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錄片《張庫大道》:在探尋歷史中展望未來

2020-12-26 光明網

12月25日22:00,紀錄片《張庫大道》將在中國教育電視臺(CETV-1)正式首播,從真實的歷史出發,用全新的視角講述發生在那條百年商道上的故事。

17世紀的「萬裡茶路」是連接中俄文化交流、經濟發展的世紀動脈,而這「萬裡茶路」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就是紀錄片的「主角」張庫大道。

張庫大道歷史悠久,始於明,盛於清,延續了400多年,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擁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它從塞外重鎮張家口出發,經庫倫(今蒙古國首都烏蘭巴託),直達原中俄邊境商貿重鎮恰克圖,綿延1400多公裡,被譽為「草原絲綢之路」和「草原茶葉之路」。張庫大道連通亞歐的大陸橋,在國內外貿易歷史上擁有著不可替代的政治、經濟、文化及歷史地位。

站在整個古代絲綢之路的視角上審視張庫大道,我們會看到那條百年商道上的風雲變幻。在貿易最繁榮、最鼎盛的時候,張庫大道的年貿易額達到1.5億兩白銀。它輝煌過,也落寞過。但隨著「一帶一路」倡議的不斷推進,那些關於張庫大道的故事,應該被更多人知曉。而這,也許正是紀錄片《張庫大道》的初心與使命。

記錄片《張庫大道》恰恰記錄了張庫大道在歷經四百多年的歷史中所發生的重大巨變,展示出它的重要貿易位置及所產生的深遠影響。在展現中國民族工商業力抗外辱、威武不屈、艱難前行的歷史進程中,再現了中國民族工商業成長史、奮鬥史,深度反應了張家口文化及張家口在「一帶一路」中的作用。

在當下這個獨特的歷史節點,紀錄片《張庫大道》的播出恰逢其時,它成為宣傳張家口的最好名片。紀錄片通過描述張家口工商業在面對極為嚴酷的自然環境和治安環境下艱難成長的過程,在唱響愛國主義民族主旋律同時,對張家口文化、張庫大道文化對外形成立體性的展示。紀錄片《張庫大道》的播出,必將成為世界認識張家口的又一扇窗口。

據介紹,在張家口,每天都有前去洽談合作的國內外客商,崇禮滑雪、草原天路等景區更是一度爆棚。百年商道「張庫大道」被賦予了新的時代內涵,張家口必將贏得世界矚目。

從紀錄片中,我們見證著大境門的開啟,看到張庫大道這條綿延數百年的北方商道在我們眼前拉開帷幕;我們看到了「旅蒙生意」商人集團的異軍突起,見證他們書寫三百年的口商傳奇;我們看到了幾百年的風雲變遷,幾輩人的艱難開拓,看到他們在張庫大道上留下了一個又一個精彩紛呈的故事……

來源: 新華網

相關焦點

  • 戲骨聯手,張家口的電視劇《張庫大道》正式開機!
    今天上午,電視連續劇《張庫大道》在張家口市地標性建築、張庫大道的起點——大境門前
  • 張家口的電視劇《張庫大道》正式開機!
    3月20上午,電視連續劇《張庫大道》在張家口市地標性建築、張庫大道的起點——大境門前舉行了隆重的開機儀式。開機儀式現場。電視連續劇《張庫大道》講述了從清末到抗戰時期,中國民族工商業艱難前行的歷史進程,再現了中國民族工商業的奮鬥史及中國民族工商業的精神鑄就史,唱響了愛國主義主旋律。
  • 劉振瑛|張庫大道系列講座之十八:驛道尋蹤
    筆者在關注張庫大道的同時發現了阿爾泰軍臺的概念,曾經十數次尋訪過阿爾泰軍臺張家口外十八臺站的頭臺察汗託羅海至九臺舊土木爾臺,十臺以後的路線沒有走過。由於水平和知識結構的欠缺,由於財力和精力的制約,勉強拼湊了一點素材。說說現張家口境內幾處臺站。
  • 楊鈞丞張家口市春晚 真誠獻唱張庫大道主題曲
    1月15日,由張家口市委宣傳部主辦的「牢記囑託、開創未來」張家口市2020年軍民春節聯歡晚會在河北北方學院博雅會堂舉行。活動當天,駐張部隊首長鄒仕輝,市委書記回建,市委副書記韓佔山,市政協主席劉寶岐,張家口市領導與駐張部隊官兵和各界群眾代表一同觀看演出,共迎新春佳節。
  • 韓棟、劉佩琦、李光復拍攝的電視劇《張庫大道》張家口開播​
    韓棟、劉佩琦、李光復主演,在張家口拍攝的電視劇《張庫大道》終於要上映了!但電視劇名卻改了...《張庫大道》在張家口開拍!電視劇反映的故事發生在清朝同治年間至民國時期的張家口,興建京張鐵路、滿清政府倒臺、日軍入侵等在這段歷史之中的大事件作為故事背景被一一展現。​當時,張家口有國內商家一千多家,外國洋行近五十家,出口貿易額驚人。口商呂家為八大皇商之一。但一系列陰謀在呂老爺子死後接連發生。小兒子呂俊傑一直主持國外事務。他趕回家時,卻發現自己被排除在遺產繼承人名單之外。哥哥們提出分家產後,和日本人合作。
  • 《塞上風雲記》還原「張庫大道」百年繁華
    該劇重現了張庫大道從清代晚期到民國初期的發展歷程,講述了以呂俊傑(韓棟飾)為代表的儒商在困境中如何堅守商道的傳奇故事。韓棟走上張庫大道 成為一代巨賈徐梵溪開闢金融之路 拒做深宅少奶奶從《步步驚心》中陰暗狠毒的九爺到《美人無淚》中深情款款的多爾袞,再到《天龍八部》中木訥憨直的虛竹,無論哪種類型的角色,韓棟似乎都能遊刃有餘地演繹出來。
  • 還原「張庫大道」百年繁華 韓棟搭檔徐梵溪《塞上風雲記》今晚開播
    由韓棟、徐梵溪領銜主演的年代傳奇勵志劇《塞上風雲記》將於今晚登陸東方影視頻道,該劇重現了張庫大道從清代晚期到民國初期的發展歷程,講述了以呂俊傑(韓棟飾)為代表的儒商在困境中如何堅守商道的傳奇故事。圖說:韓棟飾演呂俊傑 官方圖此次在新劇《塞上風雲記》中,韓棟飾演一代巨賈呂俊傑,他感慨道:「這個角色跨越了42年的時間,從一個紈絝子弟經歷重重磨難成長為一名心懷家國的商界傳奇。角色前後的巨大反差,對我來說是一種挑戰,也是一次非常珍貴的演藝經歷。」劇中,徐梵溪扮演一位不甘深居宅門相夫教子的少奶奶孫鵲喜。
  • 韓棟《張庫大道》殺青 《愛來的剛好》再播收視奪冠
    近日,由韓棟領銜主演的電視劇《張庫大道》在張家口舉辦殺青儀式,劇中韓棟飾演生於八大皇商之一呂家的呂俊傑,並於昨日結束所有拍攝順利殺青;而由韓棟主演的電視劇《請賜我一雙翅膀》正在熱播,已更新的劇情中,韓棟飾演的冷立威對父親冷世南(謝君豪飾)唯命是從,反遭父親大打出手,網友直呼「好慘一男的」。
  • 探訪|《塞上風雲記》熱播 探尋一代口商的家國大義
    探尋一代「口商」的家國大義——《塞上風雲記》熱播背後聚焦張庫大道歷史的大型年代傳奇勵志電視劇《塞上風雲記》不久前在央視播出圓滿收官。張庫大道,百年繁華。這簡單的八個字,卻承載著無盡歷史。「擁有『北方絲綢之路』之稱的張庫大道是『絲綢之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連通著亞歐的大陸橋。」
  • 《故宮觀止》:探尋中國歷史的文化根脈與傳承
    《故宮觀止》六百年故宮文博視覺盛宴探尋中國歷史的文化根脈與傳承全方面展示六百年故宮文化底蘊,邀讀者進入一場故宮文博視覺盛宴,從中探尋中國歷史的文化根脈與現實的人文交感、傳承。在《故宮珍藏世紀舊影》一篇中,書中介紹到:清宮遺留下來的照片數量龐大,大約有1萬餘張,在2015年的《石渠寶笈》特展上展出的約1200張,依照內容歸為宮殿、陵苑、帝後、宮廷
  • 紀錄片 | 《光的故事》,人類探尋光的歷史
    本影集穿越了兩千多年歷史,探討人類對光線越來越了解的過程,訴說著科學實驗,哲學激辯以及光科技進展的故事。這個旅程涵蓋了藝術、棕色皮膚、上帝、紅外線、電力、萬花筒、光合作用、量子理論和X光等不同主題。片中也談到了歷史上最大的辯論和思想家,從牛頓的革命性見解以至愛因斯坦,他們開始了解光線到底是什麼,而本片也將透過短劇,重現這些偉大科學家在艱困的環境裡所做的困難實驗,他們不僅對抗教會的打擊、優異對手的競爭以及惡劣的研究環境,甚至也對抗著他們自己的怪異性格。
  • 探尋精武傳奇,首部霍元甲題材紀錄片登央視
    三集歷史紀錄片《精武傳奇》將於7月27日晚7:30央視紀錄頻道黃金檔亮相首播。這將是國內首部較為全面客觀展現著名愛國武術家霍元甲及其創辦精武體育會歷史的紀錄片,眾多史料將首次公開。該片由中央電視臺紀錄頻道出品,天津銳德無限文化傳媒有限公司攝製,天津市西青區精武鎮政府及區融媒體中心協助拍攝。
  • 也談《五大道》紀錄片
    天津的歷史龐雜且線索眾多,目前還沒有一本全面介紹天津歷史的、入門級別的書籍或者電視片,所以讓普通百姓理解天津過去的歷史,是件相對麻煩的事情。本片但敢於涉足天津這樣錯綜複雜歷史,本身就是一種大膽地嘗試。在本片拍攝中,萬裡之遙的採訪,海量資料的收集,現代技術的應用,都是這部紀錄片可圈可點之處。拍攝過程中,有數百位海內外專家給予巨大的支持。
  • 影像與影響:探尋經典紀錄片的力量
    從新的維度探尋這些「有影響的影像」的力量之源,不僅能更好地把握紀錄片創作規律,更能講好新時代的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形象。  時間與空間:變與不變交織的張力  中國具有悠久的歷史與燦爛的文明,這為歷史人文題材紀錄片的創作提供了得天獨厚的優勢。
  • 「講好中國故事的影像書寫」——安徽紀錄片創作的回顧與展望研討...
    11月7日,由安徽省文聯和安徽廣播電視臺聯合主辦的「講好中國故事的影像書寫」——安徽紀錄片創作的回顧與展望研討會在合肥舉行。、研究院所、紀錄片協會、省市廣播電視臺的優秀紀錄片從業者出席研討會。與會專家圍繞徽派紀錄片的歷史與現狀,提升徽派紀錄片品質與實力、推動徽派紀錄片高質量發展、成為全國性文化名片並登上國際舞臺進行深入研討與交流。
  • 紀錄片:《貨幣》全集
    《貨幣》是中央電視臺2012年製作的一部10集大型紀錄片,每集45分鐘,這部紀錄片由貨幣的起源開始,到貨幣的發展,貨幣的崛起,貨幣的災難和貨幣的未來
  • 紀錄片《中國願景》聚焦中國科技發展與未來生活
    本報訊 (記者張雪嬌)由Discovery探索傳媒集團與五洲傳播中心聯合出品、聚焦中國科技發展與未來生活的5集人文紀錄片《中國願景》8月27日在愛奇藝獨播上線(每天12:00更新一集)。  《中國願景》是Discovery首次以「中國創造」為主題,以紀錄訪談的形式,向全球觀眾展現的中國科技創新百景圖。
  • 展望2021國產紀錄片:多題材類型"百花齊放"
    「2021年,建黨100周年選題將佔據紀錄片行業關鍵位置。」張延利介紹,為慶祝建黨100周年,圍繞黨領導下的革命史、建設史中具有標誌性、代表性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等,各平臺將播出一系列重大歷史、革命、現實題材的紀錄片。
  • 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廣東臺多個作品獲獎
    2020年12月,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在深圳成功舉行,廣東廣播電視臺對外傳播中心多個作品獲得殊榮。中國首部歷史體驗式紀錄片《十三行》獲「第26屆中國紀錄片學術盛典最佳創新作品」。《十三行》以廣東十三行歷史為藍本,追尋「一口通商」時期廣州十三行的對外貿易足跡,深度探尋十三行對今天的中西經濟、文化、藝術等方面所起的重要歷史意義和影響。在十八、十九世紀,這一百來年的時間裡,有累計不過百名被朝廷任命的民間商人,他們經營著十三家上下的貿易商行,在廣州這唯一的口岸,從事西洋貿易。最終讓全世界超過20%的財富圍繞著這個口岸流轉,這就是「十三行」。
  • 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展現歷史 展示精品 展望未來
    中國水晶工藝博物館:展現歷史 展示精品 展望未來 2020-10-28 21:3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