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媒體報導,目前遊俠汽車自建工廠停擺,研究院也已解散。一名遊俠汽車研究院前員工透露,遊俠汽車對外宣稱的研發成果,很多都是假象,如今公司研究院也已解散。與此同時,多位員工表示,因資金受困,遊俠汽車百億元工廠早已停擺,不久前公司還進行了大幅裁員,拖欠部分員工多月的工資,部分已對公司提起了訴訟。
針對該消息,遊俠汽車官方回應稱,自去年年底進行了10%左右的裁員之後,今年從控制成本的方面出發,也做了全員減薪,目前重點工作是籌備量產。該公司還表示,「公司在去年底確實有一些員工調整,取消了部分員工的年終獎,還有一些獎金,因為去年的整個行情並不是很好,當時有部分員工提出異議,但不存在欠薪這麼久的情況。研發方面,我們在2018年就基本完成了遊俠X的研發設計,目前手上大概還有3款產品等待發布,未來可能會尋找傳統車企進行代工,以實現量產。」
那麼我們這時有幾個問題,遊俠汽車是誰?實際情況究竟是怎樣的?
「忽悠」開始
遊俠汽車始創於2014年,是國內最早湧現的一批新造車勢力之一,在業內曾有「小特斯拉」之稱。那時候他的創始人是黃修源。
當時,黃修源在一篇自述文章裡是這麼寫的:我們花了 1 年 4 個月的時間,和我們的很多供應商一起,製造了一臺我們眼中最棒的汽車。它絕對是中國汽車行業歷史上最好看的一臺車,也是體驗最好的一臺車。
在我們研發汽車的時候,目標是做一臺 48 個月以後依然在外形、內飾、功能上具有巨大競爭力的產品。我們面對的競爭對手不是今天的比亞迪秦,是Tesla Model S。
2015年7月遊俠X純電動汽車還是發布了,隨後被媒體曝光遊俠X的造型、底盤結構、尺寸等參數均與特斯拉Model S高度相似,因此被稱為「PPT造車」。並對外宣稱遊俠汽車計劃到2017年正式量產上市。
看到這兒你怎麼想?之後黃修源被網友稱之為,「大忽悠」、「PPT造車」、「想太多」......
接著「忽悠」
而這場發布會結束沒有多久,遊俠汽車內部也出現了大變動。2015年12月,時任西拓工業集團董事長的衛俊以「3億元90%股份」的價格低調接盤遊俠汽車,成為其新任掌門人,創始人黃修源僅保留少數股份,退居幕後。正當大家都以為這次遊俠汽車能好好的造車了吧,結果再次讓人們失望了。
2017年4月,遊俠汽車與湖州市吳興區政府籤署合作協議,計劃在吳興區建設遊俠汽車(湖州)超級工廠項目,總投資115億元,總用地規劃2762畝。計劃2019年實現投產,總年產能可達20萬臺。
其中,超級工廠生產基地佔90億元,包括70億元的固定資產和20億元的流動資金。另外25億元則是與湖旅集團合作打造的遊俠智能汽車小鎮,這個小鎮將主打智能汽車製造和參與體驗的旅遊主題。
然而在該項目高調開工一年多後的2018年,悄然陷入停擺狀態。據當時現場留守的保安介紹,今年過年之後,工地就已經停工,項目路建設指揮部也在四五月份撤離了。
沒辦法,2019年12月,湖州市吳興區政府商議接盤遊俠工廠項目,計劃收購遊俠汽車產業項目土地及處置在建工程,此舉有利於盤活土地資源、化解項目風險、降低處置成本。
至於產品量產方面,衛俊接手遊俠汽車後,在2018年5月宣布,量產車的確切發布時間是2018年四季度,預計2019年三季度前實現交付,都2020年了依然遙遙無期。
錢去哪兒了
此外,讓人奇怪的是,遊戲汽車的錢都去哪裡了,據公開資料顯示,遊俠汽車始創於2014年,註冊資本42億元,早於大部分新勢力,也曾以200億元的估值登上過胡潤2018年和2019年「獨角獸」企業排行榜。
截至目前,遊俠汽車共進行過6輪融資:2013年拿到了300萬元的天使輪融資;2015年連續獲得兩筆融資;2017年A輪融資達12.2億元;2018年又相繼完成B輪50.2億元以及B+輪3.5億美元融資。按當前匯率計算,累計融資總規模超過87億元。
無論是創立時間還是融資規模,遊俠汽車在新造車企業中都具有一定的優勢。結果卻是自建工廠停擺,產品到現在也沒有量產,研究院也已解散了,員工工資也發不起了。都現在這種情況了還在忽悠說工作是籌備量產。
遊俠汽車的員工曾說,「我是遊俠汽車設計院的前員工,自我加入遊俠以來,就只是在做一些PPT,基本上沒有看到在真正研發車輛,一般就是做一些品牌標識設計、辦公區設計規劃、新能源產業基地項目合作的PPT。」
不願透露姓名的內部人士稱,獲得超87億元融資卻未能產出一輛車,這是因為遊俠汽車一直在通過重新規劃其他品牌的設計去欺騙政府、欺騙大眾,以獲取融資。
總結,如今車市下行大環境中,不管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進入了殘酷的淘汰賽中,但是遊俠汽車估計是很難過關了。有關人士稱,「還沒量產的新勢力,應該以後都不會量產了。就連已經量產的品牌們,還時不時傳出資金短缺的問題,就別說這些弱勢造車新勢力們了。」所以在交付以前,新品牌不具備造血能力,一旦外部資金停止注入,下場便只有死路一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