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許多有關盜墓、探險的影視作品中,我們常常能見到主角會拿出一個小小的棍子,然後對著其中一頭吹一口氣,東西就著起來了。
這種東西被作為照明工具時常會引起人們的好奇。這是什麼?為什麼一吹就著火?這東西的原理是什麼?
這個東西被叫做「火摺子」,的確是用來照明的一種工具,與眾不同的是,火摺子經過特殊設計,使用起來遠遠比臨時再起火把用來照明要方便的多,但是,由於是一次性物品,火摺子的使用並不廣泛。
火摺子的最基本原理就是要儲存火焰,這個火焰怎麼儲存?其實也不算太難,我們都知道,如果一個東西要燃燒必然少不了與氣體接觸以及足夠的溫度,因此,最簡單的火摺子也不算多難製作。
只要拿一個稍硬的紙張卷緊實了,然後放入一個設計有蓋子的竹筒中,再將竹筒上開幾個便於空氣流通的小孔然後點燃紙張後直接吹滅,留下些許火星後直接蓋上就行了。
當要使用的時候就拿出來拔掉蓋子吹一吹,讓空氣流動起來,火摺子自己就著了,只不過,這種最簡單的火摺子時效性不強,往往焼不了多久也很難保存。
為了更方便使用,古人將火摺子裡的紙換成了紅薯藤,用水泡軟後放入酒裡,混雜上棉花、蘆葦等極其易燃的物質塞入竹筒之中,經過改良後的火摺子不僅更耐久了,也更方便保存了,甚至後來還發明了連吹都不用吹的,直接拿出來一擰蓋子就能著的火摺子,簡直就是打火機的前身。
古人的智慧真是令人驚嘆,這小小的火摺子裡蘊含了大量的道理,充滿了古人的智慧結晶,本身的設計也是極其有想法,這種完全依靠經驗說設計出來的東西,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幾乎無法取代,知道後來發明了電,等待電燈的出現與傳入,才慢慢替代了火摺子的使用,只不過,即便如此,火摺子也隨著技術的進步加以改進,現在許多類似火摺子的道具被廣泛使用來照明,至今沒有過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