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懸疑劇播出受阻,同為懸疑劇的《痕跡》成為今年第一部下架網劇,不禁惹人心生擔憂:難不成懸疑劇的夏天還沒到,冬天就先來了?
文|小熊
7月27日晚,騰訊視頻獨播的懸疑網劇《痕跡》突然下架,引發網友關注和熱議,相關話題一度登上微博熱搜榜第六名。
騰訊視頻關於《痕跡》下架通知
《痕跡》官方微博公布的追劇日曆顯示,該劇於7月6日超前點播大結局,7月15日會員結局,7月22日非會員結局。也就是說,在非會員結局僅僅放開5天後,《痕跡》就已下架。有網友表示,自己還沒看完結局,劇就先下架了,這下果真成了「懸疑劇」。
最近一段時間,不少懸疑劇播出受到阻力,而同為懸疑劇的《痕跡》成為今年第一部下架網劇,不禁讓人心生擔憂:難不成懸疑劇的夏天還沒到,冬天就先來了?
所因幾何?
嚴格意義上說,《痕跡》還算不上聲勢頗大的爆款頭部。根據「看電視」上周收視盤點,在播時《痕跡》的全網熱度並未躋身網劇市場前十。而突然下架反而引起了網友們的好奇:這部反響一般的網劇內容到底觸發了什麼紅線而遭遇下架?網友紛紛在網絡上尋找資源觀看,下架反而成了這部劇熱度的高光時刻。為此,微博上甚至再度誕生出販賣盜版資源的黑產,以「看下架《痕跡》」為口號出售資源。
據百度百科,《痕跡》是由企鵝影視出品,劉璋牧執導、編劇畢薔,徐正溪、姚笛領銜主演的都市懸疑推理網劇,講述了以法醫廖巖和犯罪心理專家梁麥琦為主的「痕跡六人組」,在驚險離奇的案件中披荊斬棘剝開真相的故事。
開播前,該劇被賦予了頗高期待。導演劉璋牧曾與傅東育共同指導爆款刑偵劇《破冰行動》,《痕跡》也被視為他在《破冰行動》後的又一力作。女主姚笛也在開播前為該劇帶來一定的話題度和討論量。
然而這部標準的懸疑網劇卻獲得了褒貶不一的評價。該劇在豆瓣評分僅5.8,其中三星評價最多,佔39.7%。有一部分網友認為,該劇在情節上並無邏輯硬傷,懸疑內容節奏明快,並且所設案情尺度不小;也有網友認為,該劇服化道水平不高,對公安幹警形象的詮釋既不紮實也不客觀。也許,兩極分化的評價中,各包含著一些下架之謎的可能性解釋。
截止「看電視」發稿前,網劇《痕跡》的豆瓣頁面已經顯示「你想訪問的頁面不存在」。
「懸疑劇的夏天」溫度降低?
懸疑劇本是今夏網絡劇市場的一大熱門,然而從目前的市場上看,當前活躍的在播懸疑劇數量並不豐富。
初引領今年懸疑劇風潮的,當屬愛奇藝推出的「迷霧劇場」。《十日遊戲》打響頭炮,《隱秘的角落》突圍成爆款,「迷霧劇場」主打的懸疑短劇質量有目共睹。「迷霧劇場」本是愛奇藝早前「奇懸疑劇場」的換新升級,但在內容、排播、宣傳、品牌價值等方面均有升級計劃。
在多份有關「迷霧劇場」的媒體宣傳稿件中,「排播創新」均被提及。6月初,愛奇藝公布「迷霧劇場」的六部片單,引發各界關注與期待,愛奇藝也計劃以此儲備在暑期檔創新網絡劇場排播方式,以兩周一部的周期連續播出六部懸疑短劇,佔領這一市場的高地。並且,愛奇藝首創「星鑽會員」配合「迷霧劇場」聯排打法,推廣「搶先看結局」的VVIP新模式。
計劃趕不上變化,《隱秘的角落》播完時,網友爆料《非常目擊》將於下周二接檔,繼續填充「迷霧劇場」。但時至今日,我們都沒能等來接檔《隱秘的角落》的下一部作品。有網友表示,自己為《隱秘的角落》開的星鑽會員,本想著能多看幾部更加划算,但會員都過期了也沒有接檔新劇的音訊。
彼時,社交媒體上就有聲音猜測,《隱秘的角落》吸引了過高的熱度和討論度,甚至引發「全民爬山」的玩梗熱潮,這將使本就敏感的懸疑題材劇集面臨更嚴格的審查。但愛奇藝官方回應稱:「迷霧劇場」的六部劇上線時間均以完成後期的定檔官宣時間為準,《非常目擊》並未官宣定檔。《痕跡》下架後,上述猜測的論調再被提起。
無論怎樣,本該是懸疑劇市場的「熱鬧一夏」現在變得冷冷清清,大沒有了前不久懸疑迷們歡天喜地的氛圍。不過,優酷獨播的懸疑網劇《刺》定檔7月28日開播,若無意外將成為懸疑內容市場的有力補充。
《痕跡》是今年第一部遭下架命運的網劇。然而近年來,播出完成後下架的現象並不鮮見。
去年4月,優酷獨播的古裝言情劇《東宮》在收官後下架,優酷方面向媒體回應稱,下架原因系內部系統優化調整。當年10月28日,《東宮》重新上線播出,內容已經過調整。
《東宮》曾遭下架
同為去年4月,女性古裝勵志劇《獨孤皇后》在優酷、愛奇藝、騰訊視頻三大平臺下架。早在3月18日,該劇的原製片人「北西先生」便發布微博表示,《獨孤皇后》大結局後將從網絡消失,並稱是永久下線。
2018年,以「社會主義兄弟情」出圈的《鎮魂》播出結局後不久下架,調整內容後重新上線。
2016年年初,《太子妃升職記》《心理罪》《靈魂擺渡2》《盜墓筆記》《暗黑者》《探靈檔案》等劇接二連三傳出下架;2016年10月,《暗黑者2》《餘罪》《餘罪2》《滅罪師》等劇也曾遭遇下架。
劇集結局後下架並非鮮見。在眾多曾遭下架的劇集中,有一些經過內容調整已經重新上線播出,而有一些至今也未能再和觀眾見面。這些下架劇目多為懸疑、罪案、古裝、宮廷等題材,均屬審查風險較大的類型。
值得注意的是,就如星鑽會員沒能等來「迷霧劇場」新劇一樣,不少觀眾是為某一部劇集專門開通會員打算「二刷」「三刷」,但還沒來得及看就等來了下架的結局,在失落之餘還產生了經濟損失。
導向影響排播
排播需把握「氣候」變化
網劇下架,與審查制度、監管力度、宣傳導向等分不開關係。
去年6月3日,原定22點在浙江衛視、優酷、騰訊視頻上線的《九州縹緲錄》突然臨時撤檔。同日,湖南衛視在播的《封神演義》草草結局收場,原定接檔的漫改劇《網球少年》也並未上線,而是零宣發開播新劇《大宋少年志》。
去年8月初,廣電總局發布《關於做好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電視劇展播工作的通知》,公布86部展播劇外,也明確提出「在展播期間不得播出娛樂性較強的古裝劇、偶像劇,確保播出劇目與宣傳期整體氛圍相協調。」
前後相差兩個月,6月3日的排播調整難說是否與「百日展播」活動的具體規則有關,但新中國成立70周年關鍵宣傳期的大環境註定對其產生了一定影響。而在特殊歷史節點播出導向優先的劇集,也成為各大媒體自覺承擔起的社會責任。
今年以來,幾個重要歷史節點紛至沓來。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脫貧攻堅的收官之年,3月以來,廣電總局高度重視脫貧攻堅劇集的創作、播出工作,《一個都不能少》《綠水青山帶笑顏》《我們在夢開始的地方》《遍地書香》等二十多部電視劇陸續開播,一時間佔領央視及五大衛視黃金劇場。
同時,全民打響疫情防控阻擊戰也是今年的宣傳重點。根據廣電總局的規劃,《在一起》等多部反映「抗疫」主題的電視劇也在緊鑼密鼓拍攝、製作,預計今年下半年與觀眾見面。
6月23日,國家廣電總局發布了《關於公布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的通知》,研究確定了《功勳》等100個第三批2018—2022年重點電視劇規劃選題。《通知》中指出,重點規劃選題作品推出進度要與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等重大宣傳節點有機配合,充分發揮電視劇特色和優勢,為黨和國家中心工作積極營造濃厚輿論氛圍。
進入7月以後,距離建黨百年的關鍵歷史節點徹底不足一年,各方籌劃和獻禮工作已經展開,一個新的環境氣候已經形成。廣電總局於6月發布了《關於開展「理想照耀中國——國家廣播電視總局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主題作品創作展播活動」的通知》,只不過細則尚未進一步公布,未來劇集排播或須與之精神進一步契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