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奶球媽咪(原創文章,歡迎轉載分享)
原本所有人都覺得,二胎政策放開是好事兒,畢竟過去人們為了多生,挖空心思、想盡手段,與組織鬥智鬥勇,現在順應民意,沒人再去管你,想生就生,這多美好?
然而,真等政策實施之後,問題卻不斷湧現,從原本人們早有預料的嬰兒潮壓力,到誰都沒想到的年輕人思維形態轉變,情況完全失控,也讓「生二胎」一次又一次成為社會敏感問題。
「你生二胎,憑啥讓我奶弟弟」,面對質問,媽媽的回答氣哭女兒
最近,在貼吧裡看到這麼一起離奇帖,網友小茹抱怨,說自己的母親瘋了,居然讓她給親弟弟餵奶!
小茹今年26歲,前年結婚的她,剛出月子不到2個月,正處於哺乳期,奶量十足。而她的母親今年53歲,本該安享晚年、在家帶孫子的年齡,老人卻不顧親戚朋友反對,硬是生了個二胎。還說生孩子是自己的自由,他人無權過問,哪怕是子女都不行。
見老人態度如此強硬,小茹作為晚輩,也不好多說什麼,頂多背後與愛人在家抱怨一下。但她沒想到是,母親生二胎這件事情,還能牽扯到她頭上。
原來,由於身體原因,老人沒有奶水,可她又不放心讓孩子喝奶粉,認為那樣不健康,於是要求女兒替其餵奶。
小茹想都沒想就拒絕了,「你生二胎,憑啥讓我奶弟弟?再說,哪有姐姐給弟弟餵奶的?太噁心了吧!」
閨女的反對一下子惹惱了老人:「他(孫子)又喝不完,分點給你弟弟怎麼了?他可是你親弟弟,你還有沒有點人性了?」
老人的話直接將小茹氣哭了,她怎麼都想不明白,自己不給弟弟餵奶,怎麼就成為沒人性表現了?
高齡追生已見怪不怪,為何總想拖老大下水?
其實類似於這位寶媽的案例,在生活中並不少見,據悉,在二胎政策開放之後,至少有3成以上的二胎人口是70後貢獻的,而她們都屬於「高齡產婦」,按年齡來算,兒女早就長大成人了,本就不該繼續生育。
自己不聽勸也就罷了,問題是她們還普遍喜歡拖子女下水,仗著長輩的身份,讓孩子做這做那,稍有不如意,立馬翻臉。
比如下面這些事情,真的讓人受不了:
l 要求子女給二寶買東西,還不能是便宜的
l 無論大事小事,都喜歡使喚人,而且不顧子女現實情況
l 要求子女將弟弟視為親生骨肉,發揮爹媽的作用
……
對於這種現象,年輕一輩是真的很無奈,正如一位過來人描述的那樣,又不能打,又不能罵,勸了還不聽,真的要被逼死!
如何勸導家中長輩不要超齡生娃?
既然無法解決問題,那我們就解決造成問題的人,從根源入手,剷除病根!
1)、向老人普及超齡生娃的壞處
向老人科普「高齡產婦生娃的危害」,可以從兩個層面入手。
■ 老人壽命
人是越老越怕死,而女性在30歲之後,身體各方面機能都會下降,尤其是超過40歲時,會出現比較大的跌幅。
女人懷孕期間,體內各大器官都在超負荷工作,年輕時還好,可以通過產後恢復來彌補,但高齡產婦就不同了,她們的自愈性太差,幾乎不可能恢復原狀,日後要為此付出代價。
器官的壽命減少了,人自然活不久,超齡生娃就是在慢性自殺。
■ 胎兒健康
世衛組織明確指出,孕婦年齡越大,胎兒畸變的可能性就越高,40歲以後出問題的概率是25歲的幾十倍。
除此之外,由於女性生理上的一些變化,像肌體柔韌性不足、骨骼結合部位骨化、心肺能力下降等等,都不利於胎兒發育,易出現早產、發育遲緩之類的問題。
在這種狀況下,也許不生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
2)、填補老人的感情空缺
很多老人生二胎,並不是出於彌補遺憾或者個人喜好,她們只是覺得生活實在太孤單,想找個事情做一做,填補自己感情上的空缺。
因此,如果母親堅持要生二胎,子女也許該反省一下,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是不是缺乏對爹媽的關心?
多打電話,多跑跑腿,沒事帶孩子去見一見老人,這些方式都能有效緩解老人心中的孤獨感,讓她們感受到子女的溫暖。
總之,希望老人在做選擇之前多考慮一下,自己生二胎的真實目的到底是什麼?是否會對如今的家庭造成衝擊?千萬別因為一己私慾而造成混亂,那樣就算二寶出生,他也不會幸福。
ps:本文配圖均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
#貝貝豆養娃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