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秦朝是我國歷史上第一個大一統的封建王朝,但是由於經驗不足,再加上秦始皇的暴力狠辣,秦朝存續的時間非常短暫。秦朝之後經歷了各路起義勢力的博弈之後,最終劉邦統一了天下,建立了強大的西漢王朝。雖然西漢王朝歷經了十幾位皇帝,一度非常強盛,但是最終也逃不過被傾覆的命運。
而覆滅了西漢王朝的正是西漢的外戚——王莽。王莽本身其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他一步一步從王氏家族的豎子走入外戚家族的權力中心,又一步一步地走上九五之尊的位置,過程自然艱辛無比,
王莽付出的東西也很多,比如四個親生兒子,可是這些東西與天下比起來,王莽覺得也不是那麼重要。
王莽的從官經歷
王莽的出身是非常顯貴的。王莽出身於當時權傾朝野的王氏家族。王氏家族是西漢王朝最有權力的外戚家族,先後有九人封侯,五人擔任大司馬,在西漢的分量甚至已經超過皇帝。王氏家族猶如朝中的洪水猛獸,一般人甚至提都不敢提。
雖說出身於這樣的氏族,但是王莽並不是嫡子,父親和兄長又早早去世,所以,王莽一直也是跟隨叔父一起生活。與王氏家族其他子弟奢靡的生活作風相比,王莽生性喜好清靜,為人簡樸,勤勞好學。而且人品非常好,雖然父兄早逝,但是照顧母親寡嫂沒有半分怨言,這也讓王莽的風評非常好,用現在的話說,王莽就是當時的道德模範。
當王莽24歲時開始入朝為官,辦事認真自是不必說,身上完全沒有出身貴族大家的驕奢淫逸,無論對任何人都非常尊重恭敬。無論是身居高位的官員,還是官位不及王莽的同僚,對王莽的印象評價都非常好。而且有了王氏家族的保駕護航,王莽的做官之路可以說是一片坦途。
王莽在民間也深受愛戴,自己不但禮賢下士,還把家財分給門客和老百姓,這時的王莽雖說地位和官職比不上王氏家族的其他人,但是若論在民間的威望,即便是王莽的叔父當朝的大司馬也比不上。
如果看到這裡你認為王莽是個不可多得的好官,那麼你變錯了。如果王莽自身的利益不曾被觸犯,那麼自然是相安無事,但是一旦涉及到自己的利益,那麼即便對方是親生兒子,下手也絲毫不會手軟。
王莽手刃親子
王莽有六個親生兒子,分別是王宇,王獲,王安,王臨,王興和王匡。其中第三個兒子王安因為自小身體不好,所以還年輕的時候便生病去世了。第六個兒子王匡被反抗王莽的勢力殺死。而剩下的四個兒子,全部死在王莽的手中。
首先是長子王宇。長子王宇死在王莽登基之前。王莽專權以後,作為王氏家族的外戚,王莽非常擔心當時漢平帝的外戚衛氏家族分走自己的手中的權力,便將衛氏一族封到偏遠地區,不讓他們呆在漢平帝的身邊。可是王宇認為王莽的做法有失妥當,並且害怕將來衛氏家族掌權後會報復王氏家族,便極力反對王莽的做法。為了讓王莽改變主意,王宇在王莽門前撒了很多血,謊稱為意鄉企圖讓王莽還政於衛氏。
當計策被戳穿的時候,王莽絲毫沒有因為王宇是自己的兒子而手下留情,將王宇投入監獄並投毒殺死。並且將這件事情陷害給了衛氏和自己的一桿政敵。這件事牽連了幾百人。後來王莽為了掩飾自己嗜殺的性情,將事情美化成大義滅親,甚至寫成了讚頌文章分發到地方。
次子王獲的死亡便沒有長子王宇這般複雜。王獲殺了自己的府中的一個婢女,不知道怎麼就被王莽知道了。如果這件事放在現代,殺人償命,天經地義,但是放在古代,主人殺奴僕其實並不是多大的罪過。可是王莽卻逼著王獲自殺謝罪。結果可想而知,王莽大義滅親的公德再次傳遍四方。
四子王臨的死亡那邊更是一件狗血的家事。王臨性情驕淫,看上了一個婢女,只是巧的是這個婢女和王莽的關係也非同一般。王臨知道自己的兩個哥哥都是死在王莽手上,對自己也不會手下留情,於是本著先下手為強的理念,打算先殺了王莽。不想竟然被王莽提前知道了消息,於是,王臨也涼了。
五子王興之死其實有些冤望。王興的妻子其實是自己的外甥女,也就是自己的大哥王宇的女兒。但是王宇的兒子王宗犯罪被誅殺以後,王興和自己的妻子也沒能逃過株連被殺的命運。
如果兒子犯的都是死罪,倒也無話可講,可是王莽的四個兒子犯得卻都不是該殺之罪。虎毒尚且不食子,可見王莽的心確實比虎還要毒上幾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