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級鋼琴的教與學
鋼琴,常被人們稱作是「樂器之王」。鋼琴在我國的發展歷史並不長,但如今被越來越多的中國家庭所接受,家長們也紛紛讓自己的孩子接受鋼琴教育。中國的少年兒童學習鋼琴的人數比例也以驚人的數字每年遞增。作為一名鋼琴教師必須從實際出發,總結出一套自己特有的、新穎的、具有個性化的教學方法,以提高兒童鋼琴的教學質量。
藝術是精神文化的外在體現,是人類文明的智慧結晶。想要做好素質教育,對藝術教育不可有半點忽視,而音樂教育則是其中最為重要的一個部分。音樂教育之所以能夠發揮這樣的作用,是因為它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審美能力,還有助於開發學生的創造思維,尤其在兒童鋼琴教育上,這些教學特點表現得非常明顯。
鋼琴學習的主要目的是教授學生規範的鋼琴演奏方法和基本技能,培養音樂感覺,提高學生的音樂藝術修養。通過學習鋼琴,使學生熟悉中外不同鋼琴作品,掌握不同音樂流派的演奏風格。相關研究數據顯示,學習鋼琴能夠促進兒童身心發展,培養兒童良好的道德情操、情商、交往能力以及自信心等綜合能力,使這些方面的素質得到提高。通過學習鋼琴,很多琴童都會從中獲得美的感受,增強自身的文化底蘊和音樂素養。
一、學習鋼琴的優越性
對於學習鋼琴的兒童來說,鋼琴不僅可以豐富他們的課餘生活,而且還對培養他們的文化素養和音樂感知能力起到助推作用。同時,學習鋼琴對少年兒童智力啟發、品格培養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智力啟發,培養兒童的靈動性。彈鋼琴是眼、耳、手、腳同時參與的一種活動,這種綜合性的活動刺激了腦細胞的發育,使孩子的智力得到了提高。孩子們通過彈奏的訓練,不但鍛鍊了克服困難的毅力,也培養了良好的學習習慣。
通過學鋼琴加強兒童的記憶能力。無論是學習鋼琴還是聲樂,學習者都需要背譜。通過背譜,琴童的記憶能力會不同程度地得到鍛鍊。從小接受彈奏鋼琴訓練,不僅能形成好的音樂記憶能力,比如記憶樂譜的能力,而且促使對其他知識的記憶能力也變強,記憶的敏捷性、持久性、準確性比較突出。
鍛鍊兒童的心理素質。學習鋼琴的人,有很多機會登臺表演。在舞臺上,不僅要面對很多觀眾,還要把鋼琴樂曲詮釋得很好,這就要求表演者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而琴童從小就能獲得在大庭廣眾之下表演的機會,這無疑會鍛鍊孩子的適應能力和心理素質。
學習鋼琴對於注意力的開發也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鋼琴演奏是一種時間藝術,需要演奏者有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並且保持注意力的穩定性,這樣才能緊隨樂音運動、變化和發展。
二、初級鋼琴學習的技巧和方法
就古典音樂和流行音樂而言,大多數人都比較推崇流行音樂,為什麼呢?因為含有流行元素的音樂較容易被人們所接受,這就相當於在浪漫主義時期,人們比較喜歡蕭邦一樣。這些是關係到音樂的底蘊問題,音樂文化能修身養性、鍛鍊人的毅力。
一般兒童到了4歲左右就可以進行早期的鋼琴學習(也有特殊情況,看孩子的資質條件而定),在學習的過程中,教師與家長的配合起決定性的作用。因為在孩子學習鋼琴初期,由於年齡的關係,有許多的理論需要家長與教師通過講故事的形式進行傳授,所以家長需要回家陪同練習。兒童學習鋼琴的初期,要注意以下幾點:
家長的心態要調整好,對於四五歲的兒童,「堅持」和「認真」是需要訓練才能達到的,所以兒童學習鋼琴的初期一定是以培養興趣為主。
「練琴」作為鋼琴學習的必修課,也是能否彈好鋼琴的決定性因素之一,所以在初學階段想讓琴童喜歡上練琴,必須做到的是從學琴開始就要固定好每天練琴的時間,但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家長在陪同琴童練琴時要儘量作為一個傾聽者,而不是一個責罵者。孩子有不對的地方,只需要指出來而不是責罵。當琴童有進步的時候家長應該進行鼓勵,從而增強小朋友的學習自信心和動力。
家長陪同上課時除了做好筆記之外,應多與教師溝通,比如手型的練習方法、家長如何輔助等。當練習時,琴童出現手型問題時儘量多用手幫助糾正,少用嘴說,這樣才是最科學、最快速地促進琴童學習鋼琴的方式和方法。
學習鋼琴的初期一定要多讓琴童聽音樂,聽不同類型的鋼琴曲及演奏會。因為小朋友的聽力及樂感的培養有小部分是天生的,但是絕大部分是後天培養的。雖然琴童聽不懂,但是他們可以分辨出哪種音樂是快樂的,哪種音樂是不快樂的,能夠對音樂情感有著簡單的認識和把握,這對初學鋼琴的兒童來講也是一大進步。
多參加不同類型的音樂會和比賽,這樣既可以訓練他們的上臺表演能力,也是一種自信心的體現和培訓,能夠讓琴童在比賽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及時糾正。
三、初級鋼琴教學的觀念與教法
鋼琴,被人們譽為「音樂皇冠上的明珠」,是樂器之王。作為一件既神秘又神奇的樂器,從遙遠的巴洛克時期到如今的現代主義時期,它始終是一件讓人們感到驚奇的物品。現在,在大城市裡鋼琴教育的普及率很高,很多家長非常重視學生的音樂教育,筆者認為這種現象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在積極方面,鋼琴的普及說明整個社會的音樂文化教育和經濟狀況得到極大的改善,人們的審美意識相應提高,懂得在精神生活和藝術方面的追求。而消極方面,有些父母不尊重孩子的興趣,粗暴地要求孩子學習鋼琴。這樣一來,不僅傷害了孩子的自尊心,也耽誤了孩子在自身興趣方面的發展,嚴重的甚至可能貽誤孩子終身。
教學觀念是人們對教學和學習活動內在規律認識的集中體現,也是對教學活動的基本觀點和看法,是人們從事教學活動的信念。科學合理的教學理念對教學活動具有全局性的指導作用。鋼琴演奏是一種表演藝術,如果沒有勤奮的訓練很難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但是對於啟蒙階段的兒童來說,過多地要求他們花時間練習,很容易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國外的兒童鋼琴教師在兒童的鋼琴啟蒙階段教學中,通常會採用幼兒喜歡的遊戲方式來激發兒童學習鋼琴的興趣。這種類似於運動的方式有效地將音樂學習與遊戲學習結合在一起,有效地培養了學生的旋律感和節奏感。總體而言,國外的兒童音樂教學比較反對死板的鋼琴練習,他們不認為在兒童啟蒙階段技巧佔據多麼重要的地位,只要打下相應的演奏基礎就可以,而更應該著重於培養兒童的審美思維和創造性思維。
不能否認的是,兒童鋼琴教育方面,我們需要學習國外一些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教學方法。國外的兒童鋼琴教學觀念在先進的教學法的影響下不斷更新,與國內倡導的「以人為本」思想相類似的是,國外鋼琴教育教學法中還體現了「喚醒兒童天生的音樂本能,培養其節奏感,使其身心和諧發展,感情更臻敏銳細膩」的教學理念,這充分表現出國外兒童鋼琴教學中希望鋼琴教育能夠充分激發學生的想像力,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素養。激發孩子的學習熱情,提高他們的學習興趣,培養他們的獨立性,鍛鍊並提高兒童獨立的學習能力,讓孩子們自覺、獨立地學習和練琴,且不用家長陪讀、陪練等,這些都是國外兒童鋼琴教學獨到的教學特點和成功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