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天|腦細胞已死!你遇到哪些很燒腦的漫畫?

2021-02-20 黑白漫文化



❖  前言          ✎

「燃燒吧!腦細胞!」相信大家在看漫畫的時候,總會遇到一些讓你頭痛的燒腦漫畫,也許是故事太複雜,也許是題材較偏僻,就像拿了張考卷碰上了要解答的題,總之就是看起來一點也不輕鬆,那麼你都遇到過哪些很燒腦的漫畫呢?

❖  本期話題參與人:

Q1

對你來說漫畫燒腦的體現有多少種呢?

司徒軒轅:我把燒腦漫畫分為兩大類。第一類是「智商不夠用型」,具體體現在設定上的複雜性或者專業性,譬如多數智鬥類漫畫;第二類是「腦子不夠用型」,此類漫畫並無特定類型,共同點是故事通常比較晦澀,留給讀者解讀的餘地也很大。

 

快播菌:我自己的體系裡大概分三類吧。一種是遊戲式的:設定好各方的能力大家一起為了取勝開始互懟,例如《死亡筆記》《欺詐遊戲》《朋友遊戲》。然後是懸疑式:作者不斷挖坑,掌握好「藏與顯」的節奏,最終揭示真相,例如《20世紀少年》以及各類偵探推理漫;最後是形式燒腦,情節邏輯具有很強象徵意味比如《異變者》。

《欺詐遊戲》

 

DD:一般來講,驚悚、懸疑、推理、科幻、冒險、神話、職業、競技、人文、歷史……會不會有點多了,囧,退一步講,其實覺得如果是好的漫畫,多多少少都會有燒腦的部分。

 

薄暮:我覺得人物多、劇情線複雜、故事中有謎題、留下懸念極多等原因都會是常見的燒腦原因吧。反倒是因為經常不能理解少女漫畫裡男女主角的情感邏輯,怎麼就會突然愛得死去活來?看一些少女漫對我來說反倒是蠻燒腦的……Orz

Q2

有哪些漫畫讓你覺得非常燒腦,為什麼?

快播菌:相比起來是《死亡筆記》《欺詐遊戲》吧。雖說是燒腦漫愛好者的入門作,但是這類漫畫中的能力、思維模式、遊戲規則等等元素絕對是開先河的。《死亡筆記》拋去小本本的酷炫設定不談,兩位主角的對戰完全根植於現實的社會環境,這一點就極其考驗作者對社會人文知識的掌握理解,已經不只是單純的智鬥那麼簡單了。

 

司徒軒轅:在我看過的漫畫中,明顯感覺自己智商堪憂的有《幽遊白書》魔界之扉篇中主角團與海藤優的禁句遊戲,和《詐欺遊戲》中南國與北國之間的走私遊戲,前者遊戲基礎設定涉及日語五十音,語種差異讓人無法代入但又不想錯失精彩劇情,讓人矛盾不已。後者更是設置了極其複雜的遊戲規則,讀者往往在不明所以的情況下看著兩方人馬你來我往而欲罷不能。還有就是像《海獸之子》之類個人風格比較強烈的漫畫,此類漫畫作者大都任性妄為,經常不管不顧地表達自我,而作者真正想表達的意圖在作品中恐怕只展露了冰山一角。這類作品比較挑讀者,如果能夠與作者統一頻道,那就如同挖到一座寶山,取之不盡的樂趣等你來拿,反之則只能得到不知所謂的閱讀體驗。

《幽遊白書》

 

薄暮:我覺得漫畫燒腦與否的本質,就是看閱讀時需要花多少注意力和思考去理解、接受這部漫畫。舉個例子,《海賊王》的劇情也挺複雜,人物也很多,但很少會有人覺得燒腦。就是因為它用了非常便於理解的方式來講述這個故事。因此,除了大家公認的《欺詐遊戲》《賭博默示錄》等燒腦之處在理解作品中詭計、局中人策略、或是需要一些概率學、博弈論方面知識才能完全看懂的作品,有著獨特世界觀、抑或作者把很多東西深埋在作品細節裡、需要自己挖掘才能領會到的作品也很燒腦。這方面的例子就是山本英夫的《異變者》,還有比如《反烏託邦公職》,它也是具有大世界觀,卻故意很多信息不放出來的類型。

 

DD:就像剛才提到過的:懸疑推理類前期劇情鋪墊較長、對話信息量大、後續發展選擇性多,算是比較典型的燒腦漫畫,比如楳圖一雄系列、《金田一》《怪物》;另外科幻冒險神話題材也是,世界觀龐大、劇情複雜、人物多,有時候看到後面常常忘記前面的內容(像我這種健忘的人連角色名字都記不全=。=),比如《20世紀少年》《超時空要塞》;職業競技漫畫也是,首先針對性強,其次規則具體,特別是在專業領域需要深究的地方會涉及到陌生的學術名詞或者論點,每每看完總覺得受益匪淺,像是《飛輪少年》《桌球》《料理仙姬》;還有就是人文、歷史題材的漫畫,大的來講是時代背景社會環境,其次是人物之間的階級關係以及不同勢力體系之間的矛盾衝突,還不乏具體規則,比如《烽火燎原》《新組安祖異聞錄》《八重之櫻》(不是對某段時期歷史特別感興趣的讀者誰要去看這麼枯燥的漫畫呀,特別感興趣的讀者又容易在其中挑毛病。漫畫家們期間辛苦取證參考就不用說了,還能精彩有趣地將之一一呈現,真是不容易+好厲害!)。

《八重之櫻》

 

Q3

這些讓你燒腦的漫畫有沒有偏向的類型,你會堅持去理解透徹嗎?

快播菌:比較喜歡懸疑驚悚類型的,另外獵奇重口也不排斥,像是《異變者》《多重人格偵探》。比起單純的鬥智,更想看到角色們在懸念重重的世界觀背景下不斷探索、最終成長的故事吧。具體燒腦的細節當然要反覆檢驗品味才行,一個鬥智題材的故事中要是出現過多的bug,肯定會失去讀者的信任啦。

 

司徒軒轅:智鬥類型漫畫通常都會比較燒腦,其中青年向又比少年向要更強烈些,因為少年漫畢竟是周刊連載,在劇情斟酌方面的壓力會更加嚴苛。通常情況下看燒腦漫畫第一遍我不會去強行理解透徹,因為我相信順由作者帶動劇情走向能得到更多樂趣,而深度解析這種事取決於你的喜歡程度,會否看第二遍、第三遍甚至第十遍……

 

薄暮:很喜歡青年漫,含有懸疑推理等元素的漫畫更是心頭好。我覺得在閱讀過程中,針對作者留下的懸念謎題,同步展開自己的探索推理,與作者比賽誰先揭開真相的遊戲真是太有意思啦!比如《another》、《金田一》系列等都是這樣。而看到燒腦的地方一般都會去理解透徹啊~那種在大腦高速運行後終於得到正確結論的快感真是讓我十分愉悅~(麻婆臉……)

《金田一少年事件簿》

 

DD:懸疑推理個人覺得不是那麼燒腦,有套路似的,只要知道作者鋪設的前段劇情都是為了困惑住觀眾,讓觀眾看得目瞪口呆的離奇轉折點或是臣服於推理者、犯罪者的高智商之下,設計最意想不到的結果恰恰是在意料之中,整個過程只需要享受被作者牽著鼻子走就好。燒腦的反而是那些對白不多,看似簡單而意味深長的故事,這種故事一般更親近於真實生活,看完會有延續思考性。比如松本大洋的《竹光侍》,敘事沒有曲折離奇,清爽簡潔,稚氣而富有禪意,給人非常清爽卻又回味無窮的視覺感受,看到精彩部分總會忍不住反覆琢磨(哇,好有趣,作者是怎麼想到用這樣的手法來表現呢!?)諸如此類……

Q4

這些燒腦漫畫在畫面表現上有些什麼共同點嗎?

DD:畫面第一感覺是人物多,劇情的話分支比較複雜,內容學術性強,具有較強的可延續性。

 

司徒軒轅:在我的分類中,第一類的特徵比較明顯,字多是肯定的,心理描述也是少不了,還有就是作者穿插於作品中的各種細支末節。其中兩個作者極具代表性,一個是富堅義博,還否記得被《Level E》那清奇腦洞和細密小字支配的恐怖?富堅被國內漫友戲稱為老賊,這充分展現了富堅的特性,永遠猜不到的劇情走向,永遠的意料之外情理之中。另一個是福本伸行,從繪畫角度看此人完全不具備成為漫畫家的可能性,但是他就是憑著強大的劇情把控力讓《賭博》系列走向智鬥漫畫的頂峰,他的特點是心理描述特別多,曾經有朋友說過,《賭博系列》就是由旁白和開司的碎碎念所組成,這話雖然過份但也不失真實,神本伸行就是那種能把讀者的心揪住然後使勁往想不到的地方拉拽的作者,雖然只論燒腦程度也許排不了前列,因為他的作品會讓人不想去思考而只是跟隨,但因為太厲害了讓我不得不提一下。第二類就趨於多元化了,在畫面表現方面並無規律可尋,如《海獸之子》故事講得很含糊,就像一篇散文一首詩,給人感覺卻是那麼深遂幽遠,但巖明均的《七夕之國》就不一樣,平實地推進,至高潮完美收官,當然仍有大量背後的故事可以讓意猶未盡的讀者所把玩。

《賭博默示錄》

 

薄暮:一般來說的確是字越多就會需要動腦。因為字多意味著單頁信息量大,信息量大就意味著需要多動腦思考吸收,也就是某種程度的燒腦了。當然,某些喜歡狂碼臺詞形成字幕牆的作者除外。

 

快播菌:除了字多以外,另外一個特色大概就是很多面部表情的特寫了,畢竟五官是情緒宣洩的窗戶。燒腦漫跟其它類型漫畫相比,感覺會更多地描繪角色在危機關頭的心理變化,這就很考驗作者對人物情緒的揣摩和自身畫功(當然誇張的顏藝就是另外一個次元的東西了)……

 

Q5

一部漫畫的燒腦程度和篇幅長度、出場人數等有什麼必然關係嗎?

DD:沒有必然關係吧,並不是長篇漫畫才燒腦,短篇漫畫中的燒腦漫畫也挺多,關鍵還是取決於信息量的傳達,有時候對白的字數多不一定就能把事情講明白講好,留白比硬講更重要。

 

司徒軒轅:你看石黑正數的《外天樓》就是個很好的例子,篇幅不長人物也不多,從表象看甚至連故事也不複雜,但是這些所有加起來卻組成了一部今人眼界大開拍手稱絕的燒腦作品。

 

薄暮:跟篇幅並不必然,只是正相關。比如《妖精的尾巴》,不短但是並不燒腦。而短篇的話,我覺得伊藤潤二的《長夢》雖然故事很容易理解,但是在理解故事之後,對故事和現實的思索的燒腦程度一點不比推理漫畫差。

《長夢》

 

快播菌:有些人會覺得角色太多看著燒腦,不過我覺得人多是好事呀,它意味著多種可能性。一群人聚一塊,僅僅透過角色之間的言談就能揣測出各自的動機、背景、性格,可供讀者推理的機會變多,故事可信度也大大增強。例如《獵人》角色眾多,但每個角色說出的話都符合自己的身份規矩。但是如果眾多角色千人一面或是角色毫無任何成長,這樣的漫畫挺無聊的。

 

Q6

看燒腦漫畫和動畫/影視相比體驗有什麼不同麼?同樣的故事最後呈現的燒腦效果也會不同嗎?

薄暮:我覺的有很大不同,因為漫畫是主動閱讀,而電視劇和電影是被動閱讀。漫畫太燒腦看不懂的話,就會很難投入這個故事,進而嚴重影響後續體驗,導致看不下去。而如果是隨時間自動放映的動畫/電影。即使在講解謎團時沒有理解,也可以被動地繼續跟著局中人的舉動繼續觀看。

 

司徒軒轅:從理論上講,每個體裁的程度應是沒有多少差別的,不過現實中因為受眾的窄寬,還是有區別的。舉個例子,已故動畫導演今敏的動畫作品多數可稱燒腦大作,但其漫畫作品卻無靈氣可言,為什麼同一個人換種體裁就有如此差別?究其原因也許只是由於觀眾和讀者對於燒腦程度的接受度不同罷了。

今敏《紅辣椒》

 

快播菌:表現形式肯定會造成差別的,影視劇相對於漫畫的優勢是有聲、連貫性的表演。漫畫更像是小說,重在讀,讀者在觀看的過程中有充分的時間思考,而看影視劇的時候就往往會遺漏很多細節。另外燒腦題材的作品中往往很多說理、嘴炮的部分,放在漫畫中就是大段冗長的對白,很容易讓讀者失去興趣。但如果放在劇中由口條一流的演員或聲優來演繹,應該會加強那種邏輯思辨帶來的震撼力吧。

 

DD:看情況吧,燒腦的漫畫相對改編動畫影視可能更容易理解一些,原作的描繪畢竟無可替代,動畫影視因為技術加工更像是二次創作,看過漫畫原作會先入為主,有比較就很難給予高分,真人版電影不提也罷。而如果是動畫影視的原創作品,另闢蹊徑,好故事加上視覺聽覺雙重感官,會讓整個燒腦的過程十分享受,也是非常棒的體驗,比如《紅辣椒》《駭客帝國》《心理遊戲》。

 

Q7

你覺得哪些漫畫相比起來是完全不怎麼燒腦的?

薄暮:那當然是搞笑賣肉漫畫啦!本來就是希望讀者輕鬆閱讀的,自然不會太燒腦。但是這方面的反例是《監獄學園》。其實我覺得要想完全理解故事挺燒腦的……

《監獄學園》

 

快播菌:腦洞漫畫、作者有病系列。之前看的《齊木楠雄的災難》就是,雖然有很多新鮮有趣的設定,但是看的時候完全不會覺得燒腦,不知不覺就度過了美妙的午飯時光23333,但是這應該只是對讀者而言,身為作者的話怕是每天想梗想到吐了……

 

司徒軒轅:那就是看得特別快的書吧,就我而言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有兩部少年漫我會看得比較慢,一是《獵人》,因為信息量巨大,不敢有所疏漏;二是《海賊王》,是因為尾田獨有的細碎式分鏡。而我看得最快的書當屬《死神》,兩個小時看了十來本感覺劇情也沒進展多少也是沒誰了。

 

DD:其實好漫畫多多少少都會有燒腦的部分,之所以會燒腦,正是因為有深入探究過,傳達出的信息更有深度。而且好作品一定不會是片面的,比如好的戀愛漫畫不會幾個主角勾心鬥角到結束,也會涉及青春成長、個人價值觀等等,這些會讓人產生反思和共鳴的部分也挺燒腦。又比如以古典樂為主題的漫畫也不會開篇就講古典樂史的輝煌來震懾讀者,反之以女主角對學長的戀慕與幼師夢之間的衝突開始,從這種小視角來逐漸引起讀者的喜愛與共鳴,這種讓人心甘情願的燒腦才讓人佩服。再者,現在不是連推理漫畫都需要基情來潤色了嗎?主角也不是一定都是正義,他們會在人性中自我掙扎、在傲慢中迷失、伴隨著複雜的情緒變化,這些都會成為看點。

 

 

薄暮:我覺得論燒腦,很多galgame的燒腦程度爆漫畫一條街啊!都不用舉《ever17》《euphoria》之類的例子了,就連當時玩《fate stay night》的時候,各個御主和從者的真實身份都讓我在玩到後面之前動了好長時間腦筋呢!

《fate stay night》

 

快播菌:其實燒腦作為一種元素,它存在於各個類型的漫畫中。非得是那種你死我亡決勝千裡的才算是燒腦嗎?也不是。「如何討女孩歡心,如何在上司面前通過方案」都是很考驗雙商的事。故事講求衝突,在所有類型的故事裡角色都在解決自身的困境,而這一過程自然會耗費許多腦力。身為作者如果能夠在創作智鬥燒腦的情節過程中,帶給角色、讀者、自己一些啟發,那應該是非常幸福的事情吧~。

 

DD:這幾年國漫興起,因為自己喜歡畫畫也關注著,常常點開一部作品被世界觀嚇哭,翻不了幾頁就看不下去了,而且不知怎麼的,敘事節奏奇快,對白也不知道有沒有經過斟酌,半天講不到重點特別可怕。還是覺得作者們應該沉下心來,先有人,再有故事,不要人物特徵還沒塑造成功就開篇闊幅硬塞信息量,別說燒腦,連繼續往下看都難。

 

司徒軒轅:其實對於燒腦漫畫而言,最燒腦的反而不是在當時看的時侯,如果真的喜歡某部作品,便會看上好幾遍,那時會發現每一遍都有新感受,所以就某種意義來說,最燒腦的漫畫無疑是自己最喜歡的漫畫。

燒腦的漫畫看起來不會太輕鬆娛樂,或者對於某些人反而會在思維窮盡時抓狂。但燒腦的漫畫追下去,卻總是會讓人收到驚訝的效果。而為故事燃燒了大量腦細胞的人,想必在故事結尾,也會收穫別樣的成就感吧。

近期聊天回顧:

39、偏見 or 時間的考驗?你對哪些漫畫改變過看法和評價?

38、不看名字也知道,漫畫裡那些過目難忘的畫風

37、冬天不再冷,哪些漫畫讓你覺得非常暖心?

……

微信回復關鍵字「聊天」可以查看所有往期聊天目錄

如果:

1、你有想聽的話題;2、你想推薦誰來討論話題;3、你也想一起參與話題討論……

都可以留言告訴我們。(*^__^*)  


《冨樫義博の正解與誤讀》現貨發售中! 

黑白漫文化原創

文章著作權歸黑白漫文化所有

未經許可,不得轉載

微信公眾號:黑白漫文化(hbmanga)

投稿郵箱:heibaimanhua@126.com

點擊閱讀原文可前往黑白漫文化官方微店

請注意!不要調戲小編!

相關焦點

  • 超級燒腦的高智商犯罪國產片,看完感覺腦細胞不夠用了!
    我是角角,懸疑犯罪類的電影,一向都是大家的最愛,血腥暴力的畫面讓人刺激又興奮,強大的邏輯思維燒腦又過癮。下面給大家推薦幾部超級燒腦的,高智商犯罪電影,全程高能,你一定不能錯過!《心迷宮》這部電影於2015年10月上映,講述了中國某個偏遠村莊裡,因為一具莫名出現的屍體而引發的一連串離奇怪事的故事。
  • 豆瓣8.8分起,這5部漫畫神作逆風翻盤、燒腦虐狗!
    你有沒有過這樣的經歷:閒來無聊時打開一部漫畫,卻因為情節太過緊張燒腦
  • 消滅你的腦細胞!8部燒腦犯罪電影,推理迷必看
    消滅你的腦細胞!8部燒腦犯罪電影,推理迷必看。由於疫情的關係不能出去玩,也沒有什麼好玩的事好做,感覺悶了好長時間,腦子也變得很不靈光?共同看一下這些燒腦推理犯罪電影,不到最後一刻,案情就不了了之了!《明信片謀殺案》根據《美國驚悚推理小說天王》改編的詹姆斯·派特森小說,震驚全歐洲的連環殺人案中,兇手用信片宣布下一個遇害之城,並將虐待之屍擺成一幅藝術品。
  • 不看後悔系列動漫推薦:燒腦?一再的燒腦,看完腦細胞一定死一半
    大場鶇原作,小畑健作畫的超級燒腦動漫漫畫連載版亦改編成電視動畫、電影、輕小說、電視劇等。接下來兩位超高智商的犯罪大師和第一偵探,進行了各種較量,相互試探、相互下套、相互偽裝,相互設局、一環接著一環、燒腦不停地燒腦,你只能跟著劇情不斷的走下去,全程無尿點,一口氣看下去,你會驚嘆作者的腦洞。
  • 「燒腦」程度
    「燒腦!」「刺激!」近日,由克里斯多福·諾蘭執導,約翰·大衛·華盛頓、羅伯特·帕丁森等主演的科幻電影《信條》正在各大影院熱映,南都飯糰·觀影團聯手片方,邀請30位影迷觀看電影。緊張刺激的情節,環環相扣的故事,加上絕佳的視聽享受,讓觀看完電影的影迷們紛紛表示:太燒腦了!
  • 一部不遜於《死亡筆記》的燒腦漫畫
    燒腦、智戰類的小說或者漫畫,整體算是小眾,佳作更是難得,在作者菌看來,今天要推薦給大家的這部名為《My Home Hero》的漫畫
  • 《燃燒》劇情寫實,就是人物線有些燒腦
    這個劇呢,並不燒腦,闊怕的是人物關係太複雜了。還沒有追完這部劇我就先卡shi在人物線的副本中了,還有各種案件的代名詞,我當時的狀態就是:小朋友,你是否有很多問號為了拯救我接下來追劇更多的腦細胞,所以我斷然決定先浪費一部分的腦細胞梳理一下本劇的人物關係和案件脈絡
  • 這5部燒腦懸疑電影 提升了香港電影20年的智商
    燒腦這種東西在90年代的港片可以說中是不存在的,香港電影擅長的三板斧——武俠,喜劇,警匪在90年代已經到了極致。2000年後才開始有好看的懸疑電影出現。爛大街的《無間道》是香港警匪片中的巔峰,但還沒到燒壞腦子的地步。
  • 沒看過這些燒腦日劇,你的劇迷生涯幾乎等於白過
    今天我們來談談那些年口碑超好的經典燒腦日劇。燒腦日劇一般不外乎三種類型:第一類是「全劇就是一個大坑」,每集各種細節不可忽略,回頭想來就細思恐極▼例如《我的智障老公》第二類是「分集換花樣殺你腦細胞」,一集一個故事,變著法兒地挑戰你的腦細胞極限▼
  • 2020年國產燒腦懸疑劇排行榜前十名 9分以上燒腦懸疑電視劇
    國產懸疑燒腦電視劇的質量越來越高,深受觀眾的追捧!本文國產燒腦懸疑劇10部,其中,在這些國產懸疑燒腦電視劇中,也有不少是懸疑破案劇,如《白夜追兇》,《美人為餡》,《原生之罪》,《法醫秦明》等,它們都是觀眾們喜歡的電視劇。
  • 北京青年報:「燒腦劇」調查 本身很「腦殘」
    原標題:「燒腦劇」調查 本身很「腦殘」   近日,某媒體通過網絡對2000人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7.5%受訪者喜歡「燒腦劇」,但僅21.6%的受訪者經常看。43.5%的受訪者認為,知識儲備不夠導致有的青年看不懂「燒腦劇」,寧願看「腦殘劇」。按這個調查推論,是不是看電視劇也有門檻了?
  • 《真相漩渦》今日上映 兩大男神上演「腦細胞之戰」
    由西蒙·凱瑟執導,皮爾斯·布魯斯南、蓋·皮爾斯、明妮·德裡弗、奧德婭·拉什主演的懸疑電影《真相漩渦》於今日正式上映,一場充滿未知的懸疑迷局已布好,就等你開啟高智商的對決。《真相漩渦》今日上映 兩大男神上演「腦細胞之戰」
  • 聊天|開啟新世界,有哪些科幻漫畫讓你嘆為觀止?
    ,或許大家都會立即想到機器人、外星人、信息技術、先進裝備、宇宙空間等等,乍一聽或許比較複雜冰冷,但是又常常驚嘆於其神奇與獨特,那麼,有哪些科幻漫畫讓你覺得嘆為觀止呢?三宅亂丈《イムリ》Q2科幻漫畫通常都會用到哪些科幻元素,是否具有了這些元素就是科幻漫畫?你覺得最重要區別科幻漫畫的特徵是什麼?
  • 比《信條》還要燒腦,這部新片真是神了
    燒腦、懵X,意識流,有人為了看懂信條去影院二刷三刷,還有人在家看遍了全網解析。 燒腦程度跟《信條》不相上下,但卻有不同的觀影體驗。 原來,燒腦片也可以如此小清新……原來,回家見男友父母還能如此詭異…… 話不多說,南瓜君今天就帶你們聊聊它——
  • 解構神劇《軍團》,這是最燒腦的超級英雄劇沒有之一
    劇中將林奇式的燒腦迷幻與青春片中的小清新自然地融合在一起。特立獨行的畫風加上幕後的漫畫背景,讓本劇成為了一部最特別的超級英雄劇。故事圍繞名叫大衛·哈勒的年輕人展開,他被診斷為精神分裂症一直住在精神病院中。直到某天他發現了心儀的女孩,然後他發覺自己可能不是個精神病。
  • 公認「燒腦」的4部國產片,每一部都費腦細胞,別說你一部沒看
    公認「燒腦」的4部國產片,每一部都費腦細胞,別說你一部沒看作為國內觀眾最喜愛的放鬆休閒節目之一的電影一直頗受大家的歡迎,像愛情片,喜劇片都是讓人放鬆,但有一種影片卻要觀眾們保持高度精神觀看,那就是懸疑燒腦片,雖然劇情需要揣摩推敲,鏡頭語言晦澀難懂,但情節刺激,反轉驚喜,喜愛的人特別喜愛,不喜歡的人,也不願意逗留觀看,那今天就給大家盤點公認
  • 8部燒腦懸疑片,劇情一波三折,感覺腦細胞不夠用了
    大家好,觀看電影的過程是一種享受,特別是觀看高度燒腦的懸疑大片。劇情一波三折峰迴路轉,似是而非,結構巧妙,布局精巧,情節天馬行空卻又合乎情理,結局出乎意料讓人防不勝防,這些都是高智商電影的魅力所在。今天給大家介紹8部高智商懸疑電影,一起看看!
  • 《端腦》漫畫完結紀念:燒腦國漫的霸權之路
    2016年5月4日,在有妖氣上長期霸佔月票榜第一名的科幻推理漫畫《端腦》結束了長達5年的連載,迎來萬眾矚目的最終話。
  • 有哪些高分電影,需要「燒腦」才能看得懂
    有時候在看電影的時候,往往需要耗費大量的腦細胞才大概看懂裡面所描述的情節。也有時候看完了,都不知道這部電影的劇情是什麼意思?分享幾部高分「燒腦片」,你看過幾部?一。寄生蟲韓國:2019年5月30日劇情:姬羽出生在一個貧窮的家庭。
  • 盤點影史上十大燒腦懸疑片
    這是絕大多數人看懸疑燒腦片的感覺,仿佛看完一部電影,腦細胞要全部死亡。接下來就為大家推薦,電影歷史上十大燒腦片!!!請保護好你們的小腦袋!!!第十名 禁閉島影片講述聯邦警官泰迪和自己搭檔查克,來到禁閉島調查一樁,精神病人離奇失蹤的案件(影片是根據美國小說家丹尼斯·勒翰同名小說改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