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新勢力準入門檻,嫌PPT造車不夠奇葩?

2020-12-28 車早茶

2月10日,工信部發布了一個關於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的修改意見稿,讓人略感意外。

這份《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決定(徵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意見稿」)首先發布在工信部網站,裡面提到對「新能源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的規定」早在2017年1月已出臺,相比之下,意見稿有降低新勢力造車準入門檻的意味。

我們看看主要的修改內容:

1、刪除了之前對準入企業「設計開發能力」要求的大部分內容,調整為對「技術保障能力」的要求;

—放寬了造車新勢力在設計研發上的要求,同時降低了研發機構專人技術人員能力、數量和崗位分布的要求。

2、原來的管理規定對企業生產能力、產品生產一致性、售後服務及產品安全保障能力有17個條款的要求,現在意見稿減少為11個,包括7個為否決項,新勢力造車需滿足這7個否決項,同時剩餘的項目中不符合的不能超過2項;

— 雖然減少了條款,但把關生產環節還是很嚴格的。

3、刪除原有的第二十九條、三十條和三十一條,放寬關於生產企業改造、產品滿足管理的要求;

—放寬已獲得準入資格的新勢力造車,根據新規進行改造的要求;

—放寬「事前準入」的政策要求,使行業的創新精神得到全面釋放;

其中一直是車企最核心的「設計開發能力」,不再作為審核企業的核心指標,而修改成「技術保障能力」,這是意見稿與現行規定差別最大的地方。市場分析指此舉,無疑為汽車業界內的共同研發、資源共享打開了綠燈,長期來看則降低了新造車勢力的準入門檻。

新造車勢力迎來更加艱難的一年?

對於意見稿的「鬆綁」,茶哥不難推斷到是與新能源汽車銷量滑坡和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有關。據統計,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總銷量120.6萬輛,較2018年同比下降4%,一向高歌猛進的市場出現首次負增長。

更讓人擔憂的是,去年有銷量的新勢力造車企業僅為11家,總銷量在7.3萬輛,僅佔據新能源汽車市場6.1%,未達到10%的市佔率,其中很多的銷量更是投入到B端出行市場;而在國家平臺成功註冊的新能源車企多達400餘家,除卻當中傳統車企的新能源分支,新勢力造車少說也有100多家,也就是說2019年90%的新勢力造車陷入0銷量的泥潭。

按下銷量不表,當下「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對新勢力造車的考驗也是空前的,整車廠延遲開工、經銷商慘澹經營、購車者信心未恢復……比傳統車廠更少「餘糧」的新勢力,正愁寒冬該怎麼過。

從大背景出發,不難看出現在意見稿的「解綁」,確有鼓勵新能源汽車市場加快發展的意味,其中「設計開發能力」的刪除,是一次有意將研發和製造分開,很大機會促進傳統主流車企與新勢力造車的融合,也會促進新勢力之間的整合和互通,特別對那些還沒量產、或手握量產資質但陷入資金壓力造車企業來說,或許是一個破局的機會。

放任還是交由市場調節?

早在今年1月,工信部部長苗圩曾公開表示:「加快改革創新,採取更加開放包容的監管手段,進一步放寬事前準入,強化事中事後監管,給企業和市場更多選擇空間」。

誠然,隨著「意見稿」的鬆綁,新勢力造車的亂象會更離譜嗎:PPT造車沒有下文,發布會上吹過「年產xx萬輛」的牛,到處掠地、只見概念車不見量產…...

也許市場才是新勢力造車的最終檢驗場?我們應該看到似松實緊的「意見稿」,把汰弱留強的任務留給了市場。尤其是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補貼,將在2020年完全退出(苗圩也透露今年的退坡政策會平緩一些),這會讓充分的市場競爭,帶來更大規模的行業洗牌。

對已大批量交付的品牌來說,怎麼能做到完全不依賴補貼並且可實現盈利,是眼下第一要務。2020年不再是「以價拼量」的打法,量產車綜合競爭力的提升,才是活下來的根本,而「意見稿」中取消已取得新能源汽車整車生產企業重新審查規定、產品專項檢驗規定、需滿足同類管理規定的要求,相當於「解綁」了一些束縛,讓他們更關注於產品質量的提升。

但現實是殘酷的,對於部分以A0級電動汽車為主、或拿到生產資質尚未量產的新勢力而言,面臨的挑戰更加複雜些:在盈利銳減/沒實現盈利的背景下,資本融資亦越加艱難,這裡也許會促使他們運用新的模式來打破僵局,可能與主流整車廠合作,甚至祭出「專業代工」的牌子,這也是鬆綁的「意見稿」所允許的。

至於有聲音指,「意見稿」有可能再催生新一波新勢力,不排除有,但藝高人膽大、不怕「死」的就來淌這渾水吧,除卻那些奮力求生的新勢力們,更可怕的是大玩家們入局後的站穩腳跟,豐田、大眾、BBA都已開始在中國投放純電動車,國產特斯拉更虎視眈眈銷冠,即便頂層政策再開綠燈,留給新入局玩家的機會還剩多少?

相關焦點

  • 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
    今年上半年500多家註冊企業中,大多數處在「PPT造車」階段――造車新勢力迎來「生死時速」今年以來,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造車新勢力淘汰賽加速。即使是頭部企業蔚來、威馬、理想和小鵬,也經歷著「生死時速」般的嚴峻考驗。
  • 做PPT易,造車難!瘋狂燒錢的造車新勢力面臨淘汰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張雪「曾經風光無限的造車新勢力現在進入到這樣一個尷尬的局面,確實讓大家不勝唏噓。資本真正看好的是造車新勢力,並不是造夢新勢力。」--央廣財經評論員王冠。近日,央視曝光,2015年起,許多打著「網際網路+電動」標籤的企業紛紛入局造車行業,最多時達到近50家新造車企,然而目前只有8家有新車生產銷售。造車新勢力已經進入了淘汰賽階段,很多企業的情形,或許要用「生死時速」來形容。
  • 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頭部「四小龍」逆勢翻盤 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原標題:2020造車新勢力迎分水嶺本報記者 趙語涵2020年關將近,在這極特別的一年裡,中國造車新勢力迎來了發展的分水嶺。PPT造車軍團黯然退場與頭部「四小龍」風光無限相反,一批尚未跨過量產門檻的PPT造車軍團卻在2020年身陷破產泥淖,或將黯然離場。去年,新能源市場競爭日趨激烈、國家補貼退坡等影響已經給仍未實現量產的車企敲響警鐘。
  • 造車新勢力從PPT造車,到實現量產,愛馳為何岌岌可危?_易車網
    在目前,國內的造車新勢力,歷經這次凜冽的寒冬,逐漸萎靡不振;許多人會第一時間想到已經倒下的拜騰、博郡、賽麟,但客觀來說,愛馳汽車受到的影響也非常大。繼拜騰、博郡、賽麟等相繼倒下之後,昭示著曾經轟轟烈烈的新勢力造車運動進入了洗牌階段,現存的企業是被淘汰,還是逆流而上,新勢力造車失敗或者成功命門在哪裡?
  • 新能源汽車準入門檻再放寬;理想汽車納斯達克掛牌上市;CES首次改為...
    1、準入門檻降低 工信部修改新能源車準入管理規定 7月30日,工信部發布關於修改《新能源汽車生產企業及產品準入管理規定》的決定,自2020年9月1日起施行。
  • 造車新勢力紛紛IPO特斯拉效應?
    隨著新能源車行業被資本市場所逐漸認可,造車新勢力紛紛開啟IPO.8月19日,有媒體報導稱,繼蔚來、理想和準備赴美IPO的小鵬汽車之後,威馬汽車也在準備衝刺資本市場。有分析人士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威馬汽車正在準備登陸科創板,但具體融資金額等還不清楚。不過官方回應則稱:「關於市場傳言,公司不予置評。」
  • 造車新勢力集中衝刺IPO,「有錢了」怎麼好好活下去
    造車新勢力的IPO執念2018年蔚來汽車在紐交所掛牌上市,成為中國造車新勢力中首家上市的企業。隨後雖然多家造車新勢力表達了上市的意願,但卻鮮有實際動作。今年,造車新勢力加快了上市的步伐,也讓2020年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造車新勢力上市元年。7月30日,理想汽車在納斯達克上市;8月27日小鵬汽車登陸紐交所。
  • 成長的煩惱,造車新勢力是顛覆者還是裸泳者?
    2020年,是中國的造車新勢力確定格局之年,也是確定命運之年。在此之前,從融資、建廠量產、智能研發等方面考量,一些造車新勢力企業早已脫穎而出,但是這一切都需要經受市場的檢驗,而銷量是這種考驗的唯一數據指標,對頭部玩家更是如此。那些實力雄厚的、體系能力強的造車新勢力,將會在這個艱難的年度脫穎而出,確定新能源車的未來格局。
  • 手握「雙資質」造車企業的「冰與火之歌」
    相關統計顯示,截至目前,獲得「雙資質」的新能源車企已有數十家,這其中既包括像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鈴新能源等具有造車背景的傳統車企,也包括長江汽車、雲度新能源、合眾汽車、前途汽車、知豆汽車、國能新能源、金康新能源、國金汽車、速達電動、江蘇敏安這樣的造車「新入局者」。
  • 造車新勢力的冰與火之歌
    首款車型半年賣出近萬輛後,理想已開啟赴美IPO進程,成為繼蔚來之後第二家赴美上市融資的造車新勢力。小鵬、威馬緊隨其後,交付量逐步攀升。據傳小鵬汽車也已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秘密遞交了招股文件,最快三季度掛牌。有人走火入魔,有人半途而廢,有人穩健追夢。優勝劣汰之後,中國汽車工業的逆襲是否看到新的曙光?一、冰中淘汰造車可以有天馬行空的浪漫,但本質依然是門生意。
  • 圈地造車還拿國家補貼!這些有「準生證」新能源車企,真的在認真造車嗎?
    按照傳統車企、新造車、汽車產業鏈三大勢力劃分的話,傳統車企勢力有5家企業,分別是北汽新能源、奇瑞新能源、江淮大眾、江鈴新能源、金康新能源;新造車勢力有7家之多,包括前途、知豆、雲度新能源、河南速達、合眾新能源、陸地方舟、國能新能源
  • 被資本捧上天的造車新勢力,真實現狀是?
    寒冬退去,造車新勢力還能扛多久?據統計,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企業數量僅40家左右,已倒閉的超過6成。有人預估,國內90%的造車新勢力都可能會淘汰出局,最終存活下來的或許只有3、4家。2020年,造車新勢力的市場淘汰賽正在加速上演。對於國內造車新勢力來說,擺在它們面前的兩座大山,一個是融資,一個便是交付。
  • 暖男X理工男X 居家男,造車新勢力的三種「面孔」
    隨著理想汽車上市,小鵬IPO倒計時,頭部造車新勢力在迎來高光時刻的同時,也面臨了新一輪的「放大鏡」審視,任何細微的觀點和動作,都可能被延伸解讀,這也算是造車新勢力「甜蜜的煩惱
  • 「兩證」放寬貨運門檻,就現在的市場行情卡車司機會入行嗎?
    門檻降低,激勵司機入行此前,"兩證"放寬,降低準入門檻,牽引車A2駕駛證年齡下限由24周歲降低到22周歲,年齡上限則由50周歲上調到了60周歲。同時,增駕的間隔時間也有所縮短。道路貨物運輸從業資格證的考試也將取消進行改革。不論是駕駛證還是從業資格證,降低準入門檻能夠激勵更多的人加入到貨運行業,對於國家來說,是促進經濟發展的一種方式。
  • 對標造車新勢力,新寶駿憑藉的是什麼?
    當一輛汽車能夠聽懂車主的想法,並去執行相應的語音指令,那麼車內或許就不再需要物理按鍵了,一切的動作動動嘴就能完成,這樣的用車場景也是時下造車新勢力發展的主流方向。不同於汽油車,新造車勢力的主要優勢是方便上綠牌,其次智能網聯和智能駕駛是它們打動和取悅消費者的最重要方向。
  • 特斯拉Model Y加速國產,造車新勢力還頂得住嗎?
    一旦價格高度重疊,那麼將會真正意義上形成正面對抗局面,同樣預算,亦或者預算相差不大,你會選擇特斯拉還是會選擇造車新勢力? 這將會給不斷處於募資狀態的造車新勢力當頭一棒,畢竟從後市場服務、品牌價值、科技感多方面考量,新勢力還有很多地方需要補齊短板。有成長空間卻沒有成長時間,這最為可怕。 對於來勢洶洶的特斯拉,造車新勢力美股三兄弟看法不一。
  • 造車新勢力「四小龍」之一威馬汽車擬登陸科創板 新能源汽車概念...
    威馬、小鵬、蔚來、理想等造車新勢力日前陸續公布了今年前11月創紀錄的銷售數據。  威馬銷量創下年內新高,連續兩個月站上3000臺大關。目前,造車新勢力「四小龍」的銷量相加已超過特斯拉,行業內已形成「一超四強」格局。  老虎證券投研團隊負責人何勇表示,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渡過了資金壓力最大的階段,進入到產品導入期。
  • 超級工廠停擺辦公區人去樓空 遊俠汽車夢斷PPT造車
    一如江南陰冷的天氣,曾作為造車新勢力代表之一的遊俠汽車,也在2019年年底陷入冰冷的漩渦。2019年12月30日,記者眼前位於浙江省湖州吳興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遊俠汽車工地,一片荒蕪、空無一人。
  • 中金公司:產品差異化是造車新勢力成功範式
    來源:金融界網站 來源:中金公司 目前國內造車新勢力已有三家成功赴美上市,分別為蔚來、理想、小鵬。三家造車新勢力特色鮮明、戰略各異,銷量均有較亮眼表現。
  • 造車新勢力三強成績單比拼,蔚來、理想、小鵬誰能劍指特斯拉
    隨著蔚來公布 2020 第三季度財報,國內三家造車新勢力今年三季度的成績單已經全部交出。今年,造車新勢力經歷了冰火兩重天,蔚來、理想、小鵬作為跑出來的為數不多的造車新勢力企業,已經實現了量產,朝著造車夢更進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