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中國醫生》:全民戰「疫」背景下的一次致敬

2020-11-19 人民網

春節,原本是人們走親訪友歡聚團圓的好日子。然而,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打破了喜慶的節日氛圍,中國人度過了一個難忘、特殊的春節。當人們調侃著「終於能躺在家裡為社會作貢獻」的時候,有這樣一群人,懷抱著必勝的信念,逆向而行,奔赴一線。他們,就是中國醫生!

對於醫生,我們時刻在依賴、時常在忽視、時而在抱怨,卻從不了解……近年來頻頻發生的醫患問題,也時刻在提醒我們,我們急需構建互信的醫患關係。

在這樣的背景下,大型醫療人文紀錄片《中國醫生》應運而生,為人們直觀了解中國醫生打開了一扇窗口。《中國醫生》由愛奇藝全網獨家播出,首次將鏡頭對準醫護人員這一群體,在全國各地六家大型三甲醫院,通過長達一年的跟蹤拍攝,客觀、真實地記錄了中國醫生的日常工作狀態,講述了中國醫患之間的溫情故事,傳遞了中國醫生不為人知的內心聲音,以構建健康互信的醫患關係。

直面中國醫生「007」的工作狀態

2000萬人次,是我國醫院每天需要接待的患者數量。在這樣高密度的病患人流量背後,醫生們超負荷工作成為了常態。醫療資源分配不均使得大醫院人滿為患,大型三甲醫院成為全國各地患者千裡迢迢來治病的地方。一年365天,一天24小時待命,「007」的工作狀態,讓醫生們有時候和家人一起吃頓熱乎乎的飯,和朋友一起小聚,都變成了一種奢侈。

在第一集《摯誠》中,作為河南省人民醫院綠色通道的發起者,國家高級卒中中心主任朱良付24小時隨叫隨到,親自負責每一次急診。晚上結束一天的工作,朱良付剛回到家中和妻子孩子見上一面,又接到急診電話,匆忙穿上大衣走出家門消失在夜色中。另一位主人公是全年無休的南京鼓樓醫院心胸外科主任王東進,從早上八點開始就在醫院四樓到七樓的通道上來回奔波,一天完成了三臺手術方有幾分鐘的休息時間。

像朱良付、王東進這樣的醫生在中國不在少數,《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表明,23.6%的醫生從來沒有休過年假,而40%的醫生每天睡眠時間根本不足6小時。但是即便如此,他們也未曾退縮一步,健康所系,性命相託,懷著對生命的摯誠,不辭疲憊地診治、挽救著每一個病人。

將心比心換位思考醫患關係

拋開「救治」和「被救治」這樣表層的醫患關係,醫生和患者之間的關係更是兩個有血肉有感情的鮮活的人之間的關係。他們之間固然有矛盾,但是也不乏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信任和理解。作為一部用事實講話的紀錄片,《中國醫生》通過一個個真實又溫暖的故事,呈現了彼此陪伴、安慰、鼓勵、理解、信任的醫生與患者及家屬之間的關係。

在第三集《妙手》中,西安交通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整形美容外科的主任舒茂國遇到了患有唇顎裂的小患者李復淵。小復淵是被現在的養父母收養,看著這對養父母即便承擔高額的醫療費用也堅持為孩子做手術時,舒茂國內心被觸動,決定通過募捐為孩子提供免費手術。醫者仁心,仁者醫心,不止治病救人,更是治癒心靈。

任何一種職業都需要有反饋。尤其對於醫生這樣承受生命重量的職業群體來講,能夠治癒更多的病人,能夠得到患者積極的情感反饋,是醫生們面對超負荷工作量,面對諸多醫學難題時堅持下去的職業動力。在《希望》這集中,四川大學華西醫院心胸外科副主任醫師賃可說:「如果沒有一種感情上的反饋,我會很難堅持下去。能夠得到病人的情感反饋,就如同輸氧。」

這樣的醫患故事,不再是我們看到的醫患之間的矛盾問題,而是醫生和患者之間互幫互助、互相理解、互相信任的溫情畫面。多一份理解就少一份誤會,多一份信任就少一份傷害,將心比心的換位思考,或許是改善複雜矛盾的醫患關係的一劑良藥。

縱觀整部片子的拍攝,紀錄片《中國醫生》通過冷靜客觀的鏡頭語言呈現了中國醫生們的真實工作狀態,講述了醫患之間的溫情故事,也是在全民戰「疫」情況下,向堅守一線的醫務人員致敬,讓廣大群眾了解可敬可愛的白衣天使。讓我們同舟共濟,共渡難關! (艾正新)

(責編:嶽弘彬)

相關焦點

  • 魯商銀座:全民戰「疫」背景下的國企民生擔當
    在全社會動員、全民戰「疫」的背景下,省商業集團有限公司(簡稱魯商集團)全面部署,所屬銀座集團各門店全力保障民生商品供應和物價穩定。疫情面前,做「勇於擔當的人」對於本次疫情防控工作,魯商集團高度重視,節前就啟動應急響應,成立了以董事長、總經理為組長的疫情防控工作領導小組。1月23日—26日,集團連續下發多個緊急通知,對疫情防控工作進行全方位部署。
  • 【甘肅全民戰「疫」】「疫」線日記:我們來提供morning call
    中國加油!武漢,你知道嗎,等你醒來,你還是那個繁花似錦、朝氣蓬勃的武漢。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
  • 作品|「因為有你」—《中小學音樂教育》「全民戰'疫',中國加油」全國優秀歌曲歌詞選登
    ‍作品十|「那雙眼睛」—《中小學音樂教育》「全民戰『疫』,中國加油」作品九|「中國加油」—《中小學音樂教育》「全民戰『疫』,中國加油」‍作品八|「為愛加油」—《中小學音樂教育》「全民戰『疫』,中國加油」
  • 全民戰「疫」,老驥伏櫪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全民戰「疫」中,國防動員系統廣大離退休幹部積極響應黨中央、中央軍委和習主席號召,自覺弘揚革命傳統,永葆初心本色,高昂戰鬥熱情,在助力打贏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中,發揮餘熱、貢獻力量。以衝鋒姿態交出老有所為優秀答卷農曆正月初四,海南風景怡人,卻留不住兩位老人。
  • 紀錄片《中國醫生》:醫者仁心的情感書寫
    在這個特殊時期,很多醫護工作者勇敢逆行,奔赴抗疫第一線。抱著必勝決心的「請戰書」、令人淚目的「最美睡姿」、長時間戴口罩被勒出的壓痕……他們在疫情中捨生忘死的付出,支撐起人們戰「疫」必勝的信念。在這種背景下,紀錄片《中國醫生》在網絡上的持續熱播,具有特別的意義。作品不僅是向全力以赴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的「白衣天使」致敬,還在醫患之間連接起相互理解、信任的情感紐帶,引起了人們的廣泛共鳴。
  • 【全民戰「疫」——蕪湖法院在行動】鏡湖區法院:「疫」往無前赴...
    【全民戰「疫」——蕪湖法院在行動】鏡湖區法院:「疫」往無前赴一線,使命如磐抗疫情 2020-03-13 20: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京聲京視】重塑真實醫者群像 重建和諧醫患關係——評愛奇藝紀錄片《中國醫生》
    該片秉持現實主義的創作風格,以全國範圍內六家三甲醫院的多個科室、醫生的故事為主線,圍繞「摯誠、成長、妙手、信念、契約、守護、抉擇、希望、初心、溫度」十大主題,多角度、立體化講述醫者修醫德、行仁術的真摯故事及救死扶傷之路上的悲歡離合,重塑生動感人的中國醫生群體真實群像,重建健康互信的醫患關係,視野開闊,格局宏大,在疫情語境之下完成了致敬的使命表達。
  • 紀錄片《中國醫生》致敬白衣戰士
    紀錄片《中國醫生》致敬白衣戰士 時間:2020.02.17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作者:鄭娜 分享到:
  • 紀錄片:中國醫生戰役版~向所有醫護人員致敬
    《中國醫生戰役版》這部紀錄片,有5集,每一集一個主題。第一集:重組。第二集:悲愴。第三集:不舍。第四集:奇蹟。第五集:回家。每一集只是疫情中一小段故事,但足以讓人神經緊繃,情緒悲痛,淚流滿面。醫患情,親情,同事情,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在生命面前的人性的高尚,淋漓精緻。
  • 紀錄片《中國醫生》致敬白衣戰士
    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國醫生」。正因為呼應了當下人們對醫生群體的關切,近日上線的紀錄片《中國醫生》獲得熱烈反響。 《中國醫生》將鏡頭對準成都華西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等6家大型三甲醫院,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
  • 紀錄片《中國醫生》 致敬白衣戰士
    這群人的名字就是「中國醫生」。正因為呼應了當下人們對醫生群體的關切,近日上線的紀錄片《中國醫生》獲得熱烈反響。  《中國醫生》將鏡頭對準成都華西醫院、南京鼓樓醫院、西安交大一附院、浙江省人民醫院、合肥的中科大附一院、河南省人民醫院等6家大型三甲醫院,跟蹤拍攝了近30位醫護人員。
  • 【全民戰「疫」】抗「疫」路上的家力量,我們在「疫」起
    這兩天,武漢下雪了,這讓市第三人民醫院醫生邱藝瓊有些擔心。因為她的丈夫兼同事——徐永輝,幾天前已抵達湖北支援。在他的言傳身教下,他的兒子陳志超,也作為一名黨員志願者,積極參與到防疫攻堅戰中。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疫」上,父子倆戰地雖不在一處,但是他們戰「疫」的心卻緊緊相連。
  • 《中國醫生戰疫版》向中國醫生致敬
    感謝節目組克服重重困難跟蹤拍攝了4家醫院、8個醫療隊、30餘名醫護人員、60多個日夜的點點滴滴,全景式記錄下了最美逆行者的抗疫故事。在看似平淡的敘事和回憶中讓人感受到抗疫醫護人員的溫情和力量!感染了新冠但始終保持樂觀心態的的網紅醫生餘昌平,因超負荷工作而暈倒但沒有請一天假的護士長萬啟晶,細心有擔當為患者「偷」氧氣瓶的主任醫生尹萬紅,寫日記向去世的奶奶述說每天抗疫日常的90後援鄂護士荔緣……他們是每一個奮戰在抗疫一線的醫生護士的縮影。
  • 致敬白衣天使 6部醫療紀錄片帶你認識我們的健康守護者
    我們選取了6部以醫護人員為題材的紀錄片推薦給大家,希望能夠通過這些影片,讓更多的人了解醫護人員的工作,同時,也讓我們向此次戰鬥在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致敬,期待他們早日凱旋歸來。 中國醫生 《中國醫生》是國內首部以醫護群體為主角的大型醫療紀錄片。
  • 在全民戰「疫」中強化「三全育人」
    在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2020年之初,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在中華大地打響,一次檢驗「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大考突然襲來。在全民戰「疫」中,既要旗幟鮮明又要潛移默化,堅持政治性和學理性相統一、堅持顯性教育和隱性教育相統一,因勢利導做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全員全程全方位地引領青年學生將實現自我價值的個人理想融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把愛國情轉化為強國志和報國行,成長為有理想、有本領、有擔當的時代新人和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 中新社推出五集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
    中國本土的現存新冠肺炎確診病例大大減少,越來越多學校、企業復學復工,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也逐漸恢復城市活力,人們可以捧起久違的熱乾麵了。  抗擊疫情的階段性成效,是中國人民用兩個多月的艱苦努力換來的,這段歷史值得認真回顧、深刻反思。3月30日,中新社推出5集系列全景紀錄片《中國戰疫錄》,系統梳理中國戰「疫」進程,全景展現疫病突襲狀況下的中國作為,值得關注。
  • 新華社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
    此時,新華社拍攝的首部武漢戰「疫」兩個月全景紀錄片《英雄之城》在多家網站和視頻平臺受到網友們的廣泛關注,幾度登頂微博熱搜,中英文版點擊總量突破6.55億。45分鐘的記錄片通過「離漢暫停」「搶救生命」「關鍵之舉」「全民英雄」「世間大愛」「冬去春歸」等主題,記錄武漢戰「疫」的重要歷史時刻以及戰「疫」中「關鍵之舉」背後的故事,見人見事譜寫戰「疫」的悲壯之歌。
  • 豆瓣開分9.7,《中國醫生》戰疫版記錄非常時期,致敬非凡英雄
    ,彈幕便刷出了滿屏的致敬,接著畫面一轉,參與本次抗疫行動不幸感染的餘昌平醫生插著氧氣管笑著說「大家知道我是誰嗎?關注與口碑齊飛樹精品之風,記錄真實致敬時代《中國醫生》戰疫版播出伊始,網友們便聞風趕到,刷了滿屏致敬彈幕,可以說是給足了排面
  • 吳海龍:紀錄片《中國抗疫志》為何觸動人心?
    (作者系太和智庫高級研究員、中國公共外交協會會長)我本以為由解讀中國工作室拍攝的五集紀錄片《中國抗疫志》是一部以宏大的敘事方式講述中國抗疫的故事。但當我看完以後才知道,這部紀錄片主要講的是外國人對中國抗疫的解讀。這些外國人有的就生活和工作在中國,有的在中國做科研和教學,有的是研究中國問題的專家,有的是國際知名人士。
  • 【甘肅全民戰「疫」】葛國棟:我站「C」位,我先來
    記者 張玉芳 通訊員 夏紅 程丹 版權聲明:凡注有稿件來源為「中國甘肅網」的稿件,均為中國甘肅網版權稿件,轉載必須註明來源為「中國甘肅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