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水已退,造車新勢力這次又想拿微型純電汽車談未來?

2020-12-24 易車網

巴菲特說,只有當潮水退去的時候,才知道是誰在裸泳。

但當潮水退去以後,裸泳的該怎麼辦?

巴菲特沒有說。

現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已經退坡,本來就在「裸泳」的造車新勢力,處境正在變得更加難堪。

就在這個時候,A00級(微型)純電動汽車市場卻意外地迎來了一陣春風。除去蔚來、理想和小鵬在內的造車新勢力頭部陣營,新勢力第二梯隊對A00級純電市場給予了厚望。除了零跑汽車新推的T03,新特汽車也推出了啟能GEV 1,哪吒等車企也將其提上議程;傳統車企方面,上汽乘用車推出了科萊威,上汽通用五菱發布了五菱宏光MINI EV,吉利楓葉和長城歐拉等車企同樣瞄準了這一市場。一時間,微型純電動汽車市場變得熱鬧非凡。

 回到主場,新勢力選手同樣被動

國內的純電動汽車市場,可以說是從微型車起家。2017年,在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力度還沒有明顯退坡的情況下,A00級純電產品在國內純電動乘用車領域佔據60%以上的銷量比重。如今回到自己的主場,幾家造車新勢力應有的優勢卻蕩然無存。

今年5月,零跑汽車高調推出全新微型車新品——零跑T03,標誌著零跑產品線從單一的小型車擴展至小型車和微型車並存的狀態。但自上市以來,零跑T03銷量卻不容樂觀,截至9月初累計售出僅2687臺。此外,有終端數據顯示,零跑T03的購車用戶主要集中在上海、深圳、杭州、天津等一、二線城市,用戶口碑主要集中在經濟、性價比高等方面,但風噪大、電耗大等負面評價的佔比也居高不下。

 專注於微型純電產品的新特汽車,今年也在初代微型車SITECH DEV 1的基礎上新增一款名為啟能GEV 1的微型純電汽車。然而諷刺的是,無論做出怎樣的改變,新特的全品牌銷量始終慘不忍睹,其2020年1-6月僅售出60輛SITECH DEV 1,2019年全年累計銷量僅2837輛。

 另一造車新勢力成員——哪吒汽車,雖然目前沒有微型車產品,但有內部消息稱哪吒同樣準備最早在年內布局微型車市場。可對於2018才發布首款量產車,品牌規模尚未形成之時又遇疫情,今年前6個月累計銷量僅5002臺的哪吒汽車來說,其新產品未來要面臨的壓力應該是巨大的。

而有資金、技術和更豐富的產品線等多種優勢的支撐,傳統車企需要承受的生存壓力就比造車新勢力小得多,但其市場表現卻比前者要好得多。

以長城歐拉為例,截至今年3月,歐拉品牌累計銷量已經達到了 45083 輛,在幾十家車企中,歐拉是唯一一個在1年內僅靠2款產品進入行業TOP6, 並實現A00細分市場增速第1的角色,而歐拉剛上市不久的白貓車型,首月銷量為277臺,次月銷量就已有1035臺,增速遠超零跑T03。

除此之外,上汽通用五菱寶駿推出的寶駿E100和寶駿E200,2019年銷量均擠進純電動乘用車銷量排名前十的行列;而五菱宏光MINI EV的銷量更是喜人:今年7月的銷量達到了7348輛,8月銷量達到1.5萬輛,9月銷量達20150輛,上市即成爆款,成為全球銷量最快破萬的微型新能源車……

 造車新勢力的產品銷量為什麼普遍不及傳統大廠?如果你將一款新勢力產品與傳統大廠產品簡單作個對比,就會發現問題所在。

例如,售價幾乎處於同一區間的零跑T03和歐拉白貓,車內配置卻頻見差異。同為400km續航裡程版本,歐拉白貓所支持的時下流行功能如藍牙鑰匙、遠程啟動、手機互聯和車窗一鍵升降等人性化功能,在T03內均未出現;與T03傳統雙小屏中控屏顯方案形成鮮明對比的,是白貓極具科技感的23英寸一體屏,車主掛入倒擋或通過PAS開關還能開啟全景環視攝像系統,視覺效果與T03完全不在一個級別。

 而關於產品的網聯化進展,傳統車企也絲毫不落後於新勢力。比如歐拉白貓的車主除了可以通過內置的智能家居互聯繫統還可遠程操控家中智能家居,還能享受到手機無線充電和4G網絡刷抖音和愛奇藝以及其他主流視頻媒體等便捷功能。反觀零跑T03,除了在面部識別、語音控制等方面更勝一籌,已經難覓其他亮點。

 大廠技術積累成絕對優勢

好的口碑需要過硬的技術支持和質量保障,傳統大廠的產品在這兩點佔據絕對優勢。

 

由《2019麥肯錫汽車消費者洞察》提供的數據顯示,消費者對純電動汽車的顧慮主要集中在續航能力、技術成熟度以及安全性三方面。不幸的是,這些恰恰戳中造車新勢力的痛點。

 今年3月份,曾經身為造車新勢力之一的綠馳汽車宣布更換大股東,由河南國投接盤。而迄今為止綠馳汽車只有概念車產品,沒有真正上市的量產車,因此被戲稱「造車新勢力出局第一車」。 

 縱觀國內浩浩蕩蕩的新勢力造車大軍,40多家企業僅有蔚來、威馬、小鵬、哪吒等10餘家完成了交付,其中大部分還停留在「PPT造車」的階段。在造車新勢力技術尚不成熟以及「老大哥」特斯拉產品問題頻出的背景下,消費者不買純電動汽車的帳,尤其是造車新勢力的帳,也實屬合情合理。

不過,情況到傳統大廠這邊就改善了很多。

仍舊以長城歐拉為典型代表。依託於長城汽車雄厚的資金實力和先進的造車技術,歐拉的研發和設計團隊來自於德、奧、美、日、韓等國,同時歐拉擁有博世、奧託立夫等國際頂級供應商,不僅能從根本上保證質量,歐拉產品也符合全球銷售標準。

而藉助長城汽車強大的經銷商網絡和良好口碑,歐拉在銷售渠道、車輛交付、售後服務等方面也給予了消費者充分的保障,這也是歐拉能夠快速搶佔市場的關鍵因素。

 長城歐拉,無疑傳統車企在A00級純電汽車市場取得絕對優勢的縮影。

 金融層面,新勢力仍面臨重重壓力

 造車新勢力面臨的生存問題,最終還是影響到了產品銷售層面。

原因在於,包括蔚來、小鵬、理想在內的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和由新特、零跑、哪吒等組成的第二梯隊,都在沿著特斯拉的轍痕前進——他們不得不在僅有1~2款量產車型時儘快上市吸金,用於補貼造車的高昂成本,這直接導致新車售價居高不下,在國家補貼退坡之後,銷售問題便愈發明顯。

 目前,新特旗下SITECH DEV 1和啟能GEV 1的售價高達15萬,明顯不符合A00級純電動汽車的市場定位,這也是造成其銷量慘澹的重要因素;雖然相比之下零跑T03的定價較為正常,5-8萬的價格比較符合該車型目標人群的預算,但由於尚未形成品牌效應、技術積累不夠豐富以及資金緊張等劣勢,當下只能在浙江等重點發展區域施展拳腳,一旦放大到全國市場,其表現則明顯不盡如人意。

再看長城歐拉白貓,該車型售價處在6-8萬價格區間,售價符合產品定位,401km長續航車型低至7萬的售價更是凸顯著極高的性價比。除此之外,歐拉的購車政策和渠道也足夠多樣化:線上購車服務全面覆蓋天貓、歐拉APP、歐拉汽車微信小程序、京東、拼多多、什麼值得買等平臺;根據用戶的需求嘗試推出了線上送車上門試駕服務,用戶可零距離體驗歐拉上門試駕的無接觸式服務……

綜合來看,無論是品牌的技術積累,還是產品本身的性價比、口碑,抑或是營銷手段和購車政策,以歐拉白貓為代表的傳統車企A00級純電汽車新品,與造車新勢力的產品已經拉開了較大的差距。

結語:

受疫情和資本寒冬的持續影響,未來可能會有更多的造車新勢力倒下,但有強大資金鍊、良好的品牌效應以及成熟的造車經驗等眾多優勢作為支撐的傳統車企,其生存狀況應該會比孤軍奮戰的造車新勢力好得多。如今,微型純電動汽車市場的一陣微風才剛剛吹去黎明朦朧的霧氣,但這場新舊勢力戰役的結局卻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清晰。

相關焦點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  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負責人何勇表示,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渡過了資金壓力最大的階段,進入到產品導入期。
  • 死在量產前夜,風口期已過,「PPT造車」將退場?
    拜騰、博郡、賽麟汽車的相繼「暴雷」,昭示了曾經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已進入密集洗牌期,「新勢力最後只能存活2-3家」的預判正在兌現。現存企業是瀕臨出局還是逆境求生?失敗和存活的命門是什麼?本系列策劃將起底新造車的具體案例、教訓和經驗。
  • 造車新勢力根本不是什麼「後浪」,它們就是未來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看得到中國造車新勢力們與國際汽車巨擘們的差距,但是,他們還是選擇相信——未來,就在「新勢力」的身邊。路遙知算力造車新勢力在二級市場的火紅局面,其實早已在早期投資者的預料之中。
  • 成長的煩惱,造車新勢力是顛覆者還是裸泳者?
    2020年,是中國的造車新勢力確定格局之年,也是確定命運之年。在此之前,從融資、建廠量產、智能研發等方面考量,一些造車新勢力企業早已脫穎而出,但是這一切都需要經受市場的檢驗,而銷量是這種考驗的唯一數據指標,對頭部玩家更是如此。那些實力雄厚的、體系能力強的造車新勢力,將會在這個艱難的年度脫穎而出,確定新能源車的未來格局。
  • 圈地造車還拿國家補貼!這些有「準生證」新能源車企,真的在認真造車嗎?
    早期國家鼓勵發展新能源,許多汽車企業在最初制度還不完善時便拿到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隨後發改委在2015年發布新能源企業管理新規定,那時才有了獨立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目前獲取獨立新建純電動汽車生產資質的企業有15家,雙資質(包括工信部目錄)的純電動汽車企業僅7家。
  • 那些活在「新造車三劍客」陰影下的腰部新勢力
    不光報價低,工廠產能也少,有話語權的頭部供應商就想放棄這筆生意,但蔚來的訂單,供應商是搶著做的」。回款周期長,也是這些腰部新造車不受供應商待見的一大原因,「由於資金周轉壓力大,相比蔚來、小鵬,我們的回款周期更長,還可能存在壓庫存、消化不了配件的情況」。新造車大多起家於2015年前後,經過數年發展,已明顯兩極分化。
  • 對標造車新勢力,新寶駿憑藉的是什麼?
    當一輛汽車能夠聽懂車主的想法,並去執行相應的語音指令,那麼車內或許就不再需要物理按鍵了,一切的動作動動嘴就能完成,這樣的用車場景也是時下造車新勢力發展的主流方向。不同於汽油車,新造車勢力的主要優勢是方便上綠牌,其次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是它們打動和取悅消費者的最重要方向。
  • 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
    也有真正的汽車後浪駛出了危險區,落戶合肥後,蔚來股價打通任督二脈,過去的兩個半月時間飆漲400%。首款車型半年賣出近萬輛後,理想已開啟赴美IPO進程,成為繼蔚來之後第二家赴美上市融資的造車新勢力。小鵬、威馬緊隨其後,交付量逐步攀升。據傳小鵬汽車也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遞交了招股文件,最快三季度掛牌。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半途而廢,有人穩健追夢。
  • 網際網路巨頭阿里高調入場 新能源造車再添「新勢力」
    1月13日,智己汽車在中國上海、美國拉斯維加斯CES展和英國倫敦三地同時發布高端智能純電動汽車品牌,阿里也因此成為繼百度之後第二個下場造車的網際網路巨頭。隨著汽車智能化與網聯化持續升溫,網際網路巨頭紛紛從智能科技供應商轉型為整車製造商,為新能源汽車領域再添「新勢力」。
  • 半年盤點之造車新勢力:賽麟博郡拜騰出局 零跑愛馳進退兩難 四強...
    此外,遊俠汽車、紅星汽車、賽麟汽車……也被曝光欠薪、欠款、集中裁員等問題。可見,在發展路徑不明,再加上自身燒錢無度、品牌口碑不佳的情況下,「末端」造車新勢力品牌大都已負面纏身,或難再有翻身機會。
  • 中金公司:產品差異化是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已有三家成功赴美上市,分別為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特色鮮明、戰略各異,銷量均有較亮眼表現。
  • 便宜不等於低端,微型電動汽車「異軍突起」
    在近日舉行的第七屆電車人大會上,與會嘉賓普遍認為,當前微型電動汽車市場正處於行情爆發前夜,隨著產品質量的提升,價格強有力的把控,行業將大有可為。 (文丨本報記者 盧奇秀)微型電動車爆發元年微型電動汽車,是指A00、A0級純電動車型,主要用於短途代步。
  • 5天市值蒸發2000億:造車新勢力拿什麼撐起萬億市值
    近日,造車新勢力陸續公布了11月的銷售數據。蔚來汽車、小鵬汽車、理想汽車持續創造新的月銷紀錄,中概股造車新勢力「三劍客」繼續穩居第一陣營。不過,在12月1日公布銷量數據之後,蔚來汽車和小鵬汽車股價下滑幅度卻均超過了10%。
  • 威馬汽車或衝刺科創板!造車新勢力紛紛IPO特斯拉效應?
    科創板作為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首選,被認為是造車新勢力IPO的不錯選擇。據了解,科創板明確要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製藥等符合國家戰略、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所以瞄準新能源又強調智能網聯的造車新勢力們曾被看作是最有希望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此前,奇瑞新能源、博郡等企業均有傳出登陸科創板的計劃。
  • 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
    第三梯隊則是直至目前仍無量產車型的絕大多數新勢力車企,如拜騰、前途、奇點等,幾乎沒有「前途」,正加速被市場淘汰。「這兩年將是造車新勢力面臨嚴峻挑戰的關鍵時期。」清華大學汽車產業與技術戰略研究院副研究員劉宗巍說,「隨著競爭壓力不斷增大,預計造車新勢力兩極分化趨勢將日益明顯,不能在此期間站穩腳跟並拓展優勢的企業,將被市場無情淘汰」。
  • 2020年11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完整版,造車新勢力難有起色
    車矩陣車評:12月13日,國內汽車銷量統計發布權威機構乘聯會重磅發布2020年11月國內新能源車銷量排行榜,11月份新能源狹義乘用車銷量17.1萬輛,同比增長139.2%,環比增長28.2%;累計銷量90.5萬輛,同比下降2.9%。
  • 做PPT易,造車難!瘋狂燒錢的造車新勢力面臨淘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雪「曾經風光無限的造車新勢力現在進入到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確實讓大家不勝唏噓。資本真正看好的是造車新勢力,並不是造夢新勢力。」--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據不完全統計,除上述新勢力造車品牌外,還有蔚來、理想、愛馳汽車、雲度汽車、前途汽車等近40家造車新勢力,而今年有銷量數據的僅有8家,等新勢力品牌。有業內人士表示,賽麟、博郡並不是個別現象。
  • 造車新勢力理想汽車赴美IPO,國內整車企業也跟著喝湯?
    一方面造車新勢力頻頻爆出好消息,另一方面傳統車企們卻依舊面臨著嚴重的生存危機。7月13日,老牌豪華車巨頭戴姆勒宣布裁員規模已經再度擴大,人數將超過此前預期的1.5萬人。而國內的SUV領軍企業長城汽車掌門人魏建軍則表示,現在是"命懸一線",對於未來要始終保持危機感。
  • 被資本捧上天的造車新勢力,真實現狀是?
    在經歷了大半年的低迷期,汽車行業逐漸走出了市場的「寒冬期」。寒冬退去,造車新勢力還能扛多久?據統計,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僅40家左右,已倒閉的超過6成。有人預估,國內90%的造車新勢力都可能會淘汰出局,最終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3、4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