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2020-12-19 新浪財經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

本報記者 趙語涵

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一邊是風光無限的新勢力頭部「四小龍」:蔚來從生死線翻身,市值接連上漲超越通用、寶馬;理想、小鵬前後腳赴美上市,市值看漲;威馬融資100億元,擬登陸科創板。而在分水嶺的另一邊,博郡、賽麟、拜騰、前途、長江汽車等滑向破產邊緣,或將黯然退場。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加速了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洗牌,而業內認為,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的技術之爭正拉開大幕。

頭部「四小龍」上演逆勢翻盤

去年年底從蔚來離職後,王亮(化名)坦言後悔。和他一樣,去年離開這家新勢力的很多人都沒有想到,今年的蔚來能夠如此逆勢翻盤。

截至12月15日美股收盤,蔚來市值高達679.75億美元,超越寶馬、通用等老牌車企。根據最新數據,蔚來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繼10月後再超5000臺,連續第四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前11個月,蔚來累計交付36721臺,同比上漲111.1%。

進入2020年,處在懸崖邊上的蔚來先是通過幾輪融資和總部落戶合肥獲政府百億元注資拿到了救命錢,而後新車銷量不斷飄紅,毛利率由負轉正,完成自我救贖。

與蔚來一樣逆勢翻盤的還有小鵬。小鵬緊跟理想腳步赴美上市,在最近一波新能源股價上漲大潮中也有不小的收穫,銷量方面也持續飄紅。其中,理想ONE在11月交付4646輛,環比10月增長25.8%,再創單月交付量紀錄,1月至11月,理想ONE已累計交付26498輛;小鵬11月總交付量達到4224臺,同比增長342%,創2020年新高,1至11月累計交付21341臺,同比增長87%。

除了新勢力三兄弟,威馬也佔據「四小龍」中的一席。12月初,威馬宣布完成總額100億元人民幣的D輪融資,並表示籌備科創板上市計劃。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與頭部「四小龍」風光無限相反,一批尚未跨過量產門檻的PPT造車軍團卻在2020年身陷破產泥淖,或將黯然離場。

去年,新能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家補貼退坡等影響已經給仍未實現量產的車企敲響警鐘。而跨入2020年,疫情「黑天鵝」以及國產特斯拉「狼來了」效應給新勢力帶來更大衝擊。

今年6月末,身陷債務、欠薪等危機的拜騰汽車傳出消息,公司將於7月起暫停中國區全部業務。拜騰北美和德國辦公室也被曝已根據當地法律,啟動破產申請程序。

滑向退場的不僅有拜騰,博郡汽車也於6月宣告造車失敗,自6月15日起全員待崗,每月僅發放生活費。

曾含著「金鑰匙」出生、獲知名富豪李嘉誠投資的長安汽車也走向了懸崖邊。12月初,長江汽車被曝已公開招募投資人,進行破產重組。

談到一批新勢力的退場,汽車專家張弛表示:「大部分倒下的造車新勢力都是車出來得慢了,就搶不到先機、融不到錢。另外就是車的定位有問題,比如長城華冠定位高端跑車,根本沒有太多市場。有些造車新勢力沒有效率,還有部分企業融資能力太弱。」

下半場技術之爭大幕開啟

「整個市場中最早把車造出來的幾家現在都活著,除了頭部的幾家,還有零跑、哪吒等瞄準低線市場的玩家。」張弛說。隨著新勢力頭部車企銷量日趨穩定上升,新勢力上半場的量產之爭已近尾聲。下半場,等待新勢力的或將是一場技術大戰。

競爭遠未結束,在實現量產後,提升車輛品質和技術含量將是一場持久戰。而在造車之外,新勢力車企也轉向充電設施、自動駕駛、電池技術等領域。

在今年的北京車展上,蔚來發布NIO OS 2.7.0及NOP領航輔助功能。據知情人士透露,蔚來自研的晶片或將會在2020 NIO DAY上公布,這意味著蔚來將成為繼特斯拉後第二個自主研發自動駕駛晶片的車企。

而在自動駕駛技術方面,小鵬汽車成為與特斯拉水平最接近的造車新勢力。在自動泊車功能中,小鵬在自動泊車中的場景數量、識別率超過特斯拉Model 3。

理想也曾在美股上市之時坦露自己在自動駕駛等技術上的野心。創始人李想曾表示,希望未來理想還是一家「自動駕駛等智能技術的提供商」。

不過,在頭部造車新勢力逆轉翻盤的同時,傳統巨頭和國內自主品牌也已殺入新能源汽車市場。如何在銷量和技術上應對更多對手的挑戰,將是車企的新課題。

相關焦點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  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負責人何勇表示,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渡過了資金壓力最大的階段,進入到產品導入期。
  • 成長的煩惱,造車新勢力是顛覆者還是裸泳者?
    11月,國內造車新勢力頭部玩家蔚來、理想、小鵬和威馬陸續公布了10月銷量數據,四家的單月銷量紛紛站上3000輛的大關,與腰部企業拉開了明顯的差距。目前來看,造車新勢力都穩穩站上了月銷3000輛的規模。銷量的節節攀升證明造車新勢力已經度過了至暗時刻。這也獲得了來自資本市場的認可。
  • 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
    今年上半年500多家註冊企業中,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速。即使是頭部企業蔚來、威馬、理想和小鵬,也經歷著「生死時速」般的嚴峻考驗。
  • 蔚來市值高達679.75億美元,超越寶馬、通用等老牌車企
    臨近2020年末,造車新勢力呈現出一波淘汰大潮,有實力的股價飄紅銷量攀升,PTT造車企業紛紛胎死腹中。截至12月15日美股收盤,蔚來市值高達679.75億美元,超越寶馬、通用等老牌車企。根據最新數據,蔚來11月共交付新車5291臺,繼10月後再超5000臺,連續第四個月創品牌單月交付數新高。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成形 傳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當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陣營中,蔚來、理想、小鵬已相繼在美股上市,初步形成了造車新勢力「三足鼎立」的局面。不過,雖然威馬汽車相對低調一些,沒有在美股上市,但是登陸科創版,對其來說,同樣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如成功上市,威馬汽車將成為第一家科創板上市的新勢力車企,科創板也將誕生新能源汽車第一股。同時,如果威馬汽車成功登陸科創板,國內的造車新勢力行業,將初步形成「四小龍」局面。即使沒有在美股上市,但是威馬汽車成為科創板新能源汽車第一股的名號,也同樣足夠響亮。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造車新勢力只剩四家,為什麼是蔚來、小鵬、理想和威馬?
    文|EV新動力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新的格局在大洗牌中逐漸成型,遲遲無法量產的玩家逐漸被資本拋棄,走向破產,而成功量產,受到市場認可,並在股票市場上市的造車新勢力,則受到資本的繼續追捧,股價一路走高。
  • 被資本捧上天的造車新勢力,真實現狀是?
    寒冬退去,造車新勢力還能扛多久?據統計,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僅40家左右,已倒閉的超過6成。有人預估,國內90%的造車新勢力都可能會淘汰出局,最終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3、4家。2020年,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淘汰賽正在加速上演。對於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擺在它們面前的兩座大山,一個是融資,一個便是交付。
  • 做PPT易,造車難!瘋狂燒錢的造車新勢力面臨淘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雪「曾經風光無限的造車新勢力現在進入到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確實讓大家不勝唏噓。資本真正看好的是造車新勢力,並不是造夢新勢力。」--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近日,央視曝光,2015年起,許多打著「網際網路+電動」標籤的企業紛紛入局造車行業,最多時達到近50家新造車企,然而目前只有8家有新車生產銷售。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了淘汰賽階段,很多企業的情形,或許要用「生死時速」來形容。
  • 造車新勢力集中衝刺IPO,「有錢了」怎麼好好活下去
    實際上,業內認為造車新勢力集體衝刺IPO,無形中透露出資本對造車新勢力關注的升溫,與此同時上市將成為加速造車新勢力內部分化的分水嶺。領跑汽車的新能源車型。造車新勢力的IPO執念2018年蔚來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首家上市的企業。隨後雖然多家造車新勢力表達了上市的意願,但卻鮮有實際動作。今年,造車新勢力加快了上市的步伐,也讓2020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造車新勢力上市元年。7月30日,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8月27日小鵬汽車登陸紐交所。
  • 死在量產前夜,風口期已過,「PPT造車」將退場?
    拜騰、博郡、賽麟汽車的相繼「暴雷」,昭示了曾經轟轟烈烈的造車運動已進入密集洗牌期,「新勢力最後只能存活2-3家」的預判正在兌現。現存企業是瀕臨出局還是逆境求生?失敗和存活的命門是什麼?本系列策劃將起底新造車的具體案例、教訓和經驗。
  • 中國新能源軍團造車記
    但對抗「特斯拉」的軍團裡,還是沒誕生中國版「特斯拉」。 【新「浪潮之巔」】 騰訊前副總裁吳軍,曾在豆瓣評分9.1的《浪潮之巔》中說,「對於一個弄潮的年輕人來講,最幸運的莫過於趕上一波大潮」。 網際網路造車的這波人,就趕上了最好的時代。
  • 為寶能這樣逆勢造車英雄們叫好
    此次轉讓協議的籤署,意味著PSA在中國的合伙人角色已正式易主,而新股東的身份,則為近幾年雄心勃勃進軍造車領域的寶能集團。跨界造車的寶能集團,在3年前正式進入汽車行業。2017年3月,寶能集團以10億元註冊成立寶能汽車有限公司。
  • 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
    首款車型半年賣出近萬輛後,理想已開啟赴美IPO進程,成為繼蔚來之後第二家赴美上市融資的造車新勢力。小鵬、威馬緊隨其後,交付量逐步攀升。據傳小鵬汽車也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遞交了招股文件,最快三季度掛牌。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半途而廢,有人穩健追夢。優勝劣汰之後,中國汽車工業的逆襲是否看到新的曙光?一、冰中淘汰造車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浪漫,但本質依然是門生意。
  • 如果PPT造車到了生死關頭 賽麟和博郡退場後 夢醒了
    若你還因為情愛糾葛在這首歌曲中輾轉反側,說明你還是幸運的,至少你還有迴轉的機會,可是那些把「雞蛋」都放在一個籃子裡面的新勢力造車,好像就沒有那麼簡單了。在PPT造車空前絕後昌盛的時候,就有很多資深的業內人士猜測,這種「亂象」總有一天會將撕掉絢爛的外表,露出猙獰的嘴臉,中國什麼時候鼎盛到如此境地,竟然需要這麼多的汽車品牌和所謂的「彎路超車」了?
  • 放寬新勢力準入門檻,嫌PPT造車不夠奇葩?
    市場分析指此舉,無疑為汽車業界內的共同研發、資源共享打開了綠燈,長期來看則降低了新造車勢力的準入門檻。新造車勢力迎來更加艱難的一年?對於意見稿的「鬆綁」,茶哥不難推斷到是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滑坡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
  • 造車新勢力根本不是什麼「後浪」,它們就是未來
    另據乘聯會數據,在今年1-10月新能源乘用車銷量榜單中,以特斯拉Model 3為代表的新能源汽車產品均現身榜單,幾個國內新勢力頭部品牌進步明顯。新能源汽車,似乎已經率先駛出了疫情陰霾。造車,後浪可畏?絕大多數投資者都不是傻子,他們當然看得到中國造車新勢力們與國際汽車巨擘們的差距,但是,他們還是選擇相信——未來,就在「新勢力」的身邊。路遙知算力造車新勢力在二級市場的火紅局面,其實早已在早期投資者的預料之中。
  • 7家融了180億美元,造車新勢力吸金大PK
    一年之間,造車新勢力的格局正在被重塑,這背後不僅是因為其產品獲得了市場的認可,本質上也是資本的力量在託舉著造車新勢力向前行。因此,汽車商業評論梳理了部分造車新勢力2020年的融資情況。回顧2019年,是蔚來負面纏身、苦苦求生的一年。資金緊張的蔚來四處找錢,但實力雄厚的股東們無一伸出援手。
  • 造車新勢力紛紛IPO特斯拉效應?
    科創板作為科技創新企業上市的首選,被認為是造車新勢力IPO的不錯選擇。據了解,科創板明確要重點支持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新材料、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製藥等符合國家戰略、擁有核心技術的科技創新企業。所以瞄準新能源又強調智能網聯的造車新勢力們曾被看作是最有希望登陸科創板的企業。此前,奇瑞新能源、博郡等企業均有傳出登陸科創板的計劃。
  • 那些活在「新造車三劍客」陰影下的腰部新勢力
    文 | 吳曉宇在某腰部造車新勢力採購部員工楊樂樂眼中,蔚來、小鵬宛若「別人家的孩子」,自己供職的品牌總是那麼「不爭氣」。這一點,在採購工作中,楊樂樂感受頗深。「開發供應商是採購的第一步,尤其是頭部供應商」,楊樂樂告訴未來汽車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