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存在與虛無的海

2020-10-12 林琴琴

年紀漲起來後,對重新看的片子總是有更複雜的體會。

故事很簡單,無外乎兩個聾啞人,關於孤獨、關於生和關於死的體察

從中能看出北野武的存在主義思想。

先聊聊存在主義。

斜眼哲學家薩特在他的著作《存在與虛無》中提出了以下幾個觀點:

1.世界是荒謬的

薩特發現,世界時不時會出現一些荒謬怪異的現象,無法用任何已有的邏輯理解。

在薩特的小說《噁心》中,主人公無意間摸到了汽車座位的把手,一種難以描述的感覺襲來,他把手從座位上抽了回來,忽然對這個叫「座位」的物體產生了極度的陌生感,「座位」一詞開始從概念中脫離出來。

這就像,看一個字看久了,會發現自己似乎不認識這個字了一樣。

座位這個詞被定義為「人坐的東西」前便是座位自身了,它早已存在,而不是因為人把它定義為「座位」後才存在。

那麼是誰定義座位成為座位了呢?

這就好比說,我們本身是「人」,社會和他者卻為我們下了各種定義,我們熱衷地扮演著醫生護士警察、帥氣醜陋、上流下流的身份標籤,卻忘了我們本身是「人」的真理。

至此,人們開始察覺到了世界的荒謬性。

是誰定義了我們是誰?

2、人應該自由選擇

存在主義從海德格爾便發軔了,他提到了人的存在。

首先,人是被拋入世的,因此有了煩惱。我們無法決定我們從哪裡來,我們何時來,我們怎麼來。從一開始,我們就沒有選擇出生的權利,無論健康疾病,還是貧窮富貴,我們都要誕生。

其次,人是面向死亡的存在,因此有了畏懼。比誕生好一些,起碼我們尚有選擇如何死去的權利。

薩特的第二個觀點,就是建立在這一切的基礎上。在我們意識到世界和生命的荒謬後,自由選擇才是重中之重。

正是在這種痛苦、不安和煩惱、畏懼中,自由讓我們創造了意義,擺脫了定義的束縛。

我們意識到了世界的荒謬性,我們於是要離開這個洞穴。

衝浪、飄走、消失都是茂自由選擇的結果

3、自欺

薩特認為,我們不應該生活在自欺中。

什麼是自欺呢?

當我們告訴自己事情必須以某種方式結束,並拒絕其他選項時,我們就在自欺。

比如說:

「我一定要考上xx大學」

「我一定要在這裡努力工作」

「我一定要在30歲前結婚」

等等,都是自欺。

這是對自由的背叛,對物質的妥協。

你本可以去更好的學校、換一份喜歡的工作、找到更好的伴侶

然而我們一邊放棄了這些自由選擇,一邊說著「現實所迫,金錢所迫」這些經典臺詞。

當我們希望獲得自由時,首先醒悟自欺。

誰說一定要撿垃圾呢?

北野武令人心潮澎湃的功力從來都是強大的

不需要臺詞,不需要表情

只需要一片海和一首曲子

就將人類生命的原始吶喊交代了。

用沉默營造層次豐富的波瀾,用平靜的鏡頭講述無語的黑色幽默。

兩人安靜地坐著看著對面掉進海中的騎自行車的人

茂的女友貴子,流過兩次淚,總是因為愛情的瑣碎:或是從公車奔向戀人的牽掛,或是吃醋生氣又和好的委屈。

貴子從公車上奔下來的情景充滿了濃濃的愛

而到最後,貴子卻一改愁容,帶著燦爛的笑容隻身來到千葉的海灘,將茂的衝浪板推進海的遠方。

貴子笑著去了千葉海灘

北野武毫不吝惜地把時間鋪在沒有邊際的徒步鏡頭中,無論是單人雙人、雨裡晴天、男男女女,似乎只有在這種不計意義的步行中才能感受到大地的存在地位。

無論是永遠消失在海灘的茂,還是遠遠看著的貴子,都在努力地做著生命的自由選擇

要麼說人類的讚歌是勇氣的讚歌呢。

相關焦點

  • 北野武,久石讓《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今年夏天值得一看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講述的是聾啞青年茂和女朋友同樣是聾啞人貴子的故事,茂是名清潔工,在一次清理垃圾的時候發現一個破舊的衝浪板,撿回家修好後和貴子來到海邊練習衝浪。同行參加比賽的夥伴一起在沙灘上拍照留念,還有茂和貴子拿著獎盃榮譽的合影照,茂和貴子就這樣度過了一個完美的夏天。在一個下雨的陰天,茂像往常一樣去練習,不幸的是一陣海浪過後奪走了茂,貴子撐著傘四下張望著,只剩下一片寧靜的海和漂浮著孤獨的衝浪板。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若不能言語,該如何是好?
    雖然陰雨時常光臨,但隨著天氣逐漸的炎熱,夏天也正式進入了我們的生活,夏天,真的是一個神奇的季節,它好像能衝淡一切生活中的傷心與難過。本周推薦的電影是小編很喜歡的導演北野武,在1991年自編自導的作品——《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無言的愛情,怒放的生命
    亦如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的評價,兩個極端,是截然不同的體驗。《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上映於 1991 年,也是北野武執導的第三部電影,講述一個聾啞人茂與同是聾啞人的女朋友貴子的故事。茂是一名清潔工,有一天他在清理垃圾時,發現一個被人扔掉的破舊衝浪板,他撿回去修好後到海邊練習衝浪。他每次練習,貴子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因為衝浪,他開啟了人生中最為精彩的瞬間。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無言的愛情,怒放的生命
    亦如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的評價,兩個極端,是截然不同的體驗。《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上映於 1991 年,也是北野武執導的第三部電影,講述一個聾啞人茂與同是聾啞人的女朋友貴子的故事。茂是一名清潔工,有一天他在清理垃圾時,發現一個被人扔掉的破舊衝浪板,他撿回去修好後到海邊練習衝浪。他每次練習,貴子都在一旁默默地看著,因為衝浪,他開啟了人生中最為精彩的瞬間。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只有我和你
    比如電影《菊次郎的夏天》,電影以平緩的節奏慢慢地講述著一個中年男人和一個小學生的暑假,沒有什麼轟轟烈烈的事情,但是卻很容易感染人。北野武大叔在拍攝溫情電影的時候,似乎特別喜歡夏天和海,《菊次郎的夏天》中也是,有夏天,有海邊,有田野。而今天要說到的這部北野武導演的電影也是如此,從名字也可以看得出——《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 黃子弘凡攜《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返場  TME特別企劃
    今日黃子弘凡TME返場特別企劃單曲正式上線,他重新演繹了王心凌經典歌曲《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少年清澈音色訴說動人故事海與夏天的組合總是洋溢著歡欣與熱情,《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卻用悠長的旋律傾訴它們的溫柔與平和。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乾淨,純粹,他們的愛情,安靜又安全
    放在以暴力見長的北野武的作品中,有二部電影算的是異類,一部是《菊次郎的夏天》,一部是《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兇悍威嚴的男人,溫柔起來要人命。用來形容這二部作品中的北野武可謂是相當恰當了。很多人都應該看過《菊次郎的夏天》,那是一個十分溫情的喜劇片,講的是北野武飾演的大叔,幫小男孩找家人,試圖讓男孩快樂起來,最終也溫暖了自己的故事。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寧靜的海,真的是嗎?那份內心中的愛,有多炙熱。能呼喊出來的聲音,不一定全部是悅耳,傾情的訴說,有那麼一份愛是在心底,大海有多深,愛就埋有多深,很深很深,藍藍的海水,晶瑩剔透,只有至深至愛的靈魂才會承載著這種愛,有理解,有崇拜,有很多很多說不出的感情,細膩的一個個小的環節,喜歡那份看似傻傻的木訥,在我的心裡,真是覺得愛就要這樣木訥,只為一個人掏心掏肺,因為心臟很小,裝不下太多太多的名字,只有你。
  • 北野武-《那年夏天 寧靜的海》三部曲
    北野武導演了他的作品《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並獲得了日本電影藍絲帶獎、最佳電影獎和最佳導演獎,他講述了一對聾啞夫婦執著的夢想,最後主人公因愛而死的故事,這是一個非常悲慘的故事撿起破衝浪板,英雄毛很嚮往到衝浪與其他電影不同,影片的情感是內向的,每個細節都揭示了溫柔的愛,兩個人一個接一個走著的照片很暖心,安靜,他們默默地相愛!
  • 黃子弘凡攜《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返場 TME特別企劃之華語金曲
    今日黃子弘凡TME返場特別企劃單曲正式上線,他重新演繹了王心凌經典歌曲《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少年清澈音色訴說動人故事 海與夏天的組合總是洋溢著歡欣與熱情,《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卻用悠長的旋律傾訴它們的溫柔與平和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夏天的突然消失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這部電影描述了一種「彩雲易散琉璃脆,世間好物不堅牢」的脆弱與無常。這部電影是北野武導演的早期電影之一,體現出一種極簡的削落之美。影片的主人公是一對聽障情侶,男主人公茂是一位清潔工,工作中的一次偶然,他撿到了一個被人扔掉的衝浪板,開始了他痴迷的衝浪運動。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安安靜靜,不爭不擾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一部節奏很慢、很靜的靜的讓你似乎能讓你入睡但細細品味卻超治癒剛開始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平和的基調讓我有點昏昏欲睡但是越往後面看越被偶爾露出的細節打動電影中的兩位男女主人公都是聾啞人整部電影的臺詞都很少但是眼神的對視卻感受到了別致的感情兩人在海邊的路上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北野武的電影,簡單到平淡
    但北野武解救了我他有一部安靜的電影:《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北野武這是個關於兩個聾啞人的愛情故事,茂是個清潔工人,一天他撿到一個壞了的衝浪板,回去後他把它修好了,開始學習衝浪。是北野武在1991年上映的文藝片,電影講述的是:聾啞青年茂是名清潔工,他在清理垃圾堆時發現一個被人扔掉的破舊衝浪板,撿去修好後就帶著女朋友貴子到海邊練習。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那年夏天,熱鬧的海灘回歸於寧靜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灘多了一道風景,是他一次又一次跌進浪中的身影,還有坐在一旁,每次都為他摺好衣服的你。衝浪的小夥伴覺得這對因殘疾而顯得恬靜的小情侶,為這個夏天添了些新色彩,你們不以為意,即便是身邊多了很多形形色色的人圍繞,即便是用了兩人共同儲蓄已久的存款去買衝浪板,即便是第一次參賽卻因錯過叫號而喪失比賽資格,直到他善意地為一個陌生女性剝了一顆橘子。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最寧靜的大海,最純粹的愛情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是由北野武編導,真木藏人、大島弘子領銜主演的愛情電影。影片講述了聾啞人「貴子」陪伴同樣是聾啞人的戀人「茂」學習衝浪的故事。該片於1991年10月19日在日本上映。在這部由北野武親自擔任策劃、編劇、導演以及剪接工作的作品中,北野武以他特有的藍色基調描繪了一段發生在夏天的美麗平凡充滿著淡淡海風滋味的關於愛情和青春的簡單故事
  • 29年了,再看北野武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我仍悵然若失
    在1991年上映的《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中,我們便可以看到這兩種極端性特質,在北野武影片中的融合。北野武曾經說他有一個夢想,就是拍下一個聾人看到的海。《那年夏天,寧靜的海》的拍攝,便是基於這樣一個主題,茂是個聾啞人,這就意味著茂感知世界的方式不同於普通人。茂無法像《喜劇之王》裡的周星馳一樣,對著海大喊「努力奮鬥」;無法像《鐵達尼號》裡的傑克露絲一樣,依偎在巨輪船頭,去傾聽海浪的聲音。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丨美好生活觀影會#18
    本期影訊:              片名:那年夏天,寧靜的海              導演:北野武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迷影 | 有人睡伯格曼,我睡北野武
    對我來說,《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是那部「很好睡」的電影。我還記得十幾年前第一次看它的那個下午,初夏的風很溫柔,電影沒什麼對白,音樂很好聽,衝浪令人嚮往,不那麼美好的水泥堤岸,以及滿是石子的黑色沙灘,正和我意。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最簡單的故事,最動人的情感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講述了一個聾啞男孩為了學衝浪而不斷努力的故事,而最溫馨的是這一路上一直有一位聾啞女孩始終陪著他。看了好幾部北野武的電影,《大佬》《菊次郎的夏天》《花火》《紅鱂魚》,北野武的電影裡面始終都表現出了他的童趣、童真,可以看得出他是一個非常愛玩的人,電影裡有很多黑色幽默的細節。
  • 《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夏日的戀人(原期末小論文)
    夏日的戀人——《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對比賞析《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與《那年夏天,寧靜的海》是兩部定位在夏日與戀人之間的電影,通過導演盧卡·瓜達尼諾和北野武——前者代表了浪漫開放的義大利風情,後者則是含蓄溫和的日本情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