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經濟報導 彭蘇平 上海報導
全國多個地區進入銷售「國五」汽車的最後時刻,但過渡卻不順利。5月以來,關於「國五」切換至「國六」對汽車產業鏈造成較大震動的報導不斷,從零部件供應商、主機廠到經銷商,無不被影響,尤其是下遊經銷商,手中壓著「國五」車的庫存,處於整個產業鏈最薄弱的一環。
在十餘個省市,離「國六」切換政策實施還有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而部分地區由於庫存較大、需求不及預期,清庫訴求更為緊迫。在最後的「衝刺」階段,不少4S店大幅降價促銷,而主機廠也通過擴大內部員工價優惠幅度等方式降低庫存。
這些措施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清庫效率,但終端價格大幅下降也造成了一定隱患。首先,不同品牌、車型降價幅度不同造成了價格體系混亂,其次,大幅降價實際上意味著虧本甩賣,對經銷商而言無疑是飲鴆止渴。
在此情況下,不少地方汽車銷售協會開始公開抱怨。5月下旬,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便發出公開信,闡述了當前上海地區「國五」汽車庫存過高、經銷商面臨巨大經營壓力的現狀,呼籲相關方給予更寬鬆的過渡期,以及更積極的支持政策。
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專訪時,上海市汽車銷售行業協會秘書長石國清表示,據協會5月中旬的初步統計,上海經銷商總共還有3萬餘輛「國五」庫存車,當前的市場形勢很不樂觀。
與其它提前實施「國六」切換政策的地區相比,上海有一定特殊性:一方面上海提前實施的是排放標準更為嚴苛的「國六b」,比全國其他地區提前了三年多;另一方面,上海周邊的江蘇、浙江等地也都提前實施了「國六」政策,這給上海地區車輛的轉移消化提升了難度。
近日,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走訪了部分上海地區的4S店,綜合來看,「國六」切換季導致市場較為慌亂,不少經銷商給出了比以往更大的折扣力度。對經銷商而言,現在的打折已經不僅僅是為了保住銷量,更是為了在大限來臨之前儘快變現,畢竟,賣不出去的「國五」車以後更加難處理。
不過需要指出的是,當前已經到「國六」切換的最後一個月,也有部分經銷商和4S店的「國五」車庫存情況明顯改善,一家自主品牌4S店銷售人士告訴記者,目前店內的「國五」車庫存不超過100輛,歡迎諮詢購買新款「國六」車型。
虧本甩賣
在「國六」切換政策下發後,主機廠與經銷商齊上陣,試圖在緊迫的時間內完成「國五」到「國六」的平穩過渡。
不少經銷商加大了終端促銷力度。一位上汽榮威4S店的銷售人員對記者表示:「『國五』車型優惠幅度是最大的,而且力度空前。」一位奇瑞4S店銷售人員也表示,目前店裡不少「國五」車型在以6折、7折的優惠銷售,以「國五」的瑞虎3為例,可以優惠8000多元。
與此同時,主機廠也推出了針對「國五」車型的員工購車福利方案。例如,上汽集團旗下車企都更新了內部員工購車的優惠價格,基本涵蓋了旗下所有乘用車品牌,包括別克、大眾、榮威等,最低折扣甚至可以低到5折。此外,包括吉利、一汽、長安等國內車企也都公布了員工內部購買「國五」車型的優惠政策。
事實上,主機廠的員工購車福利一直都有,只是在「國六」切換的當口,不少車企提高了優惠力度,或者放寬了享受內部福利的限制。以上汽通用為例,記者了解到,其在往年內部價的基礎上,額外又給了5%的優惠。
不過,隨著價格一再降低,新的問題開始顯現。有一位接近經銷商的人士向21世紀經濟報導指出,「有些車企的情況比較明顯,比如上汽通用,它現在整個價格體系已經很混亂,凱迪拉克(『國五』車型)的價格已經下探到十幾萬,然後又影響到別克和雪佛蘭。」
這很容易讓經銷商陷入「惡性循環」,一損俱損,上述人士指出,在這種情況下,經銷商確實存在很大風險,「賣一輛車要賠不少錢。」
石國清也對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指出,有些主機廠對內部員工以過低的價格處理「國五」車型,對上海本來就非常脆弱的市場是「雪上加霜」。
他表示,上海當前有七成經銷商是虧損經營,已經不堪重負,主機廠推出高額折扣本意是好的,但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市場的價格體系,也加大了經銷商的運營壓力。
石國清指出,有些車企還在向經銷商繼續撥發非「國六b」排放標準的汽車,並根據之前制定的商務政策計劃進行返利考核。
經銷商不堪重負
「我們也非常體諒他們。」石國清說,「主機廠的生產計劃一般是三年,去年汽車市場是斷崖式下跌,之前生產的汽車也有很大的庫存壓力。只能說,這是生產周期和政策實施時間之間存在矛盾。」
與此前排放標準的汽車切換經歷不同,「國六」切換面臨著諸多挑戰,一方面,上海的「國六b」實施時間本身更為緊迫,且只給了一個月的上牌緩衝期(此前「國五」切換是3個月);另一方面,汽車市場也進行了近三十年的首次下調,給市場切換到「國六」車型增加了難度。
據悉,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上海的汽車銷量自去年5月以來一直處於同比下滑的態勢,2018年全年,累計汽車銷量同比下降8.9%,今年1-4月累計汽車銷量同比下滑12%,且至今未出現轉暖的跡象。
市場低迷的同時,消費者也開始持幣觀望。需要指出的是,這種觀望並非在「國五」和「國六」車型之間,而是對「國五」車型降價的觀望,正因此,儘管上海3萬輛左右的「國五」車庫存看似正常,但不少經銷商擔憂,最後的「衝刺」結果可能不盡如人意。
事實上,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從部分一線銷售人員處了解到的情況是,不少車企和品牌的「國五」車型已經清得差不多了。一位長安汽車銷售人員表示,「廠商都有指標,我們給的力度也很大,哪怕不賺錢也要賣的。」上述榮威的銷售人員也表示,最近進店買車的基本是買「國五」,因此「清得還是蠻快的」。
不過,整體市場並未好轉,而長期的降價促銷也讓經銷商漸漸不堪重負。
對此,上海市汽車銷售協會一方面向上海市有關部門呼籲,希望在執行「國六」標準的同時,給予經銷商3-6個月的上牌過渡期;另一方面,則呼籲與經銷商有唇亡齒寒關係的車企能有積極舉措。
具體而言,該協會提出了四個建議:一是立即停止向上海市經銷商繼續撥發非「國六b」車型;二是合理調整經銷商的年度商務計劃;三是提供專項促銷資金,幫助經銷商迅速消化非「國六b」庫存車;四是承諾為經銷商回購或調配非「國六b」的庫存車。
本文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責任編輯: 鄭菁_NA1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