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武俠、仙俠劇已沒落!以前仙劍、神鵰部部精品,現在再難看到

2020-12-25 橘子汽水裡的小鯊魚

還記得以前香港電影的光榮時期麼?部部精品讓人們對香港電影充滿期待。

可是從什麼時候起,香港電影敗落了?這也讓人不禁想問,究竟是香港電影退步了還是人們的要求和審美變高了。

同樣讓人唏噓不已的就是中國的武俠劇和仙俠劇了,電視中描繪的江湖曾讓多少少年燃起一腔熱血,恩義與情仇,情感熾烈愛恨分明,為什麼那麼好的江湖現在卻很難重現了呢?

古龍、金庸劇翻拍一遍又一遍,雖然不是每一部都翻起了大水花,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都認可故事中描述的那個江湖。

可是現在的江湖還是以前那個江湖麼?

以前的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任盈盈令狐衝以及趙敏和張無忌,他們的人設分明,故事中的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我們相信江湖是存在的。

而現在的武俠劇,依靠流量磅礴的明星、磨皮效果一流的濾鏡以及各種炒作手段成功將作品推到人前,仔細數數現在成功的武俠劇好像並沒有幾部,每次迎來的都是一片罵聲。

而且不得不說,那個時候的武俠劇配樂也是一絕,好曲配好劇,更把仙俠劇推上了巔峰。

突然想到紅極一時的仙劍奇俠傳,當時主演並不是什麼流量小生,就連胡歌也不是預先選好的男主角,只是因為偶然試了一次李逍遙的戲服,並被現場多人誤認為胡歌就是男主角。

於是導演和劇組做出了讓胡歌出演李逍遙的決定。

當時演員消息一出,根本沒有人認可這部戲,作為已經有廣大粉絲基礎的大IP,所有人都不看好。

可是仙劍用實力實現了逆風翻盤,給了我們一場美輪美奐的夢。

2005年之前,是武俠劇的巔峰時期,之後武俠劇就一直在沒落,但當時還是出了一些不錯的武俠劇的,劉亦菲版本的《神鵰俠侶》和《仙劍奇俠傳三》也掀起了一波水花。

現在看看,當時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現在卻撐起了娛樂圈的一片天。

現在不僅沒有能捧紅演員的武俠劇,更沒有能夠接受觀眾檢驗的武俠劇,武俠二字關鍵在於俠字,執一柄長劍曾夢想闖江湖,平世間不忿,俠這個字意義太重大。

但是現在的武俠呢?只不過披著武俠的外衣講述愛情故事,本應好好發展事業的俠士劍客們紛紛成了戀愛腦。

反派沒有智商,殺個人總是磨磨蹭蹭沒完沒了,主角人設不夠豐滿,談戀愛的篇幅腳布又臭又長,更別說為了廣告費,劇集拼命注水,原本20集的電視劇拖沓到40集。

但是在這個大環境下,演員是否心有餘力做出改變?

只能說很難,現在已經不是好演員輕易就能出頭的時代了,想要成名就得上上真人秀圈波粉博點關注,還記得創造營裡有個學表演的妹妹來參選女團,導師問及原因時她說沒戲拍。

可事實上,只是她沒戲拍麼?不止如此,行走的霸道總裁明道以及現當紅的朱一龍也備受其擾,接不到戲、接不到好戲是演員很大的困境。

市場和資源如此,只能說想改變很難。這也是國產劇不斷沒落的原因,而曾經在國產劇中佔據很大一部分的武俠劇也早湮沒在時間的推移中。

相關焦點

  • 仙劍要翻拍,重生還是毀滅|武俠|仙劍奇俠傳|仙俠_網易訂閱
    緊接著,一個回眸,一場雨,把一代人困在了《仙劍奇俠傳》的世界裡。  15年前,22歲的胡歌,17歲的劉亦菲、6首OST傳遍大江南北,在全國各地颳起了一股飛沙走石的仙俠江湖風。  作為開闢遊戲IP改編先例的古裝劇,《仙劍》糅合了前所未有的玄幻元素,相比起傳統的武俠,「仙劍」系列成為國產劇觀眾心目中「仙俠夢」真正開始的地方,至今在豆瓣保持著9分的高分。
  • 從《仙劍》到《青雲志》追逐仙俠十餘年,懷念的卻依然是金庸的武俠江湖
    2005年,通過DVD看了我國第一部由電玩遊戲改編的電視劇《仙劍奇俠傳》;2010年大年初一,《仙劍奇俠傳三》在江蘇衛視首輪上星播出時,雖已看過一遍,但依然難掩興奮再次重溫;2014年暑假,第一次開始追周播劇,追看的劇目是《古劍奇譚》;2015年暑假,網絡點擊量破200億的《花千骨》,其中亦有我二百億分之幾十(保守估計)的微弱貢獻。
  • 四大武俠電視劇:《神鵰俠侶》僅排第二,《仙劍奇俠傳》排第一?
    四大武俠電視劇:《神鵰俠侶》僅排第二,《仙劍奇俠傳》排第一?1.《仙劍奇俠傳》《仙劍奇俠傳》是根據大宇資訊同名單機遊戲改編的古裝仙俠玄幻電視劇,由上海唐人電影製作有限公司、雲南電視臺、上海影視有限公司等聯合出品,李國立執導,胡歌、劉亦菲、安以軒、劉品言、彭于晏等聯袂主演。該劇講述了漁村的店小二李逍遙與女媧後人趙靈兒以及林家堡大小姐林月如等人之間的恩愛情仇,並聯手消滅拜月教拯救蒼生的故事。李逍遙,小漁村中的店小二。
  • 百看不厭的8部仙俠劇,胡歌兩部《仙劍》上榜,看過4部證明你老了
    眾所周知,武俠劇和仙俠劇是國產劇獨有的題材,放眼國外,幾乎看不到這兩種題材的電視劇。國人對武俠和仙俠有著一種特殊的情結,所以那些根據武俠小說或者仙俠遊戲改編的電視劇也很受青睞。然而由於仙俠劇拍攝往往需要藉助特效,所以近20年來仙俠劇才開始慢慢發展起來。
  • 北京軟星與完美世界達成仙劍IP合作 共推仙劍「大」世界手遊
    來源:新浪證券日前,全球化IP遊戲運營商中手遊(00302.HK)控股子公司北京軟星,已與完美世界就仙劍IP開發手遊達成合作。此次合作中,仙劍系列1-6部正傳、1部前傳和1部外傳的端遊IP將用於一款仙俠題材回合制MMO 手遊的開發。
  • 曾經輝煌一時的單機武俠仙俠遊戲在中國失去市場了嗎 ?| 遊戲幹線
    受到長期的武俠文化和仙俠文化影響,武俠遊戲和仙俠遊戲一直屬於國內遊戲領域的重要關注範圍,從早些年間的《仙劍奇俠傳》《軒轅劍》《劍俠情緣》再到《天龍八部》《劍網3》《逆水寒》,武俠遊戲,仙俠遊戲是遊戲行業跳不開的一個話題
  • 解碼仙俠玄幻劇的三重夢境
    此時,以前獲得成功的「鮮肉+IP」的拍攝模式,「一線衛視+視頻網站」的播出,以及「炒作話題」的營銷模式被發揚光大。這三部劇,特別是《幻城》和《誅仙·青雲志》搭載湖南衛視的超級IP劇不僅賣出5500萬的冠名天價,更自年初就備受關注。然而,期望愈大,失望也愈大。
  • 4部不可超越的武俠經典劇,金庸作品佔2部
    在我們的童年的記憶中,( 當然小編是90後的)出現過不少的經典武俠劇,比如古天樂李若彤版的《神鵰俠侶》,周星馳版的《大話西遊》,蘇有朋版的《倚天屠龍記》,電影周星馳版的《鹿鼎記》和連續劇陳小春版的《鹿鼎記》……等。
  • 這些年陪伴我們長大的武俠遊戲(單機版)
    劍俠情緣劍俠情緣這個系列是西山居的招牌,時至今日也還在延續只不過是在網遊和手遊領域這已經算現今為數不多的武俠元素之一了。劍俠情緣雖然可以自己選擇學習的武功但是自由度並不算高而且普遍前期略難中期學到好武學後就開始橫掃,它的亮點在於出色的劇情故事,把情融入了一個爾虞我詐的江湖之中讓玩家能沉浸到其中,而且很多部作品都會根據玩家在遊戲中的選擇有不同的結局可玩性很高。
  • 武俠沒落,卻成為歪果仁的最愛?
    然而,先有小花、小生辭演風波,播出後被奇幻劇《香蜜沉沉燼如霜》碾壓。原著小說是一部灰冷色調的武俠傳奇,而劇版則進行了幾乎全方位的魔改,最終以豆瓣4.4收官,一地雞毛。但無論是興盛一時的《今古傳奇武俠版》,奠定大陸新武俠領軍地位的《崑崙》,還是步非煙、滄月等新生代武俠作家終究也都悄無聲息地退出了主流的舞臺。是誰殺死了武俠?隨著時代的變遷,經典翻拍讓人審美疲勞,創新創作後繼乏力,武俠沒落似乎已成定局。可以說,細究其背後的根源,是創作和審美的迭代,後浪已來!
  • 從《仙劍》到《琉璃》,為何仙俠劇常勝,仙俠電影完敗?
    第2947期文化產業評論 從十五年前的《仙劍奇俠傳》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再到2020年大熱的《琉璃》,仙俠劇爆款頻出。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仙俠電影的冷清與荒涼。你知道王力宏出演過仙俠電影嗎?
  • 7部待拍IP劇《仙劍4》《春日宴》,已定「頂級女演員」是誰?
    《琉璃》完結了,本來這部劇的質量跟口碑都挺好的,但是因為一場騷操作讓所有人都怒罵歡瑞,要知道「拆人cp」比「斷人財路」還更加的難以接受。但是,就算大家再怎麼討厭歡瑞,可是歡瑞手上就是握住了很多你喜歡的ip著作。
  • 7部待拍IP劇《仙劍4》《春日宴》,已定「頂級女演員」是誰?
    最近看到光是歡瑞要製作的待拍影視劇就有7部之多。(你就說絕望不絕望吧)《千香引》十四郎小說改編 &仙俠在前不久《琉璃》雲歌會上面,就傳出了說《琉璃》會有第二季的消息,而《千香引》應該就是琉璃2 ,但是現在看來琉璃2應該不會是原版人馬了。
  • 《仙俠劍》:玄幻武俠不一樣的江湖!
    過去十幾年間,市場上有大量的武俠小說翻拍劇,也有很多成功的案例,但現在再翻拍已經沒有太大空間了。 僅僅是根據金庸武俠小說改編的電視劇,《神鵰俠侶》有8部,《倚天屠龍記》有7部,《笑傲江湖》有6部。如此可見中國傳統武俠劇漸漸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中,並不是金庸過時了,而是我們的觀眾在變,收視群體在變,90後、00後追捧的熱劇都滲透著動漫元素和遊戲文化,仙俠劇就比較好地適應了這個市場。
  • 從《仙劍》到《琉璃》, 為何仙俠劇常勝,仙俠電影完敗?
    從十五年前的《仙劍奇俠傳》到《三生三世十裡桃花》,再到2020年大熱的《琉璃》,仙俠劇爆款頻出。而與之相對的則是仙俠電影的冷清與荒涼。
  • 國產電視劇的巔峰之作有哪些,你看過多少部經典電視劇?
    哪部電視劇是國產劇的巔峰?其實這個問題是一個很難回答全面的問題,為什麼呢?因為在國產劇中這種巔峰之作的經典電視劇實在是太多了。我在最近的個人自媒體中分享了很多上世紀70、80、90和00新年代的一些歌曲和電影電視劇文章,可以看到很多的群眾和觀眾的留言,全是滿滿的回憶。真正的經典好劇,每一部的電視劇都可以說是國產劇的巔峰之作,不論隔了多少年,翻出來都依舊好看!
  • 從《仙劍》到《琉璃》,國產仙俠已失去熱血變得庸俗
    2014年的《古劍奇譚》近幾年,國產劇似乎進入了一個仙俠劇井噴的狀態。仙劍系列的開啟看似是一次國產劇在仙俠領域的一次新鮮嘗試,實則也是一種讀者文化想像和影視劇產業進化在實體世界的一次落地。那份激動,與哥哥輩乃至爸爸輩們,當年看到郭靖第一次使出降龍十八掌的心情,是相通的。
  • 中國武俠劇早已沒落_電影號圖文_電影網_1905.com
    這兩部劇可謂是國產武俠劇裡顏值的天花板,每個有臺詞的角色幾乎都是美貌的化身。,一部是《仙劍奇俠傳》,另一部是《天下第一》。這兩部劇都是以愛情為主題,《天下第一》傳達的是不稀罕做誰的天下第一,只想做你心永遠的唯一。《仙劍奇俠傳》則是千裡崎嶇不辭苦,仗劍江湖為紅顏;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人消得人憔悴。
  • 我國電視劇盤點(二):解碼仙俠玄幻劇的三重夢境
    此時,以前獲得成功的「鮮肉+IP」的拍攝模式,「一線衛視+視頻網站」的播出,以及「炒作話題」的營銷模式被發揚光大。這三部劇,特別是《幻城》和《誅仙·青雲志》搭載湖南衛視的超級IP劇不僅賣出5500萬的冠名天價,更自年初就備受關注。然而,期望愈大,失望也愈大。觀眾發現這幾部劇先期宣傳的好萊塢級別特效不過是美麗的泡沫,而內容空心化、劇情套路化、演員演技匱乏、畫風辣眼睛等弊端也無法再掩蓋。
  • 中國武俠劇已沒落:成龍甄子丹打不動了,吳京還會堅持嗎?
    中國第一部武俠劇叫做《火燒紅蓮寺》,這部戲的年代已經很久遠了,它最近一次在公眾面前出現,是在另一部武俠電影《師傅》中。《師傅》上映的時候是1995年,也正是武俠劇從雲端跌落的時代。所以當2015年徐浩峰的《師傅》以「零威亞、零替身、零特效、真武俠」奪得金馬最佳動作獎時,很多人預言,他會開創一個新的武俠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