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記者 陳素萍 通訊員 呂文燁 姚穎毅
「太頂了,顏值學識雙在線。」「神仙愛情!酸了。」近日,中國計量大學師生的朋友圈被一對學霸情侶刷屏了,大家紛紛在官微下留言,表達羨慕和祝福。
這對情侶就是該校材料與化學學院16級功能材料專業的劉俊和胡月,兩人是同學,也是一對情侶。他們把愛情變成了求學路上互相陪伴、共同進步的「催化劑」,雙雙成功考研被浙江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錄取。
誰考第一,誰請吃飯
隔壁班的同學、學院黨員之家教培部的夥伴、常年包攬年級考試排名第一和第二……胡月和劉俊的緣分從大一就開始了。「誰考第一,誰請吃飯。」這原本是一句玩笑,誰知卻成了兩人真實的約定。
劉俊和胡月的學業一直非常突出,紛紛包攬學校一等獎學金,也多次在學科競賽中獲獎。劉俊曾獲得授權實用新型專利「連續熔制玻璃粉體裝置」,胡月則以第一作者發表SCI論文《矽酸鈣多孔陶瓷的製備及表徵》,並以第一發明人成功申請國家發明專利「孔形可調的矽酸鈣多孔陶瓷膜的製備方法」。
「執著,專一,自律」是劉俊對胡月的評價。而在胡月眼中,劉俊是一個「好勝心強,有主見,但缺乏耐心」的男孩子。既有點相似又可以互補的性格,讓愛情的種子在不知不覺中悄然萌芽。
說起究竟是誰先喜歡上對方的,劉俊和胡月都害羞得不肯承認。「可能是同時吧!」胡月笑著說。
在平日裡一次次火鍋燒烤小龍蝦的聚餐中,在一場場電影、羽毛球、自習的約會中,也或許是在學業上相互較勁、卻又願意拿出自己的「獨門秘籍」分享給對方的那一刻,心中小鹿忽然亂撞。在大三的下半學期,他們從最好的朋友變成了情侶。
考上浙大後,再在一起
進入大學後,考研就是兩人共同的學習目標。考上浙江大學的研究生一直是胡月的夢想,而劉俊心儀的院校原本是中國科學院福建物質結構研究所。和胡月在一起後,他們在去年的五一小長假裡同遊浙大玉泉校區,在老和山下堅定了要共同考取浙大的決心。
然而,情緒管理和親密關係的經營並不容易。「畢竟做情侶和做朋友不一樣,我們很在意對方感受,有時在一起會互相影響情緒。」面對學業的壓力,為了專心備戰考研,他們做出了艱難卻理性的決定:等考上浙大後,再在一起。
胡月說:「從一開始我們就沒給自己留後路,也沒有想過考不上該怎麼辦。」他們堅信,只要拼盡全力,結果就一定不會太差;就算最後真的沒有考上,也不會後悔,「至少我們為了同一個目標真正努力過,共同奮鬥過。」
做出決定後,兩人又回到了以前朋友式的相處方式。在大量的課餘自習時間裡,他們會默契地選擇分坐在不同的教室。胡月說,很多時候她也會靜不下心來,這時劉俊就會開導她,「現在最重要的是考研,不能把重心放在談戀愛上。」
暫時的分開,不代表不再聯繫。和以前一樣,劉俊會和胡月分享數學的學習方法,而胡月也會向他傳授英語的複習技巧。生活中,他們相約打羽毛球,一起跑步聊天、吃飯看電影,排解考試的壓力。
努力,是為了更美好的相遇
胡月和劉俊都是老師和同學眼中公認的學霸,但二人的學習方法卻不盡相同。胡月屬於勤勉努力型,做事穩紮穩打。備考期間,從早上七點到晚上十點,圖書館必然有她伏案疾書的身影,「帶一杯熱水和一杯冷水到圖書館是我的習慣,為了隨時能喝到溫水」。備戰考研的日子裡,每當她因為學習生活心煩意亂時,「劉氏大道理」總能準確捕捉信息,對胡月進行針對性開導。
學習方法因人而異,也因科目而異,但最重要的,是不斷復盤和調試,最終找到與自己當下狀態相匹配的學習方式。「我有寫日記的習慣。」胡月說,如果做題的正確率不理想,她會停下來反思,自己是不是最近學習方法或者心態存在偏差。「未經審視的人生不值得度過」,蘇格拉底的名言在學習上同樣適用。「不存在一成不變的計劃,這樣調整之後,我的學習效率就會很高。」
而劉俊更接近於天賦型選手,學習看狀態。「我督促他學習,他嫌我煩。」胡月說,「那我就旁敲側擊,用自己的學習成果來激起他的緊迫感。」劉俊便會努力調整狀態,跟上對方的步伐。
「恭喜」,得到兩人雙雙被浙大錄取的好消息後,胡月第一時間為劉俊送上了真摯的祝福。他們用自己的行動實現了當初的承諾:所有的努力和付出,都是為了在更高處更遠處與你再次相遇。
未來,在求是園啟真湖畔,他們將共同續寫人生新的篇章。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