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信條》還要燒腦,這部新片真是神了

2020-09-18 南瓜影視資訊

要問近期最火爆的影片是什麼?《信條》絕對榜上有名。

燒腦、懵X,意識流,有人為了看懂信條去影院二刷三刷,還有人在家看遍了全網解析。

諾蘭就是有這種能力,能讓簡單地看電影變成了大型智力競賽。

而與此同時,最近一部新片也引起了南瓜君的注意。

燒腦程度跟《信條》不相上下,但卻有不同的觀影體驗

原來,燒腦片也可以如此小清新……原來,回家見男友父母還能如此詭異……

話不多說,南瓜君今天就帶你們聊聊它——


《我想結束這一切》



這部新片的來頭可不小, 導演是大名鼎鼎的鬼才查理·考夫曼

《成為約翰·馬爾科維奇》、《改編劇本》、《 暖暖內含光》……他的每一部作品都腦洞大開,且燒腦程度和諾蘭相比有過之無不及,甚至有人認為,考夫曼有望成為下一個大衛·林奇


他和諾蘭一樣喜歡對「時間」這個概念下手,但不動用大場面。而是聚焦普通人經歷的尋常小事

看似一切正常,卻在神不知鬼不覺中給你下了蠱。等你終於反應過來,一定會佩服得五體投地。


這次也是一樣,男友帶女友去見家長,本來是平平無奇的一件小事,卻牽扯出一系列詭異而驚悚的事……

影片從女主的視角開始展開

認識六周的男友傑克帶女主露西去父母家中做客。

已經見家長了意味著關係會更近一步。但是「我想結束這一切」的想法卻總是出現在露西腦海中。


對待這段關係早就枯燥乏味的她不懂繼續下去的意義是什麼

但她還是答應了男友,因為拒絕會耗費很多精力,但答應下來就會輕鬆省心很多。

奇怪的是,每當露西腦海中迴蕩著想要結束這一切的想法的時候,男友都會打斷她的思路,就好像能聽到她的內心獨白一樣。


他們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話題橫跨詩歌、文學、哲學等多個領域,終於,車開到了家。

一棟房子很突兀地矗立在冰天雪地中,再加上大雪紛飛,顯得十分驚悚。

母親從窗戶看向他們,面部雖然在笑卻令人不寒而慄,而露西和傑克看似在回應,眼神卻看向別處。



更奇怪的是,傑克沒有帶露西進屋,而是去參加自家的農舍,一堆羊擠在一起,顯得尤為瘮人,時不時還能看到散落在四處羊和豬的身體。



詭異的氣氛一直蔓延,剛才還在窗戶看到傑克的母親但進屋後卻看不見蹤影,他們只能在屋內先轉轉,露西發現通往地下室的門上面有很多抓痕,傑克含糊其辭,只說地下室還在裝修中,那個抓痕是狗留下的,而他家的狗似乎也不怎么正常,一直奇怪地搖著頭,仿佛磕了藥。




氣氛安靜地可怕,此時傑克的父母突然現身,表情和動作都讓人看的十分不自然。



為什麼傑克的家和家人都如此奇怪?別著急,因為導演要放大招了,直接把你拉進一個無限燒腦的旋渦。

一頓寒暄後,傑克的父親說要開飯,本來空蕩蕩的餐桌不知道何時擺滿了佳餚,一行人又像幽靈般迅速地移動到了椅子上坐好。



飯桌上,露西的身份開始突然轉換,一會是服務員一會是物理學家一會又是畫家。

職業魔幻跳躍,名字也一直轉換。




從露西、露易絲、露易西亞,變到亞米斯和伊馮,完全讓你摸不著頭腦。

更可怕的是,在這個小屋子裡,時空開始交錯,露西看到了傑克父母不同年齡段的樣子,前一秒還在飯桌上談笑風生,下一秒就變成了病入膏肓的老年模樣,還沒等適應這個狀態,鏡頭再一轉換,又變成了一個容光煥發的少婦。




露西想要離開,但是傑克總是找各種理由拖延,這個詭異荒誕的雪夜似乎不會輕易結束


電影用前半部讓觀眾一頭霧水,不知所云;再在後半部慢悠悠地透露真相

——前方劇透預警——

兩人離開父母家回去的路上,露西說了一句話:「大家認為自己是穿行於時間中的一個點,但事實是反過來的,我們靜止不動,時間穿過我們。」一語說破了剛才在屋子裡經歷的時空觀。


他們在路上買了冰淇淋,為了扔掉紙杯,傑克執意要去學校扔掉垃圾。

但傑克離開卻再也沒回來。等露西下車去找的時候,在學校裡碰到了一個年老的清潔工。


這麼晚了,怎麼會突然出現一個老頭呢?

還沒等露西開始思考,她找到了傑克,當她想和傑克擁抱時,這時出現了兩個各自年輕的分身,他們在走廊裡起舞,還在神父的見證下結了婚。




兩人看起來十分幸福美滿。

電影結尾,年老的傑克在舞臺上說著謝幕詞,露西和傑克的父母都在臺下深情地看著他。



劇情後半段明顯加快,一不下心就會陷入導演所設下的時間「圈套」,讓你更加不知所云。

你起初以為這是一部講述戀愛厭倦期的愛情片隨後又以為是一部密閉空間的驚悚片,導演就是在你不斷轉換思維但依然摸不清頭腦的時候給你重磅一擊:其實它是一個臨終老人的一場大夢。


值得驕傲的工作、不會分手的女友、健康安詳的父母,傑克的後半生和影片的前半部分對比尤為明顯。

為什麼會這樣?


因為無論是露西還是傑克都是不存在的,真正的主角就是這個老頭,露西和傑克不過是他幻想的角色,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將所有渴望的美好全部傾注在了這一場「幻境」中

而在他想像中的傑克其實就是以他自己為原型的。作為一個孤僻自閉又宛若隱形人一般的老年男性,他沒有家人也沒有朋友,唯一的消遣就是看看電視劇,他渴望那些平凡的小事有女友、可以帶女友回家、還可以和女友進入婚姻殿堂,可以功成名就、可以圓滿走完一生。


電影從頭到尾一直向觀眾們拋出問題,很多片段也燒死了南瓜君不少腦細胞。


比如開篇,露西每當想著要結束這一切的時候,傑克問什麼能聽見她的內心獨白?

去傑克家裡的時候,牆上掛著的傑克童年照為什麼會跟露西長得一模一樣?


還有傑克家為什麼會出現露西的所作的畫?


有人說因為兩個人其實是一個人;也有人說,兩個人是分裂出的兩個人格,片中很多這樣的細節都值得反覆思考和深究。


但可以肯定的是,因為是幻想,所以露西的職業和名字才會變來變去,沒有一個明確的真實模樣,至於傑克神經質的父母,當然也有想像的成分,他和父母一起生活,看著年輕的父母走向年老,最終死亡,這些都是老清潔工所經歷的真實情節。

至於露西經常想的念頭「我想結束這一切」也是老清潔工想要結束孤獨生命的映射



考夫曼這次的作品繼承了他一貫的風格——精巧的設定,繁複的構思,「語不驚人死不休」的腦洞

他這次將鏡頭放在了像老清潔工這樣「邊緣人」身上,年老、孤獨、渴望關懷、希望被認同,在現實生活中沒能遇到他的露西,只能在幻想中尋求慰藉,這種孤獨無助的感覺一開始就奠定了基調,雪夜駕車,黎明不知何時會到,而路仿佛也沒有盡頭



導演沒有直接帶你進入主題揭秘,而是讓你享受過程,這比找尋答案更加重要。

比起看懂,感受它才能明白導演的深意。

相關焦點

  •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據說諾蘭闊別三年又帶著新片回歸了,就在昨天,《信條》在內地正式上映。我當然是第一時間去看了首映,你還別說,我第一反應是感動得差點哭出來: 別的科幻片都只知道用量子和黑洞,唯獨這片   原標題:來了來了!諾蘭新片《信條》評分公布 這部最新燒腦大作你看懂了嗎?
  • 比諾蘭更燒腦,這新片真是神了
    「燒腦」這個詞,最近出現頻率特別高。為了看懂《信條》,有人去影院二刷三刷;有人在家看遍了全網的解析。這哪是看電影,簡直就是大型智力競賽。諾蘭再一次刷新了難度。而與此同時,網飛上線了一部新片。燒腦程度不輸《信條》,但卻有完全不同的觀影體驗。
  • 「鬼才」諾蘭新片《信條》究竟燒的什麼腦?
    如此燒腦最終是導向對冷戰的思考。文|嚴 敏新冠肺炎疫情對世界電影的衝擊是頗大的。許多翹首企盼的大片接連更改檔期,連準備2021-2027年上映的星戰新系列和阿凡達2、3集均延期一年(「沒有人比我對新片檔期延後更沮喪了」——卡梅隆如是說),甚至於迪士尼未來十年電影的檔期也大作調整。
  • 諾蘭《信條》上線,燒腦到無法劇透,又一部「神片」預定
    諾蘭,當時無愧的世界「神級」科幻片導演,史匹柏之後的青年中間派名導,科幻片界的頂梁柱,不矯情,不溜粉,不賣情懷,每次上的片子都是實打實的「硬」。這部打著「逆轉未來」旗號的科幻片 ,絕非像以往的類似科幻片一樣將「逆轉未來」這個梗蜻蜓點水地用一下,而是深層次地融合了「逆轉未來」「時空穿越」「平行世界」等等著名科幻梗,在物理學知識的基礎上發揮想像力,堪稱「燒腦」巨作。
  • 諾蘭《信條》上線,燒腦到無法劇透,又一部「神片」預定
    諾蘭,當時無愧的世界「神級」科幻片導演,史匹柏之後的青年中間派名導,科幻片界的頂梁柱,不矯情,不溜粉,不賣情懷,每次上的片子都是實打實的「硬」。不少網友預測,相比迪士尼的《花木蘭》,諾蘭的科幻片《信條》才是真正的「救市之作」。
  • 諾蘭新片點燃全國大銀幕,「燒腦」的《信條》能創造多少票房?
    影迷小羅參加了克里斯多福·諾蘭(以下簡稱諾蘭)新片《信條》的首映,她告訴每經記者,這是她今年9個月來首次走進影院,「影城幾個月前就開業了,不過大都是重映片」。每日經濟新聞記者注意到,剛剛上映沒兩天的《信條》,口碑已然出現兩極分化:喜歡的粉絲直呼「諾蘭是天才」,並有不少人表示會多看幾遍,「看了《信條》,覺得《星際穿越》和《盜夢空間》都不燒腦了」;但也有觀眾直言,「這部電影著實累人」、「雲裡霧裡,看不懂」……若能逆轉時空,想回到何時?
  • 理科式燒腦影片《信條》看完了,這部文科式燒腦影片你看了沒?
    喜歡燒腦類影片的朋友肯定不會錯過最近期上映的《信條》,諾蘭導演的又一部燒腦佳作。信條這部作品就很好的將時間與空間結合起來,講述了主人公穿梭於全球各地,開展特工活動,力求揭示「信條」之謎,並完成一項超越了真實時間的神秘任務,而這項任務並非時間之旅,而是【時空逆轉】......信條這部影片中夾雜著許多常人極少了解且不易懂的物理量知識,所以我們把它稱為理科式燒腦影片。
  • 最燒腦!《盜夢空間》導演諾蘭新作《信條》玩轉時空迷局升級
    諾神新片2020 燒腦神作的稱號一個特工們穿越時空、拯救地球的故事諾蘭這次將「來回文」的概念玩到了極致甚至還涉及了量子力學領域(同樣爆炸的,還有一架波音747)《信條》,這部被全球影迷期待的電影植夢」更加燒腦,並且有悖於常人的生活經驗。
  • 上遊觀影|記者現場體驗《信條》零點場:時間線索燒腦,口碑呈兩極化
    9月4日凌晨,著名導演諾蘭新片《信條》正式在國內上映,這部萬眾矚目的影片在上映前就引發了眾多關注。之前,有關這部電影的各種評價不少,比如內容燒腦、場景宏大、打戲非常精彩、看一遍不夠、無法劇透、諾蘭的又一部神作等等。
  • 《信條》太燒腦了!只看一遍可不能完全看懂
    文丨me王@bigfun社區序:9月4日,諾蘭導演的新片《信條》終於上映了,當它定檔的那一刻,我馬上就在影院訂好了票,期待著諾蘭導演的這部新片能帶給我又一輪新奇的觀影體驗。然而,當我在電影院看完這部電影時,很負責任的說,我只看懂了一半。 劇情簡介這部影片的劇情實在是太複雜太燒腦了,很難簡述,所以劇情簡介就複製黏貼豆瓣中的吧。
  • 科幻電影變成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電影《信條》開場不久,女科學家向男主人公介紹「逆熵危機」時,已然吐露全片最核心的「秘密」。導演、編劇克里斯多福·諾蘭似乎預料到大多數觀眾對這部新片的迷茫,提前給出了療愈的忠告。上周五(4日),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科幻電影變物理課堂,「燒腦」的《信條》錯在哪兒
    電影《信條》開場不久,女科學家向男主角介紹「逆熵危機」時,已然吐露全片最核心的「秘密」。導演、編劇克里斯多福·諾蘭似乎預料到大多數觀眾對這部新片的迷茫,提前給出了療愈的忠告。上周五,科幻動作片《信條》在國內上映,第二天票房過億,影片中出現的「時空逆流」「祖父悖論」「時間鉗形戰術」等物理學概念被網友刷屏分析;雙向時空場景中的槍戰、爆破、動作場景也讓觀眾大呼過癮。然而,只靠「燒腦」設定和視覺奇觀,能成就一部好電影嗎?
  • 諾蘭的《信條》,燒腦科幻,值得一看
    今天看了《信條》這部電影,果然是諾蘭,鬼才,思維比較開放,電影給人以另一種觀影體驗。電影常見的類型有帶入情感的生活片,展現大場面的動作片、戰爭片,還有一些是架空幻想的武俠片、魔幻片、超級英雄片等。而諾蘭的幾部確實是給人超越想像的新體驗,《信條》就是這樣的一步片子,可謂真正意義的科幻片。看這類片,不必過分追究裡面說的正確與否,還有是否嚴謹,我們更應該去享受電影提出的新觀點和基於這個觀點再現出的「真實」場景,因為這是前所未有的新體驗。而不管電影還是圖書都能起到塑造這種場景的作用,這也是享受電影和圖書的一個意義所在。
  • 諾蘭三連映,壓臺的《信條》最燒腦
    這部豆瓣排名第九的燒腦口碑之作復映當天空降票房榜第三,有人十年前錯過趕來補票,有人抓緊機會大銀幕重刷。 因此《盜夢空間》一度被影迷冠以「硬核燒腦」的標籤,很多觀眾沉浸在二刷三刷尋找細節、解構夢境的快樂中。
  • 「穿越時空的007」,諾蘭新片《信條》上映,你準備好燒腦了嗎?
    在新片《信條》的拍攝與發行上,諾蘭的態度也很堅定。《信條》原計劃於7月上映,因為疫情一再推遲。在《花木蘭》這樣的大製作也不得不登陸流媒體,儘可能減少損失時,諾蘭與華納兄弟卻對《信條》首先在實體影院上映這一點很堅定。
  • 諾蘭《信條》國內票房破億 劇情燒腦引發網友熱議
    於9月4日在國內正式上映的諾蘭新片《信條》,截止今日(9月5日)上午11:30分,國內累計票房已經破億,官方也特意發布了一張宣傳海報慶祝這一時刻。一如克里斯多福·諾蘭以往的風格,《信條》的燒腦程度依舊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為此也有部分觀影者選擇2刷乃至3刷這部電影
  • 諾蘭新片《信條》國內票房破1億
    好萊塢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的新片《信條》正在全國熱映,貓眼數據顯示,《信條》今日中午國內票房突破1億。《信條》是疫情後首部在中國內地上映的重磅好萊塢分帳大片,加上導演克里斯多福今天為《信條》國內上映的第二天,其豆瓣開分8.4分,其中四成的觀眾給出5星,四成的觀眾給出4星,一成五的觀眾給出3星,以及極少部分的2星和1星。《信條》的燒腦程度保持了諾蘭一如既往的水準,引發了網友們的熱烈討論,為此也有部分觀影者選擇2刷乃至3刷這部電影。有看過的觀眾給出的影評稱,「看傻了」「很燒腦」,以及視覺和音效很震撼;但也有小部分觀眾表示影片的文戲顯得有些無聊沉悶。
  • 諾蘭科幻燒腦新片《信條》盜版資源流出:華納全球封殺
    憑藉《記憶碎片》《星際穿越》《盜夢空間》等被影迷奉為諾神的導演克里斯多福諾蘭,帶來新片《信條》,據說是特工視角的科幻燒腦片,定於9月4日在國內上映。
  • 諾蘭新片《信條》太燒腦,150分鐘腦爆,第一遍看懂算我輸
    「時間大師」諾蘭這次的新電影《信條》依然沒有讓人失望。原因只有一個——快節奏的推進和無處不在的細節鋪墊應接不暇,燒腦的時間線相互交錯,逆向場景的呈現有悖於慣性思維帶來極大的視覺衝擊。這一次,諾蘭將時間和空間兩者擰成了一股麻花擺在眼前,如此新奇有趣的設定,帶來的是視覺的盛宴也是給思維碰撞上點了一把火。
  • 新片《信條》燒腦程度超出以往,諾蘭又來挑戰觀眾智商了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胡廣欣 實習生 衛彌萱「《TENET》不應該翻譯成『信條』,應該音譯成『天吶天』!」9月4日,諾蘭新作《信條》正式登陸內地院線,號稱「諾蘭最燒腦的電影」的《信條》果然不負眾望,不少影迷一刷之後大呼「看不懂」,更有網友「絕望」地在豆瓣留下以上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