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中國地大物博,老祖宗留下了無數的文物,這些文物從另一個方面來講,是中華幾千年文化的傳承,文物的價值連城,這是眾所周知的事情,所以在如今各色各樣的古玩市場中,造假技術層出不窮,一些不法之人為了謀得利益,用贗品以假亂真,是很常見的事情。
隨著鑑寶節目的火熱,專家們犀利的點評,備受人們的關注和追捧,但是在一檔節目當中,卻有一位婦人拿「千年古畫」鑑定,專家直言贗品,她不屑地笑了:可知來歷?這幅畫究竟有何奇特之處,在專家鑑定是假貨後,婦人竟還發出此問?
這名婦人叫做石秋林,他的生活與畫息息相關,因為他是一個畫家,除了自己平時愛好作畫之外,還非常喜歡收藏字畫,尤其是對一些有年代感的古畫,更有自己的一番獨特見解,而這一期節目當中,他就拿著一幅名畫來到了節目當中,此畫竟出自於張善果之手。
可能很多人會有疑惑,不知張善果到底是何人,但是說到「畫龍點睛」的成語故事,你肯定會非常熟悉,而畫龍點睛的這位畫家,就是南北朝時期著名的畫家張僧繇,張僧繇是張善果的父親,兩人都是一代著名的畫家,在作畫方面有著極強的天賦。
這一幅畫,是婦人家中最珍貴的,專家從他手中接過畫作之後,饒有興致地研究一番後,竟然對他直言,這幅畫是一幅贗品,因為紙張上有些破損,可能是有人故意做舊的,而且從這幅畫作上面的印泥來看,竟然有北宋南宋和清朝三個朝代,而且有一些顏色還差了些許,所以從這幾點出發,這一幅畫是一幅贗品。
聽完專家的話之後,她竟然不屑地笑了起來,然後問專家,可知這幅畫的來歷,隨後女子娓娓道出,有一次在日本遊玩時,在一家有名的博物館中發現了此畫,於是輾轉反側到了手中,經過收藏界權威人士鑑定,是正品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所以才會感到好笑。
雖然婦人的話說了出來,但專家們卻不相信,因為並沒有證據,直接表明這幅畫出自於博物館中,也有可能在中途被人調包了,或者是各種各樣的原因成了贗品,專家們說的一番話,讓女子覺得沒什麼興致了,所以臨走時還強調了一遍,這幅畫確實是真品,並且還會再找人去做鑑定。
結語
在收藏界中,每個人都不希望被自己精心收藏的寶貝判斷成贗品,畢竟上面傾注了自己太多的心血,甚至還花了一筆不小的代價,當你得知自己堅定的東西,最後竟然是一件假貨,這樣的事情任誰都接受不了,就像石秋林這樣,他心裡絲毫不認為手中拿的是贗品。
或許一位專家鑑定,有時候會鑑定錯,但是一群專家在一起鑑定,並且通過各種精密的儀器研究,還互相探討得到的結果,這樣能鑑定錯的概率實在是微乎其微,但專家們說的話與女子的話,到底哪一個才可信,就留給大家自己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