麴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麴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2020-12-25 尋荀文化

一、文字演變

暫缺

二、姓氏讀音

拼音:qū

注音:ㄑㄩ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造字法:麥

簡體部首:麥

麴的部首筆畫:11

總筆畫:19

筆順:橫豎撇捺撇捺撇捺撇折捺撇折捺撇橫豎撇捺

五筆86:FWWO

五筆98:SWWO

UniCode:U+9EB4

四角號碼:47420

倉頡:JNPFD

GBK編碼:F4F0

規範漢字編號:

〈名〉

(1)見「曲」

(2)姓。漢有麴義

三、姓氏起源

一,麴(qu),中國一個姓氏。以汝南(今屬河南)為郡望,但在兩晉南北朝時,主要生活在今甘肅蘭州、酒泉、榆中等。北朝至唐有高昌國王室為麴氏,入唐後內附為官。宋代以後在雲南也有分布。如今主要分布在河北、四川、北京等地。目前麴姓人口沒有進入全國前三百位。

二,源於漢代,鞠姓所改。西漢哀帝尚書令鞠譚由於受東平王劉雲「瓠山立石」案件牽連被削職為民,公元四年王莽執政時被強遷西海郡,由此開始了「避難湟中、因居西平,改鞠為麴」的隱姓埋名生活。如今麴姓已基本消失,麴姓簡化為曲。

三,源於西周,以官名為氏。周代有負責釀酒的官員名麴人,後世即以官職名姓。

四,源於漢代,鞠姓所改。漢鞠氏之後鞠譚避難於溫中(今河南西平),改姓麴氏。

五,春秋時魯國貴族後代,命姓原因不詳。如今麴姓已消失,麴簡化為曲。

四、得姓始祖

鞠譚,西漢晚期人,籍貫平原郡,西漢漢哀帝朝任尚書令。因為替皇叔劉雲「瓠上立石」案件開罪,被漢哀帝削職為民。公元四年王莽立西海郡,遣「犯者填西海」,被迫遷徙湟中。《元和姓藄》記載,「率子閉避難湟中,因居西平,改鞠為麴」。《鞠氏高安大族譜》記載,鞠譚傳子二,長子孟樟,次子仲珂。

五、人口分布

曲姓是一個很有特點的姓氏,一些史料上說是出自曲沃恆叔,也有些曲姓族人認為自己源自鞠姓,其實曲姓子孫大可不必因認祖的問題而煩惱,仔細深研歷史你會發現,無論是源自鞠姓還是曲沃恆叔,其實都是殊途同歸,天下所有的曲姓族人均源於姬姓周王族,出自周文王,是地道的黃帝後裔;不同的是,源於鞠姓的是出自周文王之子召公,是周王族燕國王室後裔,而源於曲沃恆叔的則是周武王次子唐叔虞後裔。

現代曲姓來源於歷史上麴姓的姓氏字形簡化,翻閱各種文獻可以看到唐朝初期以前並沒有曲姓,只是在唐中期以後才出現曲姓。

六、家譜文獻(曲不確定是不是麴)

山東青州博興曲氏宗譜,(清)曲天敘編著,清順治十五年(公元1658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濟南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清朝末年修訂手抄本。

山東牟平高陵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蓬萊北王緒曲氏族譜,(清)曲義田編著,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登州府寧海山北頭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煙臺牟平大窯鎮杏林村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蓬萊曲氏族譜,(民國)曲繹生、曲倬雲編纂,民國九年(公元1920年)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武城曲莊村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登州蓬萊爬王溝曲家壇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龍口大宗家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山東東萊曲氏族譜,(清)曲際清纂修,清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8年)修,清宣統元年(公元1909年)木刻活字印本一冊。

河南南陽唐河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洛陽偃師曲家寨(東王村)曲氏族譜,著者待考,民國年間木刻活字印本。

河南陳留古晉世家曲氏族譜不分卷,(清)曲宗乾撰,清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908年)木刻活字印本兩冊。

七、郡望堂號

郡望

平陽郡:三國魏置,治所在今山西省臨汾縣西南。

雁門郡:戰國趙置,此後多以雁門為郡、道、縣建制戍守。雁門關之稱,始自唐初。因北方突厥崛起,屢有內犯,唐駐軍於雁門山,於制高點鐵裹門設關城,戍卒防守。

陝 郡:治所陝城(今河南省三門峽市西)。

晉昌郡:晉分敦煌郡置晉昌郡,治所在今安西東南。轄今安西、玉門市一帶。其地在隋時均屬敦煌郡,唐又析出為瓜州晉昌郡。

安康郡:即金州,古地名,西魏始置。隋改為西城郡,宋曰金州安康郡,治所西城(即今陝西省安康縣)。

汝南郡:漢高帝時置郡,治上蔡(今河南上蔡一帶)。相當於現在河南中部偏南和安徽淮河以北地區。

堂號

惠政堂唐朝時有望江令麴信陵,他關心百姓福利,有惠政。大旱時祈雨即應,百姓為他建了生祠。詩人白居易作《秦中噲》歌頌他。

其它堂號:汝南堂。

八、字輩排行(曲不確定是不是麴)

山東榮成曲氏字輩:「福作文明顯榮光衍世昌家庭盛武業國恩慶壽長」。

山東文登曲氏字輩:「申永長志成兆錫洪植炳堯博厚高明悠久仁德正萬世昌榮發」。

山東淄博曲氏字輩:「永延福慶克繼經文學誌建修懷殿恆興」。

山東博興曲氏字輩:「有文大得正從鳴國克元景尚幫寶毓宗錫兆維培勇慶之憲春承駿士懋華秉元師賢秀伯嘉樹曉宏耀光金紹志鋒煥瑞清蔚振澤蔭」。

山東濟南曲氏字輩:「吉業傳家茂詩書延作長敬明致道立廣遠慶雲」。

山東寧海曲氏字輩:「成德永紹宗長昭聖學宮」。

山東北王緒曲氏字輩:大一甲長支派:「學天良口祖雲中(宗)先齡田(中、功、義、田)歸以紹家傳恆延汝業廣緒乃賢典璋煥舉福運增全其志裕篤必錫康年」

大一甲二支派:「學天良口祖成登大振田(明、先、振、田)歸以紹家傳恆延汝業廣緒乃賢典璋煥舉福運增全其志裕篤必錫康年」

大一甲三支派:「學天良口祖成中然兆田(可、然、兆、田)歸以紹家傳恆延汝業廣緒乃賢典璋煥舉福運增全其志裕篤必錫康年」;

大一甲四支派:「學天良口祖成中九德田(國、開、存、田)歸以紹家傳恆延汝業廣緒乃賢典璋煥舉福運增全其志裕篤必錫康年」;

大一甲六支派:「學天良口祖成元道修田歸以紹家傳恆延汝業廣緒乃賢典璋煥舉福運增全其志裕篤必錫康年;

六甲長支派:「學天良口祖成志林仁廣清明樂憲章」;

六甲二支派:「學天良口祖成繼祥(尚)仁恆(義)榮(正)明樂憲章」;

六甲三支派:「學天良口祖成志林汝廣清明樂憲章」。

三甲支派:「學天良口祖成春瑞克守炳(順)厚(和)大有天開文潤富貴永久」;

五甲支派:「學天良口祖成生璽作慶益洪建俊」;

又一甲支派:「學天良口祖成(守)登(開)志田壽祿永全」。

山東蓬萊曲氏字輩:「延文仁可天思培厚福遠日衍祖志昌」。

山東牟平曲氏字輩:「汶蒡士柾廷文訒顯齡大作傳家遠詩書繼世長」。

山東煙臺曲氏字輩:

一派:「仲景堅整進惠鏜鑽晉養大山月復敦世兆志廷學廣衛仕永紹祖業常隆勤守家教居心行善三十奉韶」;

二派:「仲景堅整進惠鏜鑽津養大山月復敦式兆志廷學廣衛仕永紹人多昌盛謹遵家教居心行善定錫福曜」。

山東武城曲氏字輩:

潮水集支派:「田祖口文齡登肇廣道之宗維斯民憲運家志聿修明延嗣昭榮顯前基克丕承」;

曲家莊支派:「華永國元獲世福受道之宗維斯民憲運家志聿修明延嗣昭榮顯前基克丕承」;

觀裡村支派:「田祖新允樹伊辰文鳴齡光雲登作聲繼際道之宗維斯民憲運家志聿修明延嗣昭榮顯前基克丕承」。

泊子支派:「昌辰口文禹登良聲鴻守道之宗維斯民憲運家志聿修明延嗣昭榮顯前基克丕承」;

復縣支派:「天復曰恆繹六行道之宗維斯民憲運家志聿修明延嗣昭榮顯前基克丕承」。

山東登州曲氏字輩:「家生永振世得容昌」。

山東龍口曲氏字輩:「延文仁可天思培厚福遠日衍祖志昌」。

山東武城曲氏字輩:「整贊鳳子營千青禧育恂和茂繼登尚守希延凡明」

河南唐河曲氏字輩:「德新令範良箴永延宗緒」。

河南偃師曲氏字輩:「允字派芳始入有清共賀平康仕則尊禮農也重糧工先利器商貴寶藏安居樂業鹹獲吉祥澡身浴德莫敢或忘力圖富貴志切類揚子孫萬意永嗣承當」。

河南唐河曲氏字輩:「尚人元希伯玉廣德新令範良箴永延宗緒祥發福臨駿基鴻名玉振金聲忠孝久遠百世光榮」。

遼寧大石橋曲氏字輩:「浮文成連科明遠顯」。

遼寧大石橋曲氏字輩:「仁喜曾士眾,允庭萬德明,科廣文常有,連添景照成」

遼寧新賓曲氏字輩:「家聲永振世德榮昌」。

吉林德惠曲氏字輩:「成永林祥兆文清奉繼昌」。

吉林九臺曲氏字輩:「連國奎文忠廣明萬永君靜海繼長生洪光照慶東」

黑龍江賓縣曲氏字輩:「承德勇少忠長兆勝學功傳將從立本萬事國安宏」。

曲氏一支字輩:「水和節奏雅兆耒全德培」。

九、姓氏名人

麴允,晉將領。金城(今甘肅蘭州西)人。家世為地方豪族。永嘉末,為安夷護軍、始平太守。愍帝時,為尚書僕射、錄尚書事、驃騎將軍、雍州刺史,守長安。後與愍帝同被劉曜所俘,發憤自殺。劉聰嘉其忠烈,諡節愍侯。

麴珍,北朝北齊臣。字舍洛,西平酒泉(今屬甘肅)人。壯勇善騎射,隨高歡於晉州。北齊時,積戰功至豫州道行臺、尚書令、豫州刺史,封安康郡王。後主武平時卒。

麴嘉,高昌國王。字靈鳳,金城榆中(今屬甘肅)人。魏孝文帝太和二十一年,高昌國人擁其為王,初附柔然,後又稱臣於高車。魏宣武帝永平初,遣使至洛陽,求率眾內徙,事未果。後數遣使至魏,求《五經》等書籍。

麴信陵,唐官吏。蘇州人。移家於太湖中之洞庭山。貞元元年登進士第。同年九月,又登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科。六年,仕為舒州望江縣令,卒於任所。白居易《秦中吟·立碑》詩謂其「在官有仁政」,深受縣民愛戴,死後即留葬此縣。

其他麴姓名人有十六國時西秦大臣瓈景;唐時高昌王麴伯雅、麴文泰;唐將領麴智盛、麴智湛、麴崇裕,大臣麴瞻,文人麴昭等。

曲(麴)宮---秦末大臣。(是否姓曲(麴),待考,因其後近千年的史書上不見曲(麴)姓之人物.),歷任御史,曾受二世之命,詔令蒙毅自殺,毅百般辯解,其知二世本意,遂殺毅。

曲(麴)環:唐代安邑人,官至司空,封晉昌郡王。善兵法,善騎射。天寶年間(742-756年)授果毅別將。安祿山反,守鄧州,平河北,敗吐蕃,威名大震。後任陳許節度使,寬賦稅,簡條教,不三年乃五穀豐登。

曲(麴)崇裕,又作鞠崇裕,唐武則天時代人,具體生卒年不詳,高昌國末帝鞠智盛的侄子,初授左豹太將軍,垂拱二年(公元688年)被武則天命為中軍總管,統兵十萬大敗越王李貞,立下大功後,被武則天封為「左武衛大將軍」,賜爵為「交河郡王」,風光一時。

曲(麴)承裕---唐末人,哀帝天?年間,乘亂據有安南,領靜海軍節度使。

曲(麴)珍----隴幹(今屬甘肅)人,宋代將領。善騎射,為綏德城監押,屢挫西夏人,遷內殿崇班◇又從徵交趾,因功升為鹿阝延路副總管。哲宗元初,為環慶路副總管,擊破西夏兵,解涇原之圍,升為忠州防禦使。生平不知書,而忠樸好義,善撫士卒。

曲(麴)端:北宋人,文韜武略集於一身,懲罰了貪官汙吏、奸詐小人,老百姓心裡高興,安居樂業。官宣州觀察使,好讀書,善作文章,長於兵略。後來被奸臣陷害,死在大牢裡,人們都感到萬分痛惜。

曲(麴)樞一作曲(麴)出。有的曲(麴)姓家譜把元朝宰相曲(麴)樞也列為曲(麴)姓先祖,這是很不嚴肅的。經查證曲(麴)樞是西域哈喇魯族人,祖輩生活在西土碎葉城(今哈薩克斯坦境內)一帶,公元1211年成吉思汗西徵,哈喇魯酋長率部投降蒙古。曲(麴)樞之父名叫質裡花臺,兒子叫帖木兒,曲(麴)樞是他的漢語專用名稱,實際上他根本就不姓曲(麴)。

曲(麴)廉:山東篷萊人,明代官吏,明敕封大理寺評事。任莆田知縣時,治理水患,興修水利,親率百姓復墾荒地,種植桑棗。又立社學等善舉,使外流之民回歸。任滿後,百姓上書挽留,並立石頌其德行。

曲(麴)銳:山東萊陽縣人,明代官吏。成化辛丑十七年進士。累遷為僉都御史,巡撫寧夏。曾因不同流合汙,而被奸臣劉瑾罷職。其有治能,獄無滯囚,民人德之。恩榮坊,乃為其立。

曲(麴)敬:山東萊陽人,明朝敕封大理寺評事。晝繡坊,乃為其立。

以上資料為荀卿庠在網絡收集整理,為宣傳國學蒙學教材識字為主,了解家族歷史為輔,更多資料、更多姓氏在收集中,歡迎建議與留言……

-----------------------------------

相關焦點

  • 榮姓漢字演變過程和榮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姓。三、姓氏起源起源一,據《姓氏考略》和《呂氏春秋》載,遠古黃帝時代,有個音樂家叫榮援,受黃帝命,與伶倫共鑄造了12個銅鐘,以和五音。榮援就是榮姓的始祖。此支榮姓的望族出於上谷。幹姓氏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 羊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羊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yáng注音:ㄧㄤˊ舊繁體字/異體字: ⺷漢字結構:單一結構姓。三、姓氏起源源流一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晉國大夫祁盈後代的封地,屬於以封邑名稱為氏。源流二源於官位,出自西周時期官吏羊人,屬於以官職稱謂為為氏。西周時期,周王朝有專門掌管馬和羊的官職。其中管羊的小吏稱為「羊人」,羊人的後代便以官稱為姓氏,稱羊氏,世代相傳至今。
  • 時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時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shí 注音: ㄕˊ 繁體字: 時漢字結構: 左右結構造字法:日姓。三、姓氏起源源流一源於子姓,出自春秋時期宋國大夫來的封地時邑,屬於以居邑名為氏。據史籍《世本》記載:「時氏,子姓,出於殷。」 《史記·殷本紀》云:帝嚳之子契助禹治水有功,「封於商,賜姓子氏」。
  • 甄姓漢字書法演變過程和甄氏姓氏起源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zhēn注音:ㄓㄣ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瓦簡體部首:瓦製造陶器的轉輪;製造陶器:甄陶(引申為對人的陶冶和造就)。姓。三、姓氏起源源一:源於帝舜,以字或技藝為氏。東漢圈稱《陳留風俗傳》:「舜陶甄河濱,其後為氏,出中山、河南二望。」
  • 駱姓氏的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荀卿庠整理
    一、文字演變二、姓氏讀音拼音:luò 注音:ㄌㄨㄛˋ 繁體字:駱漢字結構:左右結構造字法馬簡體部首:馬駱的部首筆畫:3總筆畫:9筆 順:折折橫撇折捺豎折橫五筆86:CTKG五筆98:CGTK僧人不能坐此相)(6) 姓〈動〉通「絡」。絡繹不絕駱驛道路。——《漢書·王莽傳下》三、姓氏起源來源一源於姜姓,出自齊國姜太公之後裔公子駱,屬於以先祖名字為氏。
  • 上下一心-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上下一心】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青出於藍-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 【柯氏頭條】柯姓氏的漢字演變和家族來源過程
    "柯氏研究院" 再點擊"關注",即可加入柯氏大家庭,和世界各地柯氏宗親交流。>一、文字演變常綠喬木,實為長卵形,外有硬殼三、姓氏起源1.源於姬姓,出自春秋時期吳國公子柯虜(盧),以先祖名字為氏。柯氏始祖仲雍(虞仲)是吳國的第二任君主,為周武王的叔父,與周氏、吳氏、蔡氏等為同一族系,皆出周族姬姓。周成王會諸侯於柯山,柯相仕周為大夫,同與其會,當時指山為姓。吳國傳至柯相之下第四世孫柯盧,襲封吳伯,為吳王第九世,在位五十九年。
  • 本末源流-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本末源流】荀子四字成語荀卿庠讀書會整理 簡拼:BMYL 注音:ㄅㄣˇ ㄇㄛˋ ㄩㄢˊ ㄌ一ㄡˊ 常用:程度常用 感情:色彩中性 用法:本末源流作主語、賓語;指事物的淵源和結局。
  • 家族改姓和漢字的關係
    (48頁)「徐」、「羅」、「高」、「杜」、「胡」和「李」也沒有文字上的聯繫。少數民族改姓漢姓,這在文字上沒有聯繫。例如北魏孝文帝改革,將鮮卑族的姓氏改為漢族的姓氏,皇族由姓拓跋改為姓元,丘穆陵姓改為穆姓,步六孤姓改為陸姓,賀賴姓改為賀姓,獨孤姓改為劉姓,賀樓姓改為樓姓。這些少數民族的姓和後來所改的漢姓之間沒有文字上的聯繫。漢姓的人改姓少數民族的姓,這也沒有文字上的聯繫。
  • 你的姓氏排第幾?
    其他6000多個姓氏,有些我們見到過,有些我們讀不出來,還有一些,想都想不到。02 稀少姓氏在《羋月傳》開播之前,我們跟羋字可能很難有實際的接觸。除了羋之外,還有其他一些難見難讀的姓。禤姓,讀作Xuān,也可讀作Qiān。禚姓,讀作Zhuó。羋姓,讀作 Mǐ。《羋月傳》的熱播,普及了這個姓氏。稀少姓氏更容易被人誤讀,更容易發生故事。
  • 幫助袁紹奪取冀州,破南匈奴、公孫瓚的麴義,為什麼被袁紹所殺?
    下面小編就來聊一聊麴義這個人。脫離冀州牧韓馥,幫助袁紹脅取冀州麴義曾經長期生活在涼州,麴氏是涼州金城著姓,其遠祖大概是漢哀帝時期的尚書令鞫譚。麴義在涼州與羌人打過很多交道,通曉羌人的作戰方式,有很優秀的軍事素養。而在初平二年(即公元191年)的時候,麴義卻成為冀州牧韓馥的部下。
  • 百家姓的起源,每日十個姓氏第一篇
    姓,是一個人家庭血統的血緣符號,每一個姓,都擁有一段歷史。我們每一個中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姓,而每一個姓,都有著上千年的歷史。繁衍至今,絕大多數人都只知道自己姓什麼,而不知道這個姓到底最初出自哪裡。下面,就是小編根據《中華姓氏》整理出的百家姓各姓氏的源頭。1、趙。
  • 全域旅遊|玄奘與高昌王麴文泰的往事!
    他先後安排佛學修養極高的彖法師和年過八十的國統王法師與玄奘同吃同住,朝夕相處,勸說其放棄西行求法的念頭,遭到拒絕後,又耐心地做他的工作說:「法師您可別以為我是邊鄙小國的一個土王啊,我見過大世面,我和先王到過上國的好多發達地區呢,名僧大德也見多了,我都沒有怎麼看得上的。自從聽到您的大名,我就滿懷歡喜,盼著您到,能讓我來供養您終身。我不僅可以供養您,還可以讓一個國家的人都做您的弟子。
  • 免貴姓姓。啥?沒想到吧!姓和氏都是姓氏!
    姓氏的起源我們其實可以追溯到人類原始社會的母系氏族制度時期,從我們古代很多姓都是女字旁的我們可以窺見一二。在先秦時期姓和氏是分開的,姓是指有共同血緣關係的種族稱號;氏是指由姓衍生出來的分支。後來隨著歷史的不斷變化,姓和氏就分不清了,但是你知道麼?
  • 這些生僻字的姓氏,你認識幾個?
    記者通過分別整理匯總,對部分生僻字姓氏進行梳理,並聯繫吉林大學文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沈文凡對此進行分析解讀,希望能讓您「漲姿勢」,以後遇到這些姓氏的人,不至於出現尷尬的狀況。桮姓桮姓,在吉林省登記的戶籍人口總數為10人。據專家介紹,「桮」古同「杯」,發音也為「bēi」,意思為盛飲料的器皿。桮姓是漢族姓氏,是極為罕見的姓氏之一。
  • 姓氏起源之黃姓,其祖先曾建立黃國,現在是廣東和香港第三大姓
    百家姓昨天有一位朋友問我黃姓的來源,因為他姓黃,卻對自己的姓氏沒有半點了解。說到黃姓這個姓氏,可以說很熟悉,在我家鄉附近就有一個村子全部姓黃的。在讀書的那幾年,也遇到了很多黃姓的同學朋友,記得大學的宿舍裡就有兩個舍友是姓黃的。可見黃姓在我身邊是十分常見的,的確,這個姓氏在中國發布很廣,其中以廣東為最,廣東省黃姓約佔全國漢族黃姓人口的19%,可見這個數量之多,現在黃姓在全世界有6000萬人左右,在中國大陸有2300萬,是中國大陸的第七大姓,是廣東和香港的第三大姓。
  • 中國姓氏起源大全二
    12.衛國公族子孫就以故國名為姓,世代相傳姓衛。 13.蔣出自姬姓,以國名命姓。 15.韓出自姬姓,以邑為氏或以國為氏,為唐叔虞之後裔。
  • 你的姓氏是什麼來的,真的與炎黃二帝有關嗎?
    到了如今,姓氏便不分開來講了。 要弄清楚百家姓形成的原因,我們首先要弄清楚姓氏的起源與演變。明白了這個,我們也就知道了百家姓的由來。 參考張爽老師的《姓氏名人故事》一書與其他資料,我暫且列下姓氏的三個起源與十二個演變。
  • 最容易讀錯的5個姓氏,有些姓氏有3個讀音,能全部讀對的不簡單!
    中華姓氏文化源遠流長且博大精深,每一個姓氏的都有幾百年甚至幾千年的歷史,每一個姓氏的來源都是那樣獨特,不僅僅如此,有些姓氏在讀音和讀法上都有別於漢字發音,這些姓氏在上千年的演變中,有著特別的讀音,比如下面要講的這幾個姓氏,都是讀音容易讀錯的姓氏,而且這些姓氏並不是很常見,所以知道的人並不多!
  • 你姓什麼?每個姓氏都有專屬的姓氏圖騰,找到你的「保護神」了嗎
    1.姓氏的前身演變首先是漢字的演變,通過參考相關史料可以得知:姓氏作為漢字的包含部分,它和漢字一樣有著漫長的演變史:從商朝的甲骨文到現代社會的簡體字,這些漢字的演變見證著歷史的進步,從最直觀的形象描述到最抽象的高級簡寫,它的發展是一個個時代的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