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旬以上老人將有望免費入住養老機構

2021-01-14 東北新聞網

  中置盛京養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傑先生致辭

  民政部原副部長徐瑞新為李傑董事長授牌

  中社社會發展基金會理事長趙蓬奇講話

  各級領導和董事長李傑(右二)共同啟動養老基金慈善之門

  空巢老人感受到愛心和溫暖

  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

  這個看起來只是個美好願望的養老境界,離您的生活越來越近了!

  2015年11月6日,中國首個專項養老基金——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授牌儀式在遼寧省友誼賓館隆重舉行。

  民政部、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遼寧省政府、瀋陽市政府、瀋陽市民政局、瀋陽市殘聯、渾南區政府、渾南區民政局、瀋撫新城管理委員會、棋盤山管理委員會等相關部門到會祝賀。

  中置盛京養老基金的設立,標誌著該企業強力啟動品牌社會形象,實施企業社會責任的文化傳播,同時標誌著養老服務新時代的開始。

  據悉,作為中國首個專項養老基金的設立,它將為全國80歲以上的高齡長者提供免費的養老服務(入住中置盛京養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旗下的醫養結合型養老機構),有效解決了80歲以上高齡長者的養護問題,受到民政部領導的高度重視。

  -現狀:

  弱勢老人群體亟需社會救助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人民生活有了很大改善,但一些鰥寡孤獨、老弱病殘、特困家庭、弱勢老人群體亟需社會救助。2014年末,遼寧60周歲以上戶籍老年人口近840萬人,增長率為6%。目前,遼寧省已有瀋陽、大連等5個城市老年人口佔比超過20%。遼寧老年人口結構數據也表現出失能、半失能、空巢比例高等特點。空巢老人,這一正在上升為「主流」的特殊群體,背後有著諸多亟待社會關心和解決的問題:生活照料、疾病護理和精神慰藉。而臨時性的援助遠遠滿足不了各方需求。因此只有加快專項慈善事業基金的設立,才能從機制體制上擴大社會救助面、有效保障社會和諧平穩發展。

  此次,由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主辦,中置盛京養老股份有限公司協辦的「中置盛京養老基金」可以幫助部分老人有效實現「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的目標。

  -利好:

  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是慈善基金

  記者了解到,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是慈善基金,並且通過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批准,並接受該組織監督。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授牌儀式現場,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秘書長王紅衛宣布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關於設立中置盛京養老基金的批覆》。中社社會工作發展基金會成立於2011年3月11日,歸民政部主管。

  中置盛京養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傑先生說:「由企業出資200萬元啟動資金,設立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誌。加快慈善事業發展,對於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而設立養老慈善基金會又是發展慈善事業的必然選擇。」-董事長訪談:

  中置盛京養老基金可以逐步實現80歲以上高齡老人免費養老

  中置盛京養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傑說:「協同國家去承擔一些社會責任,是一個負責任企業應有的使命與擔當。中置盛京養老基金的設立,是公司彰顯企業品牌、勇承社會責任的文化體現,也是集團企業文化建設中的一件大事。」

  記者:中置盛京養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控股下屬企業-瀋陽安奉養老服務有限公司開展養老與養生相結合的養老模式,倡導綠色養老,在遼寧省養老行業受到矚目。為何如今把服務理念轉向高齡養老服務上來?

  李傑:我們在從事養老服務事業中發現,社會最大的需求是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根據這個特點,公司董事會決定將服務宗旨調整到高齡老人的服務上來。為了能給這個群體更好的服務,我們設置了中置盛京養老基金。

  記者:中置盛京養老基金的作用是什麼?

  李傑:對入住我們中置盛京康復養老機構80歲以上的老人,實行夥食費和床位費補貼的方法,逐步實現80歲以上的高齡老人免費入住中置盛京養老機構。

  記者: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是什麼性質的基金?

  李傑: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是慈善基金,全部用於公益養老事業。慈善的力量是巨大的,它不僅能幫助人們克服困難,樹立生活的信心與勇氣,還能使人心向善,懂得關愛他人、回饋社會。

  記者:具體如何實施?

  李傑:先從瀋陽開始,然後省內,最後拓展到全國。但是需要逐步進行,瀋陽市內的80歲以上老人現在就可以報名,我們機構根據養老院的床位的情況和老人的身體方面的情況安排免費入住。計劃明年三月份,瀋陽安奉養老公寓的二期工程投入使用後就可以正式接納瀋陽的首批80歲以上老人。

  記者:您提出以醫養結合的總體布局?

  李傑:八旬以上老人,多有身體疾病,比較弱,我們加強了在醫療、醫院方面的建設,對老年人的常見病腦血栓、糖尿病、關節炎等有專業的醫生提供服務,並有自己的醫療機構。我們實行的是以康復醫療為主、醫養結合的養老模式。

  記者:設立「中置盛京養老基金」最終目標是什麼?

  李傑:滿足中國高齡老人的養老需求,使每個高齡老人都能感受到大家庭的溫暖。中置盛京養老產業股份有限公司將實現5~10年內累計投資達到50億元人民幣,完成在全國高齡老人入住中置盛京醫養結合養老機構,達到20萬人以上的總體目標。這個目標的實現將不會再有一個家庭成員因為照顧高齡老人而放棄工作。

 

相關焦點

  • 養老院裡的冬日暖陽,阿巴嘎旗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為八旬以上老人...
    12月27日,阿巴嘎旗哈樂穆吉養老服務中心傳來一陣陣歡歌笑語,老人們歡聚在寬敞明亮的大蒙古包裡,身著乾淨整潔的節日盛裝,在一派和諧喜慶的氛圍中,共同為中心裡80歲以上的老人們過壽。活動現場,最中心的位置就坐的就是今天的主角壽星老人們。他們當中有漢族,也有蒙古族。
  • 蕾娜範康養中心多元化養老服務 讓入住老人找到晚年生活幸福感
    如今,隨著養老業的不斷發展,養老服務質量不斷提升,養老服務從「基本養老」向「品質養老」到「醫養結合」跨越發展……這些多元化養老服務不僅提升了失能失智老人的生活質量,也讓老年人找到了生活的自信和快樂。很多家人精力不足無暇照顧,把家裡的老人送進了養老機構,那麼對去養老機構老人們的心裡是怎麼想的呢?
  • 26省會養老機構建設運營補貼政策匯總
    主城區養老機構接收主城區戶籍老年人入住的,按以下標準給予床位運營補助:五星級養老機構,每人每月補助200元;四星級養老機構,每人每月補助150元;三星級及以下養老機構,每人每月補助100元。其中,接收失能老人、失智老人入住的,在以上補助的基礎上每人每月再增加50元。以上各項補助,各主城區按不低於市級補助標準配套補助。 6.
  • 排隊30年才能入住的臺灣養老中心
    ,它是臺灣第一座「連續性」養老照護小區,被臺灣40位社福專家、10個協會在千餘家老人機構中評選為「推薦度最高的前十大老人照顧機構」之第一名。住戶平均入住年齡82歲,入住率達100%。按其100%入住率與出院狀況,平均要排隊等30年以上才有機會進住。
  • 什麼是長三角養老機構長護險費用延伸結算?哪些機構納入?如何辦理...
    市醫保局會同市民政局、市衛健委等相關部門近期出臺規定明確,從2021年1月起,年滿60周歲以上、在本市已申請老年照護統一需求評估、評估失能等級為二至六級的參保老年人,可以在選擇入住異地連鎖養老機構前,先至本市定點養老機構(含長者照護之家)提出相關申請。
  • 日月潭養老中心:老人的康復聖地 長者的理想家園
    日月潭養老中心創辦伊始,就遵循「幫天下兒女盡孝,給世上父母分憂,替黨和政府解難」的宗旨,通過熱情、周到、及時、專業的服務,讓老人活得更自信、更健康、更精彩。中心不斷創新服務手段,完善內部建設,強化人員素質,提升服務水平,設立了專業化的護理團隊,將「親情化」服務理念,融會貫通於生活護理、醫療護理的工作中,對自理、半自理、完全不能自理老人均有豐富的護理經驗。
  • 62歲老人跳江自殺:養老機構爆雷,正在掏空中國老人的「棺材本」
    據微博帳號@劉壹木 統計,僅益陽納諾老年公寓一家「爆雷」便涉及四千多名老人,區域內存在此類問題及風險的養老機構有十多家。@劉壹木 的母親在這場「爆雷」風波裡也損失20萬,她委託兒子回老家維權。一年多來,@劉壹木 不斷奔走,試圖幫助更多陷入「爆雷」漩渦的老人。
  • 北京:養老床位「搬進」家老人享「升級」版居家服務
    為破解這一難題,西城區今年出臺了《西城區家庭養老照護床位運營管理暫行辦法》(以下簡稱「暫行辦法」),明確了家庭養老照護床位的服務對象、服務內容、補貼標準等內容。「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服務模式讓老人在家可以享受到相當於一般養老機構所提供的專業服務,但卻有別於養老機構的模式化管理。
  • 【廣告】臺灣代表性養老機構全面考察
    塗心寧女士擔任臺灣居家服務策略聯盟的理事長、新北市身心障礙者利促進協會的總幹事,也是臺灣行政院國家訓練品質計評核委員會委員,臺灣政府居家服務評鑑委員會委員。她有從事養老行業20多年的經驗,在居家和日託服務領域有很豐富的管理經驗。她還承接政府的培訓項目,對服務人員和骨幹提供培訓。
  • 入住率100%,排隊30年才能入住的臺灣養老中心
    提起雙連安養中心,兩岸養老同仁皆有口皆碑,它是臺灣第一座「連續性」養老照護小區,被臺灣40位社福專家、10個協會在千餘家老人機構中評選為
  • 養老江湖 | 中國養老創新模式探索與實踐:社區嵌入式小微機構...
    圖:陶樂家養老服務連鎖機構創始人井然、老人、和他的狗也是在2014年,井然和他的小夥伴通過雙腿丈量了機構方圓好幾裡的所有小區、公園、老幹部處,一個一個去推銷床位,但這樣最原始最笨的營銷辦法卻是費力又不討好,並沒有帶給陶樂家太多的實質入住人數
  • 保障園區老人健康安全 湖南康乃馨養老機構全力防控疫情
    公司召開專題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工作 華聲在線1月28日訊康乃馨是省內醫養結合大型養老機構,具有人群密集、老弱病殘、進出頻繁、容易感染等特點,是疫情防控的重點與難點單位。自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發生以來,湖南發展集團康乃馨公司多措並舉,全力保障園區老人健康安全。疫情就是命令。早在1月22日,湖南發展集團康乃馨公司召開了專題會議部署疫情防控工作,決定成立防控應急指揮部,統籌調度人員物資與政府溝通協調工作,設立專家組指導工作開展,撥付專項資金全力抗擊疫情。
  • 養老床位「搬進」家!滿足失能老人居家養老需求
    、廣州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綜合示範平臺工作人員來到富力東社區老街坊何婆婆家中,上門開展適老化智能家居改造服務。自2019年開始,廣州市民政局就在荔灣區開展家庭養老床位試點工作,試點期間,60周歲及以上戶籍居家老年人,如有養老專業服務需求但因各種原因無法入住養老機構的,或目前家庭有一定的照料條件暫時不需要入住養老機構的,經廣州市老年人照顧需求等級評定評估為照顧等級2-5級,就可申請家庭養老床位服務。
  • 廣東深圳養老託管機構_悅年華頤養中心
    廣東深圳養老託管機構,悅年華頤養中心,長期全方位記錄健康數據,為制訂個性化護理方案,改善長者生理機能提供有力依託。廣東深圳養老託管機構, 在座的童鞋,急急急!高端養老託管機構排名,養老託管機構什麼品牌好都來說說?中頤(武漢)海濱養老院位於武漢市蔡甸區海濱城1號,被美麗的後官湖面環抱,現有床位330張。
  • 北京平谷:「醫養聯動」 破解農村養老難題
    如古槐之家老年公寓,是峨嵋山村養老服務中心和社區醫療一體化的服務機構,目前共有83張床位,入住76人,除照顧入住老人日常起居、飲食和醫療外,還為本村80歲以上及殘疾人提供助餐和免費送早餐服務,目前需照顧的老人和殘疾人共計899人。3.鄉鎮級-醫養院及醫養聯動醫院。醫養院主要解決本鄉鎮的醫養問題,特別是中度及以上失能失智人員養老和護理問題。
  • 嘉興出臺養老機構失智症照護專區建設與服務指南
    數據分析顯示:認知症老人佔全部在院老人的52.54%,遠低於全國養老機構的平均水平。排除老年公寓運營時間短的因素,說明該機構對老人的日常照護效果較好,沒有出現大面積不安、焦慮現象;由於該機構老人主要集中在80~99周歲(80.88%),按照認知症年齡越大比例越高的規律,在不分等級的前提下,總佔比達到75%以上符合認知症發病規律;按性別統計,女性認知症老人為47人,男性認知症老人為15人,女性認知症老人是男性認知症老人的3.13倍,符合認知症人群中女性多於男性的發病規律;按年齡段統計結果
  • 免費享受家庭養老照護床位 杭州市困難老人有新福利
    這麼好的服務還是免費的。」家住杭州市上城區小營街道的張奶奶高興地說。今年4月,張奶奶遭遇意外腿骨骨折,不得不臥床了近一個月。俗話說,傷筋動骨一百天,何況已經是85歲高齡的她。最近,她從社區了解到「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服務,便提出了申請。更讓她驚喜的是,上個月,上城區進一步升級了「家庭養老照護床位」服務,可為轄區內困難老年人免費提供該項服務。
  • 破題「養老難」 重慶智慧養老雲平臺明年上線
    上海市長寧區江蘇路街道黨工委書記戴濤說,「未來我們不僅關注0.01立方米的用水下限,還將探索上限,一旦監測到用水量暴增或長時間持續用水,我們也會預警,讓志願者上門看看。」在重慶一條智能床墊帶幫了八旬老人上海的實踐探索,為重慶的養老服務提供了學習樣本。
  • 為養老機構築起防疫「銅牆鐵壁」
    老年人身體狀況相對較弱,屬於易感人群,養老機構人員密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至關重要。面對嚴峻的疫情,民政系統迅速行動,主動擔當作為,堅持防患於未然,為養老機構築起防控疫情的牢固防線。  封閉管理:應對疫情的重要舉措  根據民政部印發的養老機構疫情防控指南,各地要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當前最重要的工作來抓,納入2020年全國養老院服務質量建設專項行動內容,將疫情防控要求落實到每家養老機構,切實增強風險意識,確保部署到位、責任到人。
  • 醫護上門,廣州這些老人可申請
    我們來舉個例子:一對年過八旬的老夫妻,妻子有重度老年痴呆,需要入住養老院,而丈夫生活尚能自理,不願意住養老院,但他又沒有能力照顧妻子。2019年,廣州市民政局在越秀區、海珠區、荔灣區3個區試點建設家庭養老床位。這個家庭就成為了首批受益者之一,為重度痴呆的阿婆申請了24小時家庭養老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