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海神祗 | 日月更新,喜晴怒陰——燭龍(燭九陰)

2021-02-07 圖物志

點開音樂閱讀全文,效果更好

圖物志

殷鳴創作教程

作品完成效果圖

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身長千裡,直目正乘,其暝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竭。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山海經·大荒北經》

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裡。在無啟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

——《山海經·海外北經》

殷鳴-燭九陰-白描線稿

《山海經》兩篇對神獸的描述,字裡行間充滿了相似之處,因為均是描述的同一種神獸——燭龍,它又叫燭陰,或者燭九陰。這種神獸的本領很大,只要它的眼睛一張開,黑暗的長夜就成了白天;它的眼睛一合上,白天就變回黑夜,它不喝水不吃食物不呼吸,長著人一樣的面孔,蛇一樣的身子,身長千裡,全身紅色。

殷鳴-燭九陰-創作草圖 

《大荒經》和《海外經》中除了描寫燭龍以外,也有關於夔龍、應龍、相柳的記載,這四者也是對於原始曆法中龍星紀時制度的真實寫照。

殷鳴-創作素材-臨摹 

夔龍、應龍、燭龍、相柳分別是春天、夏天、秋天和冬天的龍星,四者在《大荒經》和《海外經》圖中分居東、南、西、北四方,正好對應於龍星在春、夏、秋、冬四個季節的方位。這一記載,也被人們理解為龍崇拜的現象及其神話與龍星紀時制度之間的關係。

燭九陰又被稱為逴龍,實在是跟它的長相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它的外形極為獨特,似人非人,似獸非獸,所以對於燭九陰是什麼的這個問題,人們給出的答案也跟著充滿了傳奇。燭九陰天生一副人面蛇身,嘴巴裡面常年含著蠟燭,乍看之下,人們還以為是妖魔鬼怪,那麼它為何會被稱為神獸呢?

殷鳴-燭九陰-創作草圖

燭龍之所以被稱為是上古神獸,是因為它本身所具有的神力。燭龍可以不吃不喝不睡,卻能長生不老,懷有不死之身,另外它睜開眼睛便能讓世界沐浴在一片明亮之中,而當他閉上雙眼,整個世界便重回到無邊無盡的黑暗裡,因此,人類世界裡便有了白天黑夜之分。它一旦吹氣,天空中所有的烏雲便集中起來,雨雪紛紛而落,整個世界從此變得嚴寒冷酷;當它呼氣時,世界又呈現出一片烈日炎炎的景色,就象是夏天來臨一般。

殷鳴-燭九陰-創作草圖

關於燭龍的本源,有以下幾種說法:

一.燭龍即太陽說

燭龍就是太陽,此種說法最古老,清人俞正燮發明其說,其《癸巳存稿·燭龍》引古書燭龍之文,認為「燭龍即日之名」。

二.燭龍實質上是描述的一種自然奇觀——火山錐

人們認為燭龍實質上是描述的一種自然奇觀——火山錐,它是像火燭那樣燃燒著的一條巨龍,燃燒的時候,時而濃煙蔽空,如同黑夜;時而火光噴發,光照大地,變成白晝。「燭龍」的形象,以正在燃燒和爆發的火山形象來相比,是最恰當不過的了。

三.燭龍即北極光

大陸的張明華氏認為「燭龍」即「北極光」,他認為《山海經》中對於燭龍的描繪與許多神話一樣,是古人根據觀察的現象記錄的。人們將燭龍的形態和北極圈內所發生的晝夜變化,北極光等自然現象相比較,就會發現對燭龍的記述,正是對北極光最生動的描繪。燭龍的形象無不透露出人們對自然的敬畏。

殷鳴-燭九陰-創作草圖

在先前提過的「十二祖巫」中,由於和時間的轉變息息相關,燭龍也被描述為時間之祖巫。

(註:山海神祇「燭九陰」摘自作者殷鳴創作《洪荒十二祖巫》 300*25cm 2014年 ,該作品展覽捲軸在中央美術學院美術館展出,為期兩個月。)

殷 鳴

中國山東,女,漢族,碩士研究生

中央美術學院漫畫創作方向

 

從事高校視覺傳達插畫設計教學工作

擅長手繪、電腦技術多種形式結合創作

畫風頗具東方神秘色彩

參與徐冰教授《漢字的性格》的製作

動畫作品於美國舊金山亞洲藝術博物館展出

電影《滾蛋吧,腫瘤君》中動畫製作

該片獲得第十一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

並代表中國內地角逐第88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

關注殷鳴微博         關注殷鳴微信

(長按上方二維碼,即可關注殷鳴微博、微信公眾號)

敬請期待下一期主題:

山海神祇 | 人面鳥身,電之祖巫——龠茲。

相關焦點

  • 盜墓筆記和霹靂布袋戲中的燭九陰出自哪裡?
    燭九陰一般就指燭龍,是四大神龍(青龍、應龍、燭龍、冰夷)之一。————————————————————關於燭龍,公認它為鐘山山神,身長千裡通體赤紅,居住於章尾山,下有一子名為「鼓」,被處死於鐘山之東。三、燭龍執炬,銜燭照亮幽都,銜火精照亮西北無日之國:1.執炬:《後漢書》中云:「徵燭龍令執炬兮,過鐘山而中休。」譯為燭龍被神人徵召要手執火炬,直到到鐘山才能稍作休息。唐代李賢註解:「燭龍,北方之神也,經曰:西北海之外有神,人面蛇身而赤其眼,及視乃明,不食不寢,是燭九陰,是謂燭龍炬,可以照明。」
  • 小說連載|《燭九陰》(上)
    燭九陰與窮奇皆為上古神獸,他們化作人形,像人一樣活在世上。《山海經·海內北經》中記載:「窮奇狀如虎,有翼,食人從頭始,所食被發,在犬北。一日從足。」《山海經.大荒經》中記載:「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是燭九陰,是謂燭龍。」
  • 燭龍是創世神嗎?燭龍出生於何時?你真的知道嗎?
    現在網上很多視頻、文章,有說燭龍不是龍的,有說燭龍誕生於混沌,有說燭龍是開闢世界之神的,甚至有說燭龍是盤古的根器所化。然而這幾個說法純屬胡言亂語。先說盤古。盤古神話最早出現在什麼時候?漢末。那麼燭龍誕生於混沌是開闢神的傳言,又是出自哪裡呢?先看山海經原文是怎麼說的:「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是燭九陰,是謂燭龍」看上起位格極高,但實際上呢?
  • 《山海經》中的燭龍到底有多牛?睜開眼便是白天,閉上眼便是黑夜
    燭九陰又名燭龍,乃是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最強異獸,出自《山海經》!在《山海經》中,燭九陰的外貌與能力已經超越了「異獸」這個詞所能涵蓋的範圍,甚至達到了「神」的境界。燭龍作為鐘山之神,擁有操縱四季,分別晝夜的能力,睜開眼便是白天,閉上眼便是黑夜,呼吸之間,便是春夏秋冬。
  • 從《山海經》中燭龍說起
    是燭九陰,是謂燭龍。」而鍾山山神「燭陰」,則「視為晝,暝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裡,人面,蛇身,赤色,居鍾山下。」二者間頗多神似之處,而「燭龍」又被稱為「燭九陰」。以下,就「燭龍」、「燭陰」的特性與居住地之間的異同,探究二者間存在何種關聯。
  • 燭龍是龍還是蛇 這是一種人面蛇身的神獸
    對《山海經》有所了解的朋友,都知道上面記載了很多種神獸,燭龍就是其中的一種,在上古神話中燭龍有著操控天地的本領,但是它並非是真龍。   燭龍,別名燭九陰,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之神,據《山海經》中記載,燭龍也稱燭九陰,是人面蛇身的形象;   赤紅色,身長千裡,睜開眼就為白晝,閉上眼則為夜晚,吸氣為冬天,呼氣為夏天,又能呼風喚雨,不喝水不進食,不睡覺也不休息。
  • 從《山海經》神獸,變成皇帝祭祀之神,燭龍在神界地位有多高?
    《山海經》中,記錄了一個鐘山山神,名曰燭龍,也叫燭九陰,在許多現代的奇幻小說中,都能見到燭龍的身影,他有神通,懂法術,呼風喚雨,還有人認為,燭龍是盤古神最早的雛形,到底燭龍是何方神聖呢?我們從《山海經》原文中,去尋找答案。燭龍的形象「西北海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視乃明,不食不寢,不息,風雨是謁。
  • 《琉璃美人煞》已出場的上古異獸奇妖~蠱雕、燭龍、無支祁、鮫人
    古時候叫做燭龍,又叫燭陰。人面龍身,口中銜燭。紅色的皮膚,住在北方極寒之地,睜開眼就為白天。 閉上眼則為夜晚, 吹氣為冬天, 呼氣為夏天, 能呼風喚雨。燭龍為什麼叫燭龍、燭陰呢?《山海經校注》曰:「炬,可以照明,為燭」、「燭照九陰之幽隱,燭龍之稱燭陰,蓋以此矣」。
  • 《琉璃》已出場的上古異獸奇妖~蠱雕、燭龍、無支祁、鮫人、螣蛇
    二、燭龍燭龍又名燭陰,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的神獸。中國古代神話中的鐘山山神。古時候叫做燭龍,又叫燭陰。人面龍身,口中銜燭。燭龍為什麼叫燭龍、燭陰呢?《山海經校注》曰:「炬,可以照明,為燭」、「燭照九陰之幽隱,燭龍之稱燭陰,蓋以此矣」。
  • 琳琅滿目無奇不有《山海神跡》千面坐騎介紹
    年度最值得玩家期待的國戰類網遊大作《山海神跡》將於12月16日開啟新服「傲視九州」!那片被硝煙瀰漫的上古大地,即將迎來又一場浩劫的洗禮!禮包>> 下載>>上古亂世,無論是你來自何方的英雄好漢,想要馳騁沙場無往不利,怎能少得了一匹攜英雄徵戰沙場且戰力超群的坐騎良駒助陣呢?!
  • 燭龍是個什麼玩意?不會真有以為它很強吧?不會吧?不會吧?
    古籍裡的燭龍是什麼玩意?《山海經》鐘山之神,名曰燭陰,視為晝,瞑為夜,吹為冬,呼為夏,不飲,不食,不息,息為風,身長千裡。在無綮之東。其為物,人面,蛇身,赤色,居鐘山下。《楚辭》問道:日安不到,燭龍何照《文選詳註》注《楚辭》云:天西北有幽冥無日之國,有龍銜燭而照之。
  • 前世回溯小說:女媧女兒=赤水女子獻=九天玄女=燭龍=旱魃
    赤水女子獻和黑龍景風的相愛相殺,懷孕期睡在鐘山是「燭龍」「燭九陰」,幫著軒轅黃帝打仗是「九天玄女」,即打敗蚩尤的天女,在大戰後居於鐘山,終於和景風長相廝守,慘遭背叛成為「旱魃」/「女魃」/「天女魃」,結局部分黑龍景風殺妻滅子是黑龍族裔和月連手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