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湫上方村老粉坊的堅守 產出濃濃家鄉味道

2021-03-05 微石湫

端大爺種植粉絲十幾年了,對製作粉絲可以說是經驗非常豐富了。他說,「了解紅薯粉絲的製作過程很容易,關鍵是要心領神會。現在人心浮躁,更多人製作粉絲都是機器製作,一味追求產量,做出來的那個粉絲的味道簡直是沒法說,年輕一輩的只是明白了原理,但實際操作的越來越少,傳統手工工藝製作紅薯粉絲也只有我們這些老一輩的還在堅守……」

「平時在溧水工作,每次回老家都會從家裡帶一些粉絲,然後做白菜燉粉絲、肉末粉絲,老婆和孩子都很喜歡吃。這就是媽媽做的味道,營養健康。」上方村村民趙先生說。

在今天,現代農業「移動網際網路+農業+媒體」發展的大背景下,上方村黨總支緊跟時代潮流,抓住機遇,將黨支部建在產業鏈上,依託自身的農業資源優勢,發揮產業特色力量,大力扶植村民們種植紅薯,打造村級品牌—「玉龍粉絲」,成立了南京玉龍粉絲專業合作社綜合社,將上方村的手工粉絲銷往全國各地。所以現在,即使不在上方村,大家也都能吃到正宗、純手工、0添加的上方村紅薯粉絲了。

寒冷的冬天,紅薯粉絲純天然的美味流連舌尖,每個人對故鄉的情感裡,一定都有對特產美食的懷戀。上方村手工粉絲,是上方村村民們淳樸的生存智慧,是古老工藝的堅持與傳承。用一碗濃醇滑爽的紅薯粉絲,給這個冬天的餐桌帶來健康和暖意。即使走過很多地方,看過很多風景,嘗過很多觸動舌尖的美味,但是依然會對記憶裡的一種味道心心念念。那氤氳飄香的霧氣中,那濃濃的鄉情,如上方村紅薯粉絲般回味綿長.

相關焦點

  • 鄭開元:挖掘家鄉「老」味道
    這幾年,隔溪張村開了很多民宿,左鄰右舍的阿姨向他討教美食製作方法:「開元,你手藝這麼好,乾脆在家鄉開店吧。」&nbsp&nbsp&nbsp&nbsp鄉親的話語觸動了鄭開元。「我何不挖掘家鄉美食,並用專業知識去傳承創新呢!」於是,他在西周辦了一家糕餅店,並打造蒙溪食語品牌,意為蒙山腳下,緣溪而作,以食為語。
  • 傅建良:堅守「河上傅氏」老底子味道
    河上鎮的個體工商戶傅建良的家庭作坊設在河上西山邊的偉民村裡,他做這個糕點已有數十年歷史,他說他的糕點時間放不長,因為是按照老底子的做法,不添加防腐劑,做出來的味道,就是他奶奶老早時候說的老味道。
  • 517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X叄食堂旗艦店聯合活動
    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與叄食堂旗艦店聯動地方美食商家代表,打造家鄉的味道一城尋一味專場活動,就在這個「天貓尋味季」,和我們一起,尋找「家鄉的味道」吧。5月13日,天貓美食家鄉的味道全年發布會在成都寬窄巷子召開,全國知名地方特色美食匯聚於此,打造「超級美食街」的行業盛會。
  • 《老廣的味道》帶你尋找最接地氣的家鄉味道!
    「廣東衛視紀錄片合作夥伴」掛牌儀式嘗過珍饈百味,不如來碗家鄉味都說「食在廣東」,老廣對美食的熱愛和研究,聞名全國。新一季的美味之旅跨越「山海、東西、主輔、生熟、古今、雅俗」,從兩極差異到彼此融合共處,訴說老廣美食的無限可能,道盡廣東食者對家鄉美味的堅守與傳承。
  • 李玉環:家鄉的味道
    家鄉的記憶往往從舌蕾上展開,思念會因為熟悉的食物洩洪,唇齒間纏綿的香味讓我們潸然淚下,故鄉味道裡包含著故鄉的情誼、親人的情緣,藏在漂泊心深處。我的故鄉在渭南澄城,地處渭北,與陝北接壤,屬於關中地帶,時經千年沉澱,飲食文化深厚且豐富多彩。
  • 《老廣的味道》第三季來啦!帶你尋找最接地氣的家鄉味道!
    「廣東衛視紀錄片合作夥伴」掛牌儀式嘗過珍饈百味,不如來碗家鄉味都說「食在廣東」,老廣對美食的熱愛和研究,聞名全國。新一季的美味之旅跨越「山海、東西、主輔、生熟、古今、雅俗」,從兩極差異到彼此融合共處,訴說老廣美食的無限可能,道盡廣東食者對家鄉美味的堅守與傳承。
  • 大南坡,來自家鄉的味道
    家鄉有自己的味道,這是嗅覺告訴我的!春節將近的時候,好容易有了片刻閒暇,坐在城中村的窗前,一股來自北方的山風吹來,我聞了聞,濃鬱淳樸,唉,真的該回家了,不知又有多長時間沒有踏足那片熱土了!牛爺爺家的院子做的油條小村的傍晚是味道最濃的時候,此時的人們紛紛下晌了,犁地的老田還沒有進村,我靠著大槐樹,捏了捏鼻孔,就聞到他家老土犁上沾著新鮮泥土的味道。
  • 「炸年糕」,記憶中的家鄉味道
    那遙遠的小村莊,是我魂牽夢繞的家鄉,無論時過多久,那份深情的記憶時刻那樣清晰;無論行走多遠,只有家鄉是心底最柔軟的地方。記得小時候,最喜歡過年,因為只有過年才能穿上新衣服,才能吃上媽媽做的炸年糕。那是一種酥嫩香甜的味道,那是一種家鄉特有的味道,那是一種飽含媽媽濃濃愛意的味道,那是一種一輩子都不會忘記的味道。
  • 《我和我的家鄉》中秋上映,是時候回憶一波家鄉味道了~
    電影《我和我的家鄉》官宣定檔10月1日。電影以中國東南西北中部的五個不同視角,刻畫出了每個地區富含本土風情的家鄉故事。在先前發布的花絮先導片中,主演團隊也向鏡頭分享了對自己家鄉的回憶,其中不乏對家鄉美食的思念。
  • 龍江夜讀|家鄉的味道
    飯桌上擺滿了煮熟的地瓜、玉米、芋頭、米粿、花生等家鄉特產,還有鐵觀音茶水。邊吃邊聊,氣氛甚好。因為他還要趕回廈門排練節目,鄉親還特地把這些東西打包讓他車上吃。湯沐海高興地說,這是家鄉的味道。 確實,對於遊子來說,不管他走得多遠,無論品過多少美味佳餚,但家鄉的味道卻是揮之不去,熟悉而久違。
  • 馮銀食坊,可能系大良最好的粥粉面飯
    明末清初,順德大良華蓋路出現一家小食店,主營粥粉面飯,店主姓馮,其獨創以新鮮鯪魚青打制而成的魚皮角。小店開業以來生意紅火,為免出現賒數、記數現象,起名馮不記。意為不記帳,並定立「飲食十不」家訓,以勵後人。
  • 遵義豆花面,家鄉的味道
    說了很多家鄉味,大都是說家裡媽媽的味道,但生活在一個城市裡,城市的味道記憶也是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個重要組成部分。最想念的家鄉味,在每個人心中都會有個屬於自己的答案。對於身在異鄉的遵義人來說,我最想念的家鄉味,一定是脫口而出的羊肉粉,然後就是豆花面了吧。雖然家鄉遵義的名優小吃有很多選擇,比如大十字肉丁米皮、劉二媽米皮、肖二孃豬腿肉粉、大肉麵、鴨溪涼粉等等,但我從小到大的早餐,都是羊肉粉和豆花面這兩樣來回換著吃。因為羊肉粉在家裡不易製作,所以都是外買。
  • 四十九坊堅守教育,捐資成立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
    四十九坊作為中國新零售白酒品牌,從誕生至今,積極踐行企業社會責任,並多次參與社會公益活動,堅守教育,回報社會,獲得社會各界人士的認可與肯定。10月27日上午,民建思源益知愛·四十九坊大學生創新創業基金捐贈暨山東財經大學與四十九坊校企合作協議籤署儀式在我校燕山校區舉行。山東省政協副主席、民建山東省委主委郭愛玲、學校黨委書記王邵軍和四十九坊創始人張傳宗等嘉賓出席活動。
  • 麥子烘焙坊:幸福味道的麵包
    2012年,得到芬蘭和美國一家基金會的支持,慧靈開設了全省首家社會企業——麥子烘焙坊,為智障人士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也標誌著慧靈正式邁開探索社會企業的步伐。·主要原料:全麥粉、黑麥粉、BAS酸麵包液、雜糧、核桃、橄欖油、無鹽牛油等
  • 尋味新豐 | 艾餈飄香,這就是家鄉春天的味道!
    軟綿、細膩、堅韌是艾餈的特點,散發著濃濃艾葉香,而清明前後新豐人更有吃艾餈的風俗習慣~一大早,蒲昌村村民蘭姐就和鄰居來到田裡採摘鮮嫩的艾草,回家後將摘回來的嫩艾草挑去老葉,清洗乾淨,加入小蘇打煮幾分鐘,這樣做出來的艾餈既能保持艾草青翠的色澤而且口感更細膩。
  • (原創)家鄉的橡子樹
    提示:點擊上方"澴潭生活圈"↑快速關注
  • 驢友的天堂古村落漏子頭村 紅葉傳遞濃濃太行風情
    漏子頭村位於林州市石板巖鎮太行大峽谷西北20多公裡的太行山上,雄踞太行屋脊。放眼之內,是連綿不絕跌宕起伏的太行山,山下,就是璀璨的太行明珠——萬丈峽谷「太行平湖」,溫順地躺在它的腳下。像所有山區村落一樣,原本安閒,如世外桃源般。
  • 《非誠勿擾》2019日本專場在江蘇廣電石湫影視基地錄製
    (照片由粉絲提供)10月20日,《非誠勿擾》2019日本專場在江蘇廣電石湫影視基地 進行節目錄製
  • 【東坊大講堂】這裡,總有一款是你的最愛(文末公布中獎名單)
    (so文末有福利)【東方大講堂】今天就要帶領各位吃貨古粉一同感受來自臺灣的古早蛋糕的奇特魅力招牌的原味綿密細膩,密實口感+濃濃蛋香,一口蛋糕,就讓你雙頰鼓起幸福的滿足感。一次滿足吃貨對三種味道的追求,黑糖濃香,紅棗清甜,核桃脆酥,三種味道的天然糅合,爆發味覺的小宇宙。
  • 【薦讀】陳培元: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有家鄉的味道才是過年 ——鄂前旗 陳培元回家過年!一定要回家過年!家有年的味道,家有親人問候,有父親的關注,有母親的守候……逃離了喧囂的鬧市,我向家鄉奔去。我的家鄉在鄂託克前旗,那裡地廣天藍,水草豐美,沒有過重的生活壓力,也沒有讓人喘不過氣的生活節奏,只有濃濃的恬靜與淳美,有讓人永遠不會忘記的年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