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

2021-01-09 錢皓

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也有真正的汽車後浪駛出了危險區,落戶合肥後,蔚來股價打通任督二脈,過去的兩個半月時間飆漲400%。首款車型半年賣出近萬輛後,理想已開啟赴美IPO進程,成為繼蔚來之後第二家赴美上市融資的造車新勢力。小鵬、威馬緊隨其後,交付量逐步攀升。據傳小鵬汽車也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遞交了招股文件,最快三季度掛牌。

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半途而廢,有人穩健追夢。優勝劣汰之後,中國汽車工業的逆襲是否看到新的曙光?

一、冰中淘汰

造車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浪漫,但本質依然是門生意。

生意的本質是賺錢,殺頭的買賣有人做,虧本的買買沒人做,博郡、賽麟和拜騰的先後倒下,讓一度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造車運動真正經歷了現實的毒打。

6月15日,兩年「只」虧掉7.8億的博郡汽車發出公告,表示公司已沒有廠房和土地可以變賣,將出售車型平臺和智慧財產權等核心技術彌補工資漏洞。同時宣布全員待崗,待崗期間發放生活費2480元/月。在被員工起訴、物業上門停水停電後,博郡的造車夢正式擱淺。

而僅僅一年前,博郡還因創始團隊的傳統車企資歷、整車開發技術、與一汽夏利達成的代工合作等,呈現出穩健前行的姿態。首款車型iV6還在2019年上海車展開啟全球預定,並計劃在2020年一季度交付。但過高的研發和人員成本在疫情下被放大,資金鍊的斷裂讓博郡迅速失血休克。承諾的量產交付沒等來,卻在高管出走,員工討伐之中走到生命盡頭,無疾而終。

博郡之敗是天有不測風雲,與之相對,賽麟的崩塌則是赤裸裸的騙子現形。4月27日,賽麟法務喬宇東將董事長王曉麟告上法庭,稱其通過虛假技術出資取得公司控股權,涉及金額66.58億元。同樣是一年前,賽麟還在鳥巢開了一場盛大的發布會,請到吳亦凡和傑森斯坦森到場助陣,好不熱鬧。

SALEEN本是美國人史蒂夫賽麟創立的超跑品牌,如皋商人王曉麟看中了國內新能源市場的風口機會,從賽麟手上借來牌子,妄圖狐假虎威大幹一票,結果到頭來,打著美國超跑的旗號,量產了老年代步車,還稱其為電動跑車,王曉麟真是個商業鬼才。據前江蘇賽麟汽車動力電池經理代理三電部長左超透露:「可能從市場營銷的角度上來說,想儘量地把美國賽麟的跑車形象,往江蘇賽麟做的車上投射,但是實際上真正聯繫可能很少,據我所知,可能可以忽略不計。」

狐假虎威的賽麟沒有成功,真正「老外中國創業」的拜騰,也在耗幹86億投資之後宣布中國業務停運,北美和德國辦公室亦啟動了破產保護程序。在造車新勢力眾生相中,拜騰的失敗最為可惜。縱使南京政府大力支持,一汽、寧德時代為其注資站臺,也沒擋住這位天才選手的潰敗之勢。

綜合來看,拜騰失敗原因首先在於戰略:拜騰高管之間存在專注中國本地和徹底全球化分歧,技術領頭人、寶馬I8締造者畢福康對中國市場不甚重視,認為拜騰設計研發中心應放在歐美,中國承擔生產製造環節,骨子裡還是made in china的老思維。二把手戴雷是中國通,在中國工作多年,對中國市場更為了解,認為拜騰應把中國當作大本營。

開始時內部矛盾還未爆發,隨著融資進程推進,內耗開始加重,尤其是在一汽注資之後,畢福康認為初創團隊對拜騰的主導權開始丟失。內部團隊的分歧和外部資本的操控,讓拜騰本就不清晰的發展戰略更加模糊,最終造成了畢福康的出走。幾經輾轉加入法拉第未來,成為了賈老師的合伙人,留下一個爛攤子給戴雷。

嚴重的內耗和模糊的戰略極大拖慢了拜騰的研發量產進程,讓原本佔儘先發優勢的產品設計和性能被竟品趕超並甩開差距,

最後看成本控制。拜騰的國際基因為其帶來了設計和技術上的優勢,但也帶來眼高手低的劣勢。比如在供應商選擇上,拜騰沒有充分利用國內產業鏈,過分倚重德國博世等國際巨頭,導致了採購成本的失控。同時,作為創業公司,拜騰絲毫沒有吃苦耐勞精神。北美分部300人一年的零食採購費用近5000萬人民幣,即使員工已停薪,CEO戴雷仍乘坐頭等艙出行。

總而言之,拜騰的故事,是一個天才選手親手廢掉自己的故事。

二、火中涅槃

真金不怕疫情,劣幣出清之後,造車頭部聚集效應開始形成。蔚來、小鵬、理想、威馬脫穎而出,在交付量上站穩腳跟並屢創新高,在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中上演火中涅槃。

從乘聯會發布的1-5月銷量數據來看,蔚來5個月總銷量率先破萬,獨領風騷。理想以7775輛位居第二,若算上後來發布的6月數據,理想one上半年交付量也已逼近萬輛大關,而且只用了半年時間。小鵬和威馬在伯仲之間,以四千五和四千四分列三四位,略遜一籌。但威馬增長勢頭迅猛,6月售出2028量環增77.8%,逐漸擺脫疫情影響。

縱觀「蔚威小理」四家,能夠階段性勝出成為優中選優的佼佼者確有原因。雖風格不同,但在團隊、戰略、產品、量產、用戶運營等做法上存在相通之處,值得行業借鑑。

首先來看團隊。與拜騰的一山不容二虎不同,四家新勢力均有各自的靈魂人物,雖然近年來諸多媒體都在盯著四家高管團隊的變動,屢有新聞爆出勾人眼球,但總體上四家的管理層比較穩定,內部凝聚力較強,內耗較輕。軍心穩定,仗才有的打。

其次來看戰略。蔚來一出生就要做高端,以高舉高打的策略、前衛的時尚設計、領先的技術方案,成功打造出了一個高溢價品牌。儘管是屢次三番懟造車新勢力的吉利李書福,也在早年贊過蔚來的品牌戰略:以均價40萬的價格賣出這麼多輛車的企業,中國只有這一家。

至於威馬,沈暉在品牌創立之初就提出了「威馬三步走戰略」:第一是做智能電動汽車的普及者,第二是成長為數據驅動的智能硬體公司,第三是做智慧出行服務商。簡單來說就是,威馬先靠造車賺錢,再靠數據積累賣軟體賺錢,最後靠技術+數據賣出行服務掙錢。對智能化的重視讓威馬的技術底色更濃。

第三是引領行業的優勢產品。以上四家在技術上確有可圈可點之處,蔚來的BMS,電池PACK及動力/懸架等技術領先業內,並獨創了「換電」模式,即車主可在電池更換電自助更換滿電電池。小鵬最新車型P7在續航裡程、能量密度、電池包高度、風阻係數、實測數據、電池安全等領域實現了對特斯拉的追趕和超越。小鵬還在自建充電網絡,預計年底將完成布局30個城市,200座超級充電站的目標。

威馬的產品則給人更紮實的感覺。由博格華納的高集成一體化電驅動系統、英飛凌的核心電控部件IGBT,以及寧德時代的三元鋰電池等搭建起安全高效的Living Motion三電動能系統。在智能技術上投入更大,如人車智能交流系統可以天為單位實現語義理解飛速迭代;無人駕駛系統則是與百度合作的,要在明年實現L3級量產。

第四就是量產這一造車生死關了。不論是一直選擇代工的蔚來,還是先代工後自產的小鵬,或是直接自建生產基地的威馬和理想,四家新勢力的量產之路都一個穩字見勝。其中蔚來選擇與江淮合作代工生產,頂住了「40萬買了輛江淮」的壓力,扛過了初期困難階段。後來事實證明江淮代工質量很過關,蔚來在初創階段避開重資產的製造並實現穩定量產,也證明了其商業智慧。

2月25日,江淮蔚來EC6量產項目在合肥江淮蔚來先進位造基地啟動。在這次活動中,蔚來與合肥市政府籤署了蔚來中國總部落戶合肥的框架協議,獲得了合肥高達100億元的投資。融資成功,對蔚來加速量產,以及研發第二代電動汽車平臺,起到重要作用。擁有政府背書和資金支持後,蔚來在2020年的道路似乎明朗了一些。

最後一點是用戶運營。四家都很重視用戶經營,小鵬更重視科技用戶,蔚來和理想則以優質服務建立了車主社交圈,對潛在用戶形成吸引。例如蔚來的NIO house(車主之家)多設立在城市核心位置,如全球首家就設立在北京東長安街1號東方廣場,上海的NIO house則設在全球第二高樓上海中心大廈的一樓。理想汽車則有類似石家莊的「石one理想」,這樣的車友會組織,對品牌初期收穫擁躉幫助頗大。

三、國車翻身

若從中國汽車工業逆襲翻身的長遠目標來看,以上四家車企僅從造車新勢力中脫穎而出還遠遠不夠。

經歷了燃油車時代的苦苦跟隨之後,中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必須抓住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產業變革機遇,中國汽車強國夢還在等待真正的蓋世英雄。

1953年,一汽在長春西南郊建廠,三年後,第一批12輛解放CA10型卡車下線,正式結束了「中國造不出汽車」的歷史。但是,中國汽車工業也由此進入了長時間的閉門造車狀態,導致失去對外交流的中國汽車工業水平持續落後世界。

改革開放後,中國汽車行業發展進入「合資」新紀元,北汽吉普、上汽大眾、東風本田等合資公司先後成立。國際車企給中國汽車工業帶來了資金、技術和全新的經營管理模式,中國汽車用市場換先進經驗的目的達到。但外資提供的技術支持也滋養了中方的「懶惰」,靠銷售業績賺錢成為行業主流目標,研發投入倒成為了次要的「面子工程」。

90年代後,在「放開民企造車」的呼籲下,民營車企開始嶄露頭角,並喊出了「讓轎車進家庭」的口號。在河北保定,魏建軍承包了一家地方集體所有企業長城汽車。1500公裡外,另一個年輕人李書福創立了浙江吉利。在北京,王傳福頂著北京有色金屬研究總院最年輕教授的光環,下海創立了比亞迪。

經歷了前期的夾縫中求生存的艱辛後,以三家為代表的造車民企們拿到了轎車準生證,並助推中國轎車產量從2001年的70萬輛飆漲到110萬輛。但是,產量不意味著質量,讓家庭開上轎車並不意味著讓家庭開上國產好車。「中華奇瑞,修車排隊」成為那個時代國產車的苦澀梗。

2014年,在汽車電動化和智能化大行業變革浪潮下,在中國消費整體升級的時代轉變下,轟轟烈烈的網際網路造車運動開始興起。中國在網際網路領域積累的思維優勢開始和造車結合,目標直指中國汽車大而不強的痛點。

經過6年冰火洗禮,到了2020年,王興所說的「3+3+3+3」格局開始成型。即三家央企一汽、東風、長安,三家地方國企上汽、廣汽、北汽,三家民企吉利、長城、比亞迪,以及我們上文中重點分析的蔚來、小鵬、理想。

至於王興為什麼沒提威馬而著重提了理想,這真的就是老王賣車自賣自誇了。前前後後,王興個人共2.85億美元,美團旗下龍珠資本出資1500萬美元,美團公司投資5億美元,先後為理想注資。據理想汽車上周遞交的招股說明書顯示,王興以23.5%的股份僅比李想本人少1.6%,是不折不扣的理想二當家的。

在馬斯克創立特斯拉並殺出一條血路後,汽車工業的發展就徹底邁入了智能電動汽車時代。造車思維也正在從工程師思維向用戶思維轉變。中國依然是世界先進造車理念的跟隨者,但國內的造車新勢力們具有世界領先的網際網路基因,在引領國車翻身的前路上有更足的底氣。

從閉門造車,到開放合資,到民營造車,再到網際網路人引領的這波新造車運動,中國汽車工業發展也正式進入新時代。

未來,汽車產品將擺脫單純出行工具的定義,向智能化出行空間方向發展。以無人駕駛、整車OTA升級等為代表的智能技術將為汽車產品帶來深層變革,中國的網際網路造車新勢力具有基因優勢,不僅在對標傳統車企時有底氣,在追趕特斯拉的旅程中也並未掉隊。

四、結語

國車翻身之戰,大概率要寄望於這波新勢力。不是筆者吹新勢力,而是筆者對中國汽車愛的深沉。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這場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或是中國汽車行業逆襲崛起的前奏。

作者:王櫟天

編輯:米子旭

相關焦點

  • 頭部玩家市值暴漲 掉隊者破產清算 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
    來源:中國經營報頭部玩家市值暴漲 「掉隊者」破產清算 造車新勢力奏響「冰與火之歌」本報記者/劉媛媛/上海報導隨著造車新勢力窗口期逐漸關閉,「冰火兩重天」的劇情正在加速上演。近段時間,造車新勢力大軍消息不斷,一面是以蔚來為首的中概股「三巨頭」股價飆升、市值暴漲,大有趕超寶馬、通用等傳統車企之勢;一面是以長江汽車為代表的後列梯隊深陷資金困局、經營難續,不得不申請破產清算。
  • 手握「雙資質」造車企業的「冰與火之歌」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獲得「雙資質」的新能源車企已有數十家,這其中既包括像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等具有造車背景的傳統車企,也包括長江汽車、雲度新能源、合眾汽車、前途汽車、知豆汽車、國能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國金汽車、速達電動、江蘇敏安這樣的造車「新入局者」。
  • 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
    今年上半年500多家註冊企業中,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速。即使是頭部企業蔚來、威馬、理想和小鵬,也經歷著「生死時速」般的嚴峻考驗。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被資本捧上天的造車新勢力,真實現狀是?
    寒冬退去,造車新勢力還能扛多久?據統計,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僅40家左右,已倒閉的超過6成。有人預估,國內90%的造車新勢力都可能會淘汰出局,最終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3、4家。2020年,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淘汰賽正在加速上演。對於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擺在它們面前的兩座大山,一個是融資,一個便是交付。
  • 成長的煩惱,造車新勢力是顛覆者還是裸泳者?
    2020年,是中國的造車新勢力確定格局之年,也是確定命運之年。在此之前,從融資、建廠量產、智能研發等方面考量,一些造車新勢力企業早已脫穎而出,但是這一切都需要經受市場的檢驗,而銷量是這種考驗的唯一數據指標,對頭部玩家更是如此。那些實力雄厚的、體系能力強的造車新勢力,將會在這個艱難的年度脫穎而出,確定新能源車的未來格局。
  • 做PPT易,造車難!瘋狂燒錢的造車新勢力面臨淘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雪「曾經風光無限的造車新勢力現在進入到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確實讓大家不勝唏噓。資本真正看好的是造車新勢力,並不是造夢新勢力。」--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近日,央視曝光,2015年起,許多打著「網際網路+電動」標籤的企業紛紛入局造車行業,最多時達到近50家新造車企,然而目前只有8家有新車生產銷售。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了淘汰賽階段,很多企業的情形,或許要用「生死時速」來形容。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風光無限的新勢力頭部「四小龍」:蔚來從生死線翻身,市值接連上漲超越通用、寶馬;理想、小鵬前後腳赴美上市,市值看漲;威馬融資100億元,擬登陸科創板。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博郡、賽麟、拜騰、前途、長江汽車等滑向破產邊緣,或將黯然退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
  • 對標造車新勢力,新寶駿憑藉的是什麼?
    當一輛汽車能夠聽懂車主的想法,並去執行相應的語音指令,那麼車內或許就不再需要物理按鍵了,一切的動作動動嘴就能完成,這樣的用車場景也是時下造車新勢力發展的主流方向。不同於汽油車,新造車勢力的主要優勢是方便上綠牌,其次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是它們打動和取悅消費者的最重要方向。
  • 新勢力難渡造車三大劫,雲度上岸深陷「青銅之境」?
    還有融資130億的威馬、完成C輪30億融資的奇點和40億B+輪融資的小鵬,新勢力的融資速度可謂十分迅猛。但另一方面,新勢力燒錢的速度也十分驚人。何小鵬口中「造車200億都不夠」的話所言非虛,據蔚來招股書顯示,蔚來在2016年至2018年上半年兩年半期間累積虧損109億元,且尚未實現盈利。其中不難看出,新勢力在造車路上融資快,燒錢也快。
  • 造車新勢力集中衝刺IPO,「有錢了」怎麼好好活下去
    造車新勢力的IPO執念2018年蔚來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首家上市的企業。隨後雖然多家造車新勢力表達了上市的意願,但卻鮮有實際動作。今年,造車新勢力加快了上市的步伐,也讓2020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造車新勢力上市元年。7月30日,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8月27日小鵬汽車登陸紐交所。
  • 2020,新能源市場的冰與火之歌
    年初,受到新冠疫情和年度補貼下滑預期的影響,包括造車新勢力在內的新能源車企,陷入了發展的低潮。而後,隨著中國汽車市場產能、消費的率先復甦,中國新能源市場終於在「跌跌不休」的走勢中,走出了一條「逆勢增長」的曲線。2020年,中國新能源市場也呈現出一個低開高走的趨勢。
  • 《冰與火之歌》第七季破紀錄回歸,那些中國版《冰與火之歌》還好嗎?
    龐大格局的世界觀,變幻莫測的人物命運,充滿奇幻想像力的故事情節,以及充滿質感的製作水平,都是《冰與火之歌》備受追捧的原因。《冰與火之歌》也成為了高質量魔幻劇的代名詞,在國內許多玄幻劇中也言必稱「中國版《冰與火之歌》」,用以標榜自己劇集的質量。只不過就在本尊再掀狂潮之時,這些模仿者已不知身在何處。
  • 那些活在「新造車三劍客」陰影下的腰部新勢力
    新造車大多起家於2015年前後,經過數年發展,已明顯兩極分化。頭部三兄弟蔚來、小鵬與理想齊聚美股,一年來股價暴漲,背後投資人賺得盆滿缽滿。那些掉隊的腰部新勢力卻仍在艱難度日,活在頭部三家新造車的陰影下。在哪吒汽車營銷公司執行副總裁胡恩平眼中,只有進入第一梯隊才有機會。
  • 放寬新勢力準入門檻,嫌PPT造車不夠奇葩?
    市場分析指此舉,無疑為汽車業界內的共同研發、資源共享打開了綠燈,長期來看則降低了新造車勢力的準入門檻。新造車勢力迎來更加艱難的一年?對於意見稿的「鬆綁」,茶哥不難推斷到是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滑坡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
  • 鐵打的東方新天地 造車新勢力的名利場流水席
    作為車企品牌初創時重要的形象代言和消費認知通道,長安街的太陽天天從立志於造國民車的家家車企門店前掠過,網友對此戲言:「鐵打的新天地,流水的新勢力。」上述人士稱,「其實無所謂外界所說的弊大於利,或者利大於弊,如果企業的鋪店策略在根本上就是希望開源節流,那就無從指責威馬放棄東方廣場,在鋪店節奏上,連蔚來自身其實都在調整,目前造車新勢力的重點工作其實還是穩固充電樁合作,包括在城市偏遠地區加強網絡設施服務。」
  • 造車新勢力根本不是什麼「後浪」,它們就是未來
    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看得到中國造車新勢力們與國際汽車巨擘們的差距,但是,他們還是選擇相信——未來,就在「新勢力」的身邊。路遙知算力造車新勢力在二級市場的火紅局面,其實早已在早期投資者的預料之中。
  • 造車新勢力紛紛IPO特斯拉效應?
    隨著新能源車行業被資本市場所逐漸認可,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IPO.8月19日,有媒體報導稱,繼蔚來、理想和準備赴美IPO的小鵬汽車之後,威馬汽車也在準備衝刺資本市場。有分析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威馬汽車正在準備登陸科創板,但具體融資金額等還不清楚。不過官方回應則稱:「關於市場傳言,公司不予置評。」
  • 威馬完成100億D輪融資,造車新勢力三強之爭狼煙四起
    作者:時代財經 易揚9月22日,威馬汽車宣布完成總額100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據了解,這也是造車新勢力史上最大單輪融資。時代財經注意到,此次投資人包括了上汽、百度、紅塔集團等多家重磅企業以及上海國資投資平臺、安徽合肥產業基金等多家國有投資者。
  • 太空搖滾馬斯克如意的笑 特斯拉來削造車新勢力了
    在中國環保出行的大趨勢下,大排量燃油車的麻煩越來越大,特斯拉Model3是CP值最佳的高性能車型!國產後,特斯拉Model3相對厚道的售價,對它的模仿者——中國造車新勢力形成了碾壓之勢!在新勢力還在頻頻營造品牌氛圍之時,特斯拉已經降價了,這是多麼可怕的現實!國產特斯拉在2019年內,擬交付1.74萬輛裝配2170電池的Model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