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海南客戶端、南海網、南國都市報11月5日消息(記者 王子遙)11月5日,第二屆博鰲智能電網國際論壇在海南博鰲正式開幕。在開幕式前,與會嘉賓集體了參觀了位於博鰲的海南電網公司智能電網互動體驗中心,了解海南智能電網的建設發展概況,探尋電網建設中的「黑科技」。
11月5日,第二屆博鰲智能電網國際論壇與會嘉賓參觀位於博鰲的海南電網公司智能電網互動體驗中心。記者 李昊 攝
在互動體驗中心內,一臺身高1米左右、通體黑白色相間、擁有如犬類一般可爬行的四肢、頭部裝有攝像頭的AI機器,在工作人員的操控下時而原地踏步,時而屈身行走,讓不少與會嘉賓圍觀了起來。
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這臺機器名為電力AI機器狗,是一款基於人工智慧、物聯網、邊緣計算以及仿生技術,面向變電站智能化巡檢應用的四足式智能巡檢裝置。它具有豐富的運動能力,能適應諸多複雜環境,可對變電站各類設備的狀態及屬性進行識別,包括刀閘開合狀態、表計讀數、紅外測溫等,實現變電站的智能化巡檢。
與會嘉賓被智能巡檢機器人吸引。記者 李昊 攝
「這臺機器就如同十分聽話的小狗一般,它可以爬坡,可以上臺階,可以快速行走,非常適合我們變電站內的複雜場景。同時,它自己還有AI能力, 可以主動做到摔倒後自主爬起、匍匐抬頭扭動等姿態,可以說是巡檢人員的『好幫手』。」體驗中心內工作人員說道。
在體驗中心內,同樣具備AI技術的還有外形小巧、裝有四個螺旋槳的AI無人機以及裝有攝像頭的智能AI頭盔。工作人員告訴記者,AI無人機除了續航時間長達40分鐘,能夠完成較長距離的巡線任務外,還能在巡線過程中對近百米高的高壓線路的缺陷進行現場的智能識別,對有缺陷的數據才進行上傳,大幅減少了數據傳輸的工作量;而AI頭盔則是一款智能電力可穿戴設備,是基於人工智慧、物聯網、雲邊端協同等技術,面向現場作業巡視應用研製的,具備識別各類違章行為的能力。
電力AI無人機和電力AI監拍裝置。記者 李昊 攝
數位化保護裝置和電力AI頭盔。記者 李昊 攝
在海南目前正力推電力抄表到戶的背景下,嘉賓們也十分關注「表」的研發情況。記者在體驗中心內看到,一臺約1米高、擁有前沿技術、包含了藍牙智能表、智能塑殼斷路器以及智能表箱終端的智能表箱引得不少嘉賓點讚。工作人員告訴記者,該表箱能夠通過智能化運行,對相關數據進行高效率採集以及上傳,實現表箱各項指標的智能化遠程監測,以及低電壓、停電、設備異常等故障定位。
「現在的電錶在大小上要比原來的表小一倍,但是智能化的程度更高了,由於目前使用了藍牙採集,抄表的採集速率比以前也提升了10倍之多。此外,數據採集的範圍也更加廣了,該智能電錶除了能夠採集電流、電壓等常規數據外,還能對分支的線路、開關等狀態進行採集,甚至可以採集監測到哪根線溫度過高,可能存在隱患,從用電的方便性和安全性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據了解,隨著海南加快推進電力抄表到戶,該類智能電網也將逐步向市場進一步普及。
智能塑殼斷路器和藍牙智能表。記者 李昊 攝
「伏羲」系列電力專用主控晶片。記者 李昊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