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千年的恩怨情仇,同樣都是穆斯林,為什麼還要分什葉派和遜尼派

2020-11-17 騰訊網

對於中國這樣的世俗化的國家來說,人們很難理解一個宗教為什麼會分成眾多教派,比如同樣都是穆斯林,有人是遜尼派,有人卻是什葉派,更無法理解兩個教派的衝突與仇恨居然能持續上千年都無法和解。

眾做周知,伊斯蘭教由穆罕默德在公元7世紀前期創辦。默罕默德去世時,因為沒有明確地指定「哈裡發」,圍繞著「誰是合法繼承人」問題,伊斯蘭教逐漸分化出了遜尼派和什葉派。

在奴隸制盛行的七世紀,默罕默德超前地提出了「人人平等」的觀念,迅速吸引了一大幫追隨者。以遊牧為生的阿拉伯人本來就是天生的戰士,在先進的宗教文化加持下,一下子爆發出了驚人的力量,向北打到中亞,向南佔領北非,向西佔領西班牙,龐大的阿拉伯帝國就此誕生。

阿拉伯帝國好比一家上市公司,在創業初期,默罕默德的追隨者全部來自身邊的親朋好友,他的堂弟阿里就是在這時加入團隊。隨著能臣武將的不斷加入,默罕默德的傳教事業開始步入正軌,再後又吸收了部落首領等地方實權派加入組織,終於成功上市。

默罕默德去世後,大部分人認為哈裡發(真主使者的繼承人)應該由選舉產生,但是如果是選舉,權力永遠被大部族貴族所把持,所以有一小部分人和默罕默德家族都認為哈裡發應該是世襲制,由默罕默德的堂弟兼女婿的阿里來繼承。

作為最早的信徒、曾冒死為默罕默德作替身,阿里在資歷和血統上都具備哈裡發的條件,但最終還是被排除在了繼承人名單之外,艾布·伯克爾、歐麥爾、奧斯曼先後被推選為哈裡發。支持這三人的穆斯林因主張把「聖訓」作為立法和立論的基礎,被稱為「遵守聖訓的人」,即遜尼(聖訓的音譯)派。

哈裡發傳至奧斯曼時出現了問題,他出身於舊貴族倭馬亞家族,帝國的階級矛盾在他統治期間變得難以調和。公元656年,奧斯曼在麥地那被起義軍所殺,阿里才得以當選為第四任哈裡發。

然而以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為代表的舊貴族勢力並不承認阿里的統治,雙方於是爆發了激烈的戰爭。阿里原本具有絕對的優勢,但不幸被內部分裂出來的哈瓦吉利教派所刺殺,於是穆阿維葉自立為哈裡發,建立了著名的倭馬亞王朝。

阿里死後,他與默罕默德之女法蒂瑪所生的長子哈桑並沒有參與到政治鬥爭中來,但是在穆阿維葉死後,阿里的支持們又推舉阿里的另一個兒子海珊為最高領袖。公元680年,海珊在去伊拉克尋求支持的途中被倭馬亞王朝殺害,並將其頭顱割下。

海珊的死極大地刺激了阿里的支持者們,在此之前,他們僅是一個支持阿里後裔繼承哈裡發的政治派別,但海珊的遇難讓他們逐漸轉向神學流派,發展出具有自己特色的教義體系、宗教儀式和文化派別,並利用哈裡發國的矛盾和分裂不斷壯大自己。

作為阿拉伯帝國的少數,什葉派之所以能對抗遜尼派上千年,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伊朗的支持。伊朗的主體民族波斯人在歷史上曾創造出了足以比肩中國的燦爛文化,而在伊斯蘭教出現以前,阿拉伯人則是落後、野蠻、貧窮的遊牧民族。

憑藉強大的武力,野蠻民族徵服先進民族的例子在世界歷史上並不鮮見,公元651年,波斯薩珊王朝被阿拉伯人所滅。按照慣例,阿拉伯人以武力手段強迫波斯人放棄他們的拜火教,全部皈依伊斯蘭教。

波斯人顯然沒有拒絕的權力,但他們卻遵照「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的策略,選擇了與遜尼派為敵的什葉派。在波斯文明的幫助下,什葉派在海灣、中亞、南亞、外高加索,甚至北非一帶迅速發展。後來在無數外力的介入下,中東的伊斯蘭教最終發展形成了以沙特為中心的遜尼派和與伊朗為中心的什葉派互相對抗、互相敵視的局面。

兩個教派長達上千年的恩怨情仇可謂「剪不斷、理還亂」,然而他們的矛盾起於教派、民族等觀念性原因,但又不僅限於此,權力等物質性因素才是最根本的原因,也就是伊斯蘭教世界的領導權。

相關焦點

  • 什葉派和遜尼派的歷史淵源
    什葉派和遜尼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大教派,信眾都信仰伊斯蘭教,但是在信仰理念裡,對伊斯蘭教義及追根朔源有著不同見解。什葉派(阿拉伯語:)是伊斯蘭教的第二大教派。 是伊斯蘭教中除遜尼派外人數最多的一個教派。什葉派以擁護穆罕默德的堂弟、女婿阿里及其後裔擔任穆斯林領袖伊瑪目為其主要特徵,故又稱作阿里派。與遜尼派對立。該派只承認哈希姆家族的阿里及其後裔為合法繼承人,並尊奉阿里與其後代為「伊瑪目」,認為他們是「受安拉保護,永不犯錯誤」的賢人,且認為末代伊瑪目已隱遁,將以救世主(馬赫迪)身份再現。
  • 遜尼派與什葉派有什麼不同?到底有什麼仇什麼怨?
    另一派被稱為「遜尼派」他們不僅承認先知穆罕默德和第四任哈裡發阿里的正統性,同時也承認其他三大哈裡發都是合法繼任者,因此獲得歷代哈裡發國家的扶植而廣泛流傳,也正因如此遜尼派的信眾佔據伊斯蘭教信眾總人口數的85%、所以「什葉派」和「遜尼派」主要的爭論焦點就在於正統性上,也就是以第四任哈裡發「阿里」做為一個分界線,
  • 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為何壓不倒佔少數的什葉派
    文/寂寞的紅酒遜尼派和什葉派是伊斯蘭教的兩大主要派別,其中遜尼派佔穆斯林總人口的85%,而什葉派約佔穆斯林總人口的12%。世界大部分穆斯林國家都是遜尼派政權,什葉派國家和什葉派人口比例較高的國家僅僅伊朗、伊拉克等寥寥幾個。
  • 什葉派和遜尼派有何仇怨,為何雙方一直爭鬥不休
    很多人不禁要問,什葉派和遜尼派有何仇怨,為何雙方一直爭鬥不休?其實什葉派和遜尼派的衝突不過是正統之爭。用中國歷史比喻,什葉派是支持趙匡胤的子孫,遜尼派是支持趙光義的子孫。公元7世紀初,先知穆罕默德在阿拉伯半島創立了伊斯蘭教,後來伊斯蘭教隨著阿拉伯帝國的擴張,擴散到中東、中亞、北非等地,成為世界第二大宗教。
  • 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區別 遜尼派和什葉派有什麼不同
    截止到2009年底,穆 斯 林的總人數是15.7億, 分布在204個國家和地區。而伊 斯 蘭 教主要分為遜尼和什葉兩大派系,那麼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區別在哪裡呢?來看看吧!遜尼派和什葉派的區別1、教義不同:遜尼派是在不同的教派、學派、教法學派長期鬥爭中形成的一個具有自身文化傳統的教派
  • 伊朗與穆斯林兄弟會,分屬什葉派與遜尼派,兩者能否走向聯合?
    但在穆兄會崛起和失勢的過程中,西亞大國伊朗卻與穆兄會有過來往,但很少被人關注。因為穆兄會屬於遜尼派,而伊朗屬於什葉派,伊朗也想建立一個「什葉派弧」的聯盟,怎麼會與遜尼派的穆兄會有聯繫呢?但通過資料記載,穆兄會與伊朗的確有過聯繫,而且穆爾西當總統時還訪問了伊朗。雖然伊朗與穆兄會分屬不同派別,但兩者卻有不同程度聯繫。
  • 沙特什葉派與政府關係的流變
    在這之前,什葉派和遜尼派之間雖有分歧,但都尊崇先知穆罕默德,而搗毀穆聖陵墓的行為無異於宣告雙方從此互為仇敵。從那以後, 沙特什葉派在社會上一直受到各種歧視和不公正待遇。他們不得不採取或掩飾、或順從、或激進的措施以求自保。 沙特什葉派一直在政治、經濟、宗教和社會生活中處於邊緣地位。
  • 此人和父親反對伊斯蘭教,後來卻成了遜尼派的頭,還建立了大帝國
    眾所周知,伊斯蘭教至今有兩大派別:遜尼派和什葉派,其中遜尼派的穆斯林人數佔全世界穆斯林的85%以上,是伊斯蘭教第一大派別。其實,遜尼派起初在伊斯蘭教內部並不佔絕對優勢,是穆阿維葉讓其成為了第一大派別。
  • 美國從伊拉克再次撤走2000大軍,什葉派歡送,遜尼派挽留
    這個話題在網絡上一直爭論不休。美國在中東的駐軍到底起什麼作用?這個話題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有人說,美國在中東,就是為了攫取石油資源,控制世界油價,為我所有。有人說,中東混亂的根源就是霸權主義無處不在,美國在中東的大量駐軍,就是混亂的根源。也有人說,美國是中東秩序的維持者和保護者,如果美國從中東地區徹底撤走,則是中東的災難。
  • 為什麼那麼多國家「欺負」他?
    穆斯林人口約佔全國總人口的85%,而穆斯林中的80%又屬遜尼派,只有20%屬什葉派(什葉派中的75%屬阿拉維派,阿拉維派約佔敘利亞總人口的一成)。而在中東什葉派中,阿拉維派少得不成比例,可以說是少數中的少數。即使在全世界所有穆斯林中,什葉派也只佔15%,其他都是遜尼派。所以,在歷史上,阿拉維派曾飽受歧視。能在複雜的地緣環境中掌一國之政,對於阿拉維派尤其不易。
  • 蘇格蘭與英格蘭,一場原住民族與外來民族之間上千年的恩怨情仇
    近日英國正式「脫歐」,而蘇格蘭卻想著再次「返歐」,還有前段時間蘇格蘭的獨立公投,為什麼蘇格蘭總要跟英格蘭對著幹,今天我們就來了解一下蘇格蘭和英格蘭的千年恩怨。蘇格蘭和英格蘭成為共主聯邦。1707年,英格蘭和蘇格蘭籤署協議,成立大不列顛聯合王國,蘇格蘭被吞併了。存在了800多年蘇格蘭王國,連羅馬帝國都未曾徵服的地方,華萊士為之戰鬥的國家消失了。同床異夢的英國合併後的蘇格蘭其實還是很高興的,作為當時世界上最早完成完成工業革命的國家,英國瘋狂擴張成為日不落帝國,蘇格蘭作為英國的一部分也跟著吃肉喝湯好不快活。
  • 「印巴分治」的恩怨情仇(上)
    本次節目為您講述:《「印巴分治」的恩怨情仇(上)》。分裂是南亞次大陸的歷史常態米爾·奧斯曼·阿里汗,這個名字對大多數人來說可能很陌生。但在上世紀三四十年代,這可是世界上響噹噹的人物,1937年2月22日,還登上了美國《時代周刊》的封面。為什麼這個人有如此大的影響力?因為他是當時的「世界首富」。
  • 貝魯特大爆炸後,民眾要求「併入」法國,政府光速辭職:《碟中諜7》都不敢這麼演……
    然而無論是歷史上還是現在,無論是敘利亞、伊拉克還是伊朗,在亂這件事上和黎巴嫩比都是弟弟。而她的周圍全是伊斯蘭國家,並且還是伊斯蘭的遜尼派和什葉派矛盾衝突尖銳的那些國家……又挨著「中東小霸王」,那個誰心裡想打我我就打誰的以色列……在這種情況下黎巴嫩一直充當著一個「難民收容站」的角色。在各國不為統治者所容的人們遷居黎巴嫩,逐漸形成了這個人口和信仰極其複雜的國家。基本上可以說黎巴嫩就是一個不斷上演」農夫與蛇「劇本的」農夫國家「。
  • 同樣是阿拉伯半島國家,為什麼別的富得流油,葉門卻窮困潦倒?
    阿拉伯半島可以說是世界上最矛盾的地區,放眼望去,不是漫漫黃沙就是無邊的戈壁,水資源稀少,但是那裡卻富國林立,沙特、阿聯、卡達、科威特這些土豪國家,依靠著沙漠底下的石油和天然氣,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富得流油。但是有一個國家例外——葉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