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書開啟了靈魂伴侶的愛情,寶黛共讀西廂,來自另一半的共鳴

2021-01-11 讀書悟道123

每個人都很孤獨。在我們的一生中,遇到愛,遇到性,都不稀罕,稀罕的是遇到了解。

上面這句話出自孟京輝的話劇《柔軟》,人類總是被那些和自己特質相同的人深深吸引。寶黛愛情展示的就是彼此尋找靈魂伴侶的過程,共讀西廂標誌著寶黛二人思想上的高度共鳴,追求自由奔放的靈魂,在性靈上的高度統一。

兩個「不肖」者的相知

真正的愛情都要經歷三個過程:相識-相知-相愛,寶黛愛情也是這樣。第3回,林黛玉進賈府,寶黛相識,初次見面即有似曾相識的感覺。劇情老套,但這幾乎是所有愛情的正確打開方式。相比現在的偶像劇,女主摔一跤正好倒男主懷裡,或者摔出個一吻定情,那高級太多了。

而更高級的是,他們還有前世的緣份,那緣份易不落俗套,一位滿懷愛心的神瑛侍者用甘露澆灌了一顆不為人知的絳株草,從此,他們有了木石之緣。

這份前緣讓他們在人間的第一次見面變得「驚心動魄」。黛玉在心中驚嘆:好生奇怪,倒像在那裡見過一般,何等眼熟到如此?寶玉則是脫口而出:這個妹妹我曾見過的。從此,他們心中打開了那個內心深處沉睡著的「自我」。

都說賈寶玉是個不肖子,作者說他「天下無能第一,古今不肖無雙」。所謂不肖,對於家族而言,無非就是沒有按照父輩設定好的路線走人生之路,背棄了祖輩們的價值觀和生活方式。

寶玉的不肖在周歲就開始了,不抓筆也不抓官印,偏抓了盒胭脂。從小,父親賈政就認定他是個沒出息的孩子。果然長大些,整日愛在姐妹中廝混,不愛讀書,愛吃胭脂,從未將功名利祿、人情世故放在心上。

可以說,寶玉的童年成長一直是在「男生女養」的方式中度過的,與此相反的是林黛玉的成長方式。在紅樓裡,王熙鳳是作者清點的具有男兒之氣的人中之鳳,自幼充男兒教養。細品林府,黛玉也是一位自幼充男兒教養的女孩兒。

林如海夫婦無子,視黛玉如珍寶,且又見他聰明清秀,便也欲使他讀書識字,「不過假充養子之意,聊解膝下荒涼之嘆」。正是由於自幼充男兒教養,林如海專門請了有學問的老師指導,才使得黛玉與詩書結下了不解之緣,培養了她身上的獨特的書卷氣質,連一個鄉下老嫗劉姥姥一進瀟湘館都不禁讚嘆:

這必定是那位哥兒的書房了?這那裡像個小姐的繡房,竟比那上等的書房還好。

林黛玉身上的書卷之氣在薛寶釵的眼中,那是萬萬使不得的,完全背離了女兒之本,這也是封建社會對女性的態度。

賈寶玉,一個男兒之身卻有幾分脂粉氣,林黛玉,一個女兒之身卻是渾身書卷氣,他們各自在彼此的性別群體中都屬於異端,都是一個叛逆者,都顯得有些孤獨。從相識那刻起,他們便被對方的非主流氣質所吸引,經過朝夕相處,性情相近,發現彼此的價值觀也出其的一致。林黛玉從來不勸賈寶玉去立身揚名,因為他們從來不嚮往父輩的那種生活。

寶黛共讀西廂這一幕,正是寶黛二人在價值觀上高度契合的體現,也是兩個「不肖」者找到知音伴侶在靈魂深處的共鳴。

寶玉笑道:「妹妹,你說好不好?」林黛玉笑道:「果然有趣。」

友情從此變成了愛情

在這一回中,寶黛讀完西廂,寶玉便說: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你就是那傾城傾國貌。由此,寶玉向黛玉吐露愛慕之情,黛玉鑑於少女的矜持和封建禮教的顧忌,她裝作生氣,但卻不覺帶腮連耳通紅,蹙眉微怒,薄面含嗔,說要去舅舅舅母面前告寶玉的狀。寶玉轉身求繞,她便轉身也來句「原來苗兒不秀,是個銀樣蠟槍頭號。」這不就是一對小情侶打情罵俏時的場景嗎?

寶黛共讀西廂發生在進入大觀園之後,也就是說,寶玉和黛玉二人,包括園子裡的眾姐妹,至少在思想上找到了一個閒適的能表現自我的空間。在未入園之前,賈寶玉經歷了少年時代的懵懂,以及對性的認知,從一個少年逐漸走向心靈上的成熟。

搬入園後的賈寶玉已然是一個成年人的心志,在情感上,他開始有了更高的追求。在《西廂記》裡,張生對國色天香的崔鶯鶯一見鍾情,害起了相思病,在《鬧齋》裡張生唱「我就是個多愁多病身,怎當你傾國傾城貌」。

寶玉也偏用了這一句來表達對林黛玉的情感,這就等於將自己與張生劃上了等號,而聽者也與張鶯鶯融為一體,一句點明了寶黛二人之間的關係已上升到戀愛關係情人關係了,寶玉情不自禁地向林黛玉作了愛情表白。

那麼林黛玉對於寶玉借用書中之語的表白接受嗎?嘴上不接受,心裡已然默認了。為什麼嘴上不能接受,因為那個時代對男人的情愛是寬容的,但對於女性的情愛是壓制的,更何況是大家閨秀,那可是不能說的秘密。

寶黛愛情之所以好看,就在於他們既嚮往追求愛情幸福,又受制於封建禮教的羈絆,由此而展現出封建貴族男女青年對待愛情時的複雜心理和深層次的內涵。這種心理狀態在林黛玉身上尤為突出。所以她說寶玉欺負她,裝做生氣,這是她深受封建道德規範影響的結果。

她想要的愛情,至少要建立在雙方家長的許可之上。黛玉始終沒有像崔鶯鶯那樣邁出關鍵的一步,說到底她還是沒能衝破那個被圈禁的牢籠,以別樣的方式讓一切歸於平靜。

為賈寶玉真正的表白奠定基礎

寶黛共讀西廂,寶玉借張生之語對林黛玉作了表白,這是一次試探性的表白,是嫁接在別人的愛情之上的表白。這樣的表白不足以表達寶玉對黛玉的摯愛,賈寶玉他要用自己的方式和語言,大聲的對林黛玉說:妹妹,我愛你!

小說至32回,賈寶玉終於說出了他嚮往已久的最動情的情話:好妹妹,你放心,睡裡夢裡也忘不了你。這樣直白的表白,如果沒有寶黛共讀西廂這一幕,也是達不到的。

《西廂記》讓林黛玉完全將自己融入了其中。黛玉與寶玉讀畢西廂,寶玉便被叫走了,黛玉立刻顯示出了一份失落感。從表面看,林黛玉「悶悶的」是因為姐妹們都不在房間,而實質上是因為寶玉被人叫走了的緣故。

這份「悶悶」的閒愁該如何消化呢?緊接著,小說寫到她又遇到了《牡丹亭》,其唱段對林黛玉起到了「聽唱生情」的作用。且看這四段唱詞:

第一段:「原來奼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黛玉聽到感慨纏綿。其中的意思是美麗的鮮花開得茂盛,卻開在破敗的水井和倒塌的牆邊。引申之意為,杜麗娘青春貌美,卻無人能欣賞這樣的美。再嫁接到黛玉身上便是,黛玉同樣渴望得到賈寶玉的真愛。

第二段:「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黛玉的表現是點頭自嘆,想到戲上也有好文章。湯顯祖的劇向來被認為,是用詩歌寫成的劇,這已然契合了黛玉的氣質,更何況,這兩句點出了黛玉的心病。「良辰」、「美景」、「賞心」、「樂事」,這些美好的東西藏在誰家的院裡?反正黛玉的身邊沒有。

在黛玉的心裡,如果要讓聚齊這些美好,唯有一個人可能做到,那就是賈寶玉。寶玉就是林黛玉的「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唯有與他在一起才能擁有,然而這又不是她能決定的,因而點頭自嘆,嘆得就是自己。

第三段:「如花美眷,似水流年」。這是柳夢梅對杜麗娘的唱詞,黛玉聽後心動神搖。由寫景過渡到寫人寫情。林黛玉就是現實版的杜麗娘,眼看著如花美眷在似水流年中無可奈何地消逝,她怎能不受感觸呢?

第四段:「你在幽閨自憐」,這是柳夢梅對杜麗娘的感嘆。對於黛玉而言,青春的消逝已讓她備感傷心,奈何又來一個「幽閨自憐」!這樣的感嘆,像極了賈寶玉對她的嘆息。從感慨到自嘆,再到心動神搖,最後如醉如痴,再聯想到《西廂記》裡的「流水落花」、「閒情萬種」。這些都是慨嘆愛情的名句,都在林黛玉的心中掀起了一陣又一陣的波瀾。

渴望愛情,慨嘆愛情,林黛玉的世界已然完全沉浸在了對愛情的嚮往與無奈之中,她需要釋放自己積壓心頭已久的「綿綿不盡之意」,而那個唯一能解救她的人,只有賈寶玉。

之後,我們看到寶黛之間更加親密的接觸,幾乎到了一日不見如隔三秋的地步。寶玉去給舅母王子騰夫人拜壽,出一天門,黛玉便覺「悶悶的」,到晚上打發人去問兩三遍寶玉回來沒有。寶玉的臉被賈環燙傷,不想給黛玉瞧見,皆因黛玉素性愛潔,但黛玉執意扳過寶玉的脖子仔細瞧了,還問他疼不疼。這樣的細節描寫,已然是對愛情的一種升華。

再到王熙鳳公然拿寶黛開起了玩笑,從人物、門第、根基和家私做了全面的考察,寶玉聽了,當下便獨留黛玉在屋裡,但卻心裡有話說不出,這裡也寫出了賈寶玉內心的掙扎。直到32回,寶玉衝破一切障礙,大膽將對黛玉的情感說了出來。

寶黛愛情從第3回的似曾相識,到23回共讀西廂的相知,再到32回的直白表白,這中間經歷了前緣,經歷了思想上的共鳴,經歷了各自心裡的掙扎,他們的愛情終於在光天化日之下呈現了出來。對於今人來說,這是何等之容易,但對於封建男女青年而言,作為封建社會的逆行者,這是多麼的可貴。

相關焦點

  • 87版《紅樓夢》幕後花絮:寶黛讀西廂的拍攝背景原來是這樣的
    這一張就是有名的寶黛讀西廂了,劇中的這一段那真是美極了,少男少女坐在桃花樹下,落蕊滿衣衫,共看一本書,同織一個夢
  • 《紅樓夢》寶黛愛情啟示:人生知己,只能是靈魂伴侶,不能做夫妻
    人來到人世間總是在尋尋覓覓,他們在尋找一份屬於自己的,獨一無二的愛情,並且期望自己的另一半是唯一的知己,靈魂的伴侶,琴瑟和鳴,做一世的夫妻。然而事與願違,世界上許多人生知己,靈魂伴侶,卻不能成為生活伴侶,做不了夫妻。事實證明:人生知己,只能做靈魂伴侶,不能做夫妻。
  • 《自卑與超越》:愛情與婚姻是平等的合作關係,而不只是靈魂伴侶
    我將於茫茫人海中訪我唯一靈魂之伴侶: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徐志摩伴隨著物質生活的越來越豐富,卻有越來越多的青年男女剩下來,這些大齡青年就不想找伴侶嗎?絕大多數並不是,或許他們只是一直在尋尋覓覓,想要在這個物質世界裡,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而已。
  • 寶黛愛情前後,緣分寫在三生石上面
    而那賈寶玉也因林黛玉的心思無猜透,無法袒露心扉,時時心急如焚,而這一時段,他們愛情也經歷著剪不斷、理還亂的情思猜疑,正是「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心頭,卻上眉梢。」吵架——吵架是正常情侶愛情發展過程中需要經歷的階段,寶黛愛情也如此。其中最厲害的一次,就是寶玉二次摔玉的事情。
  • 成年人都該讀的一本書—《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
    當舊痛浮現,就會像從前一樣,想把伴侶拒於千裡之外。於是展開了權力鬥爭,企圖控制對方的行為,導致吵鬧不休。期望終究轉變成了憤恨。怎麼辦呢?建議每個成年人都讀一讀《親密關係——通往靈魂的橋梁》這本書。這時你的伴侶將會依所需而扮演這三種角色之一:一面鏡子,讓你看見引發你關注的不舒服感;一名老師,在你探尋真實自我的時候,激勵與啟發你;一名"玩伴",開啟並陪伴你一段生命的旅程。"這是不是有點顛覆你的認知?
  • 87《紅樓夢》拍寶黛讀西廂,歐陽奮強一直沒感覺,導演用一招搞定
    在拍寶黛讀西廂這場戲的時候,歐陽奮強一直找不到感覺,也許因為當時等的時間太長,他心情有些焦躁,也許因為拍攝的時候,他不敢正視陳曉旭,所以,歐陽奮強無法進入角色,找不到那種兩小無猜、含情脈脈、眉目傳情的感覺,一直表達不出寶玉對黛玉的那份愛戀,柔情和溫存。
  • 新春祝語.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     [不管我們的靈魂是什麼做成的,他和我的是一樣的。他比我還更像我!.我就是希茲克裡夫。]十九世紀的哲學家叔本華有如下的描述:[把一股力量分成相反而相成的兩部分,正是現象界的基本類型,從結晶體到磁石到人類本身莫不是如此。]    這個孿生伴侶的影像,早在二十五世紀之前,就由希臘哲人柏拉圖在[饗宴]中,透過一個使西方世界為之神往不已的傳說栩栩如生地描述出來。
  • 靈魂溝通沙龍:遇見你的靈魂伴侶
    對於愛情,有人堅守心中的夢想,不願意為了外在喧囂而放棄內心的期待和標準;也有人,覺得「愛情神馬都是浮雲」,婚姻就是」湊份子,過日子」……你呢?在你心中的某個角落,可有著對靈魂伴侶的期待和夢想?靈魂伴侶,似乎是忠於愛情觀的人,找尋另一半時的夢想和方向。
  • 《靈魂伴侶 第一季》單身狗福音!?在線匹配完美伴侶!
    01如果愛情有了標準答案《靈魂伴侶》第一集開始就給觀眾拋出了全劇的設定——2023年,一家名為Soul Connex科技公司發現了「靈魂微粒」,通過簡單的檢測技術就能幫助人們找到完美的伴侶。最終珍妮弗找到了自己的靈魂伴侶,並與老公離了婚,開始了全新的生活。
  • 心理學:兩個人是不是靈魂伴侶,「同頻共振效應」會告訴你答案
    在感情中,很多人都期望遇見自己的靈魂伴侶,對於愛情的渴望,我們都渴求那個能夠產生共鳴,在精神上有所寄託的人。但很多人卻不知道什麼樣的人才是真正的靈魂伴侶,在人海如潮的塵世中,我們不斷遇見又告別,想要尋找那個靈魂上的愛人,卻又不自知精神上的愛情伴侶是如何。
  • 找到自己的靈魂伴侶真的重要嗎?
    ,在婚姻當中有些人恰恰是因為認為自己的另一半不符合靈魂伴侶的標準,因此一不小心就出軌了,但如果要問靈魂伴侶到底是怎樣一種關係,可能一千種人就有一千種答案!今天咱們先不著急回答這個問題,不如一起來說一說在心理學研究的數據之下對於靈魂伴侶是怎麼解讀的。根據一本心理學的數據調查顯示男性受訪者注重的是另一半的性吸引力身材以及顏值而女性的則更注重和對方的精神契合度家境以及專一性!
  • 「全家共讀一本書」獲獎書評欣賞(一)
    一本書中看世界,一本書中讀人生。
  • 劍與遠徵靈魂共鳴開啟方法
    劍與遠徵最近推出了一系列全新的玩法,其中靈魂連結是虛空類英雄特殊的技藝,另外在遊戲裡虛空英雄是沒法消耗材料進行升級的,只能通過靈魂共鳴來分享等級和品質哦,現在小編就來為玩家們詳細講解一下,感興趣的朋友千萬不要錯過了,一定能給你帶來很多的幫助哦。
  • 《奇葩說》熱議異性Soulmate 不如來Soul和你的靈魂伴侶一見如故
    《奇葩說》第六季第九期辯題引起了全網熱議:「伴侶有個異性Soulmate,我該介意嗎?」辯手的激烈交鋒,集中在了Soulmate上。而就在社交軟體Soul上,很多人在茫茫人海中遇見了自己的靈魂伴侶。
  • 李銀河談愛情:能否找到靈魂伴侶,關鍵看這兩點
    靈魂伴侶,就是不論你幹什麼,他都支持;不論你做了什麼,他都信任。靈魂伴侶,就是不論你是偉大如山還是渺小如慄,不論是出眾拔萃還是非常平庸,他都堅信你定會與眾不同,定會活出精彩的人生,定會成為人世間的傳奇,甚至比你還相信你的獨特和唯一。
  • 圖集留檔一
    這張很像共讀西廂的寶黛九學有個寶黛版很有感覺
  • 披著科幻外衣把愛情講得透透的,冷門美劇《靈魂伴侶》可以一刷
    《靈魂伴侶》第一季第一集海報故事背景:在不久之後的2023年科學家們發現了「靈魂微粒」,可以通過對人進行檢測來匹配到「靈魂伴侶」。尼古拉和富蘭克林結婚多年,有兩個可愛的孩子,但由於「靈魂微粒」的流行,沒有做過檢測的兩人,從親朋好友眼中的模範夫妻,變成了感情基礎存疑的另類。尼古拉的哥哥與通過檢測認識的女人結婚、鄰居詹妮弗不顧自己已婚的身份,堅持做了檢測,並找到了遠在阿根廷的靈魂伴侶,這讓尼古拉尋找靈魂伴侶的想法蠢蠢欲動。
  • 靈魂有共鳴的人,才能產生「心靈感應」
    在這個偌大的人世間,我們都是孤獨的靈魂,渴望有相同的人能夠陪伴自己,渴望有一個靈魂伴侶,能夠溫暖這漫漫人生路,讓人不那麼孤單。 但這種靈魂伴侶何其難尋,如果你有幸遇到,那一定要好好珍惜。 與志趣相投的人在一起,哪怕是賞花觀月這種稀疏平常的小事,也會覺得十分有趣。
  • 彼此相愛的兩個人,有了「默契」,才算真正的「靈魂伴侶」
    所以在尋找另一半的過程中總是艱辛的,你可能會被騙,會被他人傷害感情,你甚至會在一段又一段的感情中迷失自己。但是你一定要堅信,通過你的努力那個對的另一半一定會出現的。那麼彼此相愛的兩個人,怎麼做才算是彼此真正的靈魂伴侶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