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奧丁和託爾之名!維京海盜在歐陸沿海的瘋狂肆虐

2021-01-18 History心發現

公元8到10世紀的歐洲,是維京海盜橫行無忌的時代。他們從寒冷的北歐出發,駕馭著長船縱橫在大西洋和地中海,風雨來去,無人可擋,巴黎、亞琛、約克、盧卡……一座座重鎮在維京人的肆虐下一度化作廢墟。這群來自北國的野蠻人數量並不多,也不具備超越時代的裝備,為什麼能造成如此之大的影響呢?這一切都要從維京人的最初歷史說起。

維京劫掠的起始

貧瘠的北歐,每過一段時間就要向歐洲腹地傾瀉過剩的人口。襲擊羅馬共和國的條頓人和辛布裡人來自日德蘭半島,哥特人則是從斯堪地那維亞遷移到中歐,接著再進入羅馬帝國。維京時代最大的受害者——撒克遜人,最早也居于波羅的海沿岸和什勒斯維希地區,在侵入英格蘭之後和當地凱爾特土著融合後才逐步文明化。

但8世紀開始的維京侵襲,與此前的北歐蠻族流動大有不同,過去是沿著陸地,現在卻是通過海洋。

這是因為羅馬帝國滅亡之後,隨著日耳曼人的文明化,文明地區的範圍反而擴大了許多,這就意味著維京人有了更多的搶劫目標。不過,北歐野蠻人的數量面對文明民族有著巨大的差距,他們要想奪取土地和財富,就需要更加靈活機動的作戰方式。

瑞典人較少參與劫掠活動。瑞典南部擁有相對平坦的土地可以開墾農田,東面是廣袤的東斯拉夫人地帶,與歐亞草原走廊相接。瑞典地區的維京人大量向東進發,從事貿易活動,因為貧困而分散的東斯拉夫人並不適合進行劫掠,但通過他們聯通東方的貿易路線卻可以獲得驚人的財富。

當時還極為落後的東斯拉夫人也非常歡迎來自瑞典的維京人,著名的留裡克家族被迎接過去做首領,建立了綿延七百年的留裡克王朝。

而崎嶇寒冷的挪威,或是擴張空間被查理曼帝國封堵的丹麥,都不得不選擇向海上進發。這些劫掠和殖民活動往往是由中下層維京人自發發起而非王族指揮,充滿激情和活力。

維京長船

說到維京劫掠,就不得不提他們最重要的機動工具——維京長船。維京長船以造型優美著稱,體型修長而窄,只有單層甲板,主要採用北歐盛產的橡樹木板疊接而成。長船的驅動依靠風力和人力結合,有風帆也有划動所需的槳。

吃水極淺的長船行動迅速,有時候能達到他們對手帆船的五倍。它們能在幾乎任何水域靠岸,能夠輕易穿越橋梁,在最狹窄的河流支流機動如風。憑藉著長船,彪悍的維京人能夠迅速襲擊多個城鎮,並在敵人的軍隊趕到之前消失無蹤。

當然,這些簡陋卻實用的長船也伴隨著極大的風險。長船船體開放,沒有船艙,也沒有其他任何固定的遮蔽物。多數船隻上倒是有帳篷,但只供首領使用。面對惡劣的天氣,水手只能咬著牙在甲板上苦熬,凍死者會被直接扔進海裡。

雖然長船的製造周期很短,但其防水性能相對缺乏保障,時間一長就會漏水,必須要人工舀水。當時有這樣一種說法:有七個人划槳,就必須有六個人舀水。如果舀水速度跟不上滲水的速度,船隻和人員就會一同沉入海底。

正因為有這樣大的風險,維京人的海上傳奇才無法複製。只有徹底視生死於度外的野蠻勇士才能駕馭這樣的長船,徵服每一片狂暴的水域。

維京人的對手們

我們都知道,當時西歐的虛弱,是維京人得以橫行無忌的又一個關鍵因素,在查理曼的時代,維京人完全不敢像之後那樣膽大妄為。那維京又是如何直接對抗那些龐大的歐陸王國的呢?

實際上,東法蘭克王國國王日耳曼人路易曾經威脅丹麥國王霍裡克,以戰爭威脅迫使霍裡克屈服,稱臣納貢。霍裡克甚至沒收了拉格納·洛德布洛克劫掠巴黎獲得的戰利品,將其送給日耳曼人路易。

顯然,就歐洲大陸而言,各國的總體實力並非維京國家所能對抗。維京人得手依靠的,是己方極高的機動性和對手內部的不協調。

查理曼去世後,西歐的法蘭克國家鬥爭不斷,內部陷入封建割據,這使得維京人可以藉機肆虐。此外,這些羅馬帝國的繼承者們似乎沒有學會他們羅馬老師的後勤體系和動員體系,這就使得他們有能力進行會戰,卻難以贏得戰爭。

一開始,維京人的裝備也比不上法蘭克各國的軍隊,他們缺乏當時歐洲常見的盔甲,只有維京劍較為鋒利。在空曠的原野地區,維京人常常因為缺乏防護而被擊敗。不過隨著對法蘭克諸國的劫掠和攻擊,維京人很快改善了武備,包括頭盔、甲冑、槍矛、盾牌和弓弩。

法蘭克民兵因為土地的束縛,每年能夠徵召的時間很短,徵召所需的時間卻很長,這就讓機動靈活的維京軍隊有了極大的操作空間。加上國王和貴族之間的不團結,使得維京人壯大到一定程度後,能夠直接威脅西法蘭克王國的國王,勒索貢金。

在英格蘭,維京人顯得更加肆無忌憚。8世紀的英格蘭雖然未曾統一,但文化繁榮昌盛,經濟快速發展,處於「諾森布裡亞文藝復興」當中,與查理曼的加洛林文藝復興交相輝映。修道院在英格蘭各地開辦學校,培育了眾多知識淵博的學者。

海洋的庇護使得盎格魯撒克遜人變得重文輕武,他們將財富大量儲存在海邊的修道院內,將海岸當做天然的天塹。

當時,整個西歐都缺乏像樣的海軍,因此維京人來到英格蘭這片海岸線極長卻幾無設防的寶地之後得以大快朵頤。他們從海邊深入內地,不斷通過殺戮抽取英格蘭的血肉。

維京人對於愛爾蘭的入侵都始終未能深入腹地,卻幾乎徵服整個英格蘭,看起來的確讓人意外。這是因為毗鄰北歐的英格蘭所遭受的入侵維京人規模相對龐大,而維京人長期的劫掠又起到了給英格蘭放血的效果,使得英格蘭人充滿了對維京人的恐懼。

但即便是如此,著名的無骨者伊瓦爾入侵時在兵力上仍然無法勝過英格蘭七國中的諾森布裡亞王國。只是因為國王埃拉和王位競爭者奧斯伯特的爭鬥,才讓伊瓦爾得以襲取約克城,但埃拉和奧斯伯特聯手起來集結優勢兵力反攻時,卻被引進城內殺死,諾森布裡亞大軍隨即潰散,諾森布裡亞陷入了無政府狀態,就這樣被維京人拿下。

維京人扶持了傀儡國王埃克伯特代為管理,就獲得了諾森布裡亞的資源,而更多的維京增援也來到英格蘭。他們憑藉著諾森布裡亞的資源為基礎,經過十年苦戰,才得以徵服東盎格裡亞和麥西亞(雖然此前東盎格裡亞已經一度屈服於維京大軍,向他們提供補給)。

顯然,英格蘭各國各自為戰,以及維京人在約克城的大勝利,是維京人能夠以較少的兵力徵服英格蘭的原因。在統治英格蘭的問題上,維京人一方面擅長利用在地勢力,另一方面又廣泛移民來強化控制,而風雨飄搖的英格蘭,只能由威塞克斯的阿爾弗雷德大王來拯救。

維京徵服的落幕

公元911年,維京人首領羅洛接受了西法蘭克國王查理三世的冊封,成為諾曼第公爵,由劫掠者變為法蘭克王國的守護者,為王國守護北疆。

維京人長期的肆虐使得西歐的金銀儲備枯竭,沿海地區荒廢。同時,他們也強化了防禦,包括修建各種各樣的橋梁和堡壘來限制維京人的行動。在英格蘭,阿爾弗雷德大王還創建了海軍來對抗維京人的長船。這樣一來,維京人獲得戰利品就越來越難了。

斯文一世和克努特父子對於英格蘭的入侵,是維京徵服的最後一搏。需要指出的是,這時,以中下層維京人組成的團體已經沒有發動入侵的能量了,北海帝國對英格蘭的入侵,是以克涅特林加家族的王權為基礎,匯集了丹麥、挪威、瑞典的力量。

但英格蘭人不滿維京人的統治,反抗不斷。當克涅特林加王朝君主哈代克努特去世後,英格蘭人拒絕再接受維京人統治,從諾曼第迎回僑居的先王埃塞爾雷德二世之子愛德華加冕,復闢了威塞克斯王朝。

而諾曼第公爵徵服者威廉對於英格蘭的徵服,是已經徹底法蘭西化的諾曼人進行的,已經和維京時代和維京人沒有多少關係了。

小結

維京人及稍後的馬扎爾人常常被渲染為匈人王阿提拉那樣強大而恐怖的存在,事實上他們的實力還遠比不上曾差點把拜佔庭帝國逼到絕境的阿瓦爾人。維京人數量不多,軍隊常常只有幾百人,他們雖然看起來縱橫無忌,但實際上在小小愛爾蘭都難以打開局面,在四分五裂的英格蘭也陷入苦戰。

維京人逼迫法蘭克國王納貢的成就,展示出一支實力有限的野蠻民族將機動性發揮到極限之後,能取得成果的上限。他們風雨滄海的戰狼歲月,也確實是那個時代的一幕幕傳奇,但維京人終究也厭倦了殺戮劫掠,他們不可避免的融入了先進的歐陸基督教文明之中,除了奧丁和託爾的傳說,仍在訴說著維京人史詩般的勇氣和力量。

相關焦點

  • 農民才喜歡雷神託爾,上流人士更喜歡奧丁
    不知道究竟是什麼樣的生活環境和習俗,讓北歐人民編織出了「眾神皆有一死」、「不重創造重毀滅」的北歐神話,而8世紀的維京人,正是在這樣的神話薰陶下,在他們的主神奧丁和雷神託爾的庇護下,在歐洲大陸橫行霸道,大開殺戒……  九個世界  儘管維京人的文化中也有神的存在,但他們語言中卻沒有「宗教」這個詞彙。
  • 在《刺客信條:英靈殿》中解讀極光之下的維京海盜
    他們是農民,也是海盜;是出色的水手,也是英勇的戰士;是旅行貿易的航海家,也是無惡不作侵略者。  這個民族,是英雄和戰鬥的民族——它叫維京。他們駕駛著一艘艘船頭雕刻著龍頭的長船(Longship)在北歐海洋上劈波斬浪,神出鬼沒地襲擊歐洲海岸。
  • 神奇傳說丨維京海盜——最霸道的一群(下)
    這些戰船載著無數維京海盜乘風破浪,出其不意地出現,又如同颶風一樣席捲村莊和教堂之後消失得無影無蹤。可以說,維京海盜贏得的無數次的勝利的功勞中,絕對離不開龍頭船強大的設計。 龍頭船扁而長,吃水很淺不超過一米,可以駛入很多大船都不能進入的河道和淺灘。船身扁平又可以直接用人力拖拽很快越過陸地,搶灘登陸。因此維京海盜行動神速,放佛從天而降。
  • 維京金屬(Viking Metal)
    斯堪地那維亞半島僅有75萬平方公裡,且多為山區,被森林覆蓋,東部和北部的冬季漫長又寒冷,維京人主要生活在沿海地帶,但那裡土地貧瘠,良田稀少,當人口增長後,不足以供養那麼多人,外出貿易、殖民、劫掠自然成了他們的生活模式,而他們出色的造船和航行技術,恰好為此提供了便利。
  • 《雷神託爾》雷神之錘已經無法控制,託爾需要再次獻祭雙眼?
    實際上當年的雷神託爾非常的傲慢,對凡人不屑一顧,所以才會被奧丁剝奪了一切的力量,送到地球體驗生活,而雷神之錘是他專門為託爾打造的,讓託爾記住自己的身份,並找回自己力量的神器。當年的雷神之錘讓託爾非常的嫌棄,畢竟非常叛逆,不喜歡自己的父親奧丁,但是在另一位編劇的筆下,雷神託爾和雷神之錘的關係發生了逆轉性的變化。
  • 《北歐神話》昔日維京人四職業,除了航海、經商、當海盜,還有啥
    以主神奧丁為首領的阿薩神族(阿西爾部落)以及以大海之神尼奧爾德為首領的華納神族(瓦尼爾部落),其中主要的神有十二個。而在諸神之外,還有巨人、精靈和侏儒,精靈及侏儒從屬於神,為神服務,屬於半神。北歐,維京人世居地,由於氣候寒冷,生存環境惡劣,隨著人口的增多,北歐原本不多的耕地更加不敷使用,生活環境逼迫維京人四海為家,尋找著可以開闢農場的土地。於是,北歐的農夫,漁民,成了著名的北歐海盜,駕駛長船的航海家,精明的商人及遠離家鄉的殖民者。
  • 《雷神託爾》:錘子哥雷神的彪悍人生
    北歐人非常崇拜雷神託爾,連出海乾海盜工作的維京人也是必須祭祀雷神的。因為再牛掰的水手也害怕海中的神秘怪物。DOCO之前放的「諸神之戰」的兩部,《宙斯》和《赫拉克勒斯》都是希臘神話中的人物,今天講的雷神託爾,是北歐神話的人物,不是一個神話體系。即便如此,各種神話世界裡對「海妖」的描述幾乎驚人的一致。不過,經人考證,那「海妖」有可能是大王烏賊。
  • 這是新一代的維京海盜們用烈火和巨斧狠狠洗刷西大陸的故事.
    門內和門外同時傳來了兩聲驚呼。    一邊是歡呼,另一邊自然是慘呼。    發出歡呼聲的是洛基身後的維京海盜,他們們參加伯納德公爵的艦隊乘風破浪數萬裡,為的就是眼前的這一刻。二十多名全副武裝的族人高舉戰斧衝入村莊。唯有洛基自己轉頭望向這場殘忍戰鬥中倒下的同胞。    「一,二,三...」
  • 世界上最偉大的海盜傳奇,要結束了
    瘋狂囂張的索馬利亞海盜?神秘的加勒比海盜?還是性感女海盜安妮·波尼? 看了這部海盜劇之後,感覺以上海盜都弱爆了。 《維京傳奇》以北歐傳說中的半傳奇英雄和最早的知名海盜——拉格納·洛斯布洛克的事跡為背景,講述公元9世紀至公元11世紀,大批維京人紛紛離開故土,開闢新航線前往他鄉尋找財富並對外擴張的故事。 維京人來自北歐,是一個遠古的戰鬥民族。 據說維京人個個虎背熊腰,氣雄力壯,擅長使用戰斧和盾牌。
  • 北歐(二) | 《維京傳奇》與時代格局
    《維京傳奇》的故事從公元8世紀末期開始,以傳奇海盜拉格納·洛斯布魯克一家為主角,講述了維京海盜的發家史。
  • 彪悍的維京海盜,就這樣被法蘭西的溫香軟玉俘獲
    諾曼人的法蘭西化在定居之後,諾曼人就慢慢的改變了其海盜生涯的傳統,開始逐步法蘭西化。在這期間,維京首腦羅洛開啟了著名的羅洛改革,加速了這一進程。由於維京人數量不多,法蘭西化的進程是非常迅速的。羅洛本人率先垂範,採用了法語名字「羅貝爾」,迎娶了法國當地女子,用法國人的方式裝扮自己,當然,在日常生活中,也以說法語為主。
  • 奧丁並沒有死於自爆,是帶著弗麗嘉被惡徒活捉,準備用來要挾託爾
    在漫威的作品中,有這樣一位一號人物,他莊嚴威武,雖然多年未出手,但依然在九界中聲名遠播,他有一個掌管雷電的兒子,叫託爾,託爾將接替他的位置,讓仙宮更加繁榮昌盛,他就是眾神之父奧丁。奧丁是強者之父,也是九個世界中最強大的人之一,可以摧毀一個星系。年輕時,打敗了冰霜巨人的勞菲王,用他的神劍和毀滅者套裝獨自對抗天神。即使在漫威電影中,他也能輕鬆剝奪託爾的超能力,破解洛基的魔法,壓制海拉直至死亡。
  • 維京海盜的星辰大海,是現代人渴望的英雄夢
    許多人知道加勒比海盜,但卻不知道,真正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是中世紀之前的「維京海盜」。西班牙的加利西亞卡託伊拉一帶,曾經是維京海盜的天堂,沿襲到今天 ,每年八月第一個星期日,當地居民會舉行「維京海盜節」。人們穿著海盜服飾,大聲吶喊,重現當年海盜的瘋狂和熱鬧。
  • 北歐神話中的主角們:眾神之父奧丁、雷神託爾、邪神洛基
    奧丁為了智慧捨去了一隻眼睛,他被倒吊在被稱作伊格德拉西爾的世界之樹上長達九天九夜,最終獲得了如尼文字的智慧和力量。奧丁有兩隻烏鴉,一隻被他喚作福金,另一隻叫霧尼,這兩個名字的意思是「思想」和「回憶」。這兩隻鳥在世界各處飛翔,將關於各種事情的知識帶回給奧丁,它們停駐在奧丁的肩膀上,對著他的耳朵低語。坐在至高王座上時,奧丁洞察一切,無論它們發生在哪裡,沒有什麼可以逃脫他的認知。
  • 初探北歐維京人——維京人的民族性格和宗教信仰是怎樣形成的?
    傳統的觀點認為,正是土地的貧瘠和人口的壓力,使得該地區的人熱衷出海,但如今很多學者認為,這並非主要原因,西北歐商業活動的擴展才是此地海盜猖獗的原因,這正如新航路開闢後,世界市場雛形形成,商業活動增多,導致那一時期海盜猖獗一樣。而「維京人(維京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其次就是掠奪)」這個詞彙便出現了。
  • 「永久中立國」瑞典:維京海盜發家的北歐雪國,是否已忘記初衷?
    瑞典氣候分布圖維京文化的發源地之一便是瑞典王國,維京人是斯堪地那維亞人的其中一支,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北歐海盜」。公元8世紀至11世紀期間,北歐維京人不斷地侵擾、劫掠歐洲沿海各國。維京人裝束橫掃北歐的「維京海盜」無所不在的維京人駕駛著所向披靡的「龍船」四處徵戰,熱愛冒險和殺戮的「北歐海盜」一度使得歐洲大陸的各大王朝聞風喪膽,他們的威名甚至曾波及到北非和美洲大陸,其兇悍程度不言而喻。
  • 託爾都打不過海拉,奧丁輕易就能封印
    雷神託爾也有有一些難纏的對手,但他的父親奧丁似乎都能輕易的搞定。那麼託爾的父親奧丁實力究竟有多強?雷神的第一部電影是在2011年上映的,當時的雷神初出茅廬,年輕氣盛。奧丁為了鍛鍊託爾磨鍊他的意志,除去了他的神力將他送往了地球。雷神在《復仇者聯盟1》裡是唯一可以和浩克抗衡的英雄,而奧丁幾乎不費吹灰之力就抹掉了託爾的神力,可以說當時的託爾和奧丁的實力簡直是天差地別。
  • 犀利的維京戰斧
    在這些襲擊中,維京海盜幾乎稱得上神出鬼沒,這要得益於他們駕駛的長船,由於精良的設計和堅固的結構,它堪稱那個年代最完美的戰爭機器。  從考古復原的結果看,維京長船通常用一整根橡樹打造,至少15米長,在理想海況下,其航速能達到20千米/小時,如果船員齊心協力,甚至能做到在風暴中行駛。
  • 徵服 維京海盜的中世紀傳奇
    我們來看看生活在冰天雪地的民族維京。 維京人生活在1000多年前的北歐,今天的挪威、丹麥和瑞典。當時歐洲人更多將之稱為Northman,即北方來客。維京是他們的自稱,在北歐的語言中,這個詞語包含著兩重意思∶首先是旅行,然後是掠奪。他們遠航的足跡遍及整個歐洲,南臨紅海,西到北美,東至巴格達。但他們第一次在當地百姓面前出現,就是以海盜的身份搶劫掠奪。
  • 是時候揭開維京人傳奇的「浪漫」外皮了
    都很有代表性,但也都越來越脫離現實形象了作為北歐的代表——維京海盜,也曾一度備受文學作品的青睞。像歌劇《尼伯龍根的指環》和上世紀 60 年代漫威的《雷神託爾》都是受其影響而誕生。這種將其與野獸——尤其是和狼結合在一起的描述,在後世人們對維京海盜的記錄中也經常能看到。直到如今,許多電影或遊戲也依然保持著這個傳統。另一個可能的源頭,大概是基於 8 世紀的敘事長詩《貝奧武夫》原名有「戰狼」之意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