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以前香港電影的光榮時期麼?部部精品讓人們對香港電影充滿期待。
可是從什麼時候起,香港電影敗落了?這也讓人不禁想問,究竟是香港電影退步了還是人們的要求和審美變高了。
同樣讓人唏噓不已的就是中國的武俠劇和仙俠劇了,電視中描繪的江湖曾讓多少少年燃起一腔熱血,恩義與情仇,情感熾烈愛恨分明,為什麼那麼好的江湖現在卻很難重現了呢?
古龍、金庸劇翻拍一遍又一遍,雖然不是每一部都翻起了大水花,但不可否認的是人們都認可故事中描述的那個江湖。
可是現在的江湖還是以前那個江湖麼?
以前的楊過小龍女、郭靖黃蓉、任盈盈令狐衝以及趙敏和張無忌,他們的人設分明,故事中的每個人物都栩栩如生,我們相信江湖是存在的。
而現在的武俠劇,依靠流量磅礴的明星、磨皮效果一流的濾鏡以及各種炒作手段成功將作品推到人前,仔細數數現在成功的武俠劇好像並沒有幾部,每次迎來的都是一片罵聲。
而且不得不說,那個時候的武俠劇配樂也是一絕,好曲配好劇,更把仙俠劇推上了巔峰。
突然想到紅極一時的仙劍奇俠傳,當時主演並不是什麼流量小生,就連胡歌也不是預先選好的男主角,只是因為偶然試了一次李逍遙的戲服,並被現場多人誤認為胡歌就是男主角。
於是導演和劇組做出了讓胡歌出演李逍遙的決定。
當時演員消息一出,根本沒有人認可這部戲,作為已經有廣大粉絲基礎的大IP,所有人都不看好。
可是仙劍用實力實現了逆風翻盤,給了我們一場美輪美奐的夢。
2005年之前,是武俠劇的巔峰時期,之後武俠劇就一直在沒落,但當時還是出了一些不錯的武俠劇的,劉亦菲版本的《神鵰俠侶》和《仙劍奇俠傳三》也掀起了一波水花。
現在看看,當時那些名不見經傳的小演員現在卻撐起了娛樂圈的一片天。
現在不僅沒有能捧紅演員的武俠劇,更沒有能夠接受觀眾檢驗的武俠劇,武俠二字關鍵在於俠字,執一柄長劍曾夢想闖江湖,平世間不忿,俠這個字意義太重大。
但是現在的武俠呢?只不過披著武俠的外衣講述愛情故事,本應好好發展事業的俠士劍客們紛紛成了戀愛腦。
反派沒有智商,殺個人總是磨磨蹭蹭沒完沒了,主角人設不夠豐滿,談戀愛的篇幅腳布又臭又長,更別說為了廣告費,劇集拼命注水,原本20集的電視劇拖沓到40集。
但是在這個大環境下,演員是否心有餘力做出改變?
只能說很難,現在已經不是好演員輕易就能出頭的時代了,想要成名就得上上真人秀圈波粉博點關注,還記得創造營裡有個學表演的妹妹來參選女團,導師問及原因時她說沒戲拍。
可事實上,只是她沒戲拍麼?不止如此,行走的霸道總裁明道以及現當紅的朱一龍也備受其擾,接不到戲、接不到好戲是演員很大的困境。
市場和資源如此,只能說想改變很難。這也是國產劇不斷沒落的原因,而曾經在國產劇中佔據很大一部分的武俠劇也早湮沒在時間的推移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