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圖來源@新聞晨報
3歲的哥哥和37天的弟弟單獨在一個房間玩,後來媽媽過去了,發現弟弟一直在哭,嘴裡還吐泡泡,嘴唇也發紫,趕緊問哥哥,是不是給弟弟吃了什麼東西。
哥哥很誠實地說:就餵了三枚釘子。
媽媽大吃一驚,趕緊帶著孩子去醫院,幸虧去的及時,消化科醫生通過做胃鏡,成功取出了三顆長達3.5釐米的螺絲釘!
雖然有驚無險,但這位二胎媽媽仍然心有餘悸。
二胎政策放開後,兩個孩子的家庭越來越多,大寶和二寶之間的烏龍悲劇也比比皆是:
姐姐模仿大人餵飯,給三個月弟弟灌沙子;
只因大人一句玩笑話,姐姐剪掉弟弟「小雞雞」;
哥哥把弟弟的嘴當搖搖車投幣口,硬是投進去三枚1角硬幣……
幾歲的熊孩子還處於懵懂期,多是無心之舉,但是大胎和二胎的矛盾,卻一直是二胎家庭最頭疼的問題。
每次看到二胎矛盾的發生,許多媽媽就感嘆:不生了不生了,一個也挺好。
那生不生二胎,到底有哪些影響因素呢?
生不生二胎?
先問問老大的意見。
前不久,天津某醫院心理科接診了一個11歲的小女孩,瘦的皮包骨頭,據說得了厭食症,吃什麼都吐,已經20天沒怎麼吃過飯了。
後來,女孩悄悄告訴醫生,她不想吃飯,就是想把自己餓死,自從媽媽生了弟弟,就不怎麼關心她了,現在看著家裡人這麼著急,她特別高興。
心理醫生分析道,這種病,就是同胞競爭障礙,症狀表現就是隨著弟弟或妹妹的出生,孩子表現出某種程度的情緒紊亂。
有的孩子,嫉妒弟弟、妹妹得到太多父母的寵愛,之前學到的技能開始退化。
明明自己能吃飯,偏讓父母餵;自己也能睡覺,非要媽媽摟著睡,這都是迫切需要父母關注的信號。
沒生二胎之前,很多父母想像的二胎生活是這樣的:
老大幫你哄娃,陪睡,你終於自由了。
▽
生二胎之後,才發現,真相原來是這樣:你一會看不好,就會有受傷事件發生。
▽
生二胎之前,你覺得你給孩子找個手足,他會感謝你,你甚至想像出了兄弟倆相親相愛,和睦相處的場景。
▽
然而,生了之後,卻成了這樣的畫風。
▽
一份2017的《中國兒童安全成長報告》指出:父母生二胎,是孩子最焦慮的事情之一。
本來爸爸媽媽只愛他一個,突然有人分享了他的愛,許多孩子無法接受。
所以,每一對父母決定生二胎之前,都應該聽一聽大寶的意見,併合理開導、安撫好孩子的情緒。
想生二胎?
你做好犧牲自己的準備了嗎?
網友小馨講述自己的二胎生活,並自嘲道:女神和女神經之間,就差了一個二胎的距離。
夜裡12點,剛剛洗完尿布和一家人的衣服,趕緊眯一會兒;
凌晨1點半,醒來給二寶餵完一輪奶,睡不著,刷會朋友圈;
凌晨3點,迷迷糊糊聽到大寶哭了,趕緊抱過來,怎麼還哭?原來抱錯了孩子。
左摟右抱,幾乎是每個二胎媽媽的夜間睡覺模式。
凌晨4點,二寶又要吃奶了;
凌晨5點,起床給大寶和寶爸做飯……
小馨苦笑道:這就是我的夜生活!
然而,白天呢,帶娃,餵飯,洗尿布,做家務……又是新一輪戰爭。
生二胎之前,你無數次想像自己帶娃的美好場景:老大乖,老二萌。
▽
生完以後,卻發現,完全是另一種場景。
哄睡完老大,你想睡會兒,老二來了。
▽
給老大輔導完作業,還要給老二收拾殘局,最讓人崩潰的是,你前面收拾,他後面扔。
▽
送完老大去上學,自己還要開車,抱著老二去超市買菜。一手抱娃一手提菜,只好用腳關車門。這一刻,只恨自己沒有三頭六臂。
▽
如果你覺得以上的生活很辛苦,那告訴你,這已經很幸福了,因為他們都是全職媽媽,還沒有工作的壓力和困擾。
如果生完二胎,你還想重返職場?難上加難!
二胎媽媽想重返職場,必須有給力的老人幫忙帶娃,而且還要忍受一手搬磚一手顧家的兩難。二胎媽媽的職場規劃與人生理想,都會因生娃受到嚴重的影響。
婆婆催生二胎,
到底該不該生?
6月初,南京一位媽媽的故事,曾讓人唏噓不已。
女兒14個月,老公在外地工作,幾個月才回來一次,這位媽媽自己帶孩子,特別辛苦。
後來她意外懷孕了,不想要,婆婆卻不幹了,非讓她把孩子生下來。
「我家就是要求生二胎的!」婆婆說,言外之意,嫁到我家來,你就有義務生二胎,你欠我家一個男孩!
「如果擔心累,我可以把老大帶回老家」。婆婆繼續強調,說著就要把14個月的孩子抱走。
這位媽媽沒辦法,只好用割腕自殺來對抗。
雖然這位的做法有點極端,但是想法卻合情合理:我沒精力帶,我就不生,如果生了不管,才是不負責任的媽媽。
生不生孩子,是做父母的權利,如果你不妥協,沒有人能逼你生下二胎,決定權在自己手裡。
如果只是為了應付催生,為了給婆家生一個男孩,而去生二胎,那最終受罪的,還是你和孩子。
該不該生二胎,
關鍵看老公!
一位閨蜜,嫁到了德國,生了三個孩子,她卻依然打扮美美的,經常出去逛街血拼。
向她討教育兒經驗,誰知她卻說:「我的經驗,對國內的媽媽來說,沒有任何參考價值,因為我們都是爸爸帶娃。」
真是一口老血,瞬間噴了出來。
在中國,爸爸普遍缺席,帶娃這件事,大部分都是媽媽死扛。一個孩子還好,如果生兩個,你抗的住嗎?
除了懷孕餵奶這種事情,爸爸無法參與,其他的帶娃工作,都可以在媽媽的培訓下完成。
早上起床,媽媽做飯,爸爸負責給孩子穿衣,洗涮。
晚上回家,媽媽做家務,爸爸負責哄娃。
一家四口外出,一人帶一個,合理分工,完美搭配。
老公帶娃,是提高女人幸福指數的最佳辦法。
帶娃的爸爸,才是治療二胎焦慮症的良藥。
所以,生不生二胎,關鍵就看有沒有一個願意帶娃,能帶娃的爸爸。
二胎,生還是不生?你說了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