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評分9.3的小說《圍城》裡,趙辛楣是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呢?

2020-12-23 代連華

著名作家錢鍾書老先生的小說《圍城》,主要寫了男主人公方鴻漸,和幾位知識女性的情感故事,再後來進入婚姻的種種不順,以及生存遇到的困難等等。

方鴻漸在陰差陽錯情況下,交往了一位好朋友趙辛楣,而在整篇小說中,趙辛楣是不可或缺的人物。

可以說,主人公方鴻漸在此後的人生重要節點裡,都有趙辛楣的參與。且不說找工作的事情,就是方鴻漸和孫柔嘉結婚,按理說也有趙辛楣的功勞。

趙辛楣先認識的孫柔嘉,他幫孫柔嘉找工作。在長途跋涉中,對孫柔嘉也是一路照顧。

但最後,孫柔嘉卻對趙辛楣各種回踩,不僅自己踩,還強迫方鴻漸也要遠離趙辛楣。

方鴻漸和孫柔嘉最後一次吵架,導火索其實也是由趙辛楣引起的。方鴻漸工作不順,恰好趙辛楣邀請他去重慶,而孫柔嘉不想讓方鴻漸和趙辛楣走得近,兩人吵架的底火就來自於這裡。

那麼,趙辛楣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物?為什麼方鴻漸把他視為知己,而孫柔嘉視他為仇敵,他是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呢?

一,我們首先盤點下,趙辛楣有哪些值得交往的優點呢?

(1)懂得及時止損,不糾結過往

小說中的趙辛楣,是從美國回來的留學生,在報館任編輯。小說中對他的描述是這樣的:「年近30歲,身材高大,神氣軒昂的人。」

趙辛楣暗戀著蘇文紈。但是蘇文紈喜歡方鴻漸,當趙辛楣知道後,就開始手撕方鴻漸的一系列操作。

第一波操作是聊天。趙辛楣自認才高八鬥,主業還是編輯,擺弄文字的,聊個天應該能佔上風。結果幾個回合下來,沒有佔到便宜。

第二波操作是請喝酒。趙辛楣用盡心機,拼命灌方鴻漸喝酒,就想讓方鴻漸在蘇文紈面前出醜。結果目的達到了,方鴻漸醉酒嘔吐洋相百出。但是蘇文紈卻送方鴻漸回家,趙辛楣又白忙活了。

第三波操作是直接踢走。你擋我追求美女,我就把你踢出局。趙辛楣偷偷把方鴻漸推薦到外地三閭大學任教,以至於學校發來聘請書,方鴻漸還滿臉懵。

趙辛楣的這些操作簡直太幼稚了,像極了初涉愛河的小男孩,為了追求自己喜歡的女神而不擇手段。

但問題是,他已經三十歲了,又是學政治和外交的,做這些事情看起來特別滑稽可笑。

我們只能說,為了追求到心目中的女神,趙辛楣也是用盡心機。

只是蘇文紈既沒能嫁成方鴻漸,也沒有選擇趙辛楣,而是另嫁他人。

彼時,趙辛楣才知道,方鴻漸並不是自己的情敵,自己不過是蘇文紈的備胎。雖然大受打擊,但是趙辛楣並沒有過多去糾結,而是及時止損。

首先給方鴻漸去信:「以往之事,皆出誤會,望勿介意。」主動與情敵和好。

其次,趙辛楣得知蘇文紈已經訂婚時,沒有過激反應。

辛楣寬宏大度地說:這樣最好,他們志同道合,都是研究詩的。」小說是這樣描述的。

雖然在追求美女時,趙辛楣有些不靠譜,但是在事情明朗化時,他就靠譜了。他迅速調整好心態,和方鴻漸道歉,把從小就暗戀的蘇文紈放下,沒有一點拖泥帶水。

所以,從整件事情來看,趙辛楣懂得及時止損,不盲目地陷入情感糾纏,也不去計較曾經發生過什麼。而是心態平和地面對已經發生的,然後再去迎接即將發生的。

懂得及時止損,不糾結過往,不僅對對自己負責,也是對他人負責的一種人生態度。

(2)富有同理心,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

趙辛楣和方鴻漸他們組團去三閭大學就職,途中孫柔嘉病了,趙辛楣很會照顧人。

「辛楣說外間有太陽,並且竹躺椅的枕頭高,睡著舒服些,教她試穿衣服,自己抱條被先替她在躺椅上鋪好。」

趙辛楣設身處地為孫柔嘉著想,知道病中的人需要什麼,並且親自為她抱被子鋪好,很有愛心。

可以說,趙辛楣的心思比較細膩,處處為朋友著想。

他們到達三閭大學後,為了給方鴻漸爭取福利,也不想別人欺負方鴻漸,趙辛楣對外放出風來說方鴻漸是他表弟。

後來,方鴻漸要結婚。他知道方鴻漸手頭不寬裕,就慷慨解囊,但又不讓朋友覺得難為情。

辛楣問他身邊錢夠不夠。鴻漸說結婚總要花點錢,不知道夠不夠。辛楣說,他肯借。鴻漸道:「借了總要還的」。辛楣道:「後天我交一筆款子給你,算是我送的賀儀,你非受不可。」鴻漸正熱烈抗議,辛楣截住他道:「我勸你別推,假使我也結了婚,那時候,要借錢給朋友都沒有自由了。」

而趙辛楣結婚時,卻並沒有通知方鴻漸,他怕方鴻漸回禮。

心理學上有個觀點叫同理心,就是站在別人的角度考慮問題,做事情會考慮到別人的感受,能讓人覺得被理解、被包容。想對方之所想,急對方之所急,在安排一些事情上,儘量照顧得到對方的感受。

趙辛楣很有同理心,時時把朋友放在心上,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懂得換位思考,永遠不會去計較。而方鴻漸死心塌地和他交往,也正是看中了這一點。

(3)處事得體,讓人感覺舒服

小說通過對人物的細節描寫,更突出人物個性。雖然趙辛楣並不是主角,但是作者還是在他身上下過功夫的。

比如,趙辛楣是個喜歡請吃飯的主兒。一方面可以突出他豁達的性格,不是小氣的人。同時也傳遞出,他的處事哲學就是,任何事情,沒有一頓飯是不能解決的,如果一頓不行,那就兩頓好了。

趙辛楣準備去三閭大學任職,臨行前就和朋友們吃了頓飯。

小說是這樣描寫趙辛楣的:

辛楣又想招大家吃飯商定行期,辛楣愛上館子吃飯,動不動借小事請客。朋友有事要求他,也得在飯桌上和他商量,仿佛他在外國學政治和外交,只記著兩句,拿破崙對外交官的訓令:「請客菜要好」,和斯多威爾侯爵的辦事原則:「請吃飯能使事物滑溜順利。」

趙辛楣懂得如何聯絡感情,動不動就是請吃飯。

在中國的習俗中,請客吃飯是處事得體的表現。何況,那時的聚餐並不是無用的社交,都是有事情的。

除了請客吃飯,趙辛楣還很會維護朋友的面子,可以說是史上最佳好朋友。

方鴻漸和孫柔嘉去拜訪趙辛楣的母親,結果當初追求方鴻漸的蘇文紈也在趙府。

「你也許不願意看見蘇文紈,所以我趕出來向你打招呼」。趙辛楣急忙出來說明情況,不想讓兩人突然相見難堪。

但是,孫柔嘉卻對自己的顏值比較自信,就進去了。結果,孫柔嘉在見多識廣的蘇文紈面前不堪一擊,只佔下風。

蘇文紈句句諷刺挖苦,讓孫柔嘉很沒面子。蘇文紈臨走時,趙辛楣提醒她,方先生方太太也在招呼你呢?

趙辛楣怕蘇文紈不理睬孫柔嘉和方鴻漸,那樣會更沒有面子。有趙辛楣的提醒,蘇文紈不得不和他們道別。

趙辛楣處事得體,讓每個與他接觸的人都很舒服,可以說是個情商很高的人。

(4)世事洞明,活得比較通透

趙辛楣在小說中剛出場時,言行舉止非常幼稚滑稽,但在後面卻漸漸突出,原來趙辛楣才是活得最通透的人。

比如小說中,對於同學聚會,趙新楣的觀點是這樣子的:開同學會都是些吃飽了飯沒事幹的人跟闊同學拉手去的。看見不得意的同學,問一聲「你在什麼地方做事」,不等回答,就伸長耳朵收聽闊同學的談話了。做學生的時候,開聯歡會還有點男女社交的作用,我在美國,人家就把留學生的夏令會,說是「三頭會議」——:出風頭,充冤大頭,還有情人做花頭。

放到現在,趙辛楣的觀點也是成立的。從這段話中,我們讀出趙辛楣是個有思考能力的人,透過現象看本質,可以說是一針見血。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再比如,同樣在旅途中經歷種種,方鴻漸的感悟是:「我發現拍馬屁跟戀愛一樣,不容許有第三者冷眼旁觀,咱們以後恭維人起來,得小心旁邊沒有其他的人。

那麼,趙辛楣的感悟是什麼呢?

辛楣道:「像咱們這種旅行,最試驗得出一個人的品性。旅行是最勞頓、最麻煩,叫人本相畢現的時候。經過長期苦旅行,而彼此不討厭的人,才可以結交做朋友。——且慢,你聽我說,結婚以後的蜜月旅行是次序顛倒的,應該先同旅行一個月,一個月舟車僕僕以後,雙方還沒有彼此看破,彼此厭惡,還沒有吵嘴翻臉,還要維持原來的婚約,這種夫婦保證不會離婚。」

雖然小說是錢鍾書老先生寫的,但這段經典的話,卻是通過趙辛楣傳遞出來的。以至於後來,許多作家在寫關於婚戀題材的文章時,都會引用旅行見人品。

總而言之,在小說中,趙新楣是一個世事洞明,活得很通透的人。當然,他也有缺點,比如身上有舊式文人的浮誇、喜歡賣弄才學等等,但瑕不掩瑜。

那麼,懂得及時止損,處事得體,世事洞明的趙辛楣,為什麼會被孫柔嘉討厭了呢?

因為趙辛楣犯了一個最大的錯誤,那就是越界。

二,任何關係,都不能越界

小說中趙辛楣雖然是個世事洞明的人,但他也犯了一個錯誤,畢竟人就是沒有完美的。

在旅途行中,趙辛楣就已經發現,孫柔嘉是一個有心機的女人。

趙辛楣在船上就曾經說過:「方才我旁觀者看的清清楚楚,孫小姐——唉,這女孩子刁滑得很,我帶她來,上了大當——孫小姐,就像那條鯨魚張開了口,你這糊塗蟲就像送上門去的那條船。

因為趙辛楣看出了孫柔嘉是個心機女孩,知道在旅行中,孫柔嘉就是想釣方鴻漸的。

所以,孫柔嘉在骨子裡是不喜歡趙辛楣的。

趙辛楣太精明,處理自己的感情事上犯糊塗,別人的感情事他卻看得門兒清。因為知道了趙辛楣看透了自己,孫柔嘉又怎麼會喜歡方鴻漸和他走得近呢?

偏偏趙辛楣還沒有警覺,後來在孫柔嘉和方鴻漸結婚時,他又自信地給出建議。

小說中寫道:辛楣看他們只定一間房,偷偷別著臉對牆壁伸伸舌頭,上山回親戚家裡的路上,一個人微笑,然後皺眉嘆口氣。

趙辛楣之所以有這種表現,是因為孫柔嘉和方鴻漸還沒有結婚,但是住在一起了,而且孫柔嘉像害病似的吐,不由得不讓他多想。

同時,以趙辛楣對孫柔嘉的了解,如果他們回到上海方家再辦婚事,肯定會出許多亂子。

結果,趙辛楣就越界了。

辛楣咀嚼著菸斗柄道:「鴻漸,我和你是好朋友,我雖然不是孫小姐法律上的保護人,總算受了他父親的委託——我勸你們兩位趕快用最簡單的手續結婚,不必到上海舉行儀式。反正你們的船票要一個星期以後才買得到,索性多住四五天,就算度蜜月,乘更下一條船回去,旁的不說,回家結婚,免不了許多親戚朋友來吃喜酒,這筆開銷就不小。」

講完這段話,趙辛楣覺得使命完成,非常高興,就喝了一瓶酒,結果酒後又吐了一句真言。

「我不是跟你講過,孫小姐這人很深心嗎?照我第三者看起來,她煞費苦心——」

畢竟旁觀者清,趙辛楣能看出孫柔嘉是煞費苦心想嫁給方鴻漸。這句話沒說完,趙辛楣突然醒悟,自己越界了。

小說是這樣寫的:「我真糊塗,忘了現在的你不比從前的你了,以後老朋友說話也得分個界限,」說時,把手裡的刀在距桌寸許的空氣裡劃一划。

趙辛楣錯就錯在,你和方鴻漸的關係再好,畢竟只是朋友,而方鴻漸和孫柔嘉卻是夫妻呀。結果夫妻之間對話,方鴻漸順嘴就把趙辛楣賣了。

尤其是方鴻漸問孫柔嘉,是不是懷孕了?孫柔嘉一想到自己的那點小心機,全被趙辛楣看個透,就羞憤不已。

後來,方鴻漸準備去重慶,找趙辛楣謀個工作,孫柔嘉阻止,雖然表面上的導火索是她姑媽引起的,但底火絕對是在趙辛楣這裡燒起來的。

哲學家周國平說過這樣一段話:一切交往都有不可超越的最後界限。無論是戀愛、結婚、還是親密的友誼,都以保持適當距離為好。

也就是說,任何關係都有不可逾越的界限,而所有的麻煩和衝突,都是因為越界引起。

雖然趙辛楣對方鴻漸的事業和家庭操碎了心,但是作為朋友,他越界了,有些事情是不該他管的。

關心朋友不可過分,過分就是越界了。

那麼,趙辛楣是不是值得交往的朋友呢?如果放在現實生活中,還是值得交往的朋友。至于越界的事情,畢竟在小說中,趙辛楣也自我反省了。

所以,你身邊如果有趙辛楣這樣的人,是可以交往成為朋友的。

相關焦點

  • 《圍城》裡方鴻漸和趙辛楣是如何從情敵變成好友的
    作者 濁世翩翩惆悵客《圍城》這部電視劇是由陳道明、英達、呂麗萍、葛優等主演的家庭,愛情類電視劇,於1990年播出。僅僅十集的電視劇,自播出好評不斷,至今收視不減,豆瓣評分9.2分。該劇根據錢鍾書的同名長篇小說改編,講述了方鴻漸在歐洲留學回國後,工作,婚姻的人生經歷,道出了小人物在動蕩生活裡的身不由己,文筆詼諧幽默,有讀者評價堪稱近代的《儒林外史》。
  • 《圍城》:與趙辛楣的友情,方鴻漸人生道路上最大的果實
    比如,本書中最值得小夥伴們留意的美好,莫過於方鴻漸與趙辛楣的友誼!《圍城》這部作品中,絕大部分故事、人物、情節,都是社會上的一些醜行的濃縮。可是,相比那些醜惡之行,方鴻漸與趙辛楣之間的友誼之情,顯得極其真摯耀眼。我們都知道方鴻漸是一個「本領不大,脾氣不小」的「無用之人」。私以為,即使方鴻漸時百分百的廢物,一生碌碌無為毫無建樹。
  • 《圍城》:蘇文紈為何會選擇方鴻漸,而放棄了更合適的人選趙辛楣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又稱為現代版的儒林外史,講述了一群舊時代的知識分子的婚姻、職場和人生。 小說圍繞著方鴻漸這個人物展開,他生活在一個舊式家庭中,但同時他又得益於嶽丈的幫助,出國留學了,但是因為他根本無心求學,所以臨近回國後,買了一張虛構的「克萊登大學」的博士學位證書回來濫竽充數。
  • 《圍城》| 男女交往的潛規則,全都在這本書裡了
    即便是沒讀過《圍城》的人,都會對書裡「婚姻就像圍城,外面的人想進去,裡面的人想出來」這句話深有印象。 無論你是期待婚姻,還是害怕婚姻,你都能在《圍城》裡找到答案。走投無路的方鴻漸,在趙辛楣的推薦下,離開傷心地,到內地的三閭大學教書。 雖然方鴻漸在國外留學,但他並沒有學到真材實料。在三閭大學裡,他看不起道貌岸然,老奸巨猾的校長,也看不起拍馬屁的勢利同事。而他自己本身除了清高孤傲外又一無所有,好不容易當了英語老師,批改裡全是錯漏。於是,他被大家排擠出學校,解除了教師職務。
  • 《圍城》圍城裡的人
    刷完圍城的劇,心中萬千感慨,提筆舉著時,反倒是無從下手了,應該是沒有找到一個很好的切入點。第一次讀完《圍城》的書應該是在大一,那時候零零碎碎的時間讀完,留在記憶中的只有刻薄絕妙的嘲諷和那句使用次數可燉一噸爛肉的句子。扯淡應該是先扯結局,這樣在吹牛的時候也可以說明自己是讀過的。
  • 錢鍾書《圍城》:人間清醒趙辛楣,一個值得方鴻漸學習和感激的人
    ——趙辛楣《圍城》錢鍾書先生的小說《圍城》,獲得了很多榮譽和稱讚,被稱為「新《儒林外史》」。幾十年來,這部小說的影響力依舊經久不衰。哪怕許多沒有看過小說的人,也知道這句因《圍城》而有的比喻句:「婚姻就像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 《圍城》裡的蘇文紈為何沒有選擇趙辛楣?
    今天探討一個問題,就是蘇文紈在被方鴻漸甩了之後,為何不選擇趙辛楣?而是接受了曹元朗的求婚?正常來說,趙辛楣和蘇文紈是青梅竹馬,門當戶對,這簡直是天造地設的一雙呀!反觀曹元朗,其貌不揚,在家世和事業成就上遠不及趙辛楣,估計唯一的優勢就是會寫點沒有任何意義的白話詩。
  • 讀《圍城》:「圍城」內外
    《圍城》裡的這位範小姐有著一個看似可笑卻又被普羅大眾所接受的婚姻觀:悲劇裡的戀愛大多數是崇高的浪漫,她也覺得結婚以前,非有偉大的心靈波折不可。範小姐在與趙辛楣見面前,還在苦苦糾結自己到底是要扮作一個有過豐富戀愛經歷的魅力女性,還是一個「一顆心還是純潔童真的女人」。其實在此之前,她與趙辛楣不過是打過幾次照面的點頭之交罷了。
  • 《圍城》分清楚孰輕孰重,眼界放寬,別一直困在自己的圍城裡。
    看完《圍城》,每個人的形象都非常鮮明。整個小說以方鴻漸為線索。他人接濟出國讀書,學無所成,回國後也不知報恩。有才氣的蘇小姐喜歡他,然而他心高氣傲沒有珍惜。碰見喜歡的唐小姐,也因為沒有勇氣,失去了愛情。最終遇見相貌平平小肚雞腸卻懂得他心之所想的孫小姐,這才被婚姻套住。事業屢屢受好友趙辛楣幫助,受人恩惠,毫無長進,所以最終一事無成。想來他是最可悲的。
  • 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
    《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書評家夏志清先生認為《圍城》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錢鍾書《圍城》:從方鴻漸的悲劇人生裡,我明白了2個人生道理。
  • 錢鍾書《圍城》裡很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的中國經典現代文學名著。全書以主人公方鴻漸回國求職、工作和戀愛、結婚為線索展開,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在書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如一幅栩栩如生的世井百態圖。錢鍾書《圍城》裡最毒辣的一句話: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你不討厭,可你這個人全無用處」這是趙辛楣對方鴻漸下的評語。
  • 電視劇《圍城》裡全是演技派啊!
    改編經典小說一直是個技術活兒,故事性強的小說適合拍成影視作品,比如《活著》,文學性強的小說很難用電影方式表現出語言的精妙,比如《百年孤獨》,三流小說能拍成一流電影,例如《霸王別姬》,一流小說往往拍不出一流電影,例如《追憶似水年華》,有的導演用風格化的影像在原著之外另闢天地,就像姜文拍《陽光燦爛的日子》,有的導演則極其忠實於原著,就像黃蜀芹拍《圍城》。
  • 為什麼《圍城》中的蘇小姐選擇曹元朗不是趙辛楣
    Su小姐喜歡方鴻漸,當她拒絕表達她的愛時,她立刻選擇了曹元朗而不是愛慕她自己的趙辛楣。從書中可以看出,蘇小姐是一個控制力很強的女性。這樣的女孩喜歡成為崇拜的對象,讓人喜歡公主般的寵愛,展現她的高貴地位。她的心理需求在趙辛楣裡沒有。趙辛楣可能喜歡她,但他不會寵壞她,成為她任意操縱的對象。蘇小姐對此非常清楚。
  • 學校線上活動講書人《圍城》文稿
    我:上面這一段話/挺應景的,大家聽起來是不是/挺幽默還似乎有一點/道理的,但這是我摘抄/別人的/書中一段話過來的,而這本書/也就是今天我要講的小說/圍城。圍城/這本書,被認為是中國/近代/文學中最有趣的/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是/最偉大的/一部。
  • 從三個角度解讀《圍城》這部優秀諷刺小說的魅力所在
    夏志清在《中國現代小說史》說:《圍城》比任何中國古典諷刺小說優秀,可以稱為「中國現代文學史中寫得最有趣、最細膩的小說,或許是最偉大的小說。」《圍城》是中國現代文學中最有趣和最用心經營的小說,可能亦是最偉大的一部小說。
  • 讀完《圍城》才知道,人生處處是圍城,我們每個人都是方鴻漸
    在戰亂的三十年之後,人們突然意識到《圍城》這部小說的魅力,這部小說才真正地火了起來。《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諷刺小說,於1947年首次出版,被譽為「新儒林外史」。本書以高超的語言藝術和對生活的深刻觀察稱著。
  • 「毒舌大師」錢鍾書《圍城》:婚姻能不能幸福,全看男人情商高不高
    錢鍾書婚姻是一張束縛的網,把我們緊緊的困在城裡,然而,《圍城》裡不僅只有婚姻這一座城。《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也是一篇獨特的諷刺小說,在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佔有一席之地。被文學界譽為「新儒外史」,1947年由上海晨光出版社第1次出版。
  • 「智者小說」《圍城》:世相、人生,不過如此
    三閭大學這個「是非窩」裡,方鴻漸受到過校長的擺布、同事的算計,見識了暗中營結的黨派的明爭暗鬥。在這個狹窄的小天地裡,知識分子的病態猥瑣的形象展現無疑。創作之妙法《圍城》被稱為「智者小說」可謂名副其實。通篇可見作者犀利的諷刺和幽默的反語,以及夾雜在敘事中的富有人生哲理色彩的議論。
  • 《圍城》:圍城到底圍著的是什麼?
    但是,我相信很多人看到書名《圍城》,大多數人都會思考一個問題:圍城,城裡到底圍著的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看過作品後,都會對書中那句經典語錄印象深刻,會覺得圍城裡圍的東西是婚姻。結婚仿佛金漆的鳥籠,籠子外面的鳥想住進去,籠內的鳥想飛出來;所以結而離,離而結,沒有了局。
  • 錢鍾書《圍城》:蘇文紈擇偶觀裡的三個認知,值得所有女人學習
    錢鍾書的《圍城》中刻畫了和方鴻漸有情感糾葛的四個女人。鮑小姐性感熱情,唐曉芙被方鴻漸形容成「一個真正的女孩子」,孫嘉柔是方鴻漸的結婚對象。還有一個就是書中不得不提的人物,那就是蘇文紈。蘇文紈長得漂亮,打扮講究,是留美女博士。在那個時代,蘇文紈無疑是優秀獨立的新女性代表,這也是蘇文紈骨子裡透露出的清高,矜貴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