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莽:這「鍋」,我不背!亡漢者非莽,乃「秀」也!

2021-01-18 半桶水經濟學

在大多數人印象中,西漢王朝似乎是因為王莽篡位而戛然而止。很多人認為導致西漢滅亡的罪魁禍首就是王莽,如果沒有王莽的出現,西漢王朝還能繼續延續下去。但實際情況卻跟大家的印象大相逕庭!

一、西漢滅亡的徵兆早在王莽當權前已經非常明顯了,連皇帝本人都差點「放棄治療」了。

漢哀帝時,民變四起。關中民眾經常暴亂,他們縱橫京畿、三輔,還曾縱火燃燒漢武帝茂陵,連在未央宮都能看到濃煙滾滾。

連皇帝本人對西漢王朝的未來極其絕望,絕望到竟然相信有些方士儒生根據「五德終始」說而編造出的「漢運將終,應更受命」的說法。

於是哀帝決定實行「再受命」的改制。建平二年,哀帝宣布「再受命」,改元為太初元將,自號「陳聖劉太平皇帝」。表示劉漢政權又重新受命於天,以便起死回生。

為什麼改成「陳聖」呢,因為漢朝被視為唐堯之後,陳為虞舜之後。堯舜相承,正好適應天命。

一個皇帝居然聽信子虛烏有的「五德終始」,連自己的祖宗都改認了,只為了能保住劉漢江山。可見對時局是多麼的絕望。

二、王莽的「王田制」和「廢除奴隸制」改革並非是什麼穿越者的先進思想,只不過是哀帝時期「限田」、「限奴」改革嘗試的升級版。

王莽仿照《周禮》的井田制推行新政王田制,將耕地重新分配,又廢止奴隸制度。

王田制:廢除土地私有制,實行土地國有制,不得私自買賣;一家有男丁八口,可受田一井,即九百畝;一家男丁不足八口,而土地超過九百畝者,須將多出部分分給宗族鄰裡;原來沒有土地者,按上述制度受田。

廢奴運動:將奴婢改稱「私屬」,不得買賣。

這兩項改革其實在哀帝時期已經有雛形了。

哀帝時,面對嚴重的社會危機(土地兼併和以奴婢為藉口隱蔽勞動力數量造成中央財政收入枯竭),師丹建議限田、限奴婢。規定諸王、列候以至吏民佔田以30頃為限;佔奴婢則諸王最多不超過200人,列候、公主100人,以下至吏民30人;

相比而言,王莽改革更激進,但是殊途同歸,根本目的都是為了限制土地兼併和減少戶籍隱瞞。

三、西漢滅亡的根因:土地兼併和蓄奴,為何是歷代封建王朝的心腹大患?

有人就疑惑了,為什麼土地兼併和奴婢制這麼令皇帝討厭嗎?我們教科書上不是老是講皇帝是地主階級的代表嗎?皇帝三宮六院,奴婢更不少。難道自己反對自己?

這就是目前歷史教科書的缺陷了,只說現象,不做進一步分析。

首先,皇帝和地主階級之間的關係一直是「對抗」大於「合作」。對於封建皇帝而言,土地兼併,奴婢成群本身不是什麼大問題,但是地主豪強們兼併完土地隱蔽田地面積和以「奴婢」為藉口隱蔽勞動人口數量,以此逃避朝廷的田稅和人頭稅,那就是天大的問題了。

我在前面幾篇文章都反覆強調決定中國古代封建王朝興衰取決於中央朝廷的財政收支是否平衡,而這個平衡的核心公式:

稅收(國庫)=官僚激勵+抗虜軍費+水利救災

當這個等式平衡時,王朝就會興旺發展,當等式失衡時,就會陷入惡性循環,出現動蕩甚至改朝換代。

依據竺可楨先生的研討,西漢末年正是中國歷史氣候變化,由溫暖期向冰冷期過度的一個階段。史書記載,這一時期天災頻發,常有旱、澇、蝗、瘟疫等。

這就意味著西漢末期,朝廷在水利救災方面的財政支出會暴增,但是因為地主豪強兼併土地和蓄奴,朝廷的主要財政收入來源:田稅和人頭稅,卻在不斷減少。這就導致朝廷無法及時給予受災民眾有效救助,這就會引起災民造反,而為了鎮壓民變,軍費開支暴增,又不得不加大對普通農民的賦稅徵收,導致更多農民加入起義。如此陷入惡性循環。最終導致系統崩潰!

四、真正導致西漢滅亡的並非王莽,恰恰是以「劉秀」為代表的地方地主豪強。

劉秀家族就是非常典型的地主豪強,史書記載當時劉秀隱匿亡命之徒,官吏都不敢上門捉拿,由此可見劉秀家族在當地的勢力有多強橫。

再看看劉秀身邊的親朋好友:

劉秀的舅舅樊宏,擁有三百多頃的土地,是南陽湖陽縣著名的鄉裡大族。

劉秀的姐夫鄧晨,世代為兩千石層級的高官,是南陽新野縣的一方望族。

劉秀的結髮妻子陰麗華,出身新野的巨富之家陰氏,擁有土地七百餘頃,奴僕車駕的規模堪比一方諸侯。

而鼓動劉秀起兵的李通,出身世代經商的富豪大族,是宛城的一方豪強。

如果這些還不能讓你認清劉秀豪強集團的實力的恐怖,那你只需想想一個件事。這個集團一不開心,就能組織起一支規模不小的軍隊,對抗王莽政府,換成今天世界首富恐怕都沒有這個實力吧,而劉秀集團還只是西漢末年全國眾多豪強中的普通一員。

由此可見,西漢末年,朝廷和地主豪強的力量對比已經嚴重失衡,即使沒有王莽篡位,這個遊戲也註定玩不了多久了。

從這個意義來看,王莽只不過是被局勢逼上臺前又自以為能力挽狂瀾的「背鍋俠」罷了!

五、財政失衡的矛盾繼續延續到東漢,引發東漢初年的「度田之變」

其實導致西漢滅亡的根因,並沒有因為新朝的覆滅,東漢的建立而有本質性的改變。

奪得天下的劉秀對此是看得最清楚的,雖然自己原來就是豪強,並且靠著其他眾多豪強集團的支持建立了東漢。但是真當自己爬上皇帝的寶座後,屁股決定腦袋,原來自己要維護的利益集團恰恰變成了自己最大的敵人。

東漢建立後,土地兼併和偷稅漏稅的情況變得更嚴重了。

豪強地主為逃避賦稅,往往隱瞞自己的土地數量和勞動力數量,嚴重削減了國家的財政收入。為了加強對土地和人口的控制,增加國家財政收入,劉秀頒詔,下令各州、郡官吏清查土地、戶口,這就是「度田」。

光武帝以霹靂手段在全國範圍內度田,他首先以「度田不實」的罪名重罰舞弊的官吏,將大司徒歐陽歙、河南尹張等十餘人處死,並重申嚴格核實田畝和人口。

劉秀從來是聲稱以寬仁治國,為什麼在度田事件中表現得跟「暴君」一樣呢?因為作為豪強出身的劉秀恰恰最能切身體會到地主豪強隱瞞土地和人口對朝廷的巨大危害性。所以王莽和劉秀對西漢滅亡的根因認知判斷都是非常正確的,只是他們使用的手段有所不同。

劉秀作為豪強造反出身,比王莽更能了解地主豪強,知己知彼,採取的手段軟硬兼備,在以不突破豪強集團的底線為前提情況下為朝廷爭取利益。

通俗來說,王莽的王田制是要沒收地主豪強的土地財產,人家幾代人積累的財富你說搶就搶,那擱誰都受不了,不跟你拼命才怪。而劉秀的度田政策是,你的田還是你的田,你留著,我不搶你的,但是你有多少田就要交多少稅,你吃肉,朝廷也要喝點湯,儘管地主豪強也不情願,但總不至於跟朝廷拼命,這也是為什麼劉秀最終成功了而王莽最終失敗了。

但也是因為劉秀的手段治標不治本,並不能真正從根子上剷除豪強勢力,才導致了整個東漢時期,豪強外戚勢力一直尾大不掉,東漢朝廷跟地主豪強的力量維持著脆弱的平衡,而這種脆弱的平衡在190年後被打破,進入豪強割據的三國時代!

花半秒鐘就能看透事物本質的人,和花一輩子都看不清的人,註定擁有截然不同的命運!——關注我,了解更多歷史、經濟現象的本質

相關焦點

  • 王莽:我就是個普通人,卻被認為是「穿越者」,專家:這鍋我不背
    從出土文物來看,筆者認為如今的遊標卡尺,和王莽所發明的計量工具頗為相像。第2點,便是王莽所實行的新政。不少朋友覺得:王莽稱帝後迅速改制,他規定田地為私人所有,山川河流作為國有,廢除從上古時期延續的奴隸制度。所有新朝人不論身份高低,都要以勞動換取報酬,這一系列也被稱之為"王莽新政"。
  • 這鍋我不背!淺談那些鍋到底該誰來背
    那麼我們分以下幾點來說明,什麼鍋該你背,什麼鍋我不背。  打野是最容易背鍋的位置,上單被抓怪打野,中單被抓怪打野,下路被雙殺怪打野,被強龍怪打野,沒節奏怪打野,反正分分鐘都是打野的鍋。  第一:被單殺不怪打野,即使是被抓,也是你眼沒做好。  為什麼你會被抓?沒眼被繞後,強壓線還交了位移保命技能,對面不抓你抓誰?
  • 【耽美】《這鍋我不背》by 天堂放逐者
    《這鍋我不背》by 天堂放逐者【文案】替身演員簡華,某天發現熟人外加不熟的人都在通過各種渠道尋找他,甚至連國家某部門也找上門
  • 取暖器:這鍋我不背!
    取暖器:這鍋我不背!但是,最近我和小夥伴暖手寶、電熱毯發生了一點不愉快在一次聊天中我被小夥伴抱怨說我的存在導致一系列火災的發生「我就不該把取暖器給他打開的!」難道真的是暖暖我的「鍋」嗎事實卻是一個開了暖暖用完不關也不告知伴侶...
  • 《隱蔽的角落》之這鍋我不背
    吃軟飯的東升,沒有事業心的東升,沒有性能力的東升,不僅徐靜不喜歡,恐怕你也如此吧人人都說徐靜害了東升,徐靜卻說:這個鍋我不背。
  • 鋁鍋:這鍋我不背!
    ,不代表瞭望智庫觀點。認真想一想,你的記憶中有沒有一口鋁鍋,它可能是家裡服役至今的大蒸鍋,也可能是老人家裡塑造了你獨特口味的鋁製小湯鍋,還有可能是你剛剛購買的鋁製高壓鍋。看來問題並不簡單,過量攝入鋁元素的危害遠遠超出你我的想像,從20世紀70年代開始,我們才逐漸關注到鋁對人體的危害,目前普遍認為鋁可能與神經、骨骼、呼吸、心血管、肝膽、內分泌、泌尿、造血、生殖系統等疾病有關。
  • 王莽真的穿越者?為何不提前殺掉劉秀?其實原因很簡單
    在這些人當中,有一個穿越指數最高的人,此人就是新朝的建立者王莽。之所以說王莽有很大的穿越嫌疑,並不是隨便說的,而是與他的這些思想和行為有關。王莽出生在一個家世顯赫的家庭,當時的王氏家族權勢滔天,他姑姑王政君是母儀天下的皇后,之後又成了皇太后、太皇太后。在滿朝文武眼中,王莽能力很強,且為人十分低調,對功名利祿絲毫不感興趣。
  • 這口鍋,老子背了!
    那時候總也不願意跟著媽媽學做菜滿以為「沒事兒,以後我掙錢了可以請大廚呀」 整個過程竟然也沒有嗆人的油煙味一開蓋,是撲鼻而來的辣椒香味就像傍晚回家時樓上傳來的媽媽做菜的味道色澤鮮豔,肉汁鮮美真不敢想相信這居然是我做出來的菜
  • 都是「穿越者」王莽的鍋
    不知道喜歡看《三國演義》的人們,有沒有發現這樣一個規律,那就是在《三國演義》裡,名字是兩個字的人比比皆是。 比如關羽、張飛、趙雲、劉備、曹操、袁紹、孫權等等等。 這就是為什麼呢?
  • 導航:你騎電動車上快速路為啥怪我?這鍋我不背!丨百日會戰
    導航:你騎電動車上快速路為啥怪我?這鍋我不背!我說這位小哥,自己騎車上了快速路,你怪人家導航幹啥?你有手有腳有思想,路線不對你為啥不選別的呢?還不是為了省時間!
  • 這鍋咱不背!
    我以前怎麼沒聽過?和味精又有什麼關係?別急,且聽我慢慢道來。這個「症狀」的命名可以追溯到1968年。1968年4月,一個美國人給《新英格蘭醫學雜誌》寫了一封信。信中說,他在中國餐館吃飯後常常會出現一系列不愉快的症狀:
  • 【九歌】這鍋我不背!別撤貼,我保證不「懟死你」
    為了尊重讀者,我跟江南哥要了後臺權限,親自逐一審核之前的評論。這幾天,除了無腦罵人貼沒放出來之外,其餘我都放出來了,有的我做了回復,或解答或開玩笑活躍氣氛。我們常說言論自由,媒體也應該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結果我發現有一些我回復過的帖子居然撤貼了。冤枉啊,這鍋我不能背!我可沒刪貼,回復只是和撤貼者在討論。也許這些讀者不熟悉九歌,我平常在直播間經常和玩家討論問題,甚至是討論節奏。
  • 【減量控大】段子成真「被酒駕」 蛋黃派:這鍋我不背
    【減量控大】段子成真「被酒駕」 蛋黃派:這鍋我不背 2020-06-29 12:2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常傑淼:這個鍋我不背
    《雍正劍俠圖》一書在新天津報連載時,很不幸,由於報社倒閉,導致此書很久以來也不完整,於是很多的演員開始續編,這個先不仔細交代。
  • 王莽真是個「穿越人」?
    一、民生改革如果歷史上的「穿越人」真有發言機會,他們一定會一臉不屑地看著王莽,傲然說道:「你是『穿越人』?快別給我們穿越人丟人了」!這番鄙視也算事出有因,誰讓王莽的改制僅僅是披著現代的外表,卻難掩其中落後的內核呢。西漢末年,王莽代漢自立,成立新朝,隨後展開了一場轟轟烈烈的大改革,史稱「王莽改制」。
  • 鄭州:這鍋我不背
    鄭州:這鍋我不背。有網友分析洛陽的人口流出與鄭州的崛起和自身的產業轉型慢有很大關係,未來這種趨勢怕是難以改變,即使開啟洛陽都市圈建設,沒有大的新的產業支撐,一切都是枉然。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如果沒有產業和就業,周邊的汝州孟州義馬就算離得近也會跑到鄭州或者南方去,包括本市下轄的伊川汝陽嵩縣偃師等。
  • 王莽錢幣之「初鑄貨泉」
    以居攝2年發行的「錯刀」而言,錢文是「一刀平五千」,它的意思就是說,這枚小小的「錯刀」價值相等於5000枚民間原本就通行的五銖錢,這種大面額的錢幣在過去是前所未聞的。而後錢幣改制更是一次比一次做工下降、用料減少,從最初的「虛幣」搜刮,到最後貝殼、龜甲輪番上陣,用法律欽定本身不值錢的材質兌換更高價值的商品,國力之漸衰、行為之瘋狂可見一斑。在習慣使用「實幣」的時代裡發行「虛幣」,王莽的幣制改革註定是失敗的,這也是時代背景所導致的因素。
  • 飛絮:這個鍋我不背
    飛絮:這個鍋我不背 2020-05-12 11:2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湃客
  • 張一山該不該背這個鍋?
    鹿鼎記》,這部劇其實被翻拍過很多遍了,電影版本最好看的星爺絕對當之無愧,電視劇版本陳小春的也很好看,近日張一山版本的上映後,被粉絲瘋狂吐槽,可以說是直接進入了年度爛片行列,評分也是一路走低,在樹看來,粉絲們失望不單單是因為劇爛,更多的是對張一山的期望,俗話說的好,期望越大失望越大,在眾多年輕演員中,張一山一直都是演技派的代表,沒有走小鮮肉的模式,尤其是《餘罪》《七個我》
  • 老黃表示這鍋我不背
    Hello大家好,我是兼容機之家的小牛!今年因為疫情的原因,許多電子產品產能都跟不上,尤其顯卡這塊,各大平臺也是陷入了缺貨的境地。現如今,老黃的RTX 30系列顯卡大部分已經發售,但是真正能夠享受到科技帶來的福利的人少之又少,大數玩家也是從黃牛手上加價而得。