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旱雪、看⻢戲、親⼦闖關、古法造紙,玩轉新都⾸屆夜⽣活節

2021-03-01 有點成都

編輯部最近有些忙,姑娘們嚷嚷著很久沒一起玩耍了,本來團隊已經安排好下周集體去金城森林部落好好放鬆,團建一波,不想我和攝影師花椒可以先行一步,去新都首屆夜生活節來一個愉快玩耍雙人行。

 

成都美好生活夏季購物節開展得如火如荼之際,新都當仁不讓加入隊列,開始歡快「搞事情」。這次的2020新都首屆夜生活節從7月31日舉辦到8月30日,以「成北新消費,香城夜未央」為主題,以鐘樓TOD商圈為中心,七一國際廣場、蘇寧易購、海樂薈、香城國際藝術港、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全域新都重點商業項目為主要著力點,打造具有新都特色的夜間經濟聚集區,切實滿足了多元化的夜間消費需求。

我們暢玩了4個玩耍地,還去新都的健身房溜了一圈,打卡攻略雙手奉上。

 

 

香城國際藝術港始建於上世紀70-80年代左右,原本是工業園區,經過改造後,成為了集藝術展覽中心、藝術演繹中心、藝術教育中心等為一體的國際化藝術教育文創產業園區。

 

在編輯部看來,香城國際藝術港就像是新都的東郊記憶。



方寸藝學美育教育實踐營地(後簡稱「方寸藝學」),是香城國際藝術港開發的以中小學實踐活動為基礎的藝術研學和勞動教育項目,是具有獨立智慧財產權,探索學校和傳統機構之外的第三種獨立的藝術生態空間。

 

此行,我們來方寸藝學打卡這裡的傳統手作項目。市面上的手作項目多見陶藝、木藝、雕塑,但我們在方寸藝學見到的是古法造紙、古法拓印和古法制筆。




 · 古法造紙,是純天然花草與紙的融合藝術 

 

選取原料、研磨原料、調紙漿、放植物、晾乾······一群年齡各異的少年少女靜坐在一起,有條不紊按照老師講解的步驟進行造紙,木板上時不時敲打原料的聲音震得窗外的蟬沒了聲響。古色古香的教室裡掛著厚薄不一的紙張,上面是形狀不一,顏色各異的花草,能親手做出一張「花草紙」很有成就感,也具有美的享受。




 · 古法拓印,是彰顯耐心與毅力的傳統藝術 

 

相對於造紙,拓印的步驟要簡單許多。噴水、上紙、捶碑,靜待片刻,一副碑帖的拓印就完成了。除了拓印字帖,也可以拓印畫作和石刻,初學者可以先從小的圓形碑帖開始,注意好噴水和捶碑的力度,完美作品即可得到。


等到逐漸熟練,可以再嘗試方形等其他難度的拓印。在這個過程中,都會有老師陪伴教學,學生們也不多,可以輕鬆體會到傳統藝術的快樂。




 · 古法制筆,是繼承與堅守的匠心藝術 

 

在那些擁有百年歷史的筆莊裡,一支毛筆從無到有的過程要經過很多道特殊的工藝,從「水盆」、「幹桌」等,一共有150多道工序。但是在方寸藝學,古法制筆更看重參與的樂趣和最終筆為己用的快樂。

 

課程從做竹簡開始,制筆,研墨,最後用自己制的筆在紙上寫下詩句。學生們制的筆有的粗有的細,所以有的像在寫簪花小楷,有的像在寫大字報,快活的氛圍充滿了教室。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除了古法造紙、古法拓印和古法制筆,方寸藝學裡還有生活美學手作空間,包含香囊製作、精油皂製作、唇膏製作、食材拼貼畫等課程;綜合藝術手作空間:包含太空泥雕塑、3D列印筆雕塑等課程。


想要體驗傳統或新奇手作的朋友不要錯過,這是一個愉快身心,放鬆自我的好去處。

 

 

· 新都尖鋒 旱雪四季滑雪場 ·

學生滑雪體驗活動


在傳統藝術的氛圍裡薰陶過後,動感刺激的旱雪運動等著我們。

 

成都人對雪的渴望發自內心深處,無奈成都的雪要麼不來,要麼只有一點點。想要體驗自由自在的滑雪運動?新都尖鋒旱雪四季滑雪場提供一年四季都可以擁有的滑雪體驗。



在這個月,他們推出了【學生滑雪體驗活動】,7月31日-8月30日憑《學生證》現場購買大眾滑雪區的滑雪票可以享受7折優惠。

 

旱雪場始建於2017年初,是由尖鋒旱雪投資興建的西南地區最大規模旱雪場。雪場基礎採用經久耐用的鍍鋅輪扣式腳手架搭建而成,雪場旱雪材料鋪墊採用世界上最先進的金針菇旱雪毯(四代),同時配備最安全的專用防護設備。


-點擊圖片展開-


雪場建設面積約20000平方米,雪道面積約13000平方米。最高點離地面27米,最長雪道為178米。雪道數量多種多樣,功能齊全,有零基礎學習道、初級道、中級道、高級道、發燒友道、專業道等各種不同功能的雪道近10條。

 

來這裡滑雪的話,各種雪具和防護裝備都會提供,不用擔心沒有合適的雪具,還提供零基礎學員教學服務、大眾滑雪健身服務、運動員訓練服務。

 

目前,已有尖鋒滑雪學校、六點俱樂部、肉熊貓俱樂部、菲爾俱樂部、Carving star滑雪私教工作室、成都ACE KUFUN滑雪培訓聯盟、菜鳥滑雪俱樂部、Uni board 俱樂部等10餘個滑雪俱樂部入駐。


-點擊圖片查看更多-


不論是喜愛的滑雪的老玩家還是想來體驗的新玩家,都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樂趣。

 


在新都首屆夜生活節,除了可以相約朋友一起手作、滑雪外,有寶寶的家庭也有新趣玩法!

 

海倫薈(原海倫城市廣場)和新都新城廣場的卡拉娃門店開展【親子樂翻天·卡啦愛闖關】,招募寶媽寶爸和自家寶貝一起參與親子闖關活動。


海倫薈的闖關活動在8月22日已經率先開啟,現場人氣十足。穿著卡拉娃親子裝的爸爸媽媽和寶寶排在自己想闖關的活動隊伍後,正在闖關的爸爸媽媽們則劈風斬棘地帶著寶貝馳騁在賽場。


闖關活動多種多樣。親子夾物機:抱著孩子,讓孩子用腳夾住得分道具來回跑;快樂粘粘粘:家長用墊子鋪路,寶寶比賽誰跑得快;紙杯大戰:還有寶寶和家長一起用扇子將道具扇得滾動,道具先到誰先贏······


-點擊圖片展開-


玩累了,旁邊就是「能量補給站」,飲料小零食都有賣。現場還有大大的玩偶四處巡遊,和寶貝們拍照玩耍。


錯過海倫薈裡的 【親子樂翻天·卡啦愛闖關】也沒關係,新都新城市廣場將在8月30日也舉行一場闖關比賽,寶媽寶爸們趕緊報名吧。

 

 

本次暢玩之旅中,我和花椒最喜歡的活動就是七一國際廣場的【年輕無界,奇異開燥馬戲節】,因為這裡有小孩子喜歡,大人也覺得治癒的各種馬戲和魔術表演。

 

本次馬戲節將在固定時間的下午和晚上舉行,每個時間段的活動都不一樣,人偶兒童劇劇、魔術秀、萌寵秀、小丑巡遊、小丑演繹、雜技肩上芭蕾紛紛上演。

 


其中最令人過癮的就是小丑泡泡秀。在小丑還沒上臺前,大家都不知道舞臺上會出現什麼有趣事物,直到一圈圈泡泡夢幻開場,閃現在舞臺中央。五彩斑斕又虛幻地飄蕩在半空中,也閃爍在現場所有觀眾的頭上。


巨大的泡泡被小丑輕輕打散,又分散成無數的小泡泡飄向四方。除了透明泡泡,小丑還表演了「煙霧」泡泡。



展示了新奇泡泡玩法後,互動環節到,在場的孩子與大人們紛紛到舞臺上進入泡泡世界——被巨大泡泡框住,還能自己製造泡泡玩······

 

小孩子覺得新奇喜歡,圍滿了舞臺,坐著的大人們則連連驚呼哪個最美麗,馬戲著實是治癒人心,帶來快樂的東西。



當然,除了小丑的表演,後續還有人偶兒童劇、雜技肩上芭蕾,晚上也有魔術表演,8月29日-8月30日,精彩表演不能錯過。

 

 



相關焦點

  •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李惠萍開設手工博物館,讓居民體驗古法造紙與活字印刷,近距離觸摸傳統文化 傳承古法造紙 復活指尖上的技藝   「這裡是紙漿池,大家先用木棍攪拌紙漿,然後雙手輕拿抄網放進水中,輕輕搖晃後快速拿起……」在武侯區火車南站街道高攀路1906軍民融合創意工廠的一家手工博物館裡,李惠萍正指導小朋友古法造紙。從2017年開始,她就給社區居民上課,介紹古法造紙與活字印刷。  「能在此傳授傳統文化,也許是命中注定吧!」
  • 丹寨古法造紙帶來的驚喜——最美花草紙
    傳說石橋造紙源於蔡倫。因此,石橋村造紙作坊的人家,每年都要擇吉日舉行盛大活動來祭祀造紙鼻祖蔡倫。 石橋古法造紙作坊生產白皮紙和彩色皮紙兩種,其生產工藝流程,與漢代宋應星著的《天工開物》記載的圖解基本一致。這是中國歷史博物館的專家研究得出的結論,認為它的碓、碓杆、水輪、曲柄軸等形式和構造,與《天工開物》上水碓圖如出一轍。生產白皮紙所用的原料是構皮麻和杉根。
  • 實踐古法造紙 親制一盞心燈 看溫州這間造物館如何玩轉非遺
    「我們的理念是讓非遺生活化,裡面有很多體驗項目,包括古法造紙、活字印刷、植物印染,還可以在現場做一盞融合了古法造紙和活字印刷的心燈。」負責人林天舉笑著介紹道。 隨後是實踐操作:撈紙、分紙、在紙上布置花草,然後壓紙、烘紙,印刷、糊燈。
  • 「中國丹寨非遺周」:從苗族蠟染、古法造紙到非遺旅遊與論壇
    位於貴州黔東南州大山深處的丹寨匯集了苗侗等少數民族聚居,擁有苗族蠟染、古法造紙、苗族錦雞舞等七個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納入非遺名錄的項目多達150多項。作為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領域規模最大、層次最高的非遺主題文化活動,從10月17日起,首屆「中國丹寨非遺周」在貴州省丹寨萬達小鎮舉辦,並將持續一周多時間,包括論壇、展覽、演出、文創大賽等多個環節。
  • 極速旱雪|專業旱雪品牌
    旱雪,起源於歐洲,是運動員及滑雪愛好者在耐候性較好的改性塑料製作的模擬雪面上練習滑雪,完成基本技術動作的一項運動。旱地滑雪是國內對旱雪的另一種稱呼,顧名思義就是在沒有雪的地面上滑雪。旱雪讓滑雪愛好者在炎熱的夏季也能享受滑雪帶來的樂趣,極速旱雪採用PE材料,及一次性注塑成型技術,模擬金針菇造型,綠色環保無毒無味,彈性豐富有優異的耐久性,可使用6—8年。旱雪滑道模擬冬天雪場的形態和滑度,為廣大愛好者打造不限季節、地域,全年皆可享受滑雪所帶來的刺激與樂趣。創新的高彈性結構成為世界旱雪的升級換代替代品。
  • 昆明鑫世社區開展「古法造紙」活動
    近日,昆明市黑林鋪街道鑫世社區聯合青童時代培訓機構、雲朵社會工作服務中心開展了一場生動有趣的「古法造紙」活動,帶領轄區的孩子們共同了解、學習古法造紙的歷史和方法,增長知識,培養環保觀念。    當天上午,雖然天氣寒冷,但卻抵擋不住孩子們的求知熱情,一早就有很多小朋友在家長的帶領下來到參加活動的教室。
  • 貴州古法造紙親手試 校際聯動推進社區學校新發展
    貴州古法造紙親手試 校際聯動推進社區學校新發展 2020-12-08 19: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會:「鍋邊菜」味美地下森林舉世罕見 古法造紙手藝獨特民歌沃野...
    舉世罕見的地下森林 清香味美的「鍋邊菜」 沃野迴響的四會民歌 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工藝 傳承千年的古法造紙工藝 今年84歲的張熀元,人稱八叔,出生於四會市鄧村一個有著400年歷史的古法造紙世家。
  • 書紙香氣 氤氳千年古村——魯莊造紙的前世今生
    在陽穀縣石佛鎮有一座獨具特色的村莊,名叫魯莊村,這裡留存了具有2000多年歷史的古法造紙術——魯莊造紙。歷史長河奔騰不息,書紙香氣長久地縈繞在魯莊村,塑造了這個小村亙古不變的獨特氣質。歷史:140多戶人家幾乎都會造紙相傳,魯姓先人曾隨蔡倫學習造紙術,明洪武年間從山西洪洞遷至陽穀魯莊,同時把造紙技術帶到了這一帶。現在,魯莊人依舊沿用著古法造紙技藝。在魯莊村,有一口蔡倫井,至今保存完好。相傳,這是蔡倫為方便取水造紙,專門挖的一口井。
  • 酸爽嫩滑的魚片、古法薰香燒雞……份量十足吃撐回家!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貪吃,ID:tcsc020】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招牌無骨酸菜魚古法燻燒雞、竹籃蒜香骨...福音酸菜魚坐標:西朗店地鐵:西朗站F口開胃麻辣酸菜魚 無骨嫩滑 福音酸菜魚,一上盤馬上聞到鮮香麻辣
  • 2021第29屆中國國際造紙科技展覽會及會議
    邀請函 第29屆◆ 中國國際紙漿造紙暨紙製品工業展覽會及會議1988年第一屆在北京舉辦;到2012年是第二十屆;2013展會秉承辦成亞洲國際紙展規模最大、國際化程度最高、參觀觀眾最專業的宗旨,吸引了來自近30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家造紙裝備製造、造紙化學品及與造紙相關的知名企業參展,展出面積達到13000多平方米。
  • 夾江手工造紙研學 榮膺川渝「一城一品」金榜丨成渝力量 品牌榜樣
    開館不久,便吸引了44位來自夾江和成都的小朋友,在研學基地開啟一場妙趣橫生的手工造紙體驗。 體驗製作夾江年畫 「大家看到牆上『砍其麻、去其青、漬其灰、煮以火、洗以水、舂以臼、抄以簾、刷以壁』這24個字,便是古法造紙72道工序中的主要環節
  • 眼滑 | 屋頂自由式是什麼神仙滑法?
    這是新一季眼滑的第二期,跟大家分享Red Bull出品,來自法國的滑手Richard Permin的最新作品「Good Morning」。
  • 生意社:2020年造紙行業事件盤點
    生意社12月24日訊   2020年是最為特殊的一年,新冠疫情席捲全球,市場大部分行業經濟一度陷入低迷,在採取果斷有效防疫措施下國家經濟逐漸進入快速復甦通道,疫情對造紙行業經濟帶來的影響也開始恢復。那麼,有哪些事件概述著2020年造紙行業的這些變化,讓我們來看一看!
  • 造紙之鄉變身生態文明建設示範區
    但造紙企業數量多、汙染大、能耗高等特徵,也嚴重製約了當地可持續、生態化的高質量發展。通過深入調研、深刻思考,富陽明確將造紙產能騰退作為突破口,優化產業結構,突破發展瓶頸。自2005年開始,富陽啟動多達7輪的造紙落後產能淘汰關停。
  • 造紙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幾種呢?
    造紙業是能源和化工原料消耗高、用水量大、對環境汙染嚴重的行業,由於造紙業廢水排放量大,造紙廢水處理的主要方法有哪幾種呢?造紙生產過程包括製漿、漂白、洗滌和造紙,主要汙染物來製漿廢水。由於造紙的種類、來源、處理工藝和技術設備的不同,不同企業排放的廢水特徵差異很大,有害物質不經過處理直接排放的話對周邊環境影響非常大。造紙廢水中含有大量的纖維素、木素、無機鹼及鞣質、樹脂、蛋白質等,色度深、鹼度高、難降解物質含量高,好氧量大,對整個水體的汙染和生態環境的嚴重破壞,因此造紙業廢水處理刻不容緩。
  • 2020年中國造紙工業10項要聞揭曉!
    2021年1月8日,由中國造紙雜誌社《造紙信息》雜誌舉辦的2020年中國造紙工業10項要聞評選會在中國製漿造紙研究院有限公司召開。評選會召開前,《造紙信息》編輯部通過線上、線下邀請全國部分省市造紙協會、造紙學會、大專院校、科研院所和企業的領導及專家推薦相關要聞,並在官方微信進行線上投票。
  • 薄如蟬翼、瑩白似雪——中國的造紙文化
    我國最早的紙在考古發掘中已有發現,表明早期造紙術源於生產實踐。如發現有植物纖維紙,絲綿做成的薄紙,還有通過蠶絲加工時的漂絮法得到的絲片等。早期紙原料及製作方法是我國古代造紙術的重要開端,影響深遠,標誌著我國造紙技術走向成熟。在西漢時代,我國已經能製作絲綿了。製作絲綿的方法是把蠶繭煮過以後,放在竹蓆子上,再把竹蓆子浸在河水裡,將絲綿衝洗打爛。
  • 全國自由式及單板滑雪旱雪大跳臺對抗賽結束 黑龍江獲一金兩銀
    人民網哈爾濱10月12日電(袁成亮)作為「國慶冰雪樂」系列賽事的收官之戰,10月11日,2020全國自由式及單板滑雪旱雪大跳臺對抗賽在成都新都區尖鋒旱雪場結束。在為期2天的比賽中,黑龍江隊派出的5名運動員,收穫一金兩銀。 本次比賽也是國家隊的隊內對抗賽,共有38名運動員參加,其中單板滑雪隊員18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