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常用的16條歇後語,點破人性,永不過期!

2021-01-13 國學小土豆

民間常用的16條歇後語,點破人性,永不過期!

1、髒水倒進陰溝裡——同流合汙。

形容同壞人在一起合夥幹壞事。

2、棗木棒槌——一對。

棗木棒槌一般是成對的。指兩人的品貌、能力或才幹等相當。

3、棗木棍子——實心。

形容人心地誠實。也指人心眼太死,不開竅。

4、棗子骨頭——兩頭尖(奸)。

尖:諧「奸」。指處處使壞、放刁。

5、趙公明的兒子——認錢不認人。

趙公明:民間供奉的財神。指人勢利,只看重錢財,而不重人情。

6、正月十五趕廟會——隨大溜。

指自己沒主見,跟著大多數人說話或行事。

7、成熟的芭蕉——黃了

黃了:雙關語,本指芭蕉成熟後顏色變黃,轉指事情沒有成功的希望了。也作:成熟的芒果——黃了|成熟的柚子——黃了。

8、西瓜落地——滾瓜爛熟

爛熟:熟透。熟透了的西瓜從瓜藤上滾落下來。比喻背誦得非常熟練。

9、打橫切蓮藕——多心

本指藕的孔多,現指人疑心重,或用過多的心思。

10、蒸籠裡的饅頭——自我膨脹。

比喻狂妄自大。

11、芝麻掉到針鼻兒裡——趕巧。

針鼻兒:針上引線的孔。指非常湊巧。

12、芝麻開花——節節高。

比喻境況不斷改善,日子越來越好過。

13、芝麻裡頭加蝨子——亂摻。

指把不同的事物攪和在一起。

14、張飛打鐵——人硬貨也硬。

指人本領高強或說話態度生硬,做事能力也強,做出的活也無可挑剔。

15、張飛斷案——粗中有細。

指平時做事粗心的人,有時也有細緻的時候。

16、張飛賣酒——拿手好戲。

《三國演義》中描寫張飛嗜酒如命,據此推斷張飛擅長賣酒。比喻人特別擅長某項本領或技能。

相關焦點

  • 口口相傳的20句民間歇後語,經典永不過時!
    口口相傳的20句民間歇後語,經典永不過時!1. 機關槍打皮球———給你消消氣。氣:本指氣體,指怒氣。戲謔的口氣,指讓人平靜下來。2. 老太太啃核桃———吃不開。本指老太太牙不好,咬不開核桃;指沒辦法行得通,不受歡迎。3. 麻布袋上繡花———底子太差。
  • 超搞笑的16條歇後語,精闢犀利,令人拍案叫絕!
    超搞笑的16條歇後語,精闢犀利,令人拍案叫絕!1、茶壺裡洗澡--撲騰不開。喻受限制而無法施展本事。2、搽胭脂坐飛機--美上天了喻過分地自以為是。有反諷意。常用作貶義。10、拆樓蓋平房--矮了一大截平房比樓矮。喻大大不如,差距很大。11、豺狼請兔子的客--絕無好事豺狼是要吃兔子的。喻表面看起來是好事,實則充滿危險。12、茶鋪子裡的水--滾開茶鋪子,即茶館。滾開,雙關,本指水沸騰,轉指驅逐人走開。
  • 20句耳熟能詳的民間歇後語,句句現實,透露了人性
    20句耳熟能詳的民間歇後語,句句現實,透露了人性一、狗皮膏藥貼上來了——揭也揭不掉比喻纏住或緊跟某人不放。二、藥裡的甘草——少不了的一位(味)指不能少一個人,強調其重要性。三、擀麵杖吹火——不通氣兒。
  • 關於土地公公的歇後語30條:真是土地廟瞪眼,妙極了
    天下有五嶽,文章要點題,當你被標題吸引點擊進來之前,已經清楚本文說歇後語,說與土地公公相關的歇後語,準確說是關於土地公公的歇後語30條(與土地公公相關的歇後語遠不止30條)。毫不誇張,有中國的領土,就有土地公公,這位笑容可掬,慈眉善目的老者,是民間供奉最多的神仙。而幽默風趣、言簡意賅的歇後語眾所周知。當土地公公遇上歇後語,會擦出怎樣的火花?土地公公的歇後語30條:真是土地廟瞪眼,妙極了。
  • 盤點《傻兒師長》裡的方言歇後語——滿滿都是民間的智慧
    劇中的臺詞風趣,特別是四川方言歇後語,有著濃厚的地方風味,幽默之中透著川渝地區的民間智慧。下面就來為大家盤點一下這些叫人忍俊不禁的方言歇後語。傻兒賣了牛屎,卻被地皮敲詐10.船頭上跑馬——有腿無路傻兒感慨,世道艱難11.崔一洞為樊傻兒接風,讓大夥擺開抬盤子(桌子),多備些糾頭子(酒),上些擺尾子(魚)、薑片子(肉)、扁嘴子(鴨)、掌冠子(雞),陪樊兄弟造粉子(吃飯)此處是黑話,不是歇後語
  • 20句經典歇後語,句句揭穿人性,永不過期!
    16、舌頭碰牙——免不了 指經常接觸,總會發生些矛盾或摩擦。 你若喜歡,別忘了點個在看哦
  • 閩南地區晉江歇後語
    歇後語「隱龜趴車軔」就是駝背翻跟鬥,說的是盡心盡力幫助別人做事卻得不到對方的理解和肯定,因而慨嘆地說:「我真是隱龜趴車軔———吃力不好看。」有時,人們對待得不償失的事,往往也會十分幽默地說:「那事我才不幹呢,隱龜趴車軔———吃力不討好。」 李固見員外——無言可答在晉江民間中,流傳著一句歇後語:李固見員外——無言可答。其故事出自《水滸傳》。李固,原是東京人,因到北京投奔相識不著,凍倒在盧員外門前。
  • 淺談《紅樓夢》對歇後語的運用及意義
    《紅樓夢》中歇後語主要集中出現在前八十回文本中,大約有一百六十條左右,平均每章使用歇後語兩條次以上,使用頻率不可謂不高。這些歇後語涵蓋了婚嫁、職業、宗教、理家、服飾、飲宴、口才等多個方面,各司其職,各盡其妙,表現為使用的高度靈活和豐富多彩,並極具口語化和人物性格化。
  • 農村流傳下來的這16條歇後語,簡短精湛,幽默不失道理!
    農村流傳下來的這16條歇後語,簡短精湛,幽默不失道理。1. 駱駝長牙齒——變了象。比喻人變了臉色。2. 暗室裡穿針——怎麼過得去喻事情不好辦,問題無法解決,或日子過不下去。3.16. 馬融評鄭眾注《左氏春秋》——博而不精馬融是東漢經學家、文學家;鄭眾字仲師,東漢經學家、官吏。學識廣博但不精深。
  • 【最經典】閩南歇後語系列!
    所謂「歇後語」,是由近似謎面及謎底兩部分組成,帶有隱語性質的口頭用語。兩部分之間有間歇,且間歇之後的部分常常不說出來。除此之外,歇後語經常使用諧音雙關,且具有多種意義。由於歇後語是產生於民間,和大眾生活密切相關,所以內容也就以日常生活中隨手可得的材料為主。今天與大家分享最經典的閩南歇後語系列二。
  • 中國最早的腦筋急轉彎,幽默的歇後語同時還是啟蒙孩子語文的利器
    人教版一年級下語文園地裡第一次出現了傳統文化中的歇後語。小蔥拌豆腐——一清二白,15隻水桶打水——七上八下,竹籃子打水——一場空。只是簡簡單單的列舉了幾個中國文化中最常用最親切的歇後語。而對第1次接觸這種語言形式的孩子來說,卻是叩開了一扇神奇的語言大門。
  • 民間歇後語20句,一句比一句經典,百讀不厭
    民間歇後語20句,一句比一句經典,百讀不厭1. 戴鬥笠坐蓆子———獨霸一方本指鬥笠帽簷很寬,戴著它坐在蓆子上,別人無法再坐;指人在某個領域或某方面稱霸。2. 戴起草帽打陽塵———沒望本指草帽邊寬,戴著不便抬頭看;指某事沒希望。
  • 民間20句經典歇後語,幽默俏皮,讓人笑彎了腰!
    民間20句經典歇後語,幽默俏皮,讓人笑彎了腰。1、船漏又遇頂頭風--禍不單行。船漏、頂風是行船兩大忌。喻不利的事總是一起來。2、廚房裡打架--砸鍋。砸鍋,雙關,本指砸壞烹飪用的鍋,轉指事情辦糟了。16、卸甲山的松樹--一邊歪。形容都倒向一個方向。17、心月和尚刻羅漢--千姿百態。形容姿態多種多樣或種類十分豐富。18、新官上任--三把火。比喻官員上任之初採取新的措施或政策。19、賢妻規勸樂羊子--不要半途而廢不要走到半路就停滯不前。比喻做事要有始有終。
  • 《三國演義》裡的歇後語,你知道幾個?
    整理 | 大明白我們是水滴字典,公眾號:shuidizidian《三國演義》都看過吧,歇後語一定也聽過不少,但是,《
  • 歷史上三國人物歇後語!
    其實,歷代有許多道學先生都從社會維穩的角度思考,認為小說戲曲在民間有煽動性,不是「誨盜」,就是「誨淫」,存在很大的治安隱憂,應該禁絕。對比劉關張,可以看到民間印象中,桃園結義的三兄弟個性相當不同。劉備賣草鞋,是「人軟貨不硬」,關鍵是強調他個性軟弱。關公與張飛賣豆腐,都是「人強貨軟」,突出他們個性強硬。說到關公與張飛的差別,則是突出一個紅臉,一個黑臉。因此,會出現對關公不甚禮敬的「關二爺放屁」、「關公脖子長肉瘤」、「關公流鼻血」這類的比方。
  • 《LOL》至臻點2020過期時間是多久 至臻點過期時間一覽
    導 讀 LOL至臻點2020什麼時候過期?
  • 東洲|海門土成語,海門歇後語,酌酌有滋味
    經過200多年的吸納、沉澱,以及民間智慧的發散,自成一體的沙地話成為精練、幽默、意遠的獨特語種,透著股樂觀豁達的拓荒精神,幽默風趣的自嘲精神和直面人生的擔當精神。然,今天對沙地話文字記錄、整理的相對滯後,正嚴重影響著它的傳承和普及,絕大多數海門人對沙地話是能說不能寫,尤其是在外來文化蜂擁而至,世界大同漸成趨勢的形勢下,即使在海門,沙地話的語境優勢正逐漸喪失。
  • 流傳千年的10句民間歇後語,一句比一句經典!
    流傳千年的10句民間歇後語,一句比一句經典。1. 劉備在劉表處流淚——髀肉復生比喻長久過安逸生活,無所作為或壯志未酬,歲月虛度。2. 老虎不吃人——惡名在外。老虎即便不吃人,但是吃人的惡名已經流傳在外。比喻壞名聲已經傳開,容易被人誤解。
  • 賊有意思:《三國演義》中的成語和歇後語 ‖楊森武
    其中,根據這部書改編的小說、故事、戲劇、影視劇和民間藝術多不勝數。除此之外,還產生了許多關於三國的成語、歇後語,不僅豐富了我國的文化語言寶庫,而且給人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樂趣。司馬昭破蜀後,將蜀後主劉禪遷往洛陽,封為安樂公。在一次酒宴上,司馬昭命人作蜀國歌舞,蜀國降官見了皆淚落不止,獨劉禪歡樂自如。司馬昭問他:「你不想念蜀國嗎?」劉禪笑答:「此間樂,不思蜀。」後人用「樂不思蜀」來表示一個人貪圖享樂。 此成語出自諸葛亮的《出師表》。諸葛亮為了北伐中原,向朝廷上表,表明了自己復興漢室的決心。後人常用來表示自己對國家對人民作出奉獻的誓言。
  • 四大名著中的歇後語:看了就懂,懂了就樂
    而歇後語是我國民間流傳得最廣的傳統語言文化之一,它集詼諧幽默於一體,集中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的聰明和才智。歇後語最大的特點是諧音、比喻和會意,現將有關四大名著中的故事和人物的歇後語做了整理,分享給大家。張飛吃豆芽——小菜一碟 8.三個臭皮匠——頂個諸葛亮 9.周瑜打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10.徐庶進曹營——一言不發11.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12.夏侯惇看春秋——一目了然 13.趙子龍戰長板——渾身是膽 14.東吳招親——弄假成真 15.諸葛亮徵孟獲——收收放放 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