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體管家
北京時間2017年9月13日凌晨1點鐘,蘋果新一年的秋季發布會在位於Apple Park的史蒂夫·賈伯斯劇院召開了。經過Apple Watch3、Apple TV,甚至是iPhone8以及iPhone8 Plus的等待之後,本次發布會最大的明星iPhone X(讀音為iPhone Ten),終於在庫克「one more thing」的介紹後揭開面紗。
其實這一次的發布會上除了iPhoneX之外,還是有不少的亮點,比如可以打電話的Apple Watch3,以及iPhone8系列全線支持無線充電等,但是蘋果把iPhone X放在最後壓軸,其實也是在刻意引導用戶的選擇,把iPhone X的位置抬得很高,更彰顯它的獨特性。
可能有人會認為在iPhone X的映襯下,iPhone8似乎成為了剛發布就過時的一款手機,註定是「陪太子讀書」的命運,但在我看來其實不然,有以下兩個原因,可以證明iPhone8系列依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iPhone X並非最佳全面屏選擇
首先,iPhone8系列是iPhone常規旗艦手機的延續,實力已經被證明,如果貿然放棄反而是一種冒險的行為,繼續推廣iPhone8系列才是一種更為保險的商業行為。
因為關於iPhone X的幾乎所有細節,從命名到外形設計到功能亮點,都在此前被曝光過,不過相信很多人之前還抱著半信半疑的態度,畢竟全面屏設計卻增加了一個不協調的額頭,取消指紋識別這樣的設計很多人一時還無法接受。
而且對於絕大多數的遊戲類視頻類應用來說,如果將畫面鋪滿整個屏幕,那麼因為有相機指示燈的額頭在,你看到內容勢必要比其他手機少了一部分;如果所有的應用重新設計以適應iPhone X的全面屏,拋開額頭上兩個突出的部分,那麼又會顯得iPhone X這樣的全面屏設計過於雞肋,華而不實。總之不管採用那種方式,都讓iPhone X的全面屏看起來不是那麼聰明。
相比目前市面上的其他兩類全面屏設計,三星GalaxyS8系列和Note8都採用的是縮窄左右邊框,儘量減小上下邊框的同時對上下邊框都做了保留;而小米MIX系列則採取了縮窄上、左、右三面邊框,保留下邊框的形式。不管是是三星還是小米,它們的全面屏都不約而同保留了完整的屏幕,只有iPhone X選擇異形全面屏,這在顯示上會讓人覺得有些不友好,是一種比較冒險的做法。在這種情況下,iPhone8就會成為iPhone X不成功之後的備選方案,重要性不言而喻。
其次,iPhone X的異形全面屏,對於產能是一個很大的挑戰。在發布會正式召開之前的很長一段時間,就有供應鏈傳出紀念版iPhone將要推遲的消息。最終的結果果然是iPhone X的上市時間被推遲,雖然蘋果已經買下了三星除自家需求之外的幾乎所有OLED屏幕供應,但是OLED屏幕本身的產能以及異形全面屏良品率低這兩個問題依然給iPhone X的供貨帶來很大困擾。
知名蘋果分析師郭明池近日發布了一份研究報告,報告中他表示,蘋果目前iPhone X每天的產能不足1萬臺,這樣的產能對於以往蘋果手機的銷量來說,還差的太遠了。
而且在定價上,iPhone X也的確讓人咋舌:美版64GB版本售價為999美元,256GB版本為1149美元;國行iPhone X的64GB版本8388元,256GB版本為9688元,如此高的價格可能也會讓不少人失去對iPhone X的興趣。所以雖然iPhone8系列沒有Face ID、沒有2K的全面屏,甚至在外形上都沒有什麼變化,但是雙面玻璃、無線充電、內部晶片和功能的升級,依然足以讓當初沒有選擇iPhone7的用戶有理由更新自己的手機。
所以在iPhone X產能和價格雙重壓力之下,iPhone8和iPhone8 Plus才更可能是蘋果手機今年銷售的主力旗艦產品。
發布會上未提及的NFC功能或將扮演關鍵角色
關於全面屏,iPhone X的設計只能說是見仁見智,而價格方面相比於小米MIX2尊享版才只有4699元的定價,iPhone X高達8388元的價位確實顯得太難以企及。高價位下又沒有做到完全符合消費者的預期,比如最令人期待的屏幕下指紋識別就沒有出現。
同時,蘋果公司似乎越來越注重於品牌形象的建設,脫離了以產品說話的本質,雖然這一次的發布會上大打賈伯斯情懷,但是相比於橫空出世的iPhone第一代產品,如今的iPhone X並沒有帶給我們太多的驚喜。不管是新的蘋果大廈還是史蒂夫·賈伯斯劇院,都更多像是一種形象工程而已。這些高額的品牌溢價最終只能體現在產品上,就如同《創新者的窘境》一書中所寫的那樣,當「新科技新技術以高溢價出售給那些時髦的追求者,卻在主流的領域內留下一片空白,給了顛覆者迎頭而上的機會」。
反觀其他方面,不管是追趕者小米還是競爭對頭三星,在產品上都在逐漸縮小和iPhone的差距,甚至某些方面實現了反超,這才是蘋果手機面臨的最大危機。如果說初代iPhone讓蘋果處在遙遙領先的位置上,那麼在全面屏時代,蘋果公司已經儼然成為一個追隨者,而非創造者的形象。
當然蘋果也並非沒有機會,發布會上並沒有被提到的NFC功能,或許才能扮演未來蘋果手機中最關鍵的角色。
在本次發布會之前,由於系統的封閉性,iPhone上的藍牙、NFC功能,都只有蘋果自己來自配,這大大局限了它們的應用場景,而在安卓手機上,NFC應用已經將蘋果手機遠遠甩在後面。包括像公交卡、小區門禁、公司上班打卡、行動支付,包括時下最火爆的共享單車,都已經或者正在實現NFC功能化。
好在現在蘋果終於開放了NFC的讀卡器模式,雖然蘋果在發布會上並沒有對NFC的拓展應用作說明,但此前媒體報導中曾表示,今年秋季在iOS系統升級之後,iPhone將可利用Apple Pay的底層技術實現更多功能,比如充當公共運輸卡、安全卡或者是用來掃描產品生產信息。
如此一來,蘋果手機才真正向智能化邁了一大步,安卓手機相對蘋果手機的便利性又少了一項,相信這一定會影響到消費者在兩大陣營中的選擇。
二手iPhone手機又將掀起熱潮
每一年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之後,二手手機市場上上一代的iPhone都會變得很火爆,這似乎已經成為一個慣例。今年也不會例外,鑑於iPhone X的全新科技體驗以及iPhone8系列玻璃後殼和無線充電的改變,相信還會帶起一波換機熱潮。
以中國最大的二手手機交易平臺轉轉為例,在蘋果秋季新品發布會前一天,與iPhone最大的代工廠富士康科技集團聯手做起了二手iPhone的生意。富士康將為轉轉打造符合蘋果官方標準的二手手機質檢體系,對國內的二手手機進行標準化質檢。而富士康不僅是iPhone最大代工廠,還是蘋果手機在中國唯一的二手手機回收、發售合作方,轉轉提供平臺,富士康提供標準化質檢,雙方的強強合作無疑會激起二手iPhone轉讓和購買的熱情。
同時針對傳統回收平臺混亂的定價體系,轉轉還發布了 「低必賠」活動,賣家只需依照平臺引導流程完成手機狀況描述,便會得到一份全網內有標準報價體系的平臺中最高的報價,用戶只需將手機寄送轉轉,完成質檢評估,便可拿到貨款。如用戶的同一手機在其他有標準報價體系的平臺得到更高報價,用戶可以向轉轉申請兩倍不超過500元的差價賠付。這在國內傳統的二手手機回收中是很難想像的。
所以不管是二手機iPhone還是最新最科技範兒的iPhoneX,註定都是這個季節最火爆的話題,不知道在即將到來的全民全面屏時代,蘋果手機這樣的盛世還能維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