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工作時間長了,什麼樣的事情都會遇到。我是一名麻醉醫生,上班10多年,大大小小手術做了很多,自信對麻醉還是有一定研究的。然而,畢竟醫學還有很多未知,特殊患者還是隨時都會出現。
上個月,有一個病人很特殊,也讓我長了見識。病人是一個中年女性,在乘坐觀光車的時候突然墜車導致股骨幹骨折。隨後,這個患者被急診120拉到我們這裡。考慮到患者疼痛劇烈,無法配合完成椎管內麻醉,因此麻醉選擇全身麻醉。
在術前籤字的時候,我就發現這個患者是個刺頭。正常的術前籤署《麻醉知情同意書》,她就問著問那。都疼成那樣了,還有心情還有心情一字一字的研究,我也真是服了她了。如果醫生真的想騙她,她能找出破綻嗎?換句話說,如果教師不以教書為目的了、醫生不以治病為目的了,你敢想像這個世界多麼可怕麼?不能和她一般見識,這樣的患者我見得多了。
但在籤署術後鎮痛泵的時候,還是讓我犯難。骨科手術,術後疼痛是很劇烈的。以正常的醫療處置,安鎮痛泵肯定能使患者獲益。但這裡涉及兩個主要問題:一是費用問題。鎮痛泵是自費項目,在不給報銷的前提下,患者心疼錢是正常的。但這些人有一個讓人無法理解的是,她不說捨不得錢,她以懷疑醫生開方多賺錢轉移話題。因此,在給患者安鎮痛泵的時候,麻醉醫生額外的擔心是比不可少的;另外是併發症的問題。
世界上就沒有完全沒有副作用的藥物,鎮痛藥在鎮痛的同時,帶來最大的副作用就是噁心嘔吐。由於不同的患者反應程度不一樣,沒有哪個醫生敢打包票。碰到刺頭就陷入兩難境地:你不和她說有鎮痛泵,術後疼了找你;你給她安了鎮痛泵,她認為你掙錢了,噁心了、效果差了都來找你。
雖然她表現得比較刺頭,但作為醫生,我還是本著救死扶傷的精神為她安了一個鎮痛泵。可是,就是這一時善心卻讓我心情鬱悶好久。
術中一切都正常,但術後她卻一直嘔吐。於是,她的小地痞兒子幾次砸我辦公室的門。沒辦法,我把鎮痛泵給她關掉了。但關掉後還是吐,這讓大家一時摸不著頭腦。畢竟,引起噁心嘔吐的因素太多了。
為了搞清楚她嘔吐的原因,我打算再重新梳理一下她的各種病史情況。在排除了很多常見嘔吐因素後,一個嫌疑對象出現了。再次詢問她以前身體情況時,她說以前說不準什麼時候就暈吐比較厲害。據她回憶,甚至睡夢中都可能會發作。根據這些線索,我們高度懷疑她是美尼爾氏症候群。
後來,經過強鎮靜和星狀神經阻滯封閉,症狀得以緩解。在搞清楚病因之後,她和家屬的態度也好轉了很多。
因此,建議大家:一旦發現不明原因的術後頑固性嘔吐,不要總懷疑鎮痛泵,也有可能是美尼爾氏症候群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