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江南陰冷的天氣,曾作為造車新勢力代表之一的遊俠汽車,也在2019年年底陷入冰冷的漩渦。
2019年12月30日,記者眼前位於浙江省湖州吳興南太湖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的遊俠汽車工地,一片荒蕪、空無一人。就在幾天前召開的吳興區第35次常務會議上,湖州方面做出了「由區城投集團收購遊俠汽車產業項目土地及處置在建工程」的決定。
這已是湖州市在一個月內做出的第二宗收回新造車企業工業用地的決定。在此前的11月底,擱置已久的樂視莫幹山用地也已被當地政府收回。
「遊俠汽車與同業車企擬有重大戰略合作,目前還在尾聲細節談判之中。其中涉及到產業整合,土地廠房收購是其中一個執行環節。」2019年的最後一天,遊俠汽車戰略與市場管理部總監李煒給出了最新解釋。
然而,財聯社記者調查後發現,命運多舛的遊俠汽車前景蒙塵,而這正是大多數造車新勢力的一個縮影。
「PPT造車」工程爛尾
「(2019年)11月時都搬走了,連快遞都兩個禮拜都沒人籤收來取了。」2019年12月30日,上海浦江高科技園區的物業人員指著散落的快遞告訴財聯社記者,包括給遊俠汽車董事長衛俊的快遞都還留在園區。
遊俠汽車的官網表明,這裡正是遊俠汽車的總部。然而,記者實地探訪發現,遊俠汽車在園區的兩處辦公區域都已人去樓空。
公開資料顯示,遊俠汽車成立於2014年,創始人黃修源拿著1800萬元融資,在沒有相應技術基礎和生產線的情況下宣布造車。幾個月後,黃修源在朋友圈秀了一段跑車在路上行駛的畫面,並高調宣布:遊俠汽車demo版已經行駛上路。這一舉動隨即引起業內外關注,彼時就有人質疑此舉是「特斯拉換殼」,將遊俠汽車打上「PPT造車」的標籤。
從2015年12月開始,現任董事長衛俊成為遊俠新掌門,黃修源僅保留少數股份。2018年3月,遊俠完成了B輪融資,衛俊也專門為其量身訂製了一個「三個梯度」的銷售計劃。5個月後,遊俠汽車宣布完成 B+輪3.5 億美元融資,本輪融資由格致資產獨家戰略入股。
作為遊俠汽車此前最重要的落地項目,2017年4月4日,遊俠汽車與湖州市吳興區籤署合作協議,計劃在吳興區建設遊俠汽車(湖州)超級工廠項目,在2017年內開工建設,2019年量產上市車型,總產能20萬輛。在籤約儀式上,時任湖州市委副書記、市長的錢三雄稱遊俠汽車項目的落地,「讓湖州實現汽車夢更近了一步」。
然而,時隔兩年半後,遊俠汽車湖州超級工廠項目的量產車型和產能目標並沒有實現。記者眼前的工地現場空無一人,只看到門前「遊於天地,俠行未來」等標語,而遊俠汽車在園區的辦公室也處於關閉狀態。
根據浙江省湖州市吳興區政府2019年12月第35次常務會議紀要顯示,會議原則同意區城投集團提出的關於遊俠汽車產業項目土地及在建工程處置相關事宜的情況匯報,根據會議討論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並報區委同意後,認真組織實施。
「目前主要由園區牽頭處理遊俠的事情,城投集團參與。」吳興區發改經信局有關人士對財聯社記者透露說。
擬與同業企業戰略重組
雖然曾以200億元的估值登上過胡潤2018年大中華區「獨角獸」企業排行榜,但在此次曝出土地被地方政府收回前的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遊俠汽車已淡出了業界的視野——其官網停更於2019年8月,而最後一條官微則止於2019年11月7日。
「公司目前發展運營正常,並未出現網傳被整體收購,企業停辦等信息。遊俠上海總部也將換新址辦公。」李煒否認了遊俠汽車全面「停擺」的傳聞。至於湖州工廠項目,李煒表示,湖州吳興區政府方面會議紀要中提及的收購,「實指遊俠汽車名下土地資產和部分在建廠房資產」,這源於遊俠汽車與同業車企擬有重大戰略合作。
「因為相關合作涉及多方,所以政府需要牽頭將部分資產先做整合後再進行下一步合作。」李煒以涉密為由,並未透露更多細節,「目前(戰略合作)還處在尾聲細節談判中,其中涉及到產業整合,土地廠房收購只是其中一個執行環節的提議,還沒有最終定論。」
然而,李煒的說法與吳興區人民政府的會議精神顯示的內容並不完全相符。吳興區政府第35次常務會議紀要要求,「加快後續利用,加快資產後續利用謀劃,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同時,要舉一反三,嚴格後續項目合作準入」。
對此,吳興區有關方面並未給予財聯社記者進一步的回應解釋。
「遊俠在湖州的遭遇並不意外。」安永合伙人舒暢對財聯社記者分析稱,現在造車新勢力的銷售情況遠低於之前預期,即便是一線新勢力車企也沒有達到很多人年初的期望——今年僅蔚來、威馬、小鵬等幾家新勢力造車企業突破萬輛,少部分企業在千輛徘徊。「在這個大背景下,不僅場外資本會冷靜,地方政府也會冷靜,地方政府對於地塊的後續利用存疑可以理解,還會對新勢力車企本身重新審視,不僅要概念好,還要造出車來,遊俠此前屬於主要靠概念先行的。」
對於遊俠汽車擬與同業車企戰略合作的說法,舒暢表示,遊俠汽車這樣的新勢力車企還是有一定價值的,合作可以分攤投資,未來也可以利用產能,實現平臺化和供應鏈的整合,「但目前看,受制於遊俠本身的實力,主流國有車企和遊俠合作的可能並不大。」
「如果這兩年還不能交車,肯定有新造車企業被淘汰,最終也就會剩下幾家。」在一位不願具名的造車新勢力企業高管看來,市場的不確定性加劇了資本的觀望,「造車新勢力在2020年肯定會進行整合。」
(編輯:王星)
版權所有
本網站所收集的部分公開資料來源於網際網路,轉載的目的在於傳遞更多信息及用於網絡分享,並不代表本站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也不構成任何其他建議。本站部分作品是由網友自主投稿和發布、編輯整理上傳,對此類作品本站僅提供交流平臺,不為其版權負責。文中圖片除非有標註外,均來源於網絡。如若發現有侵犯您智慧財產權的作品,請與我們取得聯繫,我們會及時修改或刪除。郵箱:qygcb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