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點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原生代《五女拜壽》封箱觀後

2021-02-12 越劇之家

越劇之家↑↑點擊關注微信號:iyueju

享生活,愛越劇!歡迎免費訂閱;

投稿郵箱:iyueju@126.com


其實,從聽到封箱消息開始,沒對封箱報什麼期待。當年的浙百的花兒,如今大多隨風飄散,有點像《石頭記》的海棠結社,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離開的鐵定不會回來啊,有啥看頭?一直是抱著這種想法的。但24號晚上,作為不能親臨現場的人,還是早早就守在微博前看「實況轉播」。但,出乎我意料之外,隨著微博上的人入場就開始發的照片,看著劇院門口的照片,心裡突然好難過,深深的刺痛感,無法用語言形容,才發現,封箱它真的是真實存在了,我就要這麼在微博前和原生代《五女拜壽》做揮別了……愛了它25年,陪伴了我25年,卻一次現場也沒看過,它——就這麼封箱了!隨著夜深,微博上圖片越來越多,看著各種謝幕的照片,哭的稀裡譁啦……

《五女拜壽》基本是越劇中的神作。短短幾幕的篇幅內,不但矛盾衝突激烈,高潮迭起,更是集家庭倫理政治鬥爭於一身,濃縮了中華民族傳統道德的精華,是中國幾千年傳統道德的一部主旋律劇。想起看過書上寫的南戲十要:「第一要事佳;第二要關目好;第三要搬出來好;第四要按宮商、叶音律;第五要使人易曉;第六要詞採;第七要善敷衍,淡處做得濃,閒處做得熱鬧;第八要各角色分得勻妥;第九要脫套;第十要合世情,關風化」。《五女拜壽》就是這樣一齣好戲,合乎世情,關乎風化。

封箱演出之後有人陸續把當晚視頻傳上視頻網站,說一點看視頻的感受。先說謝幕的淚點吧,有爭議的幾個人放後面說,奉湯少年必須得是壓軸!
說一個謝幕淚點是傅江風和周美嬌,想說周美嬌保養得好好啊,以前只看過戲裝的周美嬌,便裝的她第一次看到,那身材,簡直亮瞎我的雙眼啊!大多數人看《五女拜壽》愛的都是帥哥,但對於一個8歲小孩也不懂欣賞帥哥,當年的《五女拜壽》愛了一個翠雲,另一個就是周美嬌的戚派,雖說戚派周美姣的盛名不如金靜,但重要的是《五女拜壽》整個影片的故事情節、唱腔設計都太完美!周美嬌清唱的那段,她一唱,眼淚不受控制就往下掉,一下把我拉回25年前,放學回家,一推門,第一眼看到的就是這個「痛斷肝腸忙下跪」的畫面,實在是太有畫面感了,最沒想到的是她的唱腔還保持著那麼悽婉的段位!

江導妥妥的文青一枚啊,「今天是三十年前的未來」,「作為原生代我會淡淡的,慢慢地退出舞臺……」文藝範兒十足啊!你是在借著封箱認真和我們道別嗎?

董爸哭別時,她的金嗓子不用多贊,並且深諳人物的心境和情緒。臺下掌聲最多在她身上。邵雁的徐派很好,聲音很明亮,唱得很順。一直覺得她演的衣冠禽獸,斯文敗類特別好,《五女拜壽》第一眼看到的畫面就是大女兒跪求,俞志雲一個凌厲的眼神掃過來,媽呀,簡直就是童年陰影啊!小時候特別恨邵雁演的俞志雲。30年前的俞志雲衝動兇狠,30年後的俞志雲經過時間歷練,狠得陰冷。洪瑛跪求那場戲的時候,他一拂袖,洪瑛立馬表現出的害怕,實在搭配的相得益彰。視頻裡傳來臺下的笑聲證明一切。俞會珍的彩旦不低俗,走的是親民的路線。她是我心裡最好的彩旦,沒有之一。陳松年,唯唯諾諾的膽小鬼,好奇怪為什麼是吳春燕,她明明是黑幫老大的氣質啊有木有,各種霸氣側漏啊!除了董爸和徐媽媽,二女兒吳海麗和二女婿陳筱珍是僅存的一對還原電影原版搭配的,陳筱珍還原了一個絕對原版的丁大富,吳海麗唱的依舊甜美,像小女生趕腳。謝幕說謝謝你們的時候,瞬間淚奔。章夏蓮傲嬌有餘,潑辣、精明不足,許是演多了小姐?演丫鬟還是顯得有書卷氣,不夠勢利。貝貝在夏蓮被三春訓斥過後,不敢還嘴,背後偷偷用嘴型咒罵那個設計太贊了,這個感覺,章夏蓮沒表現出來。其實很喜歡貝貝的夏蓮,明明是反派,卻精明得讓人討厭不起來。四女兒五女兒,兩個姑爺三觀非常正。心地光明,不畏權貴,敢於承擔。讚一個!「爹爹容稟」整段都沒了,永遠地屬於傅江風吧!有點遺憾的是小李公子待產中,五姑爺不是她。

奉湯少年,是的,總算要說她了,壓軸必須得是她啊,用茅茅的話說就是:暖男鼻祖茅小龍童鞋。早年的奉湯,暖到心頭,一句婉轉的姑娘啊,叫得大地回春。好一個憨厚多情,溫柔靦腆的青澀少年。和嚴嵩的鬥爭,有範派的三姑爺擔了,他只要將六朝積澱下來的優雅,向著身邊人一點點開放,剎那間便有香花滿樹,一室芬芳。一襲青衣,溫文爾雅,沒有大幅度的身段和阿炳落魄浪蕩的氣質,茅茅超懂得裝乖,賣萌。如今的茅小龍,眼神中的青澀少了,但扮相還是那麼俊朗,邁過門檻,關上窗戶,為姑娘披上衣衫,餵湯藥,替嫂嫂搬來火盆,低著頭對長輩說話。眉眼,用手護著翠雲的動作,身段還是那麼贊。你還是當年那個「堪敬書生少年郎」啊!封箱第二天,茅茅發了微博:再見!奉湯少年……

看到這條微博,淚流滿面。從此,再見不到這羞澀叫著姑娘的少年了……以為對初戀不再痴迷,這一封,倒讓我情不自禁想起迷戀奉湯少年的青蔥歲月……總覺得,封箱,把我的年少時光也一併帶走!三十年重看五女,故人曾見否?舊人兒渾是新愁,終不似,少年遊……你說你要站好鄒士龍的最後一班崗,你是站好崗了,我們怎麼辦?還會開箱嗎?何日能再相逢?作為觀眾,我們不介意開了又關,關了又開的。最後還想補充一句,奉湯少年,你不主持可惜了了的,一句「你們讓她醉了」,太會說話了,對夫人多少關心愛護包含其中啊,又順便捧了臺下觀眾,整個謝幕主持,風趣幽默又不失端莊大方,以後時常的客串個主持吧!

想說個題外話,我有一朋友,初戀悲催的愛上一個離異男,在她們結婚前,離異男的前妻病逝了。朋友很難過,打電話給我傾訴,我不解,問:你難過的點在哪裡?朋友說:我寧願病逝的是我自己,本來自己的對手是個大活人,還能有個優缺點對比啥的,但是人就是如此,一消失,所有過往的不好,全都忘了,留在記憶中的只剩美好!從此,我的對手變成一個沒有任何缺點瑕疵的完人!為什麼想把幾個有爭議的人物放在一起說。因為我覺得她們幾個人很悲催的和我這個朋友境況一樣!

從翠雲開始說起吧,先說說緣起,為什麼想把這幾個人放到一起說。25年前,第一次看《五女拜壽》,我就深深被何翠雲所吸引,到現在很多人都和我一樣無法忘記30年前那個蘋果臉,天真又正義的翠雲,包括何賽飛自己20周年的時候都無法逾越20年前的自己。貝貝,說來慚愧,因為何賽飛的原因,原配夫妻分手後,無論茅茅和誰在一起,都感覺心裡各種不爽。貝貝的戲,排除《五女拜壽》認真看過的就只有《陸遊與唐婉》,即便是《二泉映月》,朋友說,貝貝不錯的,瞄了幾眼,我回她:不錯我也不看。每每看到身著翠雲戲服的貝貝,馬上快進,於我而言,那一身紅衣,只能屬於何賽飛!因為寫這篇封箱觀後,第一次認真看貝貝的戲,反反覆覆看了很多遍,可是我覺得我沒辦法寫她,雖然我知道,貝貝有她的好,雖然她不是那種讓人一眼驚豔的演員,但是在臺上總是穩穩的,她和茅茅能互相襯託、互相給戲。但,於我而言,她演誰都可以,就是不能演翠雲!我的心裡已經先入為主,翠雲就應該是何賽飛,無法改變。當這個想法出現的時候,內心一驚,這與我朋友所說的情況何其相似……雖然何賽飛也已開始在影視劇中演起婆婆媽媽,但貝版翠雲和20周年的何翠雲一樣要面對的是30年前的蘋果臉何翠雲。有的時候想想,觀眾是最冷酷無情的一群人,所有的觀眾都會說我不接受,我不喜歡,怎麼蘋果臉已經變這麼刻薄?但,卻沒有人說,其實,這樣公平嗎?30年前的蘋果臉翠雲18歲,豆蔻年華,最高的顏值,最接近翠雲的年齡,自然是最好的翠雲。

其實很喜歡洪瑛的趙五娘,我覺得她的氣質並不適合楊元芳這個角色。洪瑛的戚派,音調和表演是對的。謝幕的時候她也說了戚派是兼修,畢竟不是本工,不能苛責。謝幕的時候,周美姣一開口,我就想說,感覺洪瑛算是白演一晚上了。周美嬌你確定你不是來踢館的嗎?呵呵。

《五女拜壽》是最適合何仙子的戲,性格跟她性格匹配,所以楊三春恬淡的性格於她是剛剛好。看五女拜壽老版舞臺版,即便是如我,看過電影版更偏愛何賽飛,但也不得不承認,老版舞臺版舞臺上的何仙子更具大青衣的氣質。加之何英已經去國離鄉多年,戲迷每每憶起的越發是她的好處,並且隨著時間推移無限放大。這些因素造成了後面的難以超越。要面對何仙子難以超越對比的是周豔,以前也捎帶看過周豔版的三春,只是覺得和原生代比起來,還是一般,但是封箱這一場,周豔的三春識大體,明事理,氣質端正。她嗓音猶如黃鶯鳴囀,珠落玉盤,我恍惚間有種聽到顏美人的感覺。訓斥夏蓮的一場戲,周版楊三春還是端莊有餘,恬淡不足,但,恬淡是來自於何仙子自身性格,《五女拜壽》基本每個角色都是根據演員量身定製,不能太過於強求。「翠雲仗義受了氣……」這一段,特別喜歡「隨郎君不畏天涯風霜苦,怎不想及早抽身萬裡飛。」這一句。何仙子的處理搭配她自身氣質,與世無爭,恬靜淡然,每看至此,我總會想,若我為男子,娶妻當娶三春,得妻如此,夫復何求!周豔本身不自帶恬淡氣質,她的這一句,端莊賢淑,但相比何仙子缺了與世無爭,這與演員技術無關,實在是自身氣質決定,不能苛求。其實周豔都還好,畢竟不是原生代,浙百的新生代哪一個不是要面對原生代的各種對比?一直覺得最悲催的就是三個原生代與原生代之間的對比,貝貝、洪瑛以及最後要說的江導演。如果在貝貝、洪瑛和江導三個中排個最悲催排行榜,大家覺得會是誰?洪瑛應該是第三,畢竟戚派是兼修,剩下的就是貝貝和江導不分伯仲,並列。其實還有兩個更悲催的是茅茅和何賽飛,她們不是要面對原生代與原生代之間的對比,她們要挑戰的是最高難度,和30年前的自己進行對比,何賽飛都還好,越劇也只是偶爾為之,最恐怖的是茅茅,每一次演暖男小龍,都要和30年前的自己來個大比拼,實在是件太殘酷,殘忍的事情!所以她封箱後發的那個微博應該是開心的吧,呵呵。扯遠了,這是說至這裡的題外話。

五女封箱和《二泉映月》都是今年,但是第一場江導開唱「想當年拜別嶽父去金陵……」,和《二泉映月》有很大不同,她丟掉了很多的自己,更多的回歸了相對傳統的範派唱腔,她給人一種希望通過封箱返璞歸真的感覺。許是年齡漸長,最近常感,「內斂」是需要凝神靜氣的,「溫潤如玉」是需要經過疼痛打磨的,只有做君子才能「溫潤如玉」,當「溫潤如玉」到極致的時候,「返璞歸真」才是真正的美好!原版鄒應龍是方公子,說到方公子,同何仙子一樣,去國離鄉多年,留在戲迷心裡的鄒應龍就兩個視頻,一個是她18歲的鄒應龍, 另個是20年團慶38歲時塑造的鄒應龍。他幾乎是不存在爭議的,一邊倒的好,特別是20年團慶,幾乎所有的戲迷都說是她飾演鄒應龍最好的時候。封箱結束後,總在微博看到會有人說,方版鄒應龍之後再無來者。的確,方版鄒應龍,有抱負有情懷,第一場去廚房吃飯的時候表現出的淡定,寵辱不驚;第二場方版鄒應龍唱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的驚豔,以及「荷花出水有高低……」「清風徐來,水波不興」的感覺。30年前的方版應龍即便是謙謙君子,無論是在三春被嶽母羞辱的時候,還是在「回到故鄉心沸騰」,都還是能看到年輕氣盛,心存高遠的銳氣,這是演員當時的年齡決定的。在20周年團慶版方應龍「回到故鄉心沸騰」比之18歲的她開闊、柔和很多,當時的她38歲,是一個演員最好的時候。這也是最恐怖的地方,一個演員,把她最好的時候留在舞臺上,之後戛然而止,杳無音信……觀眾心裡也必然永遠懷念,永存美好!悲催的江導以及前面的貝貝和我朋友的境況何其相似。江應龍第一場表現出醇厚及擁有深遠的胸懷,第二場唱顏回的「一簞食一瓢飲」豁達、仁厚,她表現出的是「細雨溼衣看不見,閒花落地聽無聲」。「荷花出水有高低……」,江應龍有「去留無意,看庭前花開花落;寵辱不驚,觀天上雲捲雲舒」的感覺。對比江導2004年20周年團慶版就能發現她10年間的變化很大,2004年的江應龍還有稜角和銳氣,但封箱整場的整體感覺上江導主要是抓住表現鄒應龍醇厚及擁有深遠的胸懷的特點。這是不同的年齡段決定的。其實每個演員先天條件不同,不同的年齡段對角色理解也會不同,就好像30年前的茅小龍和30年後的奉湯少年眼神中的青澀度也不盡相同。每個觀者審美不一樣,觀眾可以自行選擇喜歡哪個演員,但不能拿不同時間段的表演來苛責演員。

俞會珍謝幕的時候說感謝樂隊,許是因為封箱的緣故,感覺這一次連樂隊伴奏都比平時充滿了感情!舞美只有三個字:高大上!浙百的舞美總是精緻到骨子裡,一分不多,一分不少。

《五女拜壽》是場熱鬧的戲,角色多,流派多,關係複雜,少有獨角戲,多是對手或是群演的戲,來來去去,情緒傳遞,人物走位,氣氛轉變都讓人覺得大腦充沛,無有餘力發呆,走神。一人念白,演唱時,其他人並不是停止不動的,可以觀察到,夫妻間的細微動作,老夫人的不屑態度,一個空間內,大家都在做著自己該做的事情,都在運行著,有序,有度,並不搶眼。很喜歡傳統戲裡的禮節性的東西。這是新編戲所缺失的。遵守古人的習慣,見面作揖,晚輩對長輩,娘子對夫君,下人對主子,連著走位時官人用水袖護著娘子的動作看得心裡頓時溫柔起來,這是恩愛和尊重的感覺!

三十年風霜雨雪,《五女拜壽》原生代這場宴席散了,但即便散席封箱,卻也帶不走滿堂生輝的經典!楊繼康在風雪交加中曾有一句唱詞:「天寒地凍凍不死落難人,我心中尚有一點暖火溫」。中國人的信仰,從古到今從來沒有丟失過。它融合在所有中國人日常的行為規範中,老百姓愛看的戲劇裡。去看戲曲,可以找到信仰。所謂信仰,就是心裡那一點點在黑暗寒冷中支持你走下去的暖火溫。中國人道德的傳承卻從來不曾中斷過。要是沒有那一點點暖火溫,中國歷史上也不會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英雄,即使越來越少人會看戲,現在,將來,那一點點暖火溫總會在一些中國人的心裡溫熱,傳承下去。

— END —

專稿:上官聿瑤

圖片:kafaric

本期編輯:東方笑


☞ 官方QQ群:208896494

☞ 投稿郵箱:iyueju@126.com

您的分享,是對我們最大的支持!


相關焦點

  •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一切全都 全都會失去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你的眼淚 歡笑 全都會失去所以我們不要哭泣所以我們不要回憶過去所以我們不要在意所以我們不要埋怨自己總盼著和你能有個好結局可惜我力不足我的心有餘如果我哭了 也許是我老了因為我變得很脆弱 很脆弱 害怕聽你說
  •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用英語怎麼說?
    大家好,歡迎來的餅哥英語的頻道,今天我們分享一個非常有用且地道的表達——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這個短語的英文表達是:the best of friends must part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I know it's hard saying goodbye, but
  •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願你我在宴席過後,有一席之地的美好回憶
    公司經營不下去了,公司的最高領導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公司散了,員工也就散了,雖然不舍,但是還是必須接受這樣的結局。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我們當初能夠聚在一起,是為了生活,今天我們選擇離開,也是為了生活。公司不在了,生活卻還在,我們的生活還得繼續。有人說,喜歡緬懷過去的人是因為他們的現在過得不太好。這話說得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卻忽略了人的感情。
  • 《飲食男女》: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在一次大家庭聚餐中,當朱爸借著酒膽宣布了他與錦榮的戀情,並決定把老房子賣掉的時候,這個家就真的要散掉了。雖然不舍,但是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家人之間也是。如果每個家庭成員都有了新的幸福的歸宿,那麼,即使不在一起,各自幸福,也是一種慰藉。影片的最後,家寧生下了孩子,家珍在教堂看著自己的丈夫成為基督教徒,朱爸和錦榮也有了自己的孩子,家倩一個人做著晚餐。
  • 老友記經典片段之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Monica和chandler領養孩子之後打算搬到城外去住,他們準備把這個消息告訴已經相處近十年的其他幾個朋友Joey小天使開始懷疑人生,他甚至在想是不是因為自己經常不敲門就到Monica和chandler的家蹭吃蹭喝,他們受不了才搬走的最weird的菲比也嚴肅了起來
  • 天下無不散的宴席
    涼棚十裡,筵席終有一散;今夜夢寒,切勿為我掛憂;前路漫漫,望君兀自珍重。青春的愛情總是美好的,簡單而又純潔,喜歡便是喜歡,沒有雜念。願望可以那麼簡單,簡單到晶瑩剔透。青春的我們,不後悔。但由於他要回他的城市,最終這段感情也是不告而終。他走的時候,我們沒有擁抱,沒有電話,沒有信息。有一天,我打開微信,找到他,準備了一大段文字,刪了又刪,改了又改,最後還是只有三個字:你好嗎?當我按下發送鍵時,我看到了「 消息已發出,但被對方拒收了。」我想,感情太過於理智,也許也不是愛了吧。
  • 還記得電影《五女拜壽》裡刁蠻可愛的她嗎
    1977年高中畢業後考入溫州市越劇團,主工花旦兼演青衣。在3年培訓期間以傳統折子戲《九斤姑娘》、《樓臺會》和大戲《追魚》啟蒙。後在該團主演了《葉香盜印》、《淚灑相思地》、《雪裡小梅香》等劇,頗受好評。
  • AG運營: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而季後賽乃至總決賽,無論什麼時候,月光都沒有動過派最初上場的念頭,看得出來月光早就做好讓愛思固定首發的準備,甚至在總決賽「0-3」時,月光都沒有想過讓最初上場試試。 畢竟如果月光不考慮輪換輔助位,再加上冬季冠軍杯選手大名單最多只能7人,最初被踢出大名單是絕對有可能的。
  • 何賽飛越劇《五女拜壽》視頻合集賞析,韻味十足
    在他六十壽辰之際,眾女兒及夫婿前來拜壽,並爭相提出養老送終。三女楊三春(何英 飾)攜夫婿鄒應龍(方雪雯 飾)前來拜壽,因禮薄遭娘家人冷遇。二姐(吳海麗 飾)持寵欺凌妹妹和妹夫,並唆使楊夫人(徐愛武 飾)將三春和應龍逐出楊府。因受族弟誅連,楊繼康全家被逐出京城。二姐見家父落魄,拒絕撫養,昔日同窗攝奸臣淫威,也不敢收留楊繼康夫婦,致二老和婢女翠雲(何賽飛 飾)流落街頭。
  • 唐尼回應去留問題,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一句話瞬間另粉絲飆淚!
    他們用自己的生命換取宇宙一半生靈,他們再也回不來了……寡姐以及鋼鐵俠離去已經成為事實,屬於寡姐的故事還沒有完,留在了獨立電影#黑寡婦電影#,對粉絲們來說還算是一場補償,還能再見寡姐一眼,可是……鋼鐵俠呢?我們恐怕再也看不到了!
  • 與《五女拜壽》齊名 嘉興經典越劇《五姑娘》海寧重現
    6月23日下午,海寧市文化館劇場內越劇大戲《五姑娘》復排後首次公演,大獲成功。嘉興市宣傳部、嘉興文廣局、嘉興文聯以及海寧選宣部等多部門當場拍定,要將這部戲送到嘉興五縣兩區巡演、這究竟是一部怎樣的越劇?
  • 《天下第一樓》始終貫穿著修鼎新的一句話: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
    橫批:沒有不散的宴席。 盧孟實的結局,其實從一開始就已註定, 這就是人性 盧孟實的被掃地出門,他沒得選擇,作為職場的一員,我亦替他覺得不值,
  • 松鶴延年拜壽來,各地方的拜壽習俗,仍傳承至今!
    客家人拜壽習俗較濃,祝壽風習也很盛行,一般來說婚宴是先請(下柬帖)後賀,不請不賀,但壽宴則是由來客先賀、主家後請(即所謂「先賀後請」),賀客有時可以不期而至,但做壽人家同樣歡迎。這種習俗至少可以看出兩方面禮俗意義,一是尊老敬老的傳統美德,一是族人鄉親的和睦融洽的人際關係。
  • 全網一哥旭寶揮淚告別水友,天下無不散的宴席,明年夏天正式離開
    在直播行業發展的這些年裡可以說出現了很多優秀的主播,而一些頂級主播的收入也十分恐怖的,但是對於主播來說沒誰可以是長久不衰的,往往越是頂級的主播越容易被人揪住不放,所以很多頂級主播都因為不可抗力告別了直播行業中,還有一些頂級主播就是因為直播內容的枯燥導致人氣流失非常嚴重,所以在直播行業中能出現一位頂級主播可以說一直紅下去的非常少
  • 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要怕人生何處不相逢,可再相逢還是你我嗎
    書上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不要怕,書上還說了,人生何處不相逢。————《雪中悍刀行》 因為這句話,所以我一直在這裡等你,果然等到了。曾經在一起之所以覺得彼此一直沒變,那是因為兩個人就像並肩而行的列車,總覺得彼此沒有變,但是我們其實一直在變,只不過我們每天在一起,每天適應著彼此的微妙變化,但是當有一天分開在相聚的時候,這一切就不一樣了,不同的環境,不同的身邊人,讓我們有著不同變化。
  • 年末封箱 說說京劇封箱那些舊習俗
    休息前將衣箱及其他演出用具摒擋就緒,有的裝入箱中,有的苫布遮擋,並貼上「封箱大吉」的封條,至來年「開臺」以前,不得再開箱。一般封箱都是過臘八兒以後,臨近除夕時。封箱要上四個靈官,跳完之後給祖師燒香行禮,而後給戲箱貼上「封籍大佔」的封條。
  • 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在大洪水後,上帝也為挪亞一家預備食物,邀請他們吃園中的菜蔬,並且開始允許他們吃葷(創9:3)。 亞伯拉罕之約中的「吃飯」雖不明顯,但預告以撒降生的那一次也是在吃飯,亞伯拉罕招待神的使者吃了「嫩牛與餅、奶油和奶」。
  • 對不起,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對不起,天下沒有不散的筵席。
  • 開箱封箱指什麼?笑工場的開箱封箱又是怎樣的呢?
    封箱、開箱,原為傳統梨園行業的專有名詞。新年前的最後一次演出,戲班放假演員回家過年,因此需要在最後一場演出後將各種道具服裝裝箱封存,故得名封箱。其實相聲界並無封箱開箱之說,因為相聲演員就一身大褂,稍不講究的拿個塑膠袋就裝走了,不需要封箱,更沒有開箱。後來,不少藝術團體將這兩個原本戲班的專有名詞借用到相聲行當,作為新年前最後一場演出和新年後第一場演出的代名,並開始沿用。
  • 【經典影視歌曲推薦】天下沒有不散的筵
    「民以食為天,一日三餐,歲歲年年,酸甜苦辣鹹情深也生怨,知己紅顏,咫尺天涯,離合悲歡天下沒有不散的筵 人生百味皆雲煙天下沒有不散的筵 相逢處 盡歡顏以上幾句話,是一首歌的歌詞,歌名《天下沒有不散的筵編劇也不負眾望,在全聚德及北京四九城體驗了很長一段生活後,終於寫出了這部傳承30年的經典好劇。下面來簡單解析歌名本身的寓意:「天下沒有不散的筵」,中國俗語,指團聚是相對有期限的,終究要分離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