息上了熱搜,周震南也經歷了出道以來最大的質疑,人設崩塌的帖子也滿天飛,有律師也關注並客觀解讀了這一事件,稱周震南若是沒有參與和繼承父母財產,在法律上不該被牽連,但在道義上,周震南被指責也是在所難免。
作為吃瓜群眾,親眼目睹著一個吃瓜事件變成無數個家庭維權無門的社會事件,在情理上也對周震南產生了情緒,說周震南被指責或許很無辜,但也在理解範圍內。
試想,17年隨著周震南出道曝光自己家人都住著別墅,如今老爸經手的老百姓的房子卻是爛尾樓,雖然父親公司聲明「從未逃避自身該承擔的義務和社會責任」,但16年到現在4年時間還沒有解決,周震南又是奢侈品傍身,自然還是很容易引起眾人共鳴。
大家吐槽他的奢侈生活不該建立在父母欠錢不還的基礎上也算正常,何況,也有消息指向他的父親也有逃避責任的行為:偽造證據妨礙、抗拒執行。
另外,按照網絡爆料,周震南只是價值幾十萬的名表就有5塊,隨便一塊的價值也是普通民眾數年乃至數十年的收入,即使在法理上周震南確實不該被牽連,但是情感上還是難逃被吐槽甚至指責。
不過話說回來,因為父母欠債引發網友對周震南的吐槽可以說出除了情感支撐毫無依據,也不該「連坐」才對,其實,梳理網友的吐槽發現,也都是出於情緒發洩,至於周震南人設崩塌也有些一廂情願,吐槽歸吐槽,倒也沒有多少人產生反感。
但是,在看到周震南曾經的一段採訪記錄,不得不說讓人立馬心生反感和疑問:有錢就任性 ?
前面的幾條就不多說了自己看截圖,關鍵是在回答「你覺得家庭背景會給你帶來創作的局限嗎?」時說出:「我為什麼要和大眾有共鳴呢?我覺得不需要寫一些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去提醒他們」。
明顯就是「我願意」「我認為」的任性,音樂不就是大眾聽的嗎?作品能引起聽眾共鳴才是好作品,這是基本常識,可他的話疑似表達出:聽眾喜不喜歡關我什麼事,這一點勢必讓人覺得就是有錢任性的表現。
同時,也有種高高在上的優越感在裡面,我為什麼要寫一些發生在他們身邊的事情去提醒他們,如若這樣還不如關起門來自己給自己唱歌好了,或者花錢僱聽眾,那樣你永遠都是「我覺得」,何必還要去做娛樂圈的明星呢?
說他滿腦子優越感也不是沒事找事,曾毫不避諱地說有人去便利店買吃的就是慘,這其實也折射出了他骨子裡的優越感,馬雲還有吃路邊攤的新聞,任正非至今吃著員工餐,難不成人家都很慘。
話說回來,他還有些矯情和誇張,比如不知道包郵,從不用社交軟體等等,試想在5g已經商用的今天,一個富家子弟難不成還在用短消息和友人聯絡,就算你願意也不見得別人願意吧。
當然,真假都無所謂,再說在娛樂圈立人設也是慣例,即使讓人質疑也不至於反感,但看到上面高高在上的言論確實能讓人產生了反感,對此你怎麼看?歡迎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