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阿姨今年66歲了,自從去年冬天去菜市場買菜不小心閃了一下肩膀後,右側胸部一直隱隱作痛2個月,去了市裡的幾家大醫院檢查,發現心臟沒問題,肺也沒問題,食管和胃也都沒問題,那王阿姨這胸部疼痛到底是怎麼回事?
排除臟器病變,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導致胸部常見慢性疼痛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人體的胸廓是由胸椎、12對肋骨和肋軟骨與胸骨藉助軟骨、韌帶圍成的結構。在胸廓裡面有心臟、氣管、支氣管、食管以及胸腺等重要器官,還有各種神經、血管、淋巴、肌肉以及筋膜等結構,這些結構若出現問題也會造成慢性胸部疼痛。
1.肋間神經痛
人體一共有胸神經12對,胸神經前11對的前支進入肋間,位於肋間內、外側肌之間,肋間動脈之下,稱之為肋間神經。第12對胸神經前支位於第12肋下,被稱為肋下神經。如果把神經纖維比作電線,神經纖維的髓鞘受侵犯脫落就像電線的絕緣層受到腐蝕,出現短路,若是修補不及時,電線就會老化,時間越長越難修復。患者就會反覆出現電擊樣或燒灼樣的疼痛不適感,甚至部分神經軸突裸露,連觸摸皮膚這樣輕微的刺激都會產生疼痛的感覺。如果胸背部沿肋骨間隙向斜前下至胸腹前壁中線帶狀區出現疼痛,那很有可能是肋間神經痛。
2.肌筋膜炎
如果不小心受涼、長期疲勞、受到外傷或睡眠姿勢不當等,胸背部可能會出現疼痛,這種疼痛多以酸痛不適感為主,往往是由於肌筋膜炎所致。如果把肋間神經比作是電線,那肌肉筋膜就好比是房屋的外牆,如果外牆年久失修,很有可能一有風吹草動,屋子裡就叮噹亂響。當胸背部的肌肉和筋膜發生慢性損傷、勞損或者急性損傷後遷延成的慢性損傷長期不愈,再加上風寒等不良刺激,就會反覆出現持續或間斷慢性肌肉疼痛、酸軟無力等症狀。不過肌筋膜炎通過腰背肌的鍛鍊,比較容易被治癒。
3.胸鎖關節炎
如果疼痛出現在胸骨與鎖骨連接的位置,尤其是可以明顯看到關節處有隆起,那可能是胸鎖關節的問題了。胸鎖關節是上肢和軀幹相連接的唯一關節,是整個上肢的基點,連接著上肢骨骼和中軸骨。該關節面呈傾斜狀態且活動頻繁,反覆的上臂運動產生摩擦,容易造成胸鎖關節炎。表現為胸鎖關節區疼痛,這種疼痛主要表現為靜息痛,若有上肢負重或者是做環轉運動時,疼痛會表現為加重,關節活動時有異響,胸鎖關節炎較重時胸鎖關節局部增生。
4.頸源性胸痛
隨著現在工作和生活方式發生改變,伏案工作的人群越來越多,手機、平板電腦不離手,患頸椎病人群也越來越多,而頸神經有一個分支,稱為胸長神經,它由頸5~7神經根組成,當椎間盤突出或嵌壓時刺激胸長神經可出現胸壁疼痛,當發生在左側時,出現的胸痛類似於心絞痛。所以,當發生胸痛、胸悶等不適,同時伴隨著頸肩部的酸痛不適感、上肢的麻木疼痛以及頭暈等症狀,那可能是我們的頸椎在作怪。
5.交感源性胸痛
頸部交感神經調節心臟的搏動和收縮力,控制冠狀動脈的收縮和舒張,還傳導心臟因缺血引起的疼痛。如果在胸痛的時候經常伴有心慌、心臟過早搏動、出汗、胸口不適以及抑鬱等症狀,但反覆檢查心臟沒有問題,那就可能是頸部交感神經在作怪。
6.心理因素性胸痛
我們身邊也有不少人,去醫院檢查心、肝、脾、肺、腎一點問題也沒有,但就是胸痛,沒事的時候還經常嘆氣,越是找不到病因,疼痛越是不緩解。那我們可能就要考慮一下這樣的人是不是有心理因素在作怪了。
這樣的患者多以女性多見,臨床症狀不典型,多伴有乏力、睡眠障礙、腹痛、胸痛、胸悶、頭暈、頭痛、感覺焦慮和抑鬱以及咳嗽等症狀,有些患者可能伴有心血管等相關疾病,但症狀與病變不符,這樣就需要行冠狀動脈造影檢查或胸部CT等檢查才可最終明確診斷。此類患者普遍有焦慮和抑鬱等心理障礙,而胸痛是焦慮和抑鬱患者常見的臨床症狀。這樣的患者所處的社會環境、家庭生活、工作壓力、個人的性格特徵及應對事物的方式都會對疾病產生影響,長期的疼痛未得到有效控制會加重情感障礙,而情感障礙也會加重患者疼痛的症狀。
不過胸痛是一個較為複雜的疾病,也是很多疾病共有的一個症狀,如果我們自己無法辨別胸痛的原因和性質,建議還是儘早到醫院進行確診,以免延誤病情。
後來王阿姨到疼痛科進行了仔細的檢查,醫生考慮是肋間神經痛,經過肋間神經射頻治療以後,王阿姨的胸痛完全消除了,王阿姨又能像以前那樣自己去菜市場買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