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 北西二胎,決然不二

2021-02-20 Dreamers電影評論

本文作者笑緣是Dreamers電影評論授權作者,授權刊發本文並聲明原創。


《北京遇上西雅圖之不二情書》,一部文藝而沉重的電影。詩情畫意的臺詞背後直指人性的隱忍和生活的殘酷,當然,大起大落後遇見的是愛和美好。《不二情書》,片名便預示著吳秀波和湯唯飾演的男女主角因「信」結緣,兩人巧合地通過手寫書信的方式互相聯繫,從最初的完全陌生,到一步步敞開各自的心扉,逐漸進行心靈的交流,直至最後愛上對方。但若猜它只是一部愛情片,你就錯了,影片骨子裡的暗示和隱喻直擊人心,它可以是我們生活的映照,也可以讓你在其中找到屬於自己的情感共振。

情書

波叔飾演的Daniel這次不當醫生,改行成了一個孤離的,小小的,不影響地球自轉的房產經紀人。開奧迪!買別墅!還有美國綠卡!就這麼一個完勝95%的「小小經紀人」偏偏說話像寫情書,大段大段的古詩和獨白任由愛情在筆鋒淡轉濃間悄然而生。而書信僅僅是談戀愛的一種方式,致命的是談的內容。波叔和湯唯飾演的賭場公關阿姣談的絕非柴米油鹽一粥一菜或是生活中的吃吃喝喝把酒言歡,而是厚重的人生和愛情哲理。是阿姣負債100萬後的「不破樓蘭終不還」,是「滾床單的美妙,最終會變成滾釘板的慘叫」,是Daniel兩次錯愛後的「不信人間有白頭」,是去國懷鄉,倦鳥歸巢的「此心安處是吾家」。兩人在太平洋的兩岸各訴衷腸又彼此扶持,一封封漂洋過海的信箋,收件人叫想念,一次次心靈的碰撞,火花叫依賴,從異地過客到精神導師,金句頻出的波叔撩倒的不僅僅是湯唯女神,更是一大波嚮往詩和遠方的文藝青年。

愛情,需要精神的溝通和兩人的共識。只有兩人真心實意的關愛和真誠坦白的精神交流,才能令人打開心扉,感到溫暖和彼此接納。我想,這恐怕也正是導演薛曉路在對愛的講述中,自身的一些透悟和主張。一段愛的達成,不管是通過書信,還是簡訊,或是微信,最終還是需要共同的話題和精神的交流。瑣碎的生活點滴固然是情侶間的日常交流,但僅僅停留在表面的對話沒有了荷爾蒙的滋養,愛情也只能花退殘紅。愛可以用不同的方式呈現,在影片裡用了書信的方式,但其實所有的愛,都需要這種精神上的理解和寬慰,都需要彼此達成共識,精神層面的依賴才更像難以戒掉的毒品。

在我身上也曾有過一段與一位陌生少年書信交往的故事。一封封精心書寫的信箋越過千山萬水跨過3000公裡從南到北,每次收到回信都得一個月,而著漫長又欣喜的一個月對我來說就叫詩和遠方。那段時光裡,我們談論風花雪月,交流學習心得,分擔彼此的壓力和苦楚,幻想對方一襲白衣或裙袂飄飄。可時間是最經不起等待的東西,這種交流方式在持續一年後,因為發現彼此的價值觀無法深入的融合,於是,這段情不知所起,便戛然而止的的故事也就草草落幕。電影中這段細緻入微,靜水流深的書信來往綿延而深長,男女主角也著重精神交流,人生哲學細細道來。世上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兩人最後的邂逅,似乎命中注定,這一刻影片這悄然而止,這一次是否是對的人,留以觀眾遐想。

老夫婦

電影的副線是美國華人老夫婦的愛情故事,是導演關於流離、回歸和人生終極目標的思考。深受中國傳統文化影響的爺爺總是責備不離不棄的奶奶,不是說她哭哭啼啼,就是怨她絮絮叨叨,但說歸說,怨歸怨,口口聲聲的「老太婆」其實最是親密無間。老夫妻用幾頭驢做聘禮換來70年的風雨相伴,兩人在平平淡淡從從容容的瑣碎生活中彼此依賴,令人感動落淚,尤其是教堂一幕和奶奶一句「人在哪家在哪」、「人不在了,家在心裡」的臺詞更是戳中淚點。愛情的內核本是樸實真摯,無華芳香。在這個愛情的小船說翻就翻的時代,老夫婦簡單平淡但卻誰也離不開誰的愛情尤其讓人動容,不需一紙證書,一句誓言,當歲月將我們表層的偽飾逐一除去,我們依然能並肩齊坐,相視一笑,便已永無憂愁。

孤離

Daniel十四歲時,父母把他送到美國後便離了婚。獨在異國,獨自打拼,牴觸情感,不信任人,不信任關係,像一棵仙人掌,唯以用刺包裹自己。導演薛曉路在一定程度上,展現了現代社會中一部分因怕受傷而不敢動情的群像:他們缺愛;沉默;自信;他們並不是生活的弱者,相反可能是更偉大的貢獻者,社會的中流砥柱,是更英勇的鬥士,甚至強大得可以不需要別人的幫助;但他們亦是有血有肉的,一旦戳中最痛最深的內心,鋼刀盔甲也難掩淚溼青衫。當被愛情打得遍體鱗傷,當看透時間對激情的消磨,當習慣一個人暗夜提筆煮字療飢,你還會愛嗎?毫無保留的把心交出去,就害怕有一天自己一個人療傷,可要是不再試,你又怎麼知道那個人是不是對的?

利益

「不要談感情,太傷錢」。對於覬覦阿姣許久的鄧老闆沒有永遠的感情,只有永遠的利益。當得知阿姣被逼債時,鄧老闆臉色突變,傲慢地遞過一張支票,一切都是交易,一天二十萬,五天正好一百萬。依附金錢和性的感情,太脆弱,從牽手到上床,猝不及防,愛都可以做了,還需要談嗎?對這樣一類人,導演沒有評判他,只是講述他,金錢和性只是利益的一角,被愛的需要,想愛的衝動這些又何嘗不是自己的私利,誰又能保證自己的愛情是不帶任何利益的呢?

暗示和隱喻本身是電影美學的本能,身在影中得到提點,其樂無窮,快活不已,卻也難免哀傷感懷。《不二情書》蘊含很多這樣的樂趣和深沉之美,一個人靜靜在黑暗中與銀幕對話,在光影中感受情感的連貫起伏,享受一部電影,這是一種私人遊戲,是光影的呼應和心有靈犀,愛上電影,大約都是因為這份寂靜和豐富。

 

作者:笑緣

單位:山東大學文學與新聞傳播學院

電話:可留言索取

郵箱:18366117973@163.com

本影評號由統一名稱和LOGO的

微信公眾號、QQ公眾號、企鵝號、頭條號組成。

微信公眾號:Dreamers電影評論


QQ公眾號:Dreamers電影評論


企鵝號:Dreamers電影評論

http://kuaibao.qq.com/s/MEDIANEWSLIST?chlid=5007292

頭條號:Dreamers電影評論

http://toutiao.com/m5537198387/

相關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