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奇幻漂流記的品牌課

2021-01-09 市場部網

導讀:最近上映的李安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獲得了不錯的口碑。本文作者試圖從品牌角度來思考這部電影帶來的寓意:品牌從名字開始,品牌事關傳播。

 

最近觀摩了李安的熱門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不可否認,這是我在2012年看過最好的一部電影。難怪豆瓣網評分9.1分,群眾的眼鏡一向是雪亮的。


這部電影最大的特色不僅僅在於3G畫面本身,更在於背後的哲理與含義,導致不同人有不同的觀影感受。


觀影當天,我聽見很多帶著孩子的父母觀影后,告訴孩子要如主人公一樣勇敢和堅強,還有家長跟孩子說,「我告訴你學習遊泳的重要性了吧」;有對情人看後的第一感覺,太美了,一定要去印度瞧瞧;某IT男說,李安的畫面處理太牛X了;一群美眉們剛剛結束完他們那令人愉悅的憂傷,揚起淚痕尚存的臉:「故事太精彩了」;某分析型眼鏡哥:第二個故事才是真實的;某勵志男,「只要堅持,人定勝天」……


每個人有不同的收穫,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本部電影的核心內涵:「你選擇了你的記憶、信仰和生活」。


每個人因為背景不同、視角迥異,映射到大腦產生最終感覺也自然不一樣。


對於本部電影,我更傾向於從品牌的角度來思考,其實,從某種程度,這部電影就是一堂生動的品牌課。


首先,品牌從名字開始。


任何一個品牌都要先擁有一個名字,然後才會逐漸衍變成品牌。


少年派(Pi)也是一樣。他的名字Pi是「派西尼·莫利託·帕特爾」的簡稱。據說是以一座叫「莫利託」的遊泳池的名字命名,而「派西尼」在法語中乾脆就是遊泳池的意思。由於「派西尼」的發音很像英語中的「小便」,Pi經常被同學取笑,甚感苦惱。


但Pi不願意接受品牌核心價值=「小便」這個事實,他要賦予「Pi」這個品牌新的內涵。


我們都知道,品牌是一種心智印象,一旦印象形成,要想扭轉公眾的認知是很難的。此時,一定需要三個關鍵動作:1、賦予新的內涵;2、持續多觸點頻繁傳播;3、通過關鍵性事件打破原有認知,產生新的認知心錨。


那麼,看看Pi是如何做的。


第一步,賦予新的內涵。Pi自作主張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圓周率π,也就是Pi。


第二步,持續多觸點頻繁傳播。Pi利用新開學的機會,不斷在不同課上,重複介紹自己,語言課、地理課、數學課上,利用重複扭轉公眾對他的認知。


第三部,通過關鍵性事件打破原有認知,產生新的認知心錨:當然這種重複傳播就如同廣告,大家可以很熟悉,但不一定能夠接受,大家還是傾向於接受已有的認知。於是Pi需要打破原有認知,建立心錨。


眾所周知,π是一個有趣的數學常數,它沒有規律,無窮無盡,以無限的無規則形式計量著完美的形狀「圓」,衍生出理性之外的無限想像力空間。


為了讓別人認可這個π,少年Pi把圓周率後面N多位生生背下來,然後一數不差的寫到全校轟動。從此Pi扯掉了「小便」這個頭銜,他真正等於牛b哄哄的π,變成了圓周率少年。


Pi順利完成了品牌內涵的重新塑造,並一炮打響了個人品牌。


其次,品牌一定事關傳播。


傳播就一定離不開品牌故事。我們看歷史上生命力最為強勁的文化也好、人物也罷,都有著易於傳播、廣為流傳的故事。因為故事是一種有效的傳播方式,經人口耳相傳,代代相傳,擴散力強勁而且傳播力持久。


老年Pi最後剩下就是一個精彩的傳奇故事。這也是電影中那位作家慕名前來探究素材的原因。因為故事太過精彩,老年Pi娓娓道來,足以感染、震撼每一個人。


故事中提到,少年派的父親擁有一家動物園,當他們決定從印度遷往加拿大定居,貨船在海上遇險,派的全家人死於海難,只有派和一匹斑馬、一頭鬣狗、一隻猩猩和一頭孟加拉虎活在了救生艇上。鬣狗咬死了斑馬,吃掉了猩猩,孟加拉虎又殺死了鬣狗。船上只剩下派和老虎,他們共同度過了孤獨的漂泊日子。派馴服了猛虎,經歷了食人島、目睹了大王烏賊食鯨,這些亦真亦假的冒險故事瑰麗玄幻,天馬行空,令人心馳神往。


這個故事奇幻到難以置信。事實上,正如老年Pi提到,很多人並不相信這個故事。但這並沒有影響這個傳奇故事的流傳。因為這個故事事關「一人一虎海上漂流」,而且還是在海上漂流227天,光看這個標題就足以吊起人們的好奇心。


當然,影片最後,老年Pi還講述了第二個故事(另一個版本的故事)。遊輪遇險後,最初留在救生艇的除了派還有其他人:吃肉汁飯的佛教男、不尊重信仰的廚子、虔誠包容的PI媽,與第一個故事中的斑馬、鬣狗和猩猩一一對應。當然,與Pi對應的就是那隻老虎。他們登船後的遭遇,與之前所經歷的充滿陽光和信念的海上歷險故事截然不同,突然呈現出來地獄一般可怖可悲的景象。經歷了一場人吃人、人殺人兇殘畫面,素食主義者Pi本身也被激發出了老虎的獸性,手刃殺母仇人,食人肉渡過海上漂流劫難。


第二個故事太過殘忍,太過血腥,很多人選擇不相信,包括Pi本人。


儘管這個故事也許就是事實,也許就是真相。


因為原著和電影中,與派一起在海上流浪的孟加拉虎名叫「理察·帕克」,這個聽著極其普通的名字卻是歷史上真實吃人船難故事的主人公的名字,1884年,Mignonette號沉沒,四名船員被困在南大西洋,除了三名機組人員,還有一個名叫理察•帕克的17歲男僕。在茫茫的海上漂流中,飢餓和絕望戰勝了理性,三名成年船員殺死了孤兒理察·帕克,分食了他的肉,因此得以生還。


所以,真相是什麼,無須解釋,已經很清楚。


但是,在品牌的世界,認知大於事實。正如老年Pi在最後問作家,「你喜歡哪一個故事。」作家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第二個,老年Pi用一句意味深長的話結束,「你選擇了跟隨上帝」。


Pi選擇了自己的記憶,自己的信仰和自己的生活。他沒有因自己的疏忽,忘記關船艙門導致家人和整船旅客遇難而痛不欲生;也沒有因經歷過一段令人膽寒的恐怖歷險而留下陰影;他選擇了一個陽光、勇氣、正能量的故事,並把這個奇幻故事講述給他人,成就了今天我們所看到的畫面。


相信,這個Pi的奇幻歷險還會持續傳播,影響更多人。


不可否認,我們每個人都是選擇性記憶,眼睛只會接受心願意理解的事情。我們更多人也如Pi、原著作者和導演李安一樣,相信了這個故事,並傳播這個故事,Pi已從圓周率少年化身為神奇派少年。


這是什麼?這就是品牌的傳奇。


關於作者:榮振環,品牌與營銷策劃專家 多家企業諮詢顧問,多家雜誌網絡媒體專欄作家和特約撰稿人 主講培訓課程: 《創意贏銷》 《低成本營銷術》 《中小企業營銷策劃新思維》 《直複式營銷》 著作:《花小錢辦大市,低成本營銷術》。

相關焦點

  • 觀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
    觀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有感《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這部電影看似是在為我們講述一個與現實毫無關聯的故事,但實則是對人生的領悟與對人性的解讀。電影比人生簡單,也比人生理想化,這也正是它的魅力所在。全篇的故事圍繞著派這個主人公展開,儘管他常常被夥伴們嘲笑名字的怪異,但他卻從不迷茫,一直堅持用自己的方式定義自己,用自己的智慧與堅持讓人們明白與理解,派對神的虔誠使他同時接納不同宗教與不同的信仰,他認為宗教與科學本就沒有衝突,而宗教造就了信仰,人一旦有了信仰生活將會一片光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孟加拉和派的的海上漂流記
    如果你看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你還會殘殺動物嗎?看過《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的觀眾都知道,因為一場海上事故,影片中的男主人公派的家人都在一艘船上遇害,最後只剩下他自己一個人在一艘救生船上,令他意外的是,這艘船不僅他一個人,還有他父親飼養的動物。本來這些動物在一艘船上相處還算融洽,但是因為有的動物餓了,進而就去吃其他動物,可能這就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吧!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我們應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我們應心有猛虎,細嗅薔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上映那會,便興衝衝的跑去電影院看了,因為這是李安導演的作品。說實話第一遍,我只被絢麗的畫面和派的勇敢所吸引,看完後也並不覺得優秀,只是把這部電影看成翻版的《魯濱遜漂流記》,但在無意間看了一篇影評後,帶著疑問重新審視了這部影片,發現有時候無知也是一種幸福,讀者朋友們你們更認同派的那種解答呢?無知也是一種幸福影片中一共給出了兩種答案,但有人給出了三種,甚至四種。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與經典文本的互文性解讀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也同樣與若干經典文本有著這樣的互文性。《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互文性集中在與《約伯記》的宗教寓意上、與《浮士德》的人物關係設置上、與《魯濱遜漂流記》的荒島生活描寫上。關鍵詞:互文性 《約伯記》《浮士德》 《魯濱遜漂流記》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完整版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3D美國冒險電影,由著名的臺灣導演李安執導,他憑藉該電影再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殊榮。此前,他曾憑藉《斷背山》收穫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另一部電影《臥虎藏龍》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應該是超越《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了
    看著片子,有點像《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但是從立意和內涵上,應該已經超越了前作。這部片子,相對漂流,感覺一種自然、清新,純真的意味,不用多少的說教,只用小男孩的一種執著,就深深的打動了很多人,讓你為他的勇氣加油的同時,不自覺的就開始愛護動物了。
  • 從《推手》到《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李安(完)
    2012年,李安首部3D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2013年奧斯卡金像獎評選,憑藉這部作品,李安再次獲得了最佳導演獎的殊榮!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這部影片普通觀眾看到的是各種炫目的視覺效果,而真正撥開隱喻看到的卻是一個非常殘酷的求生故事:其實,救生艇上並沒有動物,只有一個廚子、一個斷了腿的水手、Pi和他的母親。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完整版
    劇情簡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於2012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製作花絮_太平洋電腦網PConline
    前幾日剛剛落幕的奧斯卡頒獎典禮上,由李安指導的《少年派的的奇幻漂流》勇奪4項大獎,除了李安再度奪得最佳導演獎外,其它幾項技術獎也能充分證實這部電影的實力。水作為這個電影的重要元素在整個故事裡時而波濤洶湧、時而靜如止水,在李安的把控下,娓娓道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少年海洋漂流的故事。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一個少年和老虎在海上漂流227天的故事!
    今天跟大家講的電影是《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的同名小說改編的,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等主演。該片於2012年11月22日在中國內地上映。2013年,該片在第85屆奧斯卡獎頒獎禮上,獲得了包括最佳導演、最佳視覺效果在內的四項獎項。
  • 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價值觀與敘事視角分析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由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出品,李安執導的一部改編自揚·馬特爾同名小說的電影。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海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粗略一看是兒童文學般簡單的冒險題材,實質上非常厚重,涉及哲學、多種宗教、人性善惡、生存理念等價值觀。這些價值觀在故事中深入淺出,讓人回味。
  • 【看電影 學英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一部3D美國冒險電影,由著名的臺灣導演李安執導,他憑藉該電影再一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的殊榮。此前,他曾憑藉《斷背山》收穫奧斯卡最佳導演獎。他的另一部電影《臥虎藏龍》曾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信仰是生命最強大的支撐力!
    相比好萊塢的科幻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屬於魔幻派,從頭到尾都貫穿著信仰的力量。從口碑評價來看,《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不單是國內外備受好評,還被讚譽為能闖入人心、引發情感與心靈共鳴的一部電影作品。《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故事主線非常簡單,是從開頭就依稀可以猜中結尾的電影。
  • 原著小說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同步上市
    李安執導的3D大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即將於明天公映,而電影原著小說也將由譯林出版社同步推出。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講述了一個不可思議的海上冒險故事。一個名叫「派」的少年遭遇船難,與一隻孟加拉虎一同在海上漂流227天,歷經意想不到的生存困境最後獲得重生。這本小說曾被譽為「最不可能被影像化的小說」。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無論身處何境,請永遠不要放棄生命的希望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無論身處何境,請永遠不要放棄生命的希望利用周末時間二刷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得上一次看這部電影還是許多年前,當時只記得電影中的一些場景好美,很夢幻,過了這麼久還是念念不忘。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照第一次看到這個電影的海報時,它還叫《少年pi的奇幻漂流》,pi?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中年派」患罕見病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裡「中年派」患罕見病本報訊(記者 肖揚)印度電影《起跑線》正在國內公映,並成為清明檔幾部新片的票房冠軍。《起跑線》的男主演伊爾凡·可汗曾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中飾演中年派,並出演過《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等,是好萊塢知名度最高的印度演員。
  • 我看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影片中的美麗夜海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2012年李安執導的一部影片,我剛開始誤以為這是一部動畫片,有時候我會回顧以前的一些影片,從裡面找一些出來看,放涼了再看有時候也是別有一番風味的,涼菜涼吃類比去電影院追新片。
  • 【佳片有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是根據揚·馬特爾於2001年發表的同名小說而改編的一部3D電影,由李安執導,蘇拉·沙瑪、拉菲·斯波、伊爾凡·可汗
  •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大家好,我是小詢,今天我為大家帶來我所看到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派,這並非他的原名。他的原名的發音和「尿尿」非常的像,所以在向同學們做自我介紹的時候,他自稱為派,這個名字是圓周率的意思,無限不循環,他非常喜歡。派的家裡有很多動物,因為他的爸爸在經營一家動物園。
  • 你絕對想不到《少年派奇幻漂流記》只是一場美化了的童話而已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記》給你一個意想不到的答案!派從小生活在動物園裡,他們家經營著一家動物園。從小他就和動物相處生活在一起。後來因為制度改革,派的爸爸媽媽動物園開不下去,於是爸爸媽媽準備搬家,順便把動物一起運到其他地方去賣掉,以此換取去另一座城市的船票。船在海上航行,一場大風雨,不禁摧毀了輪船,也帶走了派的爸爸媽媽和哥哥以及船上所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