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報訊(記者 孫雲)今天上午,由海軍軍醫大學附屬長海醫院劉建民教授團隊牽頭組織的大型臨床研究項目「中國急性大血管閉塞性缺血性卒中直接動脈治療的療效評估(DIRECT-MT)」結果正式發布,並被全世界臨床醫學領域最權威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以原創著作形式在線發表。這標誌著我國在腦血管病防治領域的臨床研究成果達到國際先進水平,引領國際卒中治療新方向。
圖說:全國第一個國際頂尖水平的DSA整體手術室。孫雲 攝
腦卒中俗稱「腦中風」,是我國成年人致死、致殘的首位病因,具有發病率高、致殘率高、死亡率高和復發率高的特點。中國人的中風風險位居世界第一。2018年《新英格蘭雜誌》報導,25歲以上中國人一生中患中風的風險高達到39.3%,且發病率以每年8.7%的速度逐漸遞增,顯著高於世界卒中總體年發病率。
目前普遍應用的靜脈溶栓以及在靜脈溶栓後進行血管內取栓治療均有各自的局限性,是否可以跳過靜脈溶栓步驟,直接微創動脈取栓?這是全球科學家們共同關注的焦點問題,今天,長海團隊率先給出了答案。
DIRECT-MT研究是國家衛生健康委腦卒中防治工程委員會立項的大型臨床科研項目,於2016年發起,與歐洲MR CLEAN研究團隊共同討論,在中歐同時開展針對這一重大科學問題的臨床研究。中國研究團隊由18個省市的41家國家高級卒中中心組成,於2018年1月啟動了第一家臨床中心,2018年2月實現了首例患者入組, 2019年7月完成最後1例患者入組,同年10月完成全部患者隨訪工作,累計篩選1586例患者,入組病例656例。DIRECT-MT在全球率先完成了預期研究目標,第一個公開發表研究結果,得到國際主流醫學界的高度認可。
圖說:新聞發布會現場。孫雲 攝
在上海建設全球科技創新中心的時代浪潮下,上海市衛生健康委於2019年召開市級醫院臨床研究中心建設推進會,旨在對標國際最高標準、最高水平,建設高質量的臨床研究中心,強化上海醫學核心競爭力,打造與亞洲醫學中心城市相匹配的醫學高地。而DIRECT-MT研究的成功,正是上海市臨床研究中心孵化的重要成果。
在DIRECT-MT治療理念指導下,急性缺血性卒中治療有望減少救治環節,加快救治速度,節省醫療資源和患者費用。隨著這一技術的普及,未來將有更多中心將能夠開展機械取栓手術,幫助更多患者在時間窗內獲得及時的救治和更好的預後。DIRECT-MT研究結果的發表,標誌著在中國科技自主創新之路上,長海團隊牽住了卒中診療這個「牛鼻子」,走好了科技創新這步先手棋,為全球卒中救治提供了中國證據和中國方案。
在臨床醫學研究創新之外,長海團隊還積極響應「健康中國」戰略號召,「努力深化醫工協同,實現醫學創新科研成果轉移轉化」。在國內率先開展產學研醫協同創新,與我國神經介入器械研發企業進行轉化醫學研究合作,先後研發出新型血流導向裝置、取栓器、彈簧圈及微導管等多項創新產品,打破了神經介入產品的國際壟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