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水傑同志,男,陝西合陽人,中共黨員,是高明東白池小學的一位數學老師。他紮根鄉村教育21年,從城鄉結合部的初級中學調到大荔最偏遠的小學,面對不同年齡段的學生,他對教育教學有了新的認識。在韓老師心裡,學生的學習就好比蓋高樓、建大廈,打好基礎是關鍵,尤其小學生。否則會讓他們從小對學習失去信心,只會覺得學習越來越難。
一年多來,韓老師深入小學教育,這也讓他深切認識到到鄉村小學的教學現狀不容樂觀,大部分學生都是留守兒童,他們缺乏關愛,生活習慣不好,少數學生存在基礎差的情況。面對此情,他決定靜下心來,俯身聆聽孩子們的心聲,幫助困難學生逐步從困境中走出來。
對於小學生,韓老師認為,首先應該培養他們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這才是關鍵所在。其次,小學階段知識相對比較簡單,在教學中只要堅持「減少數量,抓質量」的原則,讓學生先打好基礎,抓好書寫和計算兩大基本功,著眼於孩子們的長遠發展。本學期韓老師所在學校開展了一次優秀作業展評活動,他發現這極大地激勵和指導了孩子們規範書寫,效果顯著。
韓老師回憶自己一年來的工作,雖然感覺既緊張又忙碌,但是覺得生活很充實。特別是在扶貧工作中,他真正體會到了黨對教育事業的關心和對鄉村教育的關注;國家提高鄉村教師的待遇,為貧困學生發放生活補助,使得我們每一位鄉村教師能安心去搞教育教學工作,為祖國培養出一代又一代的接班人。
本學年,學校給韓老師安排了兩名一年級學生的幫扶工作,這兩名學生區別很大。其中一個學生雷若熙是個非常懂事的小女孩,活潑可愛,很有禮貌,學習也很優秀;另一個學生張趙涵是一個性格非常內向的小男孩,他不善言談,學習成績也一般。針對兩個孩子不同的情況,韓老師經常和孩子們交流學習和生活,走訪家長並宣傳國家對孩子們生活上的資助政策。記得在今年6月份高考的時候,一年級的班主任雷老師因事請假,由他臨時負責。當他走進教室時,孩子們都在認真地寫作業。他特別關注了張趙涵和雷若熙兩位同學,發現張趙涵同學在寫漢字時筆順有誤,就立刻停下來給孩子指正,讓孩子從最根本的技能學起,打好寫字關;雷若熙同學在做套題時答題有點不整齊,韓老師立刻指導她提前規劃答題區域,有必要的話,養成畫上中線從左寫起這一習慣,孩子欣然接受。
這一次的近距離接觸,讓他深深明白,孩子的成長還是需要我們每一位教師用心、細心的呵護。
在5月份開學初,他對兩個孩子做了預防新冠病毒知識的講解和宣傳,指導他們要講究衛生,不忘戴口罩,遠離人群。在一次家訪過程中,韓老師了解到張趙涵同學家庭條件很差,加之性格內向,他就對張趙涵同學的生活方面多次給予鼓勵和幫扶;幫助孩子樹立信心,在學習上也多次給予指導,成績也有所提升,孩子也慢慢開朗起來。
通過一年來的幫扶工作,韓老師真正體會到鄉村教育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其實,對於鄉村教育而言,我們每一位教師除了要潛心鑽研教學以外,更多的時間還是要關注孩子的生活。家庭教育的缺失,家校共育的不和諧,往往會給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帶來很大的難度。
在韓老師看來,只有通過多渠道的方式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共同承擔教育孩子的使命,才能無悔於黨的教育事業。
(大荔縣高明東白池小學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